??
第二十五章
不过,既然杨信能想到这种办法来糊弄赵匡胤,那他就一定比赵匡胤早想到了需要解决传令这样的问题,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有人能听懂他的意思,并且能帮他翻译出来,那他哑不哑也就无关紧要了,关键是军队的调动,而在杨信的身边,就有一个小童能够听得懂他嘴里发出的呜呜的声音,代替他发布军令,他也不怕被人问起,有人问他,他就告诉人家他们心灵相通,反正他是哑的,实在不行就装说不出来,就这样,他完成了他的数位前任没完成到的事情,一直等到赵匡胤死,他还都一直坐在禁军将领的座位上,而且还得到赵匡胤的好评,得到了一个‘忠直无他肠’的光荣称号。装哑,就不能和人很好的交流,就没法再自己的位置上拉帮结派,找一个小童,还能不耽误发号军令,对于赵匡胤来说,这种人最安全,凡是会说话的人,都有威胁,让你先干一段时间,就要给你戴帽子把你搞下来,没有毛病,也要找毛病。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像杨信这种非主流选手,其实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且表演比他精彩,比他逼真,大演员装死,小演员装疯,范蠡,朱棣,都是非主流行业中的姣姣者。就在杨信要死的前一天,医学史上的奇迹出现了,久治不愈的哑人杨信,在没有大夫,医生,专家等人的帮助下,竟然开口说话了。
杨信的实际经历告诉我们,人一定要低调,再低调,为了生存,很多事情是迫不得已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杨信同志,你辛苦了,这就是所谓的伴君如伴虎啊,封建王朝,太可怕了。现在我们先不提将领的事了,我们接下来的几章主要会说两件事,两件有关赵匡胤这一生所主要办的事,也可以简要把他分为两点,内事,和外事
内事呢,就是北宋内部的一系列调整,外事,就是赵匡胤统一全国的经历,我们先从内事开始说起,其实对于赵匡胤来说,内事的调整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我的世界我做主,我的权利都归我’
什么是皇帝的一切,对于有的皇帝来说,国家是一切,或者人民是一切,这种皇帝太少,在历史上屈指可数,大部分的皇帝真正所希望的是自己能得到所有的权力,皇帝也可以鞠躬尽瘁,皇帝也可以为民而死,但这都要建立在自己手中有权的基础上,在这一点上,赵匡胤也没有脱离这个圈,不过他不是做得最好的,我觉得做得最好的是朱元璋,看当年明月的朱元璋,那真是一种震撼‘把大臣都杀掉,所有的活都我自己来干’不过由于他是个晚辈,我们就不提他了,总结一下赵匡胤的内事处理,那就是‘削弱别人的,强大自己的’内务处理,提到处理了,就要有人被处理了,主要是处理谁呢,在不久之前,有三股势力能威胁到他,中央禁军,地方节度使,和宰相,现在,赵匡胤已经基本解决了中央禁军的势力,我们讲事情要有个先后顺序,就先来说地方节度使的问题吧。这要从赵匡胤继位的的二年说起,这一年,赵匡胤开始整顿禁军,他把那些老弱病残的军人统统裁掉,但是赵匡胤是很人性的,他保留了这些退伍军人的军衔,但是军俸减半,不过他留下了一些人去管理内务,裁掉了一些人,禁军中就空出了很多位置,
有空位了,就需要补充,那么这些军人要怎么去补充呢,光靠招那些没什么战斗力的平民是不行的。所以,就只好从各地方上招人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世界上的第一个模特诞生了,不要瞎想,是‘男模特’简称‘兵模’怎么个意思呢,就是把那些身高体重标准的士兵挑出来,发放到各地,告诉那些节度使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把地方上符合这个身高体重的士兵都挑出来,然后送到中央去补充中央禁军,然后把那些老弱病的士兵留在了当地,这样,地方的军事力量就开始下降,就不能再与中央抗衡,再到后来,赵匡胤干脆连士兵都不派了,直接拿木头刻了一个兵样,到那把人往回一带,地方的军事力量从此一落千丈。,
这只是赵匡胤的一个小小的手段,吸收了将近一万新兵,从此,地方上的军事力量再也无法和中央抗衡。在这件事结束之后,赵匡胤一看,此时地方正是最弱的时候,于是他又开始耍了新的手段,进一步削弱地方,在开宝2年的十月,赵匡胤召集了这些地方上的节度使们一起到京城来聚餐,名为述职。然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宴会刚刚开始,气氛融洽,大家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席间,赵匡胤开始发表感言‘哎呀,你们可都是我的老臣啊,劳苦功高,我能有今天的地位可全都要靠你们啊,不过呢,你们这么久了,手握重兵,为我操练,实在是太辛苦了,你说你们公务这么繁忙,这么累,我很心痛啊,我本意是要让你们好好想清福的,可是看见你们这么累,我很羞愧啊,这不是我的本意啊’
说完,赵匡胤看着这些地方节度使们的态度,要说这帮节度使,平时自己当领导,竟让别人猜自己的心思,到了自己猜领导了,居然完全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还以为赵匡胤是在表扬他们呢,于是还在酒席宴前开始谈他们那些当年的丰功伟绩,赵匡胤一看,气坏了,这帮手下都什么智商啊,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一点都没领会自己的意图,于是赵匡胤就用一句话,结束了这帮手下们的唠叨‘哼,这都是哪年的事情了,你们还提这些干什么’其中,只有一个比较聪明的节度使,理解了赵匡胤的意思,赶紧跪下来说‘臣等本无勋劳,可却久受国家厚待,今天我们已经老了,请陛下允许我还乡,能回到老家,也是我最后一个心愿啊’,赵匡胤看着他,点点头,‘你说得对啊’再过一会,酒宴散去。
第二天,赵匡胤下令,把所有昨天参加酒宴的节度使们全部免职,改为环卫官,什么是环卫官,可不是扫大街的,所谓环卫官,那可都是什么国家一品大员,什么太子太傅,太师,大将军啊,名头大的吓人,可是却没有实权,,连太子都没有,你哪来的太子太傅啊。而且从此以后,就在中央养老,呆在赵匡胤眼皮底下,第一批地方节度使们基本算废了
但是·对于一个地方上来说,军队只是实力体现的一种手段,毕竟军队中的士兵也是长期以来地方上招来的吗,虽然现在实力是被削弱了,但是只要地方还有钱的话,就依然可以在变出数万新兵,更强大的新兵,所以,无论什么事,想要解决都要从根源解决,想彻底解决军权的问题,其实最主要的是要从地方上的财权入手,所谓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到赵匡胤这就不好使了,为了防止这些地方还有柴烧,赵匡胤只好非常平静地告诉这些本已经非常伤心的地方节度使们‘对不住了,各位,我可能还要烧你们点山’于是,赵匡胤开始了第一次在地方财权上的改变,在改变之前,我想说一句。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个理由,有时候理由很重要,有时候理由不重要,对于赵匡胤的一生来说,理由很重要,他总是需要各种各样来填补自己各种各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次,他依然需要一个理由。
这次的导火线来自留州,留州的节度使办了一件错事,在那个年代,地方节度使每年都要向中央上税,这也是中央的一笔重要资产来源,但是节度使们一般都会留一大部分简称‘留后’,剩下的在交给中央。结果今年留州刺史留的有点多,被赵匡胤发现,于是赵匡胤怒了,你以为你在的地方叫‘留州’,你就可以多留吗,要整改,其实往年也差不多,五代那个时期,君臣离心,很多地方交钱就不错了,像这种事其实每年都有。这次被抓就是因为赵匡胤想改,只要他想找你茬,你就跑不掉,没有错误也要制造错误,更何况有错误了,留州就背了这么一个黑锅。但改也要有个改法,怎么改呢,在赵匡胤之前,地方上的钱都是由地方自己选择数量上交,地方上会自己留很多,理由是地方各种措施也需要钱,比如修个路,练个兵,以及出现个灾难社么的,结果那些钱大部分就都被节度使们私吞了,这就导致地方上有钱了,非常的富,这些节度使们也就有钱养兵,所以,赵匡胤出台了新规定,从今往后,地方上的钱都不用你们自己留了,你们把钱都交上来,自己不用留。然后根据自己地方上的预算,把要干的事和准备花的钱写一张表上交中央,然后由中央决定给你批多少钱。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你让交就交啊,我们自己偷着留点你还能来查我们不成,赵匡胤笑了,怎么就不能。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4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