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白话大宋朝 > 第二十四章 无助的老大

??

    第二十四章

    韩重军被干掉了,可是禁军不可一日无人,还得有人管,而接韩重军班的下一个人,也很一般,我指的不是能力,是对待小人的态度,和韩重军没什么两样,甚至于还不如韩重军,可我们还是要说一下他的事,在下一个成功的人出现之前,总是会产生很多的失败的例子,在成功的人之前总要有些例子供他参考,也许是自己的,也许是别人的,成功永远不会那么简单的到来。接下来这个将领,可以说对赵匡胤是忠心耿耿,甚至于说他还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这个人很直,很猛,他叫张琼,在早期的时候,赵匡胤就和赵普讨论过禁军将领人选的事,赵匡胤看了看自己手下的这帮人,说了一句话‘军中皆虎狼之士,非虎狼之士不可令’就是说自己手下这些人都很猛,如果不是比他们更狠的话就不能命令他们,压不住他们就不能给他们当老大,也就不能作为禁军将领,这是赵匡胤就想到此人,这个人叫张琼,对赵匡胤来说,这个名字很重要,曾几何时,如果不是这个人的话,赵匡胤应该早就到孟婆那里去喝汤了。

    这件事还找追溯到周世宗时期,那一年,周世宗柴荣三征南唐,打的很难,那时赵匡胤奉命攻打寿州,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个十分生猛的人,寿州城不好打,由于我们主讲宋史,对柴荣的很多事情都是简说,其实那时打南唐打得十分艰难,当时的寿州主将刘仁赡太猛了,而那时的赵匡胤还年少气盛,看见寿州城高大坚固,而且城外还有护城河,那时也正是攻城的白热化阶段,大家都往前冲,他脑子一热,就乘着皮筏向城里冲了进去,结果冲过了头,城内的守军此时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看见对面一员将领的船开了过来,于是精神顿时变好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声令下,向赵匡胤开炮.当然了,那时候是没有炮的,不过那时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武器,叫做连弩,【在此,向诸葛亮同志致敬】,连弩。类似于今天的机关枪寿州城的连弩,相当于机关炮,根据史书记载,‘矢大如橼’就是像房顶的那种柱子,一发下去,神清气爽,,当时赵匡胤就在河里漫天的箭向他飞来,赵大叫,我不是草船,你的箭不要往我这射,开个玩笑,这时赵匡胤的处境非常危险,一根巨大的箭向他飞来,如果不出意外,次箭必中,中后,赵匡胤轻则残废,重则丧命,就在这去千钧一发之际,张琼冲了上来,一把把赵匡胤扑倒,替他挨了一箭,这一箭,直接扎进张琼的大腿骨,等撑到仗打赢了,赶紧给张琼拔箭,结果军医发现,剪卡的太深一拔太疼,很难拔出,张琼最后喝了一大碗酒麻醉一下,硬把箭拔了出来,生猛程度堪比关羽,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当时的赵匡胤就已经收服了多少将领的心,他都不是皇帝,却有人愿意为他去死。从此以后,他就跟在赵匡胤的身边,赵匡胤十分欣赏他,倒不是欣赏他的什么谋略,智慧啊,他好像也不怎么有,张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按照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叫做艮,用我们东北话来讲也可以叫做‘酱’此人很正,也很倔,而且脾气还特别不好,所以,他手下就很少有捧他的人,此人说话一向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直来直去,心眼不会拐弯,也因为他这张臭嘴,得罪了不少人,而他也就是下一个被赵匡胤任命的禁军将领,幸运到来的同时,他的厄运也由此开始。

    说道他的厄运,还是那个原因,宁可得罪一百个君子,也不可得罪一个小人,而张琼却得罪了两个小人,这两个人,一个叫史珪,一个叫石汉卿,这两个人实际上是赵匡胤派到禁军中的卧底,哦,我错了,他们不能这么直接的就叫他们卧底,我们可以叫他们‘光明正大的卧底’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此二人深得赵匡胤的信任,历代禁军首领都会对这两个人尊重一下,到了张琼,完全不理这两个人.还亲切的送给他们一个外号,叫‘老巫媪’就是老巫婆的意思,完全不给这两个人面子,长此以往,人家也不乐意了,终于,张琼把这两个老巫婆惹怒了,他们决定黑张琼一下,把他搞下台,怎么搞呢,他们给张琼带了四顶帽子,擅自选用官马,接纳叛将李筠部下,还有说他蓄养家丁100多人,另外,还说他曾经在酒席宴前说过赵匡义的坏话,我来告诉大家,就这四条罪状,能被想出来就说明史珪和石汉卿都损到家了,这四条里除了第一条比较轻以外,其他的三条,条条当死,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他们两个能得到赵匡胤的信任了吗,因为赵匡胤想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老赵开心着,他们开心着,被坑的人是唯一不开心的。不过就算他们想黑张琼,但现在还不能动手,因为现在动手效果不好,世界上的所有事都是要根据时机来做的,事情做出来的效果和做这件事的时间密切相关,诬陷也是个技术活,和时机密切相关,此时如果诬陷的话,效果一定不好,而且张琼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此时的赵匡胤有时间调查,就算是相信了他们的话,给张琼的处罚也不会那么重,那样的话,张琼就还会有翻身的机会,一旦他死不了,翻起身来,东山再起,能不找他们算账吗,那样的麻烦事还是不干为好。所以他们挑了一个特殊的时间,就是在赵匡胤举行郊祀大典的时候,这段时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简单形容一下,郊祀大典就好像我们现在每年举办的联欢晚会,常有,很重要,在这期间,最怕的就是有人趁机闹事,而这段时间也就是敏感时期,在赵匡胤的那个时期

    举行郊祀大典,就要首先排除那些危险因素,对于那些有可能威胁到大典进行的人,要秉着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的精神,贯彻到底,而此时,也是给张琼扣帽子的最好时机。

    果不其然,此事传到赵匡胤的耳朵里后,赵匡胤大为震惊,愤怒异常,把张琼找来,亲自审问,我们之前说过张琼过的性格以他的脾气。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的,结果,他的不承认更加激怒了赵匡胤,赵匡胤当时就对张琼用刑,拿铁棍打张琼,直到把张琼打得半死后,还是气不过。下令,处死。

    张琼无奈,被人押到了明德门,他最后一次眼望天空,看了看他身边的人,所谓伴君如伴虎啊,此言不虚。张琼解下了自己的腰带求人帮忙把腰带带给自己的母亲,请原谅儿不能再在母亲面前尽孝,望天长叹,自刎归天,张琼死后,赵匡胤派人去他家中调查,结果令赵匡胤大为吃惊,张琼家中,仆人三人,家无余财,所谓的私养亲兵,亲兵何在

    这时的赵匡胤才悔悟过来,赶紧厚葬张琼,可是,他却没有处罚石汉卿和史珪,而是让他们继续在禁军中做卧底这件事我并不想做更多的说辞,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命运弄人,每一步都充满危机,张琼是不幸的,这种失误在赵匡胤的一生中很少犯,不幸的是偏偏就让张琼赶上了。

    此事一闹,搞得禁军中人心惶惶,对于禁军将领的职务也是畏惧三分,可是禁军总还是要有人领,赵匡胤挑来选去,选中了一个人,这个人也是赵匡胤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将领【别误会,这一章属于插叙,赵匡胤统一全国的事还没说,他还不能死这么早】请记住这个聪明人,他叫杨信,名字起得很好,有信用,可是他却骗了一辈子的人。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聪明人,至少比他的前几任都聪明,他看出了赵匡胤的顾虑。即想找的人能够统领禁军,又不能和禁军关系搞的太近,按照正常思路的话,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可能,带领禁军的不和禁军搞关系还和谁搞,天长日久,一次次的战斗还是会树立一定威信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赵匡胤武将出身,他不会不懂,所以赵匡胤的方法是,禁军的头号将领我不停的换,找理由把刚刚有了威信的将领撸下来,这个循环到现在还没被打破。

    直到杨信出任,这个问题才得以到杨信这里被解决,他解决的方式千古未闻,更是前无古人,装哑。

    就在赵匡胤刚刚任命杨信没几天的时候,在某一天,赵匡胤突然得到消息,杨信哑了,哑的突然,哑的自我,嘴里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赵匡胤开始还有点担心,这样的人怎么统领禁军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4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