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白话大宋朝 > 第十二章 开战吧

??

    第十二章

    这件事情很诡异,为什么李筠要把这本来很机密的事给透出去,而且还是直接透给了赵匡胤,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件事的时候,它让我很是不解,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他应该是有两点原因。首先,这件事是做给刘钧看的,李筠摆明了就是要告诉刘钧,我已经决定反了,这算是表明了他自己的立场,发誓于宋朝决一生死,但是你北汉没有把柄握在赵匡胤手里,我不确定你是否能和我一条心,所以为了防止北汉违约,李筠便把这封密信转交给赵匡胤,也好让北汉没有退路,死心塌地的和他合作,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情况,但其实就算是这样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北汉和李筠他们的联合是非常不稳固的,刘钧是君,李筠是臣,本身地位就不同,刘钧想要宋,李筠也想要宋,两家都想在自己能壮大的情况下消耗对方,本身的目的是不同的,两家都藏着掖着,怎么会真心合作。第二点,我觉得李筠是做给赵匡胤看的,他的目的就是想试探一下赵匡胤的反应,看看赵匡胤对这件事的看法,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他想告诉赵匡胤他准备好了,已经不怕和赵匡胤开战了,自己敢明目张胆的给赵匡胤递挑战书。再或者,也许他当时还没有准备好,需要一些时间,借此向赵匡胤示好,麻痹他一下,让赵匡胤不明白李筠的意思,在踌躇之中错过战机。第一个知道的是刘钧,第二个知道的,自然就是赵匡胤,赵匡胤的使者回去后,一五一十的把李筠的举动告诉了赵匡胤,赵匡胤一听便明白了,李筠这小子,想造反啊,之后不久,又接到了李筠传给他的书信,他看了看,冷笑一声,便给李筠回了一封信,告诉他,‘你,把你儿子叫来,我给他个官做’当时,李筠就很矛盾了,这属于赵匡胤给李筠的一个下马威,你敢让你儿子来吗,你要说你心里没鬼,就应该让他来,如果有鬼,你就不敢让他来,李筠的儿子叫李守节,一个很尴尬的名字,我到是没看出来他是怎么守节的,李筠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左右思索,一咬牙,去,不能让人家在气势上压过我,儿子,去,得到命令的李守节傻乎乎的去了,丈二摸不着头脑,他也知道自己父亲要谋反,怎么中间突然整这么一出,难道是不反了,两家和好,就这样,一个糊了八涂的;李守节去了开封,去见赵匡胤,他不知道,赵匡胤还留给了他一个大惊喜,等见到了赵匡胤,赵匡胤一点也没和他客套,也没说什么你最近又长高了,又好看了等等客套话,见面就来一句‘太子,你来我这作甚啊’当时就把李守节震那了,不是你叫我来的吗,难道赵匡胤有失忆症,间歇性脑残,帕金森综合症,缓了一下,李守节才反应过来,关键是那个‘太子’肯定是冲自己老爹要造反的事来的,坏了,这是要拿自己开刀啊,当时李守节吓得腿肚子转筋,噗通就跪下了‘陛下说的这是哪里话啊,臣罪该万死,一定是与什么谣言说我父亲要造反,陛下明鉴啊,我父亲对陛下那是忠心耿耿,一片赤诚啊’赵匡胤看看他,冷笑一声‘你不要害怕,我不想把你怎么样,你爹想干什么,那是他的事,与你无关,他想干的事,你我都应该知道,也不必遮遮掩掩,我今天把你叫到这来,就是想让你给我传一个话‘听到这,李守节的心才放下来,太好了,自己这条命看起来今天是能保住,赵匡胤看来没有要宰了自己的意思,赵匡胤接着说‘请你回去告诉你爹,当初,我没当皇帝,你爹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管不了,但是,现在我当了皇帝了,你爹能不能稍微给我点面子,让着我一下’说完,就让李守节回去,李守节可吓得不轻,什么官,命都快没了,赶紧连夜往回跑,回去后告诉李筠,李筠一听,既然暴露了,那就什么也别说了,反了,这老兄也真实诚,当时就开始发檄文,就是征讨赵匡胤的文书,【那时候,当一方要征讨另一方之前,都要发布檄文,昭告天下】,首先要先占到理上,猜测一下,李筠肯定是拿赵匡胤兵变说事,谈谈他是怎样的大逆不道,赵匡胤找他儿子为的并不是这样一个结果,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有两个结果,一种是震住李筠,一种是逼迫李筠,赵匡胤想看到的是第一种,可惜令他失望了,他看到的恰恰是第二种李筠反了,他发檄文,昭告天下,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就差没用喇叭喊,天下想帮我的快快来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但冷静下来,李筠仔细一想,自己准备的确实不充分,应该去找找外部力量,哪里有外部力量,早期刘钧不是要和自己联合吗,此时不拉他下水更待何时,想到就开干,他义无反顾的去找了刘钧,到了刘钧的军营,他就后悔了,自己向刘钧称臣,本来是要求援兵的,结果一看北汉的兵,心凉了半截,这也太差了,这是什么军队啊,比自己不知差了多少,可话已经放出去了,能将就用一下就用一下吧。同样,这一见面,刘钧也大为吃惊,他很害怕,李筠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强,这是一个帮手还是一个敌人已经说不清了,他恐惧李筠自己壮大起来,就想到派个人去监视李筠,派了监军使者看着他,李筠自从见面后,就觉得刘钧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基本不怎么理会刘钧,今天居然给自己派监军使者,赵匡胤的面子我都不给,你算老几,这个监军使也很不识趣,看李筠这么长时间不理他,就自己去找李筠,想跟他探讨怎么打仗,结果,李筠拒而不见,两家的裂痕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猜忌中一点点加深,在这状况下,两家联合了,李筠首先发兵,占据了长治以南的泽州,今天那个地方叫做晋城,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处于河南边界上,据洛阳和开封都不远,这片地,古时候就经常打仗,最著名的就是刘项之争,刘邦项羽这么长时间,其实争的就是这一片,李筠开了个好头,却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把这个好头一点点的给抹掉了其实李筠是个很能打的人,但他的主要能力是守,攻他并不擅长,但现在既然选择造反了,那就不能在这磨蹭,还得继续往下打,但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一个步骤,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李筠手下有一个高人,唯一的一个高人,告诉了李筠该怎么做,一条正确的路,如果按照这条路做,也许赵匡胤会失败,也许李筠真的能当皇帝,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前提是李筠得听。这个高人名字叫闾丘仲卿,一听名字就很厉害,他告诉李筠‘你现在属于孤军面对大梁,你的军队远远不及赵匡胤的禁军,如果说你和赵匡胤硬碰硬的话,那你绝对不是赵匡胤的对手,你的军队将会溃散,你唯一的道路,是先占据一片地,稳固自己,壮大实力,在和宋慢慢较量,这样,你才有一线希望击败大宋,你应该赶快把黄河以北这片地占住,也就是沁阳和孟州,之后,度过长江,占据洛阳,将陇西全部占住,之后,你才可以和赵匡胤一较高下。高人就是高人,而这个想法就是赵匡胤最怕的方式,对赵匡胤来言,此战至关重要。李筠是全国第一个挑起反旗的,开国第一仗,许胜不许败,而且,绝对不能打持久仗,要知道,想反的可绝对不止李筠一个,一旦打起持久仗来,这些人就会按耐不住跳起来,到时候,自己面对更多的敌人,大宋可能真的就不保了,这一仗,不仅要赢,还要快,赵匡胤最怕李筠和自己打持久战,可是他的担心落空了,要知道,给李筠出主意的人一定不会少,能不能再这些主意中选出正确的那一条,就是一个考验领导能力最有力的表现,很可惜,李筠没有通过,他把闾丘仲卿的话当了耳边风,直接忽略,反观赵匡胤就不同了,他得知消息后,立即找来大臣商量,做的第一步,就是占据太行山的要道,这些山区路途,易守难攻,一旦被李筠占据,后果很严重,他听从众人的意见,对北汉实行东西夹击的局势。我们看宋朝初年的地图,北汉处在的地方就好像是契丹的一条尾巴延伸出来,形状就好像好望角一样,一直延伸进大宋,正好凸出一块,赵匡胤可以牵制北汉的军队,东西夹击他,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赵匡胤是一个比李筠高明很多的人,他能在众多意见中筛选出正确的路,他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帝王,再出兵打李筠前,赵匡胤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告诉他‘这次出兵,许胜不许败,可是天下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什么事都有意外,如果我打胜了,那就什么都好说了,但是,若果我失败了,你们也不要乱,必须要让赵普带兵,赶快把河阳占据,只要站住河阳,我们的江山还可保,日后的事,你们就自己商量着办吧’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3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