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
为了这一仗,赵匡胤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不爽啊,当了皇帝就得解决这些事。在当时,局势对李筠来说比较安全,反而对赵匡胤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皇帝谁都想当,想造反的人绝对并不只是李筠一个人,就在赵匡胤还没有出兵之前,在南方,一个准备起兵的人就漏了出来,李重进,郭威的女婿,他他资历很老,在他是禁军大将的时候,赵匡胤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头目,但沧海桑田,如今赵匡胤当了皇帝,李重进心中可谓真的是五味杂陈,怎么当皇帝的就不是我呢,他也常常埋怨自己,咋就这么怂呢。到了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想反还不敢,不反还不甘,思来想去,他采用了一个跟大流的方法,先试试能不能和李筠一起反,要能,那就反,不能,那就以后再说,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问问老天就好了。有了这个想法,他在李筠起兵的同时,也开始有了一系列的小动作,他派了自己自认为是心腹的翟守珣去找李筠,不过他走的第一步就崴了脚,翟守珣在他看来是心腹,可翟守勋自己不这么认为,那个时候,人心隔肚皮,谁给谁卖命啊。他没有去找李筠,而是直接去开封找了赵匡胤,这一通报,可让赵匡胤大吃一惊,随后又大喜,哎呀兄弟,得亏你啊,又让我知道国家一害啊,赶紧的,好酒好菜,好好地款了待翟守珣,使劲表扬了他一顿,当然,不能只有口头的,还得有实际的,赵匡胤一方面对他予以爵位的承诺,告诉他让他赶紧回去想办法拖住李重进,另一方面,为了稳住李重进,他高唱和平,向李重进颁赐“铁券”,告诉他兄弟有福同享,我现在发了,绝对不会亏待了你,想尽办法的先把李重进压住,翟守珣回去后,真是不白收礼,努力向李重进言说要“养威持重”,多做准备,不要贸然行动,免得仓促行事,难以成功,就在这连哄带吓的轰炸下,李重进犹豫了,赵匡胤成功的将他压了下来,李重进就这样被别人蒙在了鼓里,一个主将,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想法,这也注定了他未来的命运,这样,赵匡胤终于可以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到对付李筠的事业上,但打仗要有步骤,得先选可靠的人帮助自己,当时,北宋初年,精兵强将很多,他的决定是侍卫副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这两人骁勇善战,又都是自己的亲信,跟着自己的时间很长,值得信任,不过,高怀德最近有点事情,人生大事,他刚刚结婚,按理来说不应该叫他出战,但是,身为国家重臣,就要有心理准备,虽然新婚燕尔,但为了国家的利益,还得委屈你一下,不得不让你挂甲出征,赵匡胤也不大人道。同时,命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兵从东路进发,与自南而北的石守信、高怀德会合,又派遣‘咎居润’赴澶州巡检,防止契丹南下;将驻守在邯郸一带的团练使郭进让他兼任本地防御使和西山巡检,授权他军事指挥之权,以防备北汉和契丹东出。赵匡胤不愧是一代大将,虽然他现在是皇帝,但是大将的能力都没有丢。一切战前的事宜都准备好了,不过这些都只是大战前的一个铺垫,开国第一仗,赵匡胤很重视,他决定御驾亲征,这个很常见,很多开国皇帝都有御驾亲征的习惯,他们不仅仅是宫廷之上那个机关算尽的皇帝,也是战场上百战百胜的战神,赵匡胤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心思老辣,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安排了兵马钱粮负责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后勤供应上,赵匡胤废了一番脑筋,他首先命令户部侍郎高防、兵部侍郎边光范充任前军转运使,并责成三司使张美调集兵粮。在赵匡胤安排的时候,一个令他高兴的消息得来,原来这个怀州刺史是一个很有见解的人,他一早就发觉到李筠要反,所以早就有了准备,在自己的地盘上积聚了大量粮草,就等李筠造反,赵匡胤前来平叛,他的这份供应使得攻伐李筠有了现成的军粮,为打李筠提供了方便,不仅是外面,家里赵匡胤也有安排,为了防止自己不再家的这一段时间,有其他不服管理的人来骚扰他后方,他将吴廷任命为东京留守,赵光义为大内部点检,韩令坤率兵驻守河阳(即孟州)。赵匡胤这种安排是大有深意的。吴廷是个厚道之人,在李筠问题上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他又令赵光义控制近卫军队,以保证不会发生大的变故。好友韩令坤驻河阳,进可攻李筠,退可防东京变故,一旦东京出事,他可以马上回兵,保证根据地不失。一切都安排好了,五月二十一日,赵匡胤大军开拔,走出城门的时候,他回头看了眼这熟悉的城门,多少年过去了,他早已经不是那个任人欺侮的少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心思缜密,老练果敢的皇帝,他身经百战,见过无数的人跪倒在他的面前,见过死人堆积如山的战场,他见过那个短命的王朝,他决不允许自己创建的这个王朝会变成下一个后周,曾经,他驰骋沙场,风卷残云,旌旗蔽空,今日,他要告诉自己的敌人,做自己的对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二十四日,大军到达了荥阳,在洛阳的留守是向拱,他给了赵匡胤一个建议,告诉他应该趁现在李筠的部队还未真正集结完毕,赶紧跨过黄河,陈敌军扎脚未稳进行攻击,如果再过几日的话,李筠的部队一旦集结完毕,在想打就比较费劲了,在这一点上,赵匡胤的先锋做得很好,高怀德和石守信牢记赵匡胤给他们发布的命令,千万不能让李筠抢先占据太行山的要道天井关,受命以来,两个人日夜奔袭,抢占要道,可令人费解的是,天井关,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是中原地区和北方的咽喉要道,可李筠竟然没有派重兵到这里,而赵匡胤,早在当年和柴荣北伐契丹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天井关的重要性,当李筠起兵造反的第一时间,他就想到了天井关,而李筠,闾丘仲卿早就告诉过他应该怎么打仗,可他脑袋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和赵匡胤相比,他的政治和军事简直像小孩。
高怀德和石守信占据了天井关后,立即开始进行了下一步的行动,两个人分兵两路,沿着山间小路急进,袭击了泽州和潞州之间的长平,李筠的运粮道,一战斩首了三千余人,慕容延钊,王全斌又从东路进军,迂回到泽州附近,与南路成功会师,极大地阻止了李筠的南下,而如今,在前锋打了胜仗后,李筠也得到了消息,他很焦急,不过他还是有点压不住脚,更加令他焦急的事还没开始呢,过了不久,另一个消息传来,赵匡胤到。
不过他还不用担心,赵匡胤虽然到了,但一时半会他们还见不到面,因为赵匡胤遇到麻烦了,而这个麻烦却让人哭笑不得,六年前,赵匡胤其实是来过这个地方的,那时候,他可以策马奔腾,可如今,走路都费劲,原因不是什么有人阴他,给他下扳子,而是他自己的老百姓们干的。太行山下的地方官员,担心李筠大军南下,就联合百姓边彩卵石,经羊肠古道堵塞住,却不料,这却成了赵匡胤前进的绊脚石,这下,可愁坏了赵匡胤,军情似火,这得耽误了多少事,他马上发动军民搬石头,而且,为了起到表率作用,他亲自上阵,赵匡胤会功夫,劲大,上去就搬,手下宰相,将领,士兵们一看,老大都动手了,自己还差什么,赶紧帮忙,一时间,搬石头的动力大增,无论什么大官,小官,将军,士兵,统统改行当起了搬运工。大家把石头搬到一处平缓的地方,由于石头太多,居然用石头堆出了一座城池,一个新的城池就这么诞生了,当天夜里,大家都很累了,赵匡胤就让大家住在了这里,经过修整,这里成了一个小城市,人称碗子城,历经多年风霜雨雪,直到现在,依然还有这座城池
当天夜里,赵匡胤难以入睡,明日,将会有一场大战,决定了未来数百年的历史,石守信已经和他通过消息了,他们将在胜利的战场上等待赵匡胤的到来,不论前路多么艰辛,但既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就断断没有回头的可能,其实,当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是一个十分难得工作,要么,成为九五之尊,要么,就永远不要做人,赵匡胤已经来到这里,他望着星空,感受着这一切,这是岁月的考验,要让他,在千锤百炼后,成为真正的帝王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3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