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忽必烈用兵日本 > 第十九章

??

    王禃又派将军杨东茂、高汝霖从长兴府出发,率舟师直逼三别抄的大本营珍岛。三别抄军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一方面固守珍岛,一方面分兵偷袭了正好空虚的长兴府。斩杀官军二十余人,活捉了留守长兴府的都领尹万藏,满载府库所存财物、粮草而归。

    十一月,三别抄浮海南下,攻陷济州,占领了比珍岛大得多的耽罗岛,也就是现在的旅游胜地济州岛。

    三别抄的反抗之火似有越烧越旺之势,这引起了蒙古的高度警觉。

    这时的蒙古,进一步加大了对高丽小朝廷的监督与控制。借着追击三别抄的机会,一把火把江华岛烧成了焦土,彻底断绝了高丽人重返江都的念头。不过,开城的状况也略有改善——虽然高丽的文武百官仍然只能采用非常健康环保的步行方式上下班,但仍然是“张幕而居”的王禃先生要出门也终于有了马车可供乘坐。对蒙古来说,随着一次次诏谕的失败,东征日本的事情已经正式提上了日程,高丽的局势必须尽快平定。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战场,蒙古与南宋之间旷日持久的襄樊大战已经打了整整三个年头。蒙古军历尽千辛万苦才从看似柔弱不堪的宋人手中把襄樊外围的要塞一个个拔除干净,完成了对城池的合围,即将展开对南宋王朝最致命的一击。

    然而,此时的蒙古,显然无法调动更多的军队,耗费更多的精力来与小小的三别抄玩老虎抓老鼠的游戏。

    忽必烈大汗拒绝了中书省“谍知珍岛余粮将竭,宜乘弱攻之”的建议,一面要求高丽沿海各地巡视险要,严加防守,一面通过高丽当局直接致书三别抄首脑,希望以和平方式尽快解决三别抄问题。诏书的大意是:前不久高丽权臣擅自废立国王,我们才派兵东下,目的是稳定你们高丽的局势。我们只唯犯上作乱的林衍一人是问,胁从一概勿论。有些人妄自疑惧而逃跑、抵抗,那纯属不了解我们的心意。从今天这封诏书开始,希望你们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安居乐业,我们一定做到不打击,不报复,不搞秋后算账!

    当然,这封诏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三别抄彻底丢掉了幻想,不惜豁出性命与蒙古拼死一战。

    然而,就在三别抄的抗蒙斗争渐入佳境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局面,这个人就是我们在前边已经提到过,而后面还有很多戏份的高丽王牌金方庆。

    第二十四章高丽王牌(一)

    金方庆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高丽方面唯一称得上“名将”的将领。

    金方庆出自朝鲜半岛上的世家豪族安东金氏,据传是新罗末代国王敬顺王之后。前朝的王族,当朝的贵族,如假包换的高干子弟,这个起点算是够高了。

    不仅如此,连他的出生也颇有几分神话色彩。话说他母亲怀着他的时候,经常做一个梦,在梦里,她大口大口地把云霞往自己肚子里吞。古人特别相信此类祥瑞之说,他母亲当然也就特别高兴,时常挺着大肚子对人夸耀道:“云气常在我的口鼻周围漂浮,我这宝贝儿子一定是神仙投胎转世!”在没有B超的时代,一般人哪能如此自信地认定自己能生个儿子,但好歹算是被她说中了。

    金方庆的幼年时代是在他爷爷金敏成家里度过的。小家伙人还没长大,脾气却先大了起来,谁要是把他给惹毛了,他就离家出走,跑到街市上去哭闹。还不是一般的小哭小闹,而是躺在地上边哭边打滚。对于打滚的地点,他也专爱挑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别人见了都说,瞧,老金家又把小孩赶出来了,弄得家里的大人实在没面子。诡异的是,来来往往的牛啊马啊这些牲畜都躲着他,见着他都非常自觉地绕道走,虽然他满地乱滚,可从来没有被踩到过。于是,大家更觉得这小子不同凡响,果真是神仙下凡吗?

    幼童时代的金方庆很横很闹,让长辈操碎了心,但长大懂事后却品行端正,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显示出不少异于常人的地方。

    他曾经担任近卫军军官,负责警卫王宫。那时候,其他军官都争着依附权门重臣,晚上值夜班的时候常常溜号跑出去请客送礼,交际应酬,弄得王宫的警卫十分松懈。金方庆在这群人里面绝对算是个异类。他十分痛恨这种现象,不但坚决不同流合污,而且哪怕生病了也要坚持工作,从不请假告病。另外,他们的值班室可能硬件条件有点对不住(直庐湫隘),宿卫军官大多夜不归宿,估计在外干啥的都有。有个姓朴的同僚军官想招个妓女来提升一下值班室的“软环境”,当然,这个馊主意被金方庆坚决制止了(方庆固止之,朴惭谢)。

    金方庆此后历任御史中丞、知御史台事等纪检监察部门要职,任上都留下了“守法不阿,风节凛然”的美名。

    更难得的是出身贵族家庭的他竟然还有很强的实干精神,既善于想办法,又具有执行力。

    抗蒙年代,金方庆曾经在前线担任西北面兵马判官。蒙古兵打来的时候,虽然金方庆也充分继承了高丽军队打不赢就跑的优良传统——以极快的速度带着百姓士卒逃到一个叫苇岛的海岛,但人家跑得有水平,并没有让跟着他跑来的老百姓饿着渴着,而是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解决了“吃饭喝水”这两件对独守孤岛(孤岛如孤城)来说最为棘手的难题。

    岛上多山多石,只有方圆十几里的一小块土地地势稍微平坦。但哪怕就是这么一小块土地,一涨潮也就全淹到海里去了,种不了庄稼。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金方庆发挥了“向大自然进军”的主观能动性,带着手下的军民硬是就地取材围着这块时隐时现的平地修筑了一道堤坝,把海水全都挡在了外边。就是这块地上种出的粮食,养活了一岛军民。

    苇岛上没有山泉,也挖不出井水。最开始,岛上派人偷偷溜到大陆上去汲水,后来蒙古人发现了这一情况,被派去汲水的人就常常有去无回了。

    人可以很多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喝水。

    这也难不倒金方庆,他见缝插针地在岛上修了很多水池,一下雨就把雨水蓄起来。为了减少蒸发,还特意在水池上面加了盖子,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守岛军民的饮水难题。

    放在今天这种和平年代,想必他也会是一个善于搞地方民生工程的实干型乡镇干部。

    《高丽史》把金方庆写得真是太完美了,以至于我甚至怀疑郑麟趾、金曹瑞等人写书的时候是不是收了金方庆后人的红包。

    当然,作为名将,金方庆最大的特长还是带兵打仗,后面的故事里,我们再慢慢领略这位高丽唯一名将的风采吧。

    第二十五章高丽王牌(二)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丘吉尔的这句名言获得了广泛认同,甚至被奉为真理。但有一种宿命中的敌人是永远无法媾和的,他会一直如同噩梦一般伴随着你,伺机给你致命一击,这种敌人被称之为“天敌”。

    对于三别抄来说,金方庆就是天敌!

    早在三别抄起事之初离开江华岛南下的途中,金方庆就奉命一路追击。当时的金方庆是高丽王国的刑部尚书、枢密院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兼国防部副部长,不过当时他的手下只有六十多号人,放在今天也不过就是一个排的兵力。我们的金排长与蒙古军一个姓宋的万户率领的一千余人一同追击南下的三别抄。赶到灵兴岛海面的时候终于追上了三别抄的船队。金方庆很高兴,跟蒙古人打了声招呼,也不等蒙古军反应过来,就自顾自地冲上前去狠狠咬了一口。宋万户担心对面人多打不过,硬是没敢跟来,结果白白坐失了重创三别抄的良机。后来从对面逃过来的百姓口中得知,看似庞大的三别抄船队里面有不少是被三别抄裹胁南行的百姓,真正的三别抄并没有多少。

    自己手里只有区区六十多人就敢打进攻战,金方庆的求战精神可真够强的!

    就在三别抄遁入珍岛那年的六月,高丽当局正式任命金方庆为逆贼追讨使。申思佺丢了全罗道被免职以后,金方庆便成了高丽方面负责配合蒙古委派的高丽安抚使阿海剿灭三别抄叛军的最高指挥官。

    三别抄军再次包围罗州,并分兵前往攻打全州,意欲通过控制这两个区域中心城市进而控制整个全罗道。罗州守将派人突围前往全州,与全州守将商量到底是降还是不降。全州守将很是纠结,始终犹豫不决。金方庆在赶往全罗道的路上听闻此事,就先给全州写了一封信去,说过几天就将率兵一万进入全州,要求全州官民提前做好准备,一定要解决好大军的吃住问题。全州守将把这封信给罗州使者看了以后,罗州使者啥也没说,立马就冲回了罗州。这封信估计是极大地鼓舞了两城军民的士气,他们不再考虑投降的问题,一门心思恭候金方庆的大军到来。围城的三别抄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匆匆撤围而去。就这样,金方庆凭着一纸书信就带着他的加强排兵不血刃地保住了全罗道。当然,金方庆并不是完全在吹牛,紧随其后的便是阿海所率领的蒙古军,虽然总人数并没有他宣传的那么多。

    金方庆和阿海屯兵三坚院,在珍岛对岸扎下营寨。

    三别抄南逃的时候沿着海岸线把能带走的船只都席卷而去,高丽蒙古联军要想渡海作战根本找不到足够的船只。三别抄也在长期与蒙古军周旋于海上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水战经验。每次交战,三别抄水军都以击鼓声为统一行动的号令,进退自如,动转如飞。金方庆等高丽将领虽懂水战,但兵少船少,与三别抄在海上交手多次,互有胜负。至于旱鸭子蒙古人,只有在岸上看人家高丽人自己打得热闹的份儿。

    当然,战况陷入僵持,蒙古高丽联军并不着急,着急的是三别抄。

    大凡两军交战,弱的一方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得出奇制胜,要么发动奇袭,要么使用奇计。三别抄心里很清楚,蒙古高丽联军虽然眼前受阻于大海,拿他没有办法,但人家肯定一刻也没有闲着,很快就会调来足够的船只,打破目前的平衡。要想阻止蒙古人造船,显然太不现实,但如果能除掉懂得水上作战的将领,纵然蒙古军有千百艘战船,其威力也必然大打折扣。蒙古军自己的水战高手们这时候都还在中原战场与南宋的水军死磕呢,在高丽战场善于水战的也只有金方庆等高丽武将们了。

    三别抄动用了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的王牌——洪赞、洪机两兄弟,这两人是全罗道潘南县的豪族。蒙古人一来,就玩起了无间道,一方面获取了蒙军统帅阿海的信任,一方面又暗中与三别抄相通。在三别抄的授意下,这兄弟俩跑去向阿海举报:“金方庆、孔愉等高丽武将暗地里勾结三别抄。你们想啊,若不是那样,为什么这么费力还不能荡平那么个小岛?”

    阿海是个粗人,估计也没看过《三国志》,不了解孙吴设计除掉蔡瑁、张允这俩水军将领的桥段,脑子里可能根本也没有反间计这么一个概念,一听到二洪的说法,立马就把金方庆等人抓起来关了禁闭。不过,他虽然轻易就中了计,却很讲办事流程——他没有把金方庆等人就地执行军法,而是移交给了当地的达鲁花赤处理。当地的达鲁花赤召来金方庆等人和洪家两兄弟,要求他们当场辩论。那场辩论想必很精彩,尤其是金方庆在那种有口难辩的情况下是如何让达鲁花赤信服于他的,我也很想知道。无奈确实没有相关的记录流传下来,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达鲁花赤听了他们的现场辩论以后,直接找到国王王禃,替金方庆担保,并建议把诬陷好人的洪家两兄弟抓起来。

    金方庆平白无故地被冤枉了一场,但是在洗清嫌疑之后又能无怨无悔地重返征讨三别抄的前线,以前干啥现在还干啥,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这一点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如此淡定,真可谓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单位受了一丁点儿委屈就闹情绪,吵着要撂挑子,闹着要辞职,都该跟金方庆同志好好学学,要成就大事,脸皮不够厚,气量不够大,还真是不行。

(https://www.tbxsvv.cc/html/61/61456/326640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