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时候容易想着另一个人。我不说,因为我很累。每一分每一秒都觉得累,是真的累,我感觉世界离我很远,什么都抓不住。我一心一意,却不知道身处何地。夜里,熄了灯,躺在床上,睁开眼睛时黑暗旋转了起来。掉进了旋转着的旋涡中,从这一头甩到那一头,又从那一头翻滚着回到这一头。头晕目眩,身不由己,却知道这是个无底洞。想出去,却不能,真的感觉好累,有那么一个悲哀的心念萦绕在麻痹的心头,多么希望闭上眼睛后不要再睁开了,当光明把这个世界送进我的眼睛里时,光明都变得可憎了。我想逃,远远的,最好是另一个世界,不再被绑架。让我自由自在地呼吸,渡步,睡觉,活着。不要再对着老师憎恨自己神游四海;对着同学藏着掖着可怜的分数;对着题海苦恼得火冒三仗;对着梦里依然纠缠不休的题目;最主要的是要对着一个我必须回答的问题:每天占据了我的心肝脾肺肾的点点滴滴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是我从高中的日记本里摘抄下来的一段话,那时,每天活得无可争议,充实,却那么机械,木然。那时,每个星期五的傍晚放学后我都会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不那么喧嚣的去处。
仙屿公园里没有商店,没有讨价还价,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学习拼搏,没有叫喊和做作的迎合。我把自行车停在草坪上,然后静静地坐在大理石长椅上,余晖紧紧地贴在脸上,暖暖的,像丝绸一般柔软。我作销hún状闭上眼睛,大脑里面也有了金光,一切都变得和谐宁静。
一分钟后,把眼睛睁开,世界被镀上一层金光。我眯起眼睛向四处望着,迎着太阳的方向,一个老人驻着拐杖向我走过来,他走得很慢,蹒跚的脚步显得孤独而艰难。那一刻我仿佛突然看到从很远的地方一个人在踽踽独行:一个跌跌撞撞的学步婴儿,一个只顾玩玩闹闹的少年,一个茫然的青年,一个奔波劳碌的中年人,一路孤独地走着走着,最后,他来到了这里,夕阳下蜗牛般向我走来,我想冲上去把他扶到长椅上坐下,休息一下吧!太累了,这一生,这一路。但是我没有扶他坐下来,他带着目不斜视的专注从我面前移了过去。我不能让他停下来,如果停下来他不想走了怎么办?这是他的宿命,也是每个人的宿命。我有一种感觉,这夕阳下的一幕就是人生的一记缩影,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走在这璀璨鲜艳的残阳照耀下的水泥路上,孤独地走着,走着,直至彻底地消失。
我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佝偻着的背影,他的斑白的头突然向两边转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寻找什么呢?已经去世的老伴?回家的路?可能认不出来的儿女?我不知道。也许是在某个有记忆的时刻他猛然间发现丢失了东西,但他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但他很肯定是一个异常珍贵的东西,也许,是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吧!那时只顾哭了;也许是刚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吧!那时,太多精力倾注在好奇心上了;也许是第一次拿着钱买到了一颗软糖的时候吧!那时,只想拿更多钱,买更多糖;也许是第一次觉得女孩漂亮的时候吧!那时,世界又有了一些不同……也许是全部,那个时候或那些时候,我们一不小心把它丢了,我们太激动了,注意力根本不在这里,我们连丢的是个什么也不知道,不得不转身寻找,用一生,用一世。一边走一边找,没顾到皱纹爬到了脸上刻进了心里。
我莫名其妙地想象了一个画面:一个穷苦的女人在去买饭时把家里唯一的十块钱弄丢了,可怜的女人只得原路往回,焦急而认真地找着,额头冒出了汗珠,太阳也从山后慢慢地沉了下去,她却只疯狂地寻找着,寻找着。但是,突然一道亮光划过了我的脑际,我猛地意识到了老人在找什么了。他正是在寻找他不寻找的时候,当我想到这个的时候我觉得好悲哀,苦笑了一下。仙屿公园就是我找到的不寻找的时候,清除欲wang,放空心灵,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心里扔掉,只剩下陌生人,阳光和自己,让精疲力尽的心得到放松,休息。在林荫小道上,在陌生的环境中,体验着这种孤独感的唯美,放空世界,就是它的美。我后悔了,我想叫那个老人坐下来,啊,他前面就有一把长椅。休息吧!
一个人的时候容易想着另一个人!爱的时候胸中会积攒着一股悲天悯人的冲动,一切的功利心都逃之夭夭,剩下的是一种苦难的情怀,我知道这苦难的情怀并不是真正的苦难,而是一种安慰。
我再次闭上眼睛,体验着爱的呵护中的孤独。学校,老师,题目统统从我的眼前消失,消失!
视野中出现了:
深秋,金色的夕阳照在丰收的田野上,一条丝带一样的水泥路穿过田野,水泥路上一个身材曼妙的女子推着自行车的背影渐行渐远。这种场景就像无言的倾诉,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接着你的眼眶将噙满泪水。
画面很美,真的很美。
人们在劝一个烦躁的人的时候总是说:出去走走吧。我不明白,出去走走就能起到治疗心理伤痛的作用吗?仙屿公园已经告诉我可以,而且机缘巧合的另有一次,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游玩散步所带来的影响。
大自然很无辜,似乎总是不得安宁,只因它哺育了一群忘恩负义的家伙。就像老家的那条溪流,供人们春天赶鸭放鹅,夏天游泳驱暑,秋天打鱼捞蟹,冬天劈柴填灶,但是,愚蠢的人们不满足,高兴的时候买两瓶剧毒农药往水里倒倒,然后捡捡带剧毒的死鱼,高兴的时候再买两瓶剧毒农药往里倒倒,然后再捡捡带剧毒的死鱼,终于溪流中的鱼儿断子绝孙,无影无踪了。但紧接着,人们又想出了新的花招去折腾它,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条大路从村口历经九转十八弯通到了溪边,到处被挖得惨不忍睹,据说这是为使它成为景区而作出的必要牺牲。回家的时候奶奶把它当作新鲜事不断对我们说,仿佛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似的,顺便地,便建议我和弟弟去参观参观。终于,也许是出于无聊和好奇,我们决定到下面去逛逛。
我们视若无睹地略过那些让人伤心的被挖掘过的地方,也许奶奶想让我们看的恰恰是挖掘机那强大的破坏力,但我们径直走到了溪边。小时候常常来,因此觉着这地方再平常不过了。沿着红漆标出来的方向我们准备去找一找能名副其实称得上是景区的地方。其实我没有真正地旅游过,除了道听途说地知道一些景区的名字和旅游两个字及其它的字面解释外,换句话说,关于旅游,我就只是知道最微不足道的纸上谈兵,而有些东西不是几个抽象的字眼解释得了的。
我们越走越远,渐渐地感觉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渗进了皮肤,四周都是石头,水和植物,漂亮的岬石和瀑布,我有些激动,因为有一股安慰在胸中漫延开来。我抬起头仔细地寻找着不一样,突然间我意识到了,四周都是石头,水和植物,漂亮的岬石和瀑布呀!四周都是石头,水和植物,漂亮的岬石和瀑布,这就是不一样。这是另一个世界,只有自然温情的世界,生命在这里得到了逃避与自由,因此得到了休息。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是旅游,旅游我意识到的旅游,意识到的旅游的意义。
打开新闻,逢年过节的时候总有关于旅游的各种各样的报道,但是那是什么旅游呀?当四周都是石头,水和植物,漂亮的岬石,瀑布时和四周都是石头,水和植物,漂亮的岬石,瀑布加上攒动的人群时,两者是不同的,这里有最本质的区别,旅游中的此世界与生活中的彼世界又有什么区别?此世界又如何给你自由的感应与休息呢!
我想古人是聪明的,没有太多嘈杂的纷扰才有诗情的感应。
这就是旅游,它让我认识到自然的魅力,且自然的魅力还不止于此。自然的神秘不仅在于给予你伤横累累的心灵一份安宁与憩息,还在于在它宽广的胸怀之中还蕴含着救赎之道。
又一次重温了一遍影史上的超级经典《肖申克的救赎》,每次看完之后我都想说点什么,这次也不例外。
救赎,这是整部电影的主题也是电影的层次。肖申克是名副其实的人间炼狱,在这里人quan和生命一钱不值,看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不由地浮现出“奴隶社会”“专制君主”之类的臭名昭著的此类词语和咒骂。监狱的犯人在水深火热中**度日,于是你会想,救赎就是从这个地狱一样的地方摆脱出去,离开这个被恶魔染指的所在。可其实不是,囚犯老布出狱了,紧接着就上吊死亡了。“体制化”这个词是整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语,人是会习惯于环境而忘记自己的需要和权力的,人是会被定型而失去生活能力的,人是能被裹挟住而无能为力的,跨出监狱的大门并不是救赎,这是电影中引人深思的地方。
安迪花了二十年挖通了隧道,带走了监狱长的罪恶证据,在电闪雷鸣的暴雨之夜沿着腐臭的下水道爬到了“自由”的世界。监狱长的罪行最终遭到了曝光,付出了代价,不久后瑞德获得了假释,他也感到了老布所感觉到了的困难,他知道这个社会已经不适合他,他已经无法跟上眼前的一切,适应眼前的一切,习惯眼前的一切。最后,他践行了安迪在狱中让他践行的承诺。
真正的救赎发生在电影的最后一秒,海滩干净而宽阔,大自然像孩子一样带着包容和单纯接受了那受尽折磨的灵魂,没有要求,没有嘲笑,只有无声的拥抱。当安迪迎向了瑞德的时候,真正的自由才最后到来,过去真正成为了过去,一切重新开始。
大自然拥抱自由,拥抱救赎。
(https://www.tbxsvv.cc/html/60/60435/314329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