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成忠在暮色苍茫中缓缓醒来,他身在一堆长草丛中,起身一望,却是四野无人,一片寂静,只是偶尔听见一两声虫叫蛙鸣。
他揉了揉枕得酸痛的肩膀,却回首望向不远处那个冒着黑烟的所在,心中一痛,想到家园不再,眼中已然热泪盈眶,只强自忍耐。
过了好一会儿,他方才平息了心潮,抬脚朝着东北走去。可是,他没走几步,却突然停了下来,一阵犹豫后,终于迈步,掉头朝西面折返而去,脚步比之之前,却是坚定了许多。
姚家是整个云南郡境内的大富之家,自祖辈逃难来此,凭着手中的本钱,再加上行事仗义,才在这南方偏僻之地闯出一番名气来。自姚成忠的祖父起,姚家便只做两桩生意,一为药才,二是盐引。这姚安一带,便在开元中尚未置地设州,端的是人少贫苦。但自南诏之国兴起后,周围人口剧增,而唐朝为防备吐蕃,控制南诏,又在此地筑姚州城,设都督府,以此沟通安南,在帝国南方形成一道连续防线,以为屏障,隔开不断坐大的南诏。
而随着此地的兴旺发展,各种所须货物也与日俱增,唐廷为省下许多额外花费,便暗中默许这边疆之地自行解决盐,糖等物,那姚家也正由此发达而来。只是待那姚成忠祖父大发之后,又突然发现,姚州以南之地多有名贵草药,偏生此国之人,民风淳朴,直如尚未开化一般。
不久,他便获得了酋长首肯,可以在境内四处寻草挖药,这般辛苦数年之后,终于凭借手中药材的珍贵,以及贩盐时结下的关系,成功将草药售出,所得之厚,确实非比寻常。但因那时,吐蕃时常犯境,他为保护家人,便将所获修了这座姚家堡,夯土二丈有余,方圆几十里,占良田百顷,筑成之日,满城轰动,确是当年一件大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只是此刻,姚成忠看着眼前的一片瓦砾,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便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他捂着鼻子,忍住扑面而来的尸臭,跌跌撞撞地来到昔日大哥的书房,如今的两根圆柱外加一截门槛。
望着墙上烧残的那副王右军的真迹,他心中一叹,低头之际,却赫然发现眼前两具烧焦的尸体。其中一人的右手上,带着一枚红玉扳指,姚成忠一见便知,这人就是自己的亲大哥—姚成德。正是他在堡破之际,拼劲一脚,将自己踹下了那逃生密道。
睹物思人,他心情激荡之下,眼泪又在眼眶中打转,强自忍住,但幼时同兄长玩耍时的那一幕却居然浮现在眼前。只是他再一细看,却发现抱在他身上之人,身材娇小,似是女子。但两人相偎相依之态,虽遭火焚,却依稀可辨。姚成忠随即心下恍然,知道此人便是自家兄长相思了一辈子的那个女子。眼下两人虽不得同生,却能共死,也不罔二人相恋一场。想到这里,终忍不住,唏嘘而叹起来。
但看着这死得其所的一对爱侣,他的心忽然突地一跳,脑中一个倩影顿时显现在眼前。想到姚州城破时的惨状,又见这里的一片狼籍,他脸色立时便得惨白无比,急切之下,再不理会这边,只大步出了门,朝西城何家奔去。
尽管一路行来,姚成忠一直告诫自己无论面对何种状况都要保持冷静,但当他亲眼看到自己心爱之人死时的惨状,胸中的郁积和愤懑仍不可抑制地爆发了出来。他踉跄着扑到何婉茵**的躯体上,随手扯下身上衣服,然后颤抖着覆盖在她身子上。
只是触手可及的已经不是如玉般的温润,而是令人心碎的冰冷,被雨水稀释后的血液顺着他的指缝滴落在青石岩上。四周一片死寂,偌大一座何家大宅中,除了他自己,便只有一群黑鸦,以及遍地的死尸。
此刻,姚成忠终于明白,往昔那个终日价撅着小嘴,一副高傲样子,嫌弃他纨绔不学无术的何家小姐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一具少了半截小腿,浑身血污,被人蹂躏肆虐过的尸首。回想往日佳人的一颦一笑,任他心志再怎么坚定,也终究抵受不住,抱着已经毫无声息的人儿,眼泪潸然而下,喉中发出低沉的悲咽声。
正在这时,院中墙角边响起一阵瓦片碎落声。姚成忠突闻声响,豁然醒悟,强自收住了哭,拔出腰间短刃,面带疑惑地朝着墙角边走去。
只见那处角落里,摆放着一只大水缸,屋檐上的雨水顺着缸沿缓缓流下。正待他抽刀在手,渐渐靠近时,却见缸中忽然钻出一名大汉来。
那人同他今日见过的大多数活人和死人一样,都是满身血污。只是这人身上还披着一副军中的铠甲,虽然已经破烂到只斜挂在了胸前,真正徒具其表而已。
只是这大汉对此似乎毫不在意,随手挥动缠着白布的手臂,嘴上讪讪道:“嘿嘿,这个…我也并非有意呆但此处。不过,男儿流血不流泪,这姚州城中但凡活着的,都要忍受丧亲之痛,你也不须太过伤心,我大唐强过南诏何止百倍,日后定能得报大仇。”他说的有些絮叨,连带着沾着血迹的胡子就在唾沫横飞间一甩一甩,倒有说不出的滑稽。
姚成忠见了他身上的唐军服饰,又听他这般说道,便放下心来,却向他问道:“不知这位军爷如何称呼?”话音未完,又续道:“在下姚成忠,是本地姚家堡中人。”说到姚家堡三字时,不禁露出伤感之色。
却听那人道:“小兄弟不用叫军爷。我乃天威军校尉李庆常,你叫我李校尉便可。嘿嘿,你当这会儿,这军爷是这般好做的吗?唉,若非战败,我又何须栖身于此,身为大唐军人,不能安民护土,当真惭愧的紧。”说着想到此战惨败,不仅众军溃散,连主将也不能幸免,实是羞愧万分。
只是他抬眼一看,却见对方听自己所言,也受感染,重新黯然起来。这李庆常本是机智开朗之人,只因这次实在败的不甘心,这才暗自懊恼,但一番话说出了口,心中郁闷也随风而去,当即对着姚成忠洒然道:“姚公子大可不必如此,男儿报仇,十年未晚。只要你我同心,他朝定能割下那阁罗凤的狗头,来当下酒菜,以慰我姚州百姓在天之灵。”
他说这话,本意只是安慰一下对方。却见那姚成忠听得阁罗凤三字,眼中立时放出寒芒,口中道:“你所言当真?”说着,右手不经意地按在了腰间藏着的一副绢图上。
李庆常见他居然相信此话,心下感慨这人被复仇冲昏了脑袋,想那阁罗凤贵为南诏王子,若非攻下其国,否则如何能取他项上之物。只是因不忍再讥刺于他,只得道:“当然,我李庆常何时说过假话?!”
姚成忠道一声好,便将又手伸出,李庆常见状,不敢疑惑,忙也伸出了手,顿时两只大手拍了在一起。
他们却不知道,这一拍,已然为日后南疆的天翻地覆奠下了基石。
**********************************************
与战火中颤抖的姚州不同,此时万里之外的西京长安,正是熙熙攘攘之际,胡商汉民,往来于各坊之间,彰显着这个大国之都的繁荣与博大。
而坐落在崇仁坊内的杨府之中,却是一派宁静安然。占地十多顷的人工湖边,杨柳低垂,芳草依依。若非没有桃花作伴,当真令人有四五月间,亲临渭河之感。
居中的一间小亭中,一个肚腹隆起,方面大耳的中年大官正随意把玩着手中的紫玉如意,一派轻松自如。只是身上尚未退去的紫色朝服,和腰间挂着的金鱼袋却适时地显出此间主人的身份。
坐在他对面的御使苏子骐因见对方如此闲定,一时竟有些摸不着头脑,当下只得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不知相国大人见召,有何指示?”
却见那杨国忠竟不答他,半眯着眼,过了许久,方才道:“不知苏御使是否听说了剑南之事?”
苏子骐见他问话,又是最近震动朝野的姚州战事,心道来了。当下恭敬地答道:“此事朝野尽知,下官也略有耳闻。”却不再说下去,静等对方开口
杨国忠见他作答谨慎,暗骂此人当真老狐狸一只,非得自己开口不可。他本胸无点墨,一点心机也只能用在拍马溜须上,若非有着直通玄宗的裙带关系,又如何能爬到为官三十多年的苏子骐头上。
只听他道:“苏大人莫以为本相所说,只是这姚州之事,为官者,当领全局,姚州事发,实非偶然,背后其实当以剑南一道之变故为参照。未知苏大人以为如何?”
苏子骐听他话中有话,又说得不清不楚,但他为官多年,早已油盐不浸,如何能这般轻易着了对方道儿,且事关朝廷大员,其背后又隐隐有寿王一党,若一个不留心,便会有万劫不复之难,因此便小心道:“请恕下官愚钝,不知相国所指,究竟为了何事?”
那杨国忠见他还不入套,心中早将幕僚所教抛到了九霄云外,再也等待不及,只道:“无他,本相国要你弹劾剑南道节度使,瑞王李佑。”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780/954784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