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惊慌,没有畏惧,有的只是沉着冷静,这就是大唐剑南天征军的士卒们。随着带队军官的呼喝,阵中手持伏远弩,擘张弩,角弓弩和单弓弩的弩手们依次不断上弦,发箭,从三百步的擘张弩极限一直射到八十步外的单弓弩最佳射程。一时间战场上当真是箭如雨下,那数不清的冰冷箭簇无情地吞噬着南诏勇士的生命。
这几百步的距离并不容唐军弩手射出更多箭枝,敌人的身影已经清晰可辨。门旗翻飞处,弓弩手们迅速后退,除去一半的弓箭手外,其余弩手已经撤至后阵,而这些弓箭手们则将手中长弓和箭囊交给随即而上的后军辎重兵,顺势接过递来的横刀和团牌(见注一),重新返回自己在阵中的位置。一切繁复却有序,而正在后军忙碌时,前军的将士已然接敌大战起来。
莫多手拿着一把开山斧,率先领着自己的手下冲入了敌军阵中,他很清楚,和唐人作战,这数百步的距离可说是生死之界,跨过了,或者还有一线生机,否则一旦稍有耽搁,立时成为众矢之的,身死当场。不同于身边其他人,严格来说,莫多并不是沙麻部人,他是半年之前才迁入该部领地的,而之前他一直作为一名阿旁部的战士在边境参与对唐境的小股骚扰活动。虽然从未见过如此绵密的箭阵,但与唐军交过手的莫多却很清楚对方弓弩之利,实非常人所能抵挡。
此刻,若是有人能从空中透过层层云雾,向下探视,便会发现唐军阵前数百步的距离上,横七竖八地躺倒着无数南诏兵卒的尸体,而阵前,如潮水般的南诏军士正奋力撼动着稳如磐石的大唐军阵。
不顾亲兵劝阻,沙麻部的大首领也握着一把砍刀同自己的族人一起杀向唐军。其实劝他的人哪里能明白他这会儿的心情,眼看着五千精锐部下如割草一般,被利箭收去了至少半数的性命。这其中有他的奴隶,也有他的亲人。
要知,在此时的南诏,只有部落强大,所得耕种之地才大,方不会受王庭的压榨,否则迟早会沦为南诏王的家奴私兵。只是目前而言,沙麻部损失如此惨重,不说能否成功而退,即便能回到领地,只怕也没脸见人了,更何况,那残破的姚州城墙上还立着正在督战的王子殿下。
首领人物这般想法,部下的士卒们又何尝不是。南诏各部最重勇士,身死阵前被认为理所当然,但若未经交战就被敌人射杀而亡,未免不值。是以,一旦冲入唐军阵中,憋着一口闷气的南诏兵士们纷纷发起狠来。
只是在两丈多长的陌刀下,大多由短兵刃武装起来的南诏军士当真不堪一击,身着轻薄的皮甲甚至**上身的南诏兵们如何抵挡唐军那锋利尖锐的陌刀,许多人都是由面颊而下,直到腰胯,被劈成连半,死后的半边身子上还穿着妻子缝制的软甲。
而那短刀,斧子以及竹矛同精铁打造的陌刀相击,简直如同儿戏一般,非断即裂,长刀翻飞之后,只有少数人还能趁乱扑入里间一层。只是侥幸突入的却遇上藏在后面的刀盾手,坚实的铠甲和强固的盾牌相得益彰,尽力保护着结阵而战的唐军士兵们。而他们手上改良后的横刀更是锋锐无匹,无论砍刺,一旦碰上人体,便即血流不止,非良药难医治。
但南诏既重勇士,士卒上阵杀敌时,自然奋力拼死。只见虽然双方装备及阵法相差巨大,但观南诏兵士,竟无一人后退。甚至有那临死者,拼尽最后一口气,宁死也要抱住面前唐兵,翻倒之际,自有从后面冲上的同伴将其杀死。
只是即便如南诏军这般拼死而战,终究因实力相差过大,开战前的五千军士,至今却已剩下不足千人,连那沙麻部的大首领也不知葬身何处,只因战场上已经不见那领火红色的战袍。而唐军方面,不过死伤数百人而已。
却在这时,唐军后阵也传来号角之声,只见土丘之后,数队铁骑开出,扬起地上的泥水。却听为首一个银甲将领大喝道:“不要放过一个蛮子,大唐必胜!”喊杀震天中,冲向已经被困在阵中的南诏士兵们。
不过一轮冲击,这一边倒的屠杀便让南诏又损失了近半的士卒。只是此时之后,却见那唐军骑兵再不冲杀,只配合着步兵们将南诏军士如圈羊一般赶到一个个刀枪拼凑的口袋中,慢慢杀死,甚至还有那骑士伸出手中马槊将刺入的南诏兵挑飞起来,便如游戏一般。
更有人效法着不断将南诏军的尸体挑起,抛往姚州城墙方向。虽毕竟遥不可及,但却令城上众人无不咬牙切齿,一脸愤然。只是此刻,他们早已忘了破城之后,是如何对待一众唐人百姓的。他们忘了那冲天的黑烟,也忘了烈焰中的悲泣,更忘了姚家堡上下千百口人的哀号。
南诏拓东节度副使罗日升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殿下,就让我率本部兵马将沙麻部的勇士接应出来吧。”王子阁罗凤听他说道,回头望了他一眼,似乎在说,你去能救出来吗?只是在这回头一瞥中,阁罗凤却发现连久经征战的会川大都督蒙拨沙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不忍之意。
阁罗凤心下明白,口中却一反常态,对着身边正跃跃欲试的罗日升道:“你若要去,也无不可,但我军现下伤亡颇大,实在不许冒险,你去只许带上本部的一万人,其余士兵归由大营统带,你可愿意?”
见对方竟然应允,罗日升不禁喜出望外,也不理会他的讥刺,立时答道:“末将心甘情愿,请殿下下令。”
阁罗凤听他满口答应,肚里一声冷笑,嘴上却道:“堂弟此去,千万小心,如若不敌,便退回来,我自率大军接应断后,不必担心。”这话说的倒是言之凿凿,诚挚非常。
罗日升不及道谢,只喊了声遵令,便冲下城去,调派所部兵马。这时,却听阁罗凤冷然道:“传令全军,立刻准备,号令一下,便出城北,撤往东面汉军道。”众将眼见那罗日升刚刚出城杀敌,这王子殿下便要下令撤军,心中都是疑惑莫名,抬头看去,却见除了那会川都督蒙拨沙动了动嘴皮子外,竟无人说话。这一下,便是傻子也明白了,众人再不多言,依次走下台阶,自去集合本部,只是心中却泛起阵阵寒意。
没过多久,在罗日升率领下,一万南诏新锐便投入了战场。面对唐军犀利的弩箭,此次南诏军却是在城墙边排好了阵势,然后便高举着盾牌,一刻不停地冲向唐军。
只是南诏人的牛皮小盾又如何抵挡得了唐军利箭,沉闷的箭簇撞击声中,数不清的南诏勇士被洞穿躯体,躺倒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仿佛命运注定他们要长眠于此。
但南诏兵士发了疯似的疾奔快跑终究还是派上了用场,弩箭需要压箭上弦,纵然是老兵,在这几百步的距离上也只射了不到十枝箭。于是在承受完巨大损失后,南诏军终于如愿以偿地同唐军厮杀在了一起。
罗日升虽然莽撞好杀,但打起仗来,似乎倒也不怎么糊涂,他前时在城上观战时,便已发现此部唐军并不众多,充其量也就五六千人而已。他算准他们经过前番剧斗,纵然损伤不大,但终究也伤了气力,自己这万名兵士乃是休息之后的新锐力量,如能一举击垮敌人中军,便能趁乱带着身边这百多名沙麻勇士突围而去,再由他堂兄率大军接应,纵然对方仍有后招,料来也威胁不大。
他心中虽然这般计较,只是待同敌军杀在了一起,这才感到对方中军甚是严密,一时竟穿透不得。他前番乃是攻克姚州的首功之臣,与那唐军少说也有大小几十战,故而面对敌人的甲兵之利,倒也并不如何惊异,只技巧性地时而躲避,时而进击。
只是他杀得越是起劲,心中越是惶恐,这唐人中军竟似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任他率兵冲击数次,终究还是岿然不倒。
而此时,他所不知的是,一直颇为空闲的唐军两翼已经开始行动。无数羌族士兵提着长矛弯刀,从两侧席卷而来。只瞬间工夫,包围之势已成。
但此时,唐军阵中包围的是七千多名南诏士兵,相反而言,唐军本身却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中军屡受冲击,已经岌岌可危,溃败只在旦夕之间。
却见先前退出战场的李佑在后军抬手一挥,手下亲兵令旗翻飞后,鼓声顿时咚咚作响。接着,唐军营门开处,一队队披坚执锐的大唐甲士们排阵而出,来到后军侧背,却按着事先演练,分成三拨,各自补入左,中,右三军之中。顿时,在得到五千人的加强下,唐军再不复先前的苦苦支撑,人人振奋而起,原来的包围圈,已经变的愈来愈严整,南诏兵士们已经完全陷入此中。他们先是一番长跑,如今又是久战之下,如何抵挡得了一直在大营中休息待命的唐军将士。没过多久,南诏军溃乱之势已成,败亡所在,不过是耗时长短而已。
罗日升此刻心下也是颓然,他知如今这般局势,便是自己能逃出升天,已属不易。当下不禁回头,向后看去,却见原本人头攒动的姚州城上,再无半个人影。他心中顿时惶惑异常,却没留意,一枝利箭正突地刺入了他的小腹,一阵疼痛之后,便觉似有无力感泛起,只是之后却是一番迷糊,终于忍受不住,晕厥在战场上。只是他始终没有闹明白,为何王子殿下不在城上了呢?
听着不远处阵阵喊杀声,阁罗凤知道,那一万名南诏士兵是永远回不去了。他抬头望天,却见天空已经放晴,只是一群老鸦正朝着战场方向徐徐飞去。
******************************************************************
注一:唐军盾牌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盾有手牌、彭牌、燕尾牌、推牌等多种样式,主要为步兵使用。圆形盾,又称团牌,因其小型而灵活,多用于骑兵,但是步兵也时有使用。
(https://www.tbxsvv.cc/html/37/37780/954784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