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回荡的钟声 > 第十四章 进修学习基础差,迎头奋进创成绩

?    十四、进修学习基础差,迎头奋进创成绩。

    随着邓小平同志的拨乱反正,各行各业逐渐地走上了正轨。在教育事业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事业的需要,在一九八六年,华一民参加了自治区的成人中专统一考试。想不到他竟是全县当年参试公办教师的唯一上线者,可惜他的数学功底差了那么一截,失掉了去自治区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深造的机会。只能在本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

    两年的脱产带薪学习,如此优厚的学习待遇,无论在哪学习,都是**给的福份那。华一民珍惜它。为了安心学习,已经月工资一百元的他,留下六十元给妻子抚养孩子,自己带上四十元奔往进修学校。

    第一天的数学课,就让华一民傻了眼,什么‘集合与对应’,什么‘不定方程’,等等都是正规的高中教材,为了弥补自己数学功底的不足,他一边补习与初中数学相关的功课,一边摸索高中数学的规律。

    晚自习,别人可以去看电视,录象。教室里唯有他一人趴在课桌上思索计算今天的数学习题。有时遇上难题,熄灯下课还解决不了,就蒙在被子里用微型手电照着演练。毕竟数学功底太差,一学期下来,数学这一科还是拖了后腿,惭愧呀,代数期考才48分。

    寒假来临了,在妻子的理解下,华一民在整个假期,不是向师范毕业的同事请教,就是向快要高中毕业的妹妹学习。就这样,华一民一边补习,一边学习。终于在第二个学期期考时,代数成绩突上到61.5分,眉毛上吊剃刀——悬着那。

    一天晚饭后,与他同期入学的后补生,老搭档姚任军邀他一同去散步,华一民欣然应允。也许是姚老师与华一民共事多年,见他学习如此艰辛于心不忍,就来开导他:“华老师,你的刻苦学习精神,值得我钦佩。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毕业回去,你能教你的小学生做你现在的复杂习题吗?学了这些回去是没有用的。所以,你用不着那么认真。”“党和国家给我们带薪学习,不就是要系统地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不认真学习,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华一民不解地问。“看你那么聪明,怎么还是一根筋,我们来这里当然是镀镀金,混那么一纸文凭而已。”“你不认真学习又怎么得到毕业文凭?”“所以,还有一门必修课等着你去补修。”老姚眨着眼睛卖着关子说。“这就奇怪了。什么必修课,我怎么从未听说过?你就直说了吧。”华一民停下脚步情急地说。老姚凑过身子在他耳边一字一顿地说:“关——系——学。”“‘关系学’?真有这样一门学科?”“学校没有设置这样一门学科,但社会上有,实际生活到处都有。你明白了吗?”华一民似懂非懂地摇了摇头。“唉。看你是聪明过了头,好,我就点破一些。你想,目前社会上不是有很多凭借什么‘亲朋’关系,‘金钱礼物’关系,甚至‘美色’关系打通关节,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的事例吗?这些事例,远的不说,就说我吧。说实话,我的数学功底比你还要差,那些读过高中的民办教师同学在耍,我这个初中肄业的也同样耍。我只不过用了那么一点点礼物,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满分’,我不敢要。‘六十分万岁’,我也不敢恭维。七,八十分总算可以了吧。你想,文凭怎么不会稳稳地落在我的手里呢?”“你,你是要我营私舞弊获取文凭?我,我做不到。冒牌文凭我不能要。正因为我的功底差,才诚心诚意来学习的。学习中碰到困难,这是我预料中的事。我相信凭着我的毅力,凭着我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真才实学的文凭,面对世人,我才问心无愧。”华一民侃侃地说。“唉——老华呀,我是看在我们共事多年的份上,才对你说了这么多的真心话。想不到,你这根‘筋’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改。好,好,好,就算我什么也没说,”老姚一说完,一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次散步的不欢而散,反而激起华一民的奋斗之心,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强化学习的时间表,明确一个个的具体目标,果然在第三个学期,他的代数作业已能独立按时准确地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习题。甚至在一次证明题上,他是全班唯一正确证明的佼佼者。连数学老师也惊叹华一民的进步。期考,代数成绩跃上了78分的台阶。冬去春来,第四个学期的毕业考来临了,华一民胸有成竹,沉着应试,‘语教’成绩竟获满分,数学几何成绩获得88分。他以各科优秀的成绩获得了自治区教育厅签发的中师毕业文凭。华一民抚摩着烫着金字的毕业文凭,百感交集,他这个四十岁的人,终于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毕业归来的华一民,等待他的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塘口小学是一所平原小学,学生400多人,14名教师,还要管辖两个教学点,由于原任领导与这村的行政领导有些矛盾,工作被动,使得这个学校连续几年在全乡各项工作检查中,成绩总是落在末尾。鉴于华一民有与村干部相处融洽,配合得当的经验,已改成‘教育组’的学区领导,特意委派华一民到塘口小学接任领导工作。

    条件变了,要想改变这个落后局面,不下把大力气是不行的。一连几个晚上他在思考着措施。在主动加强与村干部沟通的同时,在学校内务进行了调整,集中了学校的有限资金,制定了领导带头上主科,领导带头创成绩,一系列以奖为主的量化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得到了村领导的支持,也得到了大多数老师的通过。最后,他亲自抓教研工作。

    一年下来,他所接任的三年级数学在全乡的文化检测中跃居全乡前茅。各项年度检测工作都甩掉了落后的帽子。

    在后来的几年中,塘口小学总是与乡中心校逐鹿全乡前茅,渐渐地小有名气,有了‘第二中心小学’的绰称。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424/949867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