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尧舜禹东方文明古国缔造者 > 开了溪崇伯留下千秋业得玄圭夏后迎来传国1

?    再说伯禹回朝,上奏天子道:“臣奉命治理水土,至今快十三年。(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托天子洪福,朝野齐心协力,工程进展顺利。除荆、扬等地还有些工作要做外,其他各州的工程已基本结束,特向朝廷报喜,向天子报喜。”

    天子大悦道:“卿等辛劳十余年,历经千辛万苦,今已获成功,可喜可贺。接着滿朝一片欢呼。

    天子说完,伯禹再拜谢恩。然后详细奏道:“冀州的治理从壶口开始,一直治理到漳水经过的地方。常水、卫水已经疏导,各处河流通畅,大陆泽已经可以利用。

    大陆泽原本比现在大,但由干与黄河相通,黄河常将大量泥沙带入泽中,经过长期泥沙淤积,泽中之水变浅,到了冬天由于黄河水量减少,不少地方干固成为陸地。故说它是泽又蓄水不多,说它是陸又泥水淤积,而且不少地方春夏是泽,秋冬是陸,涨水时是泽,干旱时是陸,既失去了蓄水的功能,又占住了数百里土地,既不能耕种,又阻碍交通。洪水来时泛滥成灾,附近百姓深受其害。在此处我们花了很大功夫,在兖州境内开通九条河道,排除大部积水,并疏通了黄河及几条支流,使其不泛滥,随后又动员大量民众去彼开垦土地。而且在开垦期间,由司农弃运去粮食,伯益运去稻种,让民众在卑湿的地方播种水稻。现在稻粮连年丰收。在治理过程中,倕发明了泥行的橇,加速了工程进展,为大陆泽的治理立了大功。

    与此同时,还组织人员治理了梁山、岐山以及太原地区的大片高原。在那里由弃指导种植稷、粟、苎麻、棉花和豆类,使那里民众的生活更加安定。

    覃怀地区经过治理后,能种植的地方种植,能放牧的地方放牧。那里收效显著,民众安居乐业。

    冀州西北雨量较小,气候干燥不宜于庄稼,但却长有大量牧草,就由柏翳在那里帮助鸟夷族的人建立牧场。鸟夷族民众对朝廷充满了感激之情,为了表示对朝廷的谢意,将大量皮衣,经黄河运到朝廷,解决了民夫最为缺少的冬衣,这都是冀州所取得的成效。

    兖州位于济水和黄河之间,过去衮州境内,特别是雷夏泽一带常年泛滥,如今经过治理,雷夏泽可以蓄水。除缓解黄河洪灾外,还能调节雍、沮二水。涨水时雍、沮之水注入雷夏泽,但由于此处地势平坦,水流较缓慢,泥沙容易淤积,是黄河中下游的重灾区。尽管经过治理后情况好转,但有些地方还不敢种庄稼,以免被洪水淹没。经过再三商议,决定在那里种植桑树,为民众开展养蚕业,本以为是利民之举,却沒想到后来有些地方由于集中注意力种植桑树,却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一度引起堤防决口,造成巨大损失。这是臣在水土治理中最大的疏失,还惊动了天子,由于天子亲临其境,亲自指挥,救助百姓,检查工程,加固堤防,安定民心,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只因兖州是洪涝的重灾区之-,治理任务艰巨,加上臣的失误,耽搁了不少时间,直到最近工程才进入结尾阶段,在那种有桑树的大片土地上,巳经开展养蚕。过去为洪水所困,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坡上的民众,也开始搬下来居住。,在那里养蚕织锦,日子过得一天天好起来。

    青州在黄河的下游,相传几千年前这里的黄河入海口发生了海水倒流,并把有海水倒流的这一段河道称为逆河。由于逆河的水流不畅,常在附近引起泛滥,臣等在那里进行了疏导,一直疏导到碣石,使黄河之水能顺利入海。与此同时还疏通了潍水、淄水,使其自南向北流入逆河。于是青州的洪水得以平息,那里的民众也就安居乐业了。

    徐州过去是严重的洪灾区。淮水、沂水、泗水经常泛滥,其中淮河水流量最大,而下游又地势平坦,故在未治理前,这里水面宽而河道曲折。一旦洪水来临容易改道,常造成民众生命财产损失,迫使不少人乃至于整个部落逃往他乡。但那里土地肥沃,水量丰富,气候适宜,有利于水稻生长,是主要的稻作区。我们把那里治理好后,除使离散的民众重回原地外,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去那里开荒垦地,所以那里治理好后对解决民众的饥饿起了很大的作用。回想起那里治理的艰难,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因为难度大,问题多,如何治理意见不一。臣组织人在那里经过长期考察,听取民众意见,先定出治理方略。

    首先有人提出先从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开始疏导,但那样做会使上游的水逐步集中到中下游,造成整个中下游因水流量过大而无法疏导,所以臣对淮河,包括下面要讲的江,汉两水,都是在上游尚未疏通,水流仍然分散的情况下,先把下游开通好,然后再逐步往上疏导,最后才引水归河。

    我们在治理过程中,有两个成功之处,一是运用准绳和规矩,测量各河流经过的地方,能利用天然河道的就尽量利用天然河道。不能利用天然河道的极个别地方才开通人工河,并在两边筑起河岸。这样先把下游开通好了,才逐步引导上游之水。上游由于水量不大,可以从桐柏山开始疏导,然后逐渐住下与下面的河段接通,这是一个成功之处;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尽量利用山脉分散水势。在疏通的时候,我们尽可能把河流转弯处,或水流急速,对河岸冲击力大的地方,让它靠近山的一侧。因为水的冲击力再大也很难把山冲倒,这样就缓解了水势,减少了冲垮堤防的危险。

    我们还考虑到在未治理之前,都是天然河流,天然河流水面宽,却流行不畅,两边沒有固定的河岸,涨水时向两边泛滥,现在变天然河为人工河流,使河面变窄了,河面窄则流速快,水的冲击力就远比天然河流大,加上两边筑起了堤防,使水循常道,即使是涨水期,水流也畅通,泥沙难以淤积,大大减少了两岸的洪灾。

    此外,在治理淮河主流的同时还治理了支流。支流分为二部分,一是由泰山而下的泗水、沂水,二是济水下游。

    兖水原本是衮州的-条主流,源于王屋山,滚滚流向东南。故称兖水。后因黄河改道,被截成两段,上段注入黄河,仍称衮水,下段从黄河起带走了部分黄河水,流往下游的平原,灌溉大量良田沃土后流入菏泽,成为济世利民之水,故称济水。但黄河涨水时常影响荷泽,而菏泽之水又流向淮河,影响淮河水位,故我们在疏通泗水、沂水的同时,又对菏泽等进行了治理,使其增加蓄水量,涨水时不向周围滥溢,从而缓解了对淮河的压力。接着又治理了大野泽,使其同样可以蓄水。

    此外还对阳城山、太空山、熊耳山、方成山等广大地区的大小河流进行了疏通,并广开渠道,灌溉田亩。这样在东原一带地方就开垦出了大量耕地,连蒙山、羽山这样荒凉的地方也可以种植了,民众就纷纷迁来这些地方居住。由于巳疏导的河流比天然河流深,徐州运往京城的贡赋就可以乘船经过淮河、泗水,再入黄河,到达蒲坂。

    淮河以南和大海以西的大片土地属扬州;北起荆山,南到衡山之南的地方是荆州。这两州不但土地连在一片,而且江汉二水像诸侯朝拜宗主一样,经过那些地方,奔腾澎湃地流向大海,给两州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但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稻田农作发达,是水稻农作的起源地。我们一是要尽量减少那里的水灾,二是要修通沟渠,组织灌溉,对那里的治理也花了很大的功夫。

    江汉二水由于流程长,支流多,水流量大,疏导和筑堤都工程巨大。那里森林茂密,毒蛇猛兽多,常有山岗瘴气,有时甚至疫疠流行。二年前的疟疾流行就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连荆州的州牧、州宰也离开了人世,如今我们还为此感到难过。

    那里虽然有大量的湖泊、沼泽能为我们调节水量。但由于都是天然形成,周围容易泛滥,洪水来时向四面扩展,浩浩荡荡,怀山襄陵,淹没良田沃土。特别是云梦泽、彭蠡泽、震泽面积广大,要治理好,工程非常艰巨,现在仍在治理中,但巳进入收尾阶段。

    去年,臣从汉中乘船沿汉水而下,那时正是秋高气爽,河中碧波荡漾。那云梦泽亦水清如镜,泽中野鸭戏水,水鸟飞翔,渔船穿梭其中,实在可观。下面的彭蠡泽亦波涛不惊,引来鸿雁群群,咿咿呀呀地在泽面飞来飞去,落在两岸的芦苇中,民众看了无不高兴。就是那震泽,经过治理也变得平静了,那里风景秀丽,成了人们捕鱼和游玩的好地方。

    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是豫州。伊水、洛水、涧水、瀍水都已经疏通,使其顺利地流入黄河。荣播泽、孟猪泽通过治理可以蓄水,从此不再泛滥。这样交通也方便了,豫州的贡赋可由船经过洛水运到黄河,再转运京都。

    东到华山之南,西到黑水之滨为梁州。梁州的洪灾虽然比起其他各州来不算严重,但山高路险,既不能乘车,又不便坐船,故治理起来也是艰苦倍尝。且又多山岚瘴气,民众常多疾病,为治理那里也有不少人献出了生命。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疏通了汉、江二水的上源。首先从嶓冢山开始整治漾水,经过内方山到达荆山。这里是梁州与荆州的交界处,此段因水势湍急,冲击力大,常常激起汹涌的波涛,所以此段叫做沧浪水。经过荆山东北向东流,到达大别山,被山阻住后折向南流,急浪滔滔地流向云梦大泽,常在这一带造成洪灾。我们在此花了不少功夫,河岸多用山石砌成,与此同时从岷山开始疏导江水及往东流的另一条支流沱水,一直疏通到澧水,再进入云梦泽的洞庭湖,从此缓解了荆州的洪灾。

    此外还在一些地方开通沟渠,灌溉田亩。经过这样整治以后,岷山、嶓冢山、蔡山、蒙山的周围得到了开发,可以种植,就连和夷这样的山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民众都很满意。

(https://www.tbxsvv.cc/html/30/30079/859314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