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尧舜禹东方文明古国缔造者 > 创伟业伯禹始壶口 劈龙门天仙造异景2

?    来者方知他的确是禹,慌忙上前施礼道:“久闻崇伯乃天下豪杰,有志治理天下水土,造福于民。现九州响应,万国一齐行动。吾辈虽属边民,却也明大义。本早就想追随崇伯效些微力,只是自愧无能,不敢冒然相求。今闻崇伯大驾光临辟境,家父特命我等前来拜见。”

    伯禹见水土治理已深入人心,心中高兴,便带领他们来到自己所住的兽皮帐篷里,重新见礼。大家席地而坐,互相交谈,禹便向他们了解情况。来人的首领答道:“我们虽属西戎部落,但与朝廷关系非常密切。家父叫大业,曾在中原贩卖过马匹,因会驯养牲畜,被朝廷看中用为牧正;母亲乃少典氏的女儿名叫嬉。小民叫大费,又名柏翳。”

    禹笑道:“久闻尊父大名,今又有幸见到柏翳先生,非常高兴,但不知宝居何处?”

    柏翳道:“祖上本住在秦岭一带,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后因此处气候适宜居住,便带领族人迁徙到了此处定居。今崇伯率众在此治理水土,修通道路,我等亦受益不少,感激之至。为表敬意,家父欲请崇伯一行去舍下一叙。”

    伯禹道:“文命与先生初次相交,本不应打扰,但尊大人既如此盛情,又不能不去贵府拜见老大人,不知宝居离此处多远?”

    柏翳道:“沿此路去,过了小山,,有一片平原,那里遍地都是草料,一望无际。族人在那里搭起帐篷放牧,暂时在此定居下来,但有空闲时候,或有猛兽侵入,我等也组织人打打猎。一则保护牲口,二则找些美食。今日正好得了些野味,故欲请崇伯及在座各位官员去寒舍叙叙话。既然众位赏脸,柏翳明日定派人前来迎接。”说完告辞而去。

    柏翳去后,有人对禹道:“听说那西戎人尚未开化,反复无常,且又与我等素无交往。现突然请我等赴宴,是否另有图谋也未可知。故依属下看来,为防不测,还是不去为好。”

    禹道:“这水土治理工程艰巨,本来就要依靠各方部落。他们不来找我,我还要去结识他们呢。如今他们来请,我们岂可不去?如若他们是一片真情,我们不去,岂不是辜负了人家一片好心,也使我们失去了联络此部落的机会。至于怕什么阴谋,我看这是多余的担心。西戎大多数人讲信义。我们以诚相待,他们亦必不会恶意相向。”于是大家再不敢多言。

    次日柏翳果然派人迎接,伯禹率众人一起欣然赴约。经过一条弯曲的小道,翻过一座小山,再穿过一片树林,却连一个来往的人都未看到。禹的随从有些疑虑,担心进入这无人之境对禹不利。但禹与来人谈笑自若,毫无惧意。

    他们走了约一个时辰,来到一片平原,那里不少人在种植庄稼和养殖牲畜,此时正值春季,到处庄稼碧绿,牛羊成群。其间有一排排用牲畜皮毛盖成的矮小房屋,就是这个部落成员的住所。那里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禹的随从认真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见人们都在轻松地各自劳作,没有见到军队,全然没有紧张的气氛,这才放下心来。

    禹一行人来到一个广场中,右边有一排高大的房屋,用羽毛、兽皮装饰得较美丽,这是酋长大业一家及其手下官员居住的地方。大业见禹等到来,慌忙领着夫人及儿子出来迎接,大费也在其中。他们对禹一行人非常恭敬。禹等走近屋内,那里整整齐齐摆着茵席、草垫。茵席中间都是壶、盆、钵等陶器,里面盛满各种兽肉。看来筵席早已准备好了,只等禹他们到来。

    宾主客气了一番后,宴会开始。禹等来宾坐在首席,大业父子坐在左席相陪,下面各席坐的是部落官吏及有身份的长者。筵席非常丰盛,只是没有醴酪,喝的都是乳浆。

    他们边喝边交谈,气氛非常融洽。禹问及他们的畜牧情况,大业答道:“自从朝廷发动水土治理以来,各地都在行动。由于这里的河道基本疏通,水灾大为减少,现在民心安定,人畜两旺,已初步显出了成效。此地除山林外,有不少低洼地方,由于洪水浸泡,很少有大树,洪水退后,长出大片青草。虽然有利于养殖牲畜,但遇山洪暴发,洪水涌来,不但淹没草地,淹死人畜,还覆盖上一层厚厚的泥沙破坏了牧埸,如今托朝廷之福,不但没有淹死一人一畜,而且青草遍地,庄稼长势喜人。百姓喜悦,为感谢崇伯,特设薄宴,以表敬意。”

    禹听了也感到高兴,雍、冀二州的水土虽比其他各州容易治理,但自己也没料到大家会如此齐心,这么快就取得了成效,使大家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他认为只要华夷合一,万众一心,不分你我,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他们谈了很久,乳浆也喝得差不多了,伯禹因惦记工地,便向大业告辞道:“雍、冀二州,地势较高,积水较少,治理起来比较容易,但交通不便。故在治理水土的同时,还要开通道路以利于运输,也便于百姓来往。如今公务正忙,不敢久留,感谢长辈的盛情招待,晚辈就此告辞。”说完便欲归去。

    大业却道:“崇伯且慢走,老夫还有一事相商。”

    禹道:“大叔有事,只管道来。”

    大业道:“老夫久闻崇伯大名,今日能在此相见,大慰平生。本欲追随崇伯左右效些微劳,奈何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但小儿柏翳已长大成人,虽无十分本事,却会驯养牲口,如牛、马等可作运输。水土治理正是用人之际,老夫欲让他跟随崇伯,为水土治理出点力,不知崇伯肯收留否?”

    禹闻言大喜,他正忧虑这水土治理已在九州展开,工具、粮食运输困难。虽然已有奚仲造车,但车受地理条件限制,在那高低不平的山地车行困难。本也想过用牛马作运输,却缺一得力之人组织饲养和驯化。今得柏翳,正好满足了要求,此真是天助,心中格外高兴,立即起身道谢。

    大业久慕禹之才能,今又见他待人有礼,处事机敏,知其必成大器。心想儿子有幸跟随他,必然干出事业,也不枉自己养育一场。他心中感到宽慰,令属下牵来一只羔羊,立即宰杀。敬了上天,然后将其血一人一杯,自己与大费也各一杯,拿在手中邀禹等人共饮,而且自己先一饮而尽。伯禹相继而饮,其他人因从未饮过新鲜血液,嫌其腥臭,有些感到难于下咽,但见大业、伯禹都喝了,也只得喝下。

    然后大业对天发誓道:“西戎世受朝廷大恩,今歃血为盟:我大业及子孙世代追随朝廷,为朝廷保疆土,为水土治理出力。”对天发誓后,又对众人道:“今令大费随崇伯而去,我虽年老,却也有志于水土治理。这里剩下的工程及道路开通,就由老夫带领乡亲一起来完成吧。”

    这喝羊血发誓,是大业部落对外交往最隆重的礼节。表示永远效忠朝廷,请天地为证。

    禹听了感激不尽,又再次道了谢,然后让大费告别父母,跟随他们一起回到工地。回去后不久,禹就将这饲养牲畜之事交给了他,并鼓励他道:“饲养和驯化牲畜是水土治理中的一件大事,一定要做好。有了成绩,我将奏明天子,用汝为牧正。事成之后,天子还会有封赏。”大费跪拜谢恩,果然不久就做了牧正。他在九州各地选择牧场,指导民众饲养了大批牛、马作运输,还养了一些牛羊作食用,为水土治理立下功劳,被舜封为诸侯,世居秦地,为朝廷守疆土,他与父亲大业即为后来秦国的始祖。

    前面说过,禹治理黄河自壶口开始动土,先对壶口进行开凿。然后自积石山而下,一面疏导,一面筑河堤,治理到孟门时不觉已是三个年头了。此时又是春和景明,春风吹拂,桃花盛开,红霞万点。群群结队的鲤鱼来到峡峪瀑布之下,掀波跃浪,有时凌空而起,掀起千重波,落下一片银花,非常壮观,人们把这叫做‘鲤鱼跃龙门’。后人有诗赞曰:

    龙门千尺鬼神工,峭壁飞来玉玲珑;

    鲤鱼跃起千重浪,桃花万点满江红。

    相传若是那鱼修炼成了仙体,便可飞跃到孟门之上而化为龙。但由于它们的德行不同,有修正道者,也有修邪道者,只要它们的法力到了能跃上龙门,都可化为龙。其中德行好的成龙身后便可成为江河大海各种水域大大小小的龙王,为百姓布雨消灾;而有邪念的妖鱼跃上龙门后即成为孽龙。它们成龙后,因本领高强,可翻江倒海,危害百姓,所以天帝早就派了雷神在那儿等候。一旦有妖龙出世,便电闪雷劈,霹雳交加,为的是趁早杀死那张牙舞爪的孽龙。据传这里原本叫做孟门,禹听了这个故事,便将孟门改为龙门,孟门山改为龙门山,此事就谈到这里。

    却说禹看了这壮丽风光,见了龙门这个天然缺口,心想要是没有这个天然缺口,其水如何宣泄?现在有了这个缺口,黄河上游的治理就容易多了,真要感谢上天的造化。

    相传在很久以前,孟门山南面的太华山和中条山原本是连在一起,障住了西北之水的出路,把西面的大山都淹没了,成为一个大海,叫做山海。这水一直淹到昆仑,常常造成水灾,周围的民众深受其害。住在昆仑的西王母也感到不方便,便奏明天帝,请求派天神下界为百姓把山海之水引向东海。

    天帝开始不答应,认为这是人间的事,西王母道:“这个工程很大,必须劈开阻障水流的大山,这不但非凡人可为,就是天神还得法力高深者方可。”

    天帝又问:“在众仙中,谁具备此等法力?”

    西王母道:“巨灵仙可也。”

    这巨灵仙名叫秦如海,是天地开辟前就存在的大神,他的寿命比盘古还长,自然法力无边。他的身形可大可小,可根据需要变成顶天立地的巨人,所以称他为巨灵仙。

    天帝果然令他前往,人们非常高兴,都奔走相告,于是这里热闹非凡,不少神仙亦在巨灵仙未到之前便在此等候。当巨灵仙来到之时,大家都赶来一睹仙颜。那知他只是一个身穿黄色道袍,脚踏芒鞋,柳眉星目,面白无须,举止悠闲的少年,看上去并无奇特之处。

    西王母与他见了礼,众神中有认识他的也一一打招呼。然后他请求后土将从此往东,一直到东海的生灵,包括民众与毒蛇猛兽以及虫蚁之类,一律用法力驱赶开。

    一切准备好后,他请众神仙也远离一步,然后施展法力将自己的身形由几尺高变成几丈高,几十丈高,几百丈高,几千丈高,与此同时,身形的各部分也相应变化。瞬间他的头已没入云中看不见了。此时他转过身来,伸出左脚踏在太华山山下,右脚踏在中条山上,再俯下身躯,双手握住太华山,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用力。其手之大已遮住了天上的太阳。

    这时只听得一声巨响,两山缓缓分开了。中条山移向了东面,太华山移向了西面。那山海的水就如巨蟒一样,哗啦啦地向东流去。围观的众神仙都高兴极了,一起拍手叫好。西王母也高兴得驾起祥云,起在空中向巨灵仙道谢。巨灵仙以为大功告成,便站起身来,往东望去,见水流太急,担心水势过猛淹死两边人畜。为了缓和下游水势,顺手捡起两块巨石向东抛去,便成了砥柱山;然后再转过身来往西望去,见山海之水开始消退,就将身形慢慢缩小。当他的身形缩小了二成时,却发现孟门山以上的水仍无法宣泄,随即用右手一掌劈去,将孟门山劈开一个深千尺的缺口。此时听得众神仙都在叫好,就连西王母也来道贺,于是他以为问题解决了,便将身形进一步缩小。当他的身形小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现孟门山的缺口开得太小太窄,水流还不够通畅。他心怀歉意地对西王母及众神仙道:“孟门这缺口劈得小了点,还得稍加开凿,这点工程就留给后人吧。”

    禹想起原来在考察时听到的故事,深知巨灵仙留下的这点任务,今天已落到了自己身上,于是组织民夫进行开凿、疏导。他亲自指挥,亲自动手。经过开凿后,使水流更加通畅,故几千年来,一直有禹领导开凿龙门之说。

    但近代对禹开凿龙门、砥柱几处巧夺天工的工程,说法颇具分歧。有人认为这全是禹开凿的,也有人认为都是天然形成,非人工所为,也非人工可为。龙门峭壁高千尺,在当时条件下要全由人工开凿,作者也认为似是不可能。

    再观砥柱之水,上头在峡峪中受到两边山石约束,水流较为平稳。一旦出峪到了两根石柱之间,水势直冲而下,撞着石柱倒流回来,形成回流,浪花飞溅,白沫如珠,向左右分散,形成急速的湍流,十分壮观。

    虽然急流日夜冲击,两根石柱岿然不动,所以叫做砥柱山,人们通常说的中流砥柱即是指此。这里山石之硬,水流之急,也实在不易开凿,由此看来主要还是自然形成。

    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解释说:“这是因为两块火成岩侵入煤系的岩石中,煤系软而火成岩硬,所以受侵蚀的速度不一样。煤系被水冲开一丈,被风蚀低一丈,火成岩却不过受了十分之一的影响,形成了砥柱的奇景壮观。”这种解释较能令人信服,故作者不反对自然形成之说。但自然形成的东西,尽管奇妙,却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大禹在自然形成的基础上,再加开凿、疏导。完成“巨灵仙”留下的一点任务,使其更加通畅,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事实上大禹治理水土本来就是在自然河流的基础上进行的,故在此且不多说。

    注解:

    1.梁山——有多个。此处应指今陕西韩城县西北部之梁山。

    2.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境内。

    3.太岳山——在今山西霍县。

    4.漳水——漳水有两源。北源为清漳水,发源于山西昔阳县;南源为浊漳水,发源于今山西长子县。两漳水在河北涉县境内汇合,向东流经大名县入卫河。

    5.积石山——古地址,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今甘肃省导河县。

(https://www.tbxsvv.cc/html/30/30079/859312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