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人早行晚宿,不久即到平阳,帝以宾礼相见。禹匍伏于地,再拜谢恩,分宾主坐定,然后禹又将他的随从一一作了介绍。尧舜见来者个个都是豪杰,非常高兴,亦待之以礼。
尧开言道:“当今天下洪水汹汹,淹没田土房屋,民众非常忧恐。朕一心想为百姓消灾,前次治理九年尚未取得成功,从此坐卧不安,日日思想此事,并为此到处求贤。都说高密才智过人,有志治水,为了实现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亲自去各地考察名山大川,历时数年,深得水土治理方略。朕派人到处寻访,欲委以重任,却未得一见,今日先生归来,实为天下之幸,必能助朕成其大业。”
禹道:“文命乃罪臣之子,获罪于天,蒙天子不罚已是大恩。今只求能为水土治理出力,以赎父罪,怎敢望担当重任。”
舜道:“天子奖罚分明,前次老侯君身当重任,却上不应帝命,下不听民议,刚愎自用。以致治理九年无成,造成巨大损失,民怨沸腾,按律当斩。但帝念老侯君为治水辛劳九年,费尽心血,只是方略不对,故改死刑为流放。本意是让他去羽山立功赎罪,那知他老人家却未领会圣心,由于性情暴躁,自投羽渊,吾辈亦为之惋惜。今天子不记前嫌,又格外加恩,仍让高密君袭崇伯之爵,继续主持水土治理,其仁心皇天可鉴。”
禹虽早就听说尧舜不计前嫌,但仍心有芥蒂。心想父亲犯下如此大罪,百姓死亡无数,怎能再起用自己,常忧英雄无用武之地。今听尧舜之言,方知尧舜果然心地无私,唯才是用,对尧舜已是心悦诚服,一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跪拜于地道:“文命不才,愿听驱使。”
此时尧却把话头一转道:“治水虽是当务之急,但要水土治理成功,还必须扫除影响水土治理之阻碍。前次治水虽然历经九年,却只限于冀、青、衮、豫几州,长江一带却尚未动工,原因就是三苗不听朝廷之命。今三苗的疆土扩张到了左彭蠡,右洞庭,文山⑤在其南,衡山⑥在其北。并联合曹、魏、屈、骜等诸侯,形成了一大势力,自称三苗王。若三苗不配合,不但荆、扬二州之水患无法治理,且天下万国皆会仿效,无法集中力量,如此则大业难成。故在水土治理前,必须先平定三苗,使四海化一,天下一统,方可动工。”
禹虽然明知有理,却因其父与三苗有交情,若主动请求征三苗,担心天下骂名,说自己不讲义气。但又不便直接为三苗辩护,于是只好向尧解说道:“帝君之言虽然有理,但前次水土治理未成,不少人被洪水冲得家破人亡,田园荒废,眼巴巴地盼望朝廷尽快治理。而治理水土必须集中大量财力物力。今国库尚不充实,若再征三苗,耗资巨大,使国库更加空虚,百姓负担更重,那时再来治理水土就更难了。故文命以为对三苗还是以安慰为好。”
舜接着解说道:“三苗擅自称王,不听帝命。他们帝命尚且不听,又岂会听高密君之言?诸侯不听号令,水土治理岂能成功?故在水土治理之前,必须肃清叛乱,使天下听命于朝廷,高密君方能指挥如神。”
他们正在谈论,意见尚未统一,却有门吏报说三苗出兵犯境,已越过大江,到达了丹山。丹山侯派使告急,请朝廷速派大军进剿,使者正在门外求见。
此时大家才佩服尧的远见,统一了意见,一致认为要治理水土,必先统一天下。于是征讨三苗的意见已经统一。但三苗乃南方大国,疆土辽阔,又有一些诸侯跟随而反,故这场战争是以华夏部落为首的北方部落联盟同以三苗为首的南方部落联盟两大集团的大决战,意义非常重大。尧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召集大臣密议,研究用谁为将,却一时无人敢当此重任。
舜只好自荐道:“三苗地处南方,盛产稻粮,民富物丰,兵强地险,又久有不臣之心,已做了多年准备,征战实属不易。为报效朝廷,重华愿领一军前去征讨,务必取胜,请主上恩准。”
尧心想,论才能,重华足可胜任。但今已代理朝政,战争打起来后,有很多事情必须及时处理,朝廷离不开他,于是对众臣道:“战争要取得胜利,一是要朝廷安定,民众拥护;二是要四方诸侯站在朝廷一边;三是必须筹备足够的钱粮源源不断地供给前方。这些事都必须重华亲自来管,故朕以为去前方作战必须另选他人。”
伯益道:“臣观高密君之才,可当此任。”
尧对禹表示体贴道:“高密与三苗世代相好,如今又用他去征讨,实有为难之处。“
伯禹听了,为表明自己忠于朝廷,便向尧跪下道:“臣初来朝廷,倍受天恩,位袭司空,却无尺寸之功。今三苗叛乱,治理水土暂不可行。若留在朝中坐食天禄,实感不安,故欲随军去三苗前方效命,也请主上恩准。”
尧见禹请命,便又问道:“请高密说说,朕要胜三苗,当用何策?”
禹答道:“三苗自以为强大,反叛蓄谋已久,不可小看,也不可姑息。朝廷必派一能征善战之将,先给他们重重打击,以示天威。打到他们无路可走,无力再反,方可与之言和,然后晓以大义,施以天恩,仍用苗人治苗,方可长治久安。”
尧听了很满意,又因早就听说禹才智过人,便欲用他为将。虽然有人认为禹过于年轻,又未亲临战场,提出反对,但尧慧眼识人,果断决定起用禹,并在朝堂上向文武百官宣布用禹为大将,伯益副之,朱虎、熊罴为先锋,与章商、鸿濛、黄魔、乌涂一起统兵五万,征讨三苗。朝中只留应龙领兵一万守护京城。禹见尧不计前嫌,还用他为将,对他如此信任,感动得热泪盈眶,再三谦让,然后受命。
出发前尧先在玄宫⑦祭告祖宗,召开誓师大会,授禹以玉钺⑧,宣布有不听令者,以军法处置。还专派皋陶随军管理军法,然后设宴为出征将士送行。
禹受命后立即调兵遣将,命先锋朱虎、熊罴领兵一万先去协助丹山军防守丹山,自己与伯益、皋陶、章商、鸿濛、黄魔、乌涂等统大军随后而行。伯益参赞军务,兼管粮草及武备供应。分派已定,各自加紧准备。
尧回到宫中,却又有门吏来报,说亳邑玄元请求见帝。
前面说过,玄元乃帝挚之子,为晓琴所生。现已三十余岁,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气力过人。他不但貌似帝挚,武艺亦不亚于乃父,但品德却与挚不同。由于母亲晓琴管教有方,平时只在家中习武学文,从不以帝亲自居。此次三苗叛乱,晓琴认为国家有难,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便令他来平阳见帝,为国出力。玄元拜别母亲,星夜赶赴平阳,请求见帝尧。
玄元虽是尧的亲侄儿,但由于尧忙于国事,没有时间探亲,故叔侄多年未见面。今日听说玄元到来,尧格外高兴。
玄元见帝,先行君臣之礼。尧亲自上前扶起,搂于怀中亲热一番后,让他坐在身边。叔侄两人谈起了家常话,尧问及他们母子在亳邑的情况。
玄元道:“侄儿自幼跟随母亲,母亲爱医术,常常带臣侄去为百姓治病,过着与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从不与我谈起家世。我长大后听说当今天子是我叔父,非常高兴,本想早日来看望叔父。母亲却说叔父是圣贤之君,以天下为公,以百姓为重,不谋私利。她还说帝就我这么一个侄儿,我若来到叔父身边,按祖制必须加封,这样无功受封并不好,故一直劝我不要来打扰叔父。近来得知三苗叛乱,声势浩大。于是母亲对我说,三苗叛乱,为害百姓,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可去见你叔父,请求出征,立功沙场。”
尧听了更是高兴,站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真是朕的好侄儿,为人就应这样。”于是尧亲自把他送到禹的帐下,令其随禹出征。
注解:
1.云梦泽——当时的云梦泽包括了洞庭湖在内的湖南北部和湖北南部的大小湖泊,及其附近的一些泽地。江汉二水穿行其间,将它分为两部分,江北为云泽,江南为梦泽,合称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
2.彭蠡泽——范围亦很大,大体包括了今湖北东部和江西北部的鄱阳湖在内的大小湖泊及沼泽。
3.震泽——包括了今江苏南部太湖及其附近泽地,其范围比今太湖大。
4.九江——此处的九江并非江西九江,而是泛指流入洞庭湖的大小河流。
5.文山——在今江西吉安东南。
6.衡山——衡山在当时有两个,一是湖南衡山,即今南岳衡山;二是安徽霍山。此处所指应为今安徽霍山。7.玄宫——即祖庙。因古代建筑前面是天子办公的殿堂,后面是宫,即天子的住房,再后面是祖庙,坐落在北面,故曰玄宫。
8.玉鉞——钺是古代一种兵器,其形状类似斧,可分为石钺、玉钺、青铜钺。石钺、青铜钺一般较大,常作为兵器,玉钺较小,但特别珍贵,只作为一种权仗,是征伐权的象征。
(https://www.tbxsvv.cc/html/30/30079/859309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