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重返德军前线之撤退 > 第二十一章 命令

?    伤员开始向我们讲述他的经历,他的名字叫奥林海姆,是一名运输连的士兵,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食品和军需品。他们的车队必须采取一切方法将物资送到伏尔加河畔,以确保冯

    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能够在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取胜。去年的冬天对整个德国陆军来说,无疑是最寒冷的。他们的连队从波兰的一座小城出发,乘军列驶向1000多公里之外的前线。

    那是42年的12月,俄军向斯大林格勒的守军发动反攻的一个月后,当时的军官并没有告诉他们任何有关前线的具体情况,几乎所有人都对第六集团军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奥林海姆和他同车厢的一名士兵成了朋友,那个人就是司机迪姆。迪姆和他负责押送一节装满飞机零件的车厢,那里面的味道非常难闻,这让他们两个人恶心了好多天。迪姆从一个传令兵那里得知了许多前线的战报,包括俄国人反攻所投入的兵力总数和武器装备情况,那些俄国人有新式的坦克,各式各样的强击火炮以及大量的自动武器,这让奥林海姆感到了极度的震惊,他没有想到俄国人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后备力量,当时的许多高级将领和普通士兵都不相信苏联红军能够在冬季发动攻势,德国人惯有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没有在苏军进攻的时候及时反应过来,德军总是习惯性的认为,当他们完全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时,进攻往往是以他们的开始为开始的,苏军统帅部可能就是利用了德军这样的一种心理,出其不意的在一个特殊的时节发起了致命的进攻。迪姆在他的眼里总是一个充满了忧郁和悲观主义情怀的哲学家,他每次都会不合时机的说上一大堆丧气话,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又往往证明了那些话的正确性。对于这样的一个朋友,奥林海姆总是难以接受,平时除了一些必要的交流之外,他都不想见到迪姆。

    他们的军列在几天之后来到了俄国,在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里休整了两天,再度向远方的俄罗斯大地进发,这一次他们要直抵哈尔科夫,那是距离斯大林格勒最近的前线城市。在这段旅程中,军列遭到了游击队的炸弹袭击,有两节运送军火的车厢被炸毁,还有几节车厢脱离轨道,造成了一百多名士兵伤亡,军列只能暂时搁置在铁轨上,他们被临时组编成车队继续向目的地前进,他和迪姆在一辆卡车上轮流驾驶。俄国12月份的天气冷得吓人,一般的气温总是维持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每天都会下雪,雪落到地上也化不掉,这更加延缓了车队的进程。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苏联红军并没有在半路拦截,因为直到那个时候他们还在忙着撤退。通往哈尔科夫的道路几乎都是破烂不堪的,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公路,路面上的积雪有时会达到一米厚,车队里的军官们不得不组织一切人力清理路面的积雪,由于铲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普通的士兵只能依靠身边任何一种可以铲雪的东西,有些士兵干脆把车门拆下开当做铲雪工具。那些日子让奥林海姆受够了俄罗斯的冬天,他们只有没完没了的开车才能尽快的摆脱这一切。他和迪姆一样害怕参战,但又不得不随时拖着步枪,他觉得如果可以向什么东西开枪的话,至少可以让他发泄一下心中郁积的各种郁闷的心情。

    五天之后,他们在离哈尔科夫尚有100多公里的地方安营下来。那里有一个不小的停车场和几间民房,车队征用了其中的几间。那天晚上,他们在雪地里点起了篝火,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轻松地聊天、唱歌、跳舞,营地之外的那个世界似乎已经消失了,在几名军官的倡议下,他们合唱了一遍军歌,洪亮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夜空,也许没有人知道,就在此时此刻,苏军的T—34坦克正试图冲破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防线,就在斯大林格勒地狱般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德国士兵已经倒在了进攻的道路上……

    奥林海姆对于前线的情况有着很清楚的认识,这多亏了迪姆的那个朋友。那些知道真相的军官们绝对不会轻易地把真相告诉士兵,直到斯大林格勒的守军已经停止了抵抗,保卢斯元帅和残部向苏联人投降的时候,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那是一种假象,继续向斯大林格勒输送给养,不少人已经通过其他的渠道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或是悲痛欲绝,或是仰天长啸,奥林海姆从一名通讯兵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开始也有些难以置信,毕竟第六集团军是一支很光荣的军队,他们在西线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就连那个通讯兵也难以抑制住心中的悲痛,对他说:“天啊!第六集团军!他们不可能输给俄国人的!”

    奥林海姆和迪姆得知了这个消息时,车队已经在哈尔科夫结束了休整,有不少车队里的士兵要求留在城里,他们公然反对军官们的命令,这让军官们暴跳如雷,把几名违抗命令的士兵派往了顿河的前线,剩下的几个被送进了纪律营,这才平息了车队里的抵触情绪。所有人都不再说什么了,只能遵照上面的指示继续向斯大林格勒前进。后来他们在半路遇到了一波俄国雅克式战斗机的攻击,所有人都跑散了,再也没有人听从军官的命令了,估计有不少军官死在了那场空袭中,

    军官的命令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也许只是为了拯救自己被围困的亲人而下达这样疯狂的命令,作为一名士兵,他们理应完全服从,但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迫使他们不得不违抗这样愚蠢的命令。他们战斗的动力不再是为了希特勒,为了德意志,而是因为一种很可耻的目的,那就是生存下去。为了生存,没有什么不可以,宗教信仰和国家政治都可以全然不顾。

    奥林海姆似乎有些激动,一直在空气中挥舞着双手,那样子倒是像极了一个狂热的纳粹分子,就在他从地上站起来的瞬间,我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随之传来的还有外面坦克引擎发动的声音,我隐约感到了一丝不安,一定是出事了,打开房门,乔恩正焦急地在走廊里踱着步子,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伙计,我想我们要尽快离开这里,越快越好,队长的病情恶化了!”

(https://www.tbxsvv.cc/html/27/27710/826515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