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丛林小诊所 > 第二十六章 丛林小诊所

??离开了几天后回到萨干达村的小诊所,赵美玲觉得亲切得多,感觉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一样,她躺在小诊所酥软的床上,终于可以放松疲惫的身体。虽然赵美玲觉得自己体力很好,但是丛林里湿热的气候和连日的翻山越岭还是让她觉得很难受和疲惫,很快她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她睡得很晚才起来,窗外已经是一片热闹的鸟鸣声了,阳光从小小的窗户照了进来,整个屋里显得很清晰明亮。赵美玲以看,塞里拉护士和奥德丽医生已经不见了,看来是早就起床了。外屋炉子上的不锈钢壶里煮好的咖啡,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些面包,看来是奥德丽医生给自己留的早餐。赵美玲吃了两片面包,端着咖啡慢慢走出小诊所的门。很久没有这样轻松的日子了,自从开始参加志愿者的工作后,无论是培训还是四处诊治接种疫苗,每天她觉得都像一个上满发条的陀螺,不停的旋转着,今天终于可以停止下来了。

    奥德丽医生和塞里拉护士正在门前的花园里修剪着奥德丽医生的花草,本来应该是奥德丽医生向新来的客人介绍自己的花园,但是没想到塞里拉护士比奥德丽医生更熟悉这些当地的花草,给奥德丽医生一一介绍到这些非洲独有的植物,两人不时发出欢快哦笑声。赵美玲医生端着咖啡,依靠在门框上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个女人在花园里的嬉戏。

    奥德丽医生看见赵美玲起床了,大声的说着:“Merlin医生,早上好。”

    赵美玲:“早上好,奥德丽医生,真是不好意思,一觉睡得这么晚才起来,我没有错过什么事吧。”

    奥德丽笑道:“哈哈,你当然错过了,错过了这么最美丽的早上,你看,我和塞里拉小姐摘的花,很漂亮吧,麻烦你把它插到屋里的花瓶里吧。”

    赵美玲接过奥德丽递过的一把花,看起来像马蹄莲的样子,但却不是国内那种洁白的马蹄莲,而是一种鲜红色。赵美玲问道:“这是什么花?”

    塞里拉:“红花马蹄莲。”

    “很漂亮。”赵美玲说完进了屋,奥德丽医生的桌子上有一个大的玻璃瓶,原来是一个装液体的医疗瓶,里面盛着一半的水,看来这个就是她的花瓶了,赵美玲把红花马蹄莲插到了花盆里,像几只点燃的红烛,照得屋里也活泼多了。

    赵美玲再次来到小花园里,和两人一起收拾下花草,几日的外出让花园里长出来不少的杂草,三人一一把草拔去。

    虽然小花园没怎么被照顾,不像中国园林那样讲究,花卉只是整齐种在里面而已,也没怎么精心修剪过,但是在这里温暖湿润的气候下,花卉照样开的很艳丽。花园里兰花最多,但是几乎都没有两株是一样的品种。

    赵美玲看着这些漂亮的花卉:“奥德丽医生,你的花园真漂亮,收集了这么多种不同的花卉,几乎都没有重复。”

    奥德丽:“Merlin小姐,其实不是我精心收集的,只是我把花园整理出来后,大家看见我要种花,就帮我收集了很多花卉,我不在的时候,图娅经常来帮我打理花园。其实里面很多花我都不知道名字。今天幸好有塞里拉护士在这里,她才告诉了我这些是什么话,你看这个,叫Cyclopogon,这种叫Kamiranzovu,还有这个花,你看像不像一只调皮的猴子,这个就是猴兰。”

    奥德丽医生很开心,看起来她很享受这样的气氛,塞里拉护士也在花园里咯咯的笑着,两个女人在花园里已经忙碌了半天了,清理出很多杂草,但是看起来她们很开心。西方人就是很简单,一个简单辛苦的劳作都是让他们很开心,非洲人也是。看到两人高兴的样子,赵美玲也被感染了,觉得这样的早晨真是轻松快活。

    奥德丽:“Merlin小姐,你用完早餐了吗?”

    “好了,谢谢你的早餐。”赵美玲一口喝完了辈子里的咖啡。

    “把你的衣服换了,我们该出去走一走了,帮助你消化一下早餐。”

    “好的。”赵美玲立即回屋更换了工作的衣服,奥德丽医生并不是害怕她消化不良,那只是有工作做的另一个说法而已。

    奥德丽医生和塞里拉护士从花园里出来,在旁边的小溪边把手和脚洗干净进屋,赵美玲已经更换好了衣服。

    奥德丽医生:“Merlin医生和塞里拉护士,顺便带上你们的医疗箱,我们应该去拜访一下我们这些村民了,和他们认识一下。”

    出了屋后看见图娅在路边,奥德丽医生叫上图娅,图娅总是很开心和医生们一起的。

    村子不大,一共才20多户人家,最东头入村的一间小屋是姆潘达大叔的,那是一个50岁的老人,自己一个人独自住在小屋里,有一个儿子在基加利,但是却不经常回来。姆潘达大叔是一个开朗的人,没等四人走近就大声地和她们打着招呼。奥德丽医生向赵美玲介绍到,姆潘达大叔是个技术很好的木匠,而且也是一个修建房屋的能手,前年小诊所刚修建的时候,就是姆潘达大叔帮着搭建的。

    “你好,姆潘达大叔,这是新来的Merlin医生和塞里拉护士。”图娅给他介绍到。

    “非常欢迎你们,有什么我可以效劳的吗?”

    奥德丽:“哦,现在到没有什么事情麻烦你,只是想让新来的医生给大家认识一下。”

    姆潘达:“你要离开我们了吗?奥德丽医生。”

    奥德丽:“我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不过有新来Merlin医生和塞里拉护士帮助你们,她们和我一样关心你们。”

    “好的,谢谢你们。你要离开了,真是遗憾。”

    奥德丽:“我还会经常回来的。”

    村子里的房屋是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山谷里的丛林之中,坐落在路的两边,相距十余米的样子。人们都很友好,奥德丽医生和大家很熟悉,感觉她并不是一个外来的医生,除开肤色看,奥德丽医生更象这里的一名村民。图娅把每个家庭都介绍给赵美玲和塞里拉护士。

    有一栋屋子,看起来有两间,离大家的房子都比较远。图娅指着那座房子对赵美玲和塞里拉说:“这里是尤巴贝的家,他是一个怪人,不太爱和我们说话。也不让他的儿子和我们玩。”

    图娅看了看奥德丽:“我们要去尤巴贝的家吗?”

    奥德丽:“去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介绍给Merlin医生认识一下。”

    在奥德丽医生看来,尤巴贝一家是有一些怪异,不太愿意和村民们一起来往,尤巴贝家的孩子也是远远地看着其他小孩子们一起玩,很少和大家一起嬉戏。不过尤巴贝一家对奥德丽医生还是很礼貌客气的。尤巴贝的家在比大路高出十多米的小坡上。一片香蕉林把房屋围绕着,后面还有一片咖啡地。尤巴贝带着孩子正在收割香蕉。看见四人过来,他右手拿着香蕉刀,左手提着一串香蕉走出香蕉林。

    那个一个消瘦的中年黑人男子,眼窝很深,有着卷卷的头发,有些沉默和忧郁的样子,静静地看着医生们走过来。

    奥德丽和赵美玲、塞里拉走到他的屋前,图娅却没有跟过来。

    奥德丽:“你好,尤巴贝先生。”

    尤巴贝:“你好,医生,请问有什么事吗?”

    奥德丽:“哦,没有什么事,我只是过来看看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尤巴贝:“谢谢,我很好,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虽然他的表情很冷漠,但是说话还是很客气。

    奥德丽:“孩子们都好吗?”

    尤巴贝:“也挺好的。”

    奥德丽:“我要离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新来的Merlin医生和塞里拉护士会帮助你们的。”

    “谢谢。”尤巴贝还是冷冷的样子,他向赵美玲和塞里拉点点头,表示了认识和感谢。

    三人转身离开没走几步,尤巴贝在后面喊了一声:“奥德丽医生。”

    三人回过头,尤巴贝对着奥德丽医生说到:“谢谢你。”

    奥德丽医生笑着:“不用客气。”

    离开尤巴贝的家,远远等着的图娅迎了过来。赵美玲对图娅说到:“我看尤巴贝先生挺正常的啊,只是有些内向和孤僻而已。”

    图娅撅了撅嘴说:“也许你们是外国对对你们当然客气了,反正我觉得他很古怪,有时半夜还在村子里转来转去。”

    除了尤巴贝,其他村子里的人都很热情,吉恩娜就是一个,那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还没走到吉恩娜家,她就远远地看见了图娅和三名医生过来。大声地喊着:“图娅,图娅,奥德丽医生,你们好。”

    图娅:“吉恩娜阿姨,你好。”

    图娅对赵美玲和塞里拉说到:“吉恩娜是我的阿姨,她总是这样开心的,她的嗓门是村里最大的。即使你在山后的树林里,也可以听见她叫她儿子的声音,孩子们在背后都叫她河马阿姨,说她不但体型象一只大河马,声音也象河马那么响亮。”

    吉恩娜阿姨的确是一个很开朗的人,没等奥德丽医生介绍,她就大声的说道:“我认识你,Merlin医生,这是塞里拉护士。”吉恩娜是得意的说,对于村子里发生的事,她一向很灵通的,新来的医生和护士,她当然了解的很清楚。

    吉恩娜扭着胖胖的身体跑了过来,好像上身急于跑过来和四人回合,但是下半身却没有那么快的移动速度,在后面死死的拖拽这她胖胖的身体。她笑呵呵的跑到大家面前,赵美玲还没做好准备,吉恩娜就给了她一个熊抱,赵美玲感觉像压着一座大山一样压着喘不过气来,而且吉恩娜的身体非常热,赵美玲又像是前几天在热带雨林里那种闷热的感觉。

    吉恩娜的过于热情以至于赵美玲后来一想起非洲的狂热,她第一印象不是那些野生动物或者狂野的山川草原,而是吉恩娜大妈的拥抱。幸好有图娅在旁边解围。

    图娅:“吉恩娜阿姨,别压坏了Merlin医生,她们东方人受不了你这么热情的拥抱。”

    吉恩娜阿姨才松开胳膊,赵美玲才脱离了她的怀抱,吉恩娜阿姨又给了塞里拉一个结实都拥抱。

    看着赵美玲被压得踹不过气来,松开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的样子,奥德丽医生在旁边哈哈的笑了起来,拍了下赵美玲的肩膀:“吉恩娜阿姨就是这么热情的人,我都习惯了她的拥抱。”

    其实赵美玲并不介意吉恩娜阿姨这样的热情,也许是太多东方人含蓄的传闻,无论是WHO的西方人还是非洲的黑人,大家对她都是彬彬有礼,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其实赵美玲并不反感拥抱,她觉得奥德丽医生见面是给她的拥抱和吉恩娜阿姨给她的拥抱很亲切。

    赵美玲笑道:“很好,只是她力气大了一点,我感觉骨头都要被压碎了一样。”

    吉恩娜阿姨不仅仅是热情,在她眼里,赵美玲和塞里拉就像孩子一样,赵美玲在诊所的日子里,奥德丽阿姨把她们照顾的很好,她带着她的小女儿珂贝莎,一个14岁的小姑娘,除了医生们做的专业工作,其他事情他们都帮着做完了。也许吉恩娜阿姨是觉得村子的医生来之不易,在艰苦的环境下给医生们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也许更能留住医生。赵美玲不知道这是她的意思还是首领的安排,她向奥德丽医生询问过这个情况,但是奥德丽只是耸耸肩,说到:“就是这个样子。”看来她觉得没什么异常。

    后来赵美玲也暗自笑自己太过于敏感了,这也许是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差异,她们更容易的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中,而东方人总去思索每一点和自己与曾经有何不同。

    吉恩娜大妈总是远远地看见赵美玲就大声喊起来了。她不是叫着“Merlin”而是大声地喊着“Doctor”,只是发音不太准确。几次之后,赵美玲听出来了,吉恩娜不是叫她“Doctor”而是“Daughter”。这让赵美玲很感动,吉恩娜阿姨不仅是把她当尊贵的客人,而是把她当成亲人一样。这样一来,赵美玲对村子里人的感觉和热情也自然多了。

    接下来的几日,奥德丽医生又带着赵美玲和塞里拉护士走访了附近的一些村庄和部落。一是带着赵美玲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把每个村庄和部落的首领介绍给她,二来也顺便巡视一下各部落的医疗情况。

    在奥德丽医生和赵美玲一起生活的一个多星期,带她熟悉了周边的环境,这些村庄她都已经去过一次了,大家也很喜欢这个中国来的医生。虽然对奥德丽依依不舍,但是很快就和赵美玲熟悉了。

    赵美玲曾经想过自己未来的诊所,也许是在一个大医院的外科,也许是回到家乡继承父亲的中医诊所,甚至在西方国家的某家医院。但是从来没有想到,完全属于自己的第一个诊所会在非洲丛林里。赵美玲带着塞里拉护士接管了这个小诊所。

    赵美玲和奥德丽医生一起巡查过后不久,奥德丽医生就调往了鲁瓦马加纳(Rwamagana)。临行之前,奥德丽医生给赵美玲讲了这个诊所的历史。

    “Merlin医生,以后这个小诊所就是你的了。你是这个诊所的第四任主人,在我之前,还有两任医生在这里工作过。”

    赵美玲:“我没想到你会离开,我还没有准备独自胜任这个工作,我一直以为会在你的带领下工作。”

    奥德丽:“当第一次见到你我很吃惊席德先生怎么会让一个如此年轻的医生到这里来独自工作。但是前几天的共同工作让我消除了这种顾虑。你有一种天赋,一种对医术的专注。从来没有见过一名医生像你这样排除杂念的救助病人。作为这个小诊所的主人,你是最适合的了。”

    赵美玲:“谢谢,但是这里很多病情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

    奥德丽:“我不会离开卢旺达,如果有什么需要我的帮助,我会很快回来的。”

    2个月后,赵美玲收到了奥德丽医生的来信,信上说她在鲁瓦马加纳的一个偏僻山村又建立一个小诊所。

    赵美玲觉得大路离诊所太远了不方便,每次汽车都要很勉强才能到达小诊所,要不就只能停村口的金**树下了。她便让图娅请一些村民将路扩宽一些,其实就是把路边的树枝砍去,再将诊所不远的那个大坑填平。这样,每次送货来的卡车都可以直接开到小诊所的门前了。

    在奥德丽医生离开后两周,一辆卡车来到了萨干达,停在了小诊所的前面,赵美玲正在屋后的小花园里摆弄着一株青蒿科植物,听到了前面来的汽车的声音,来到了屋前,只见到席德笑眯眯地站在卡车前面看着她。

    赵美玲高兴地象一个孩子跳了起来:“见到了太好了,席德医生。非常欢迎你的到来。也欢迎你的到来,斯万埃尔先生。”

    司机正是斯万埃尔,他冲赵美玲友好的一笑。

    席德送来了一些必要的药品和生活用品,赵美玲给席德和斯万埃尔煮了两杯咖啡,咖啡豆是村里的村民送的,也许是没有精制的原因吧,煮出来的味道很重比较苦涩,但是香味却是很持久。赵美玲刚开始不喜欢这个味道,她还是喜欢喝茶,但是慢慢也接受了这个味道,只是味道冲得淡一些。

    席德:“我们已经全体迁鲁瓦马加纳和基加利了,尼亚卡纳济只是作为临时的中转站。”

    “你们全体都过去了吗?”

    “是的,尼亚卡纳济只留下了当地的医生值守,格林医生也到了鲁瓦马加纳,她每隔一段时间会来支持你一下的,如果你不习惯在这里工作可以前往鲁瓦马加纳或者基加利工作。”

    赵美玲:“席德医生,这里很好,我很喜欢这里,这里很安静,和当地人也相处得很好,有什么困难他们也尽可能帮助我们。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大家都来卢旺达了。”

    席德:“其实我们这一组工作的重点一直都在卢旺达和刚果和乌干达,在1990年10月的时候,由卢旺达爱国战线联盟组成的叛军和卢旺达政府军爆发冲突,进而演变成内战,为了医生们的人身安全,我们在1991年1月撤出来卢旺达,回到了坦桑利亚。内战停止后,由于一些工作中断,我们在基加利的合作医院也被毁掉了,所以迟迟未能重返基加利。我们一直在和卢旺达政府协商,重新修建两座医院,在合适的时候重返卢旺达。上个月,这两座医院的基础建设终于完工了。按计划,我们会在雨季结束后再搬迁到卢旺达,可是,前段时间不断收到伤亡报告,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很多平民受伤得不到医治,所以我们急忙搬迁到了基加利和鲁瓦马加纳使医院正常运转起来。”

    “这里还没发现有什么明显变化,只得痢疾的人很多,需要很多这方面的药物。哦,对了,你下次来的时候给我带一副老花镜过来,大概是这个度数。霍维酋长需要一副眼镜了。”赵美玲顺手用旁边的笔和处方写下了几个字,递给了席德医生。

    席德医生收好放到了随身的包里:“好的,没有问题,我也很长时间没看到霍维酋长了,希望他健康,你见到他的时候代我向他问好。”

    赵美玲:“好的,说起霍维眼睛的问题,这里很多老年人都患有白内障,我这里是无法解决,大部分都需要动手术,在这里完全没有手术的条件。能把它们送往鲁瓦马加纳医治吗?”

    席德:“鲁瓦马加纳也没有医治条件,即使基加利,也没有足够的设施来完成手术,本来就完善的手术室在动乱中被毁去了不少,即使能简单的预防流行病就已经不错了。”

    赵美玲:“这里的孩子有很多也有眼病,大部分都有砂眼现象和倒睫(trichiasis)现象,甚至导致失明。席德先生,你知道我不是一个眼科医生,对此我毫无能力。”

    席德:“我会申请一些氯霉素运过来,要是有azithromycin就更好了,对于白内障,我们也没有办法,在这里很难完成手术的,我们的重点在于控制瘟疫的传播。我有个朋友在奥比斯(orbis)服务,他们去年新换了一架DC10,我会找他要一份他们的飞行计划,要是他们有飞行卢旺达和坦桑利亚的计划,希望能给我们一些帮助。你能否写一个报告出来,整理出一份需要手术的名单,这样我可以提供给奥比斯飞行医院。”

    赵美玲:“好的,我会提供一份名单给你的。你有关于非洲植物大全的书吗?或者关于当地传统医学的书。”

    席德:“我知道有一本书叫《Africanethnomedicine》,尼日尼亚MauriceMIwu教授编写的,还有一本《MedicinalplantsofNorthAfrica》,在WHO总部的图书室里有这么两本书,要是找到了就给你带过来。每个月斯万埃尔总会开车来一趟,送来药品和其他用品,他会把书带过你的。”

    赵美玲:“谢谢。”

    小诊所后面花园里的兰花开来,赵美玲数了数,竟然有20多种,看来奥德丽医生平时收集了很多兰花,赵美玲也很喜欢,虽然比像家里外婆的花园那样繁华,也没有秦道为她修建的花园那样华丽,这里只有一份淡淡的幽香,即使兰花的种类再多,再如何奇特,它也不会像一朵牡丹那样夺目,它只是静静在那里绽开,无论你关注与不关注,它总是散发出一种清香在这山谷里的丛林之间,小溪之边。

    赵美玲决定把兰花都移植到屋的前面,屋子里有两把折叠的工兵铲,用来挖起兰花刚刚好,可以用来刨地就不太顺手了。她决定到村子里去借一把锄头。

    赵美玲和塞里拉来到图娅家,图姆正在屋外玩耍。

    图姆:“Merlin医生,下午好。”

    “小图姆,下午好,你家有锄头吗?”

    “我想有的,我这就给你拿去。”图姆进屋拿了一把小锄头,赵美玲试了试比较顺手,回去和塞里拉护士一起动手把兰花移植到前面的花园。

    不一会儿,小图姆苦着个脸和图娅来到了小诊所。

    赵美玲:“图姆,你哭丧着个脸干什么?是不是哪里受伤了,到屋里来,我给你检查下。”

    图姆:“Merlin医生,我没有生病,你来借了锄头,妈妈知道后骂了我一顿,说我太笨了。您来借出头肯定是有活要干,怎么只把锄头给了您而不帮你干活,让我过来看看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

    “图姆,这不是你的错,我只是想种一些花而已。你回去给妈妈说,谢谢她的好意。”

    图娅:“Merlin医生,我想帮你种花,以前奥德丽医生的兰花也是我带她去山上挖的。”

    图姆:“要是回去肯定还要被妈妈责骂的,Merlin医生,你就留下我们吧。”

    赵美玲:“好的,你们就留下吧。”

    图娅和图姆高兴地留下了,图娅对移植花草很熟悉,很快就和赵美玲、塞里拉移栽了不少兰花,小图姆自然不会那么认真,搬了一会就到旁边玩秋千去了,要不就捉地里挖出来的蚯蚓玩,惹得图娅很生气,不时呵斥着他,他才有飞快地把兰花从后面搬到前面去。

    在图娅和图姆的帮助下,一个下午就把兰花移植到了诊所前面,第二天又过来平整了后花园。为了防止有野兽进去捣乱,赵美玲又给它修了一道篱笆,当然,是图娅的父亲乌迪拉齐和姆潘达大叔帮忙修建的,他们在树林里砍了结实的蜡木做篱笆桩,再用金**的枝条编成了一道密密的篱笆,一个植物园就完工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图娅就带着赵美玲和塞里拉四处收集各种植物。很快,小小的植物园就种满了各种植物。有些植物不事宜在小小的植物园里生长,赵美玲便采集下来,然后用标本袋装好做好记录。很快,她就采集了上百种植物。那只是她认为有药用价值的,如果她愿意,她可以采集到数百种植物。她手里只有一本WHO的《Africanethnomedicine》,很难在众多植物中找到合适的植物。席德第二来的时候带来了《MedicinalplantsofNorthAfrica》,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在今年4月的时候,MauriceM.Iwu教授写了一本新书《HandbookofAfricanMedicinalPlants》,里面包含了2000多种非洲的药用植物,肯定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席德已经安排购买了,也和MauriceM.Iwu教授联系了,在席德和赵美玲去尼日尼亚的时候,会一起交流的。

    在丛林小诊所里的日子是轻松快活的,虽然条件很简陋,经常缺乏医疗设备和药品,但是附近的村民都没什么大碍,担心的流行疾病和儿童疫情也没有爆发。偏远的村子的巡查也比较理想,除了一些常见的腹泻感冒什么的,疟疾和黄热病也没有发作。清晨第一束阳光照进到小诊所的时候,总会有几个村民等在外面就诊,村名们总是很客气,从来不会主动敲门,在外面安静地等着她把小诊所的门打开。虽然赵美玲对他们说不用这么客气,有什么事就敲门进来,可是大家还是愿意在外面等着。只有一天深夜,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发了高烧小孩子才敲开了她的门。

    下午她就和图娅去采集标本,大家都知道这个新来的东方女医生喜欢收集各种植物,便给她带来了各种珍奇的植物,这样一来,赵美玲倒省了不少劳累奔波。

    村庄的附近有一个山谷,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注入的湖里。山谷里很幽静清凉,即使是中午炙热的太阳也被山上高大的树木遮挡了。山谷里没有路,一路向上,得在小溪里涉水而过,还要翻越几个小瀑布,即使是村民也没有到过这里。这里没有大的野生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在山谷里飞翔,却是植物的天堂。山谷里面长了很多低矮的草本植物,甚至有的植物种类赵美玲曾经以为不会在炎热的赤道非洲出现。她不但找到了青蒿类的植物,甚至还发现一种植物和鱼腥草很象,尝了一尝味道也差不多,不但可以作为药物,顺便也多了道菜。

    赵美玲和塞里拉背着大包的标本走出山谷,几株草虽然不多,但是她为了移摘后更容易存活,都带来根部大量的土,显得很沉重。幸好,山谷到诊所的距离不远,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

    沿着小溪到了湖边,转过来那个小树林,图娅和图姆姐弟俩慌张地跑了过来。

    图娅上气不接下气地说:“Merlin医生,不好了,你的诊所倒掉了。”

    赵美玲:“图娅,怎么回事?”

    图姆:“大象,都是大象干的坏事。”

    赵美玲:“什么大象,你们慢慢说。”

    图娅:“一群大象闯进了村子里,在村里到处游荡,还把我们的香蕉吃了不少,香蕉树也被他们吃了很多,怎么赶都赶不出,姆潘达大叔只好用长矛来驱赶他们,在一头大象的屁股上狠狠地戳了一下,它们才离开,不过它们好像很愤怒,把村里的房间撞坏好几间,它们在出村的时候,一头大象吧怒火都发泄到了你的诊所上,把你的小屋给撞坏了,幸好姆潘达大叔又用长矛戳了下它的大耳朵,它才惊惶失措地逃开了。”

    图姆愤恨地说:“该死的大象,不但撞坏了你的诊所,还差点撞到我,我为了躲开它,都掉到了沟里面,等我下次再见到它的时候,非把它的鼻子割下来不可,看它们还神气什么。”

    图姆的背后果然是满是泥水,又脏又湿。

    赵美玲:“小图姆,你有没有摔伤啊?”

    “没有,只是屁股有点疼。”图姆揉了揉屁股说。

    回到村里,小诊所的两间屋子前面的一间已经被大象完全撞坏了,后面的屋顶也塌了不少,药物和各种器械到处都是。前面的花园也被踩坏了,漂亮的兰花在大象的重蹄之下变成了泥,一片狼藉的惨象。大家都在帮忙收拾着地上散落地器件。大家看到赵美玲医生回来,都停止了行动,看着她。图娅的父亲乌迪拉齐难过地说:

    “Merlin医生,真是对不起,我们没有看管好你的诊所,让它被大象损坏了。不过我想我们可以帮你重新把它修好,和以往一样的漂亮。”

    赵美玲:“这只是场意外,谢谢你们的帮忙。”

    接下来的五天,赵美玲和塞里拉只好暂时住在图娅家里。大家重新修建了小诊所,把整个小诊所都拆掉了,然后剩下的材料修了一个小的诊室,然后在以前卧室的地方,按照他们传统的方式,在后面修了一个土屋,然后再盖上茅草,第五天的时候,全新的小诊所就修好了。前面的诊室和以前的一样,虽然房子塌了,但是里面的东西并没有损坏多少,大家依旧按原来的样子把家具布置好。进门的右边是一个病人等待排队的长凳子,继续向前就是赵美玲看病的桌子,旁边是塞里拉护士的桌子,只是要小一些而已。后面是一张病床,可以让病人躺下检查。屋子的左边是一排大药架。左边是药物,右边是各种医疗器械,药架上方是没有开箱的药品。药架后方是一个冰箱,虽然这里不通电,但是小诊所有一个小型的汽油发电机,每隔两天,赵美玲就会启动一下,给冰箱制冷和给照明充电。药架上还有个美国心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也是需要充电的,但是赵美玲一次都没有用上过它,这里需要的基本都是疫苗和腹泻的药物,当地居民没有多少心脏疾病。

    穿过诊室,就是一个原型的土屋,大约20多个平方,中奖立着5根大木桩做成柱子,最中间是一根粗大的木桩作为屋顶的顶梁柱。树干是新砍伐的,还带着绿色的树皮,被砍掉的树枝切口发出树木的气息。屋顶上用小的树枝做成椽,上面盖满了厚厚的茅草,向上望去,只有漆黑的一片,透不出一丝光想,似无尽的夜空。

    厚厚的土墙上有两个圆形的窗户,用原木做的窗户框,两扇半圆窗户是圆木的一半,刚好用里面的一个树疙瘩做成手柄,巧妙而自然,姆潘达大叔真是个手巧的人,做的东西都很精致艺术,只是他们缺了先进的设备,不然可以加工出很精细的作品。村民住的圆土屋是没有个窗户的,姆潘达大叔知道赵美玲喜欢明亮一点的屋子,才特意在左右都做了窗户。图娅说了,虽然这个小屋里面比以前的要黑一点,但是却比以前的凉快很多。赵美玲感觉住着很舒服,里面还有新鲜茅草和树木的味道,带着青草特有的清香,即使炎热的天气里,嗅着茅草发出的味道,也很容易安睡,赵美玲躺在床上,嗅着空气中弥漫的青草和树木的气味,似乎里面有松树特有的松香味,松香有杀菌的作用,特别是对结核杆菌,这也许是卢旺达人很少得肺结核的一个原因吧,其他草原上的国家结核病比例就要高的多,估计有这里人用松枝做房屋这个因素吧,她这样想着,渐渐进入了梦乡。夜里,暴雨倾盆而下,也被屋顶的茅草轻轻借接住,然后顺着茅草滑落在地上,再也没有了以往雨点打在铁皮上炒豆般的响声,她睡的很安稳。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传统的茅草土屋适合,一如江南的白墙小青瓦一样的融合在江南烟雨里。

    清晨醒来,赵美玲躺在床上从窗户看着外面的树林,后面是一片古老的树林,一棵老树巨大的树干一直伸到小诊所的上面。即使是最炎热的旱季也给小诊所提供了无限的清凉。一个巨大的树枝甚至都伸到了窗户上。赵美玲突发奇想,要是在树上有一个小屋那多好。窗外这棵树就正好合适,巨大的树干要两三个人才能围住,树枝远远伸出几十米外,的看起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她曾将看过一个旅游介绍,说是在非洲某个公园,旅馆就建在树上,可以在树上旅馆里观看大象、野牛、长颈鹿等野生动物。赵美玲想要的是一个在树上的空中楼阁,在里面躺着看书是那么的惬意,就好象在家里的阁楼一样,没有人打搅,是那么安静和唯一。

    她找到姆潘达大叔。

    “你好,姆潘达大叔,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很高兴为你服务。”

    “我想再请你帮我修一个小屋,修在这里,就是那颗树上。”赵美玲指着诊所后面的那颗巨大的树。

    “好的,没有问题。”姆潘达大树很奇怪,为什么要住在树上,人又不是猴子。也许是巴鲁给她说的吧,睡树上安全,也许是上次大象把她的诊所闯坏了让她害怕,可是,那次是非常意外的情况。不过他没有问,只是按照这位东方医生的意思把小屋修在了树上。

    姆潘达大树修建的很认真,没有砍去树上的枝叶,而是小心的把小木屋修在两个大树枝枝上,小心把把细一点的树枝捆好,然后在空隙之中搭起了一个木头的小屋,等屋子修好以后,再把树枝放开,这样小屋就掩盖在茂密的树叶之中。远远地看去,根本看不见树上的小屋。小屋不大,就只不到2米长,宽约一米,赵美玲躺在里面刚刚合适。小屋完全是用木板钉成,木板刨得很光滑,姆潘达大叔准备再给它刷一层油漆,可惜村子里没有了。但是赵美玲却更喜欢现在的样子,躺在小屋里,可以闻到新鲜的木头气息。这次姆潘达叔没有用茅草来做顶了,而是钉了两层木板那做成斜顶。做了两个木格小窗,看起来就像一个缩小的欧式小房。

    小屋修好之后,赵美玲翻出诊所的窗户,外面就是大树伸过来的一只树枝,赵美玲走上去,沿着树枝就可以达到树上高高的小屋,这支大枝桠就是通向小屋的小路。姆潘达大树小心的吧这支大枝桠上放的枝条剔掉了,赵美玲就很平稳的走到了上面,看来姆潘达大叔已经预计到了赵美玲会从这个枝桠上去。赵美玲上去之后,向下一看,已经很高了,姆潘达大树在下面都成了一个小点了,赵美玲冲他挥了挥手,表示非常满意和感谢。

    赵美玲很喜欢小屋的样子,白天躺在里面,竟然比下面的诊所凉快许多,透过小屋的小窗外的树叶之间的空隙,可以看见整个村子和大路。她在小屋的顶上挂了一个手电作为灯,这样夜晚就在里面看书和写日记了。

    Cyclopogon:一种其萼片为绒毛状的外围的兰花。卢旺达盛产兰花,有着100多个品种。

    Kamiranzovu:一种一地名命名的高大兰花。

    Azithromycin:阿奇霉素。

    奥比斯(orbis):著名的飞行医院,全球唯一的飞行教学医院,在世界各地从事眼科手术。

    Africanethnomedicine:非洲传统医学,1982年出版

    Medicinalplants

    ofNorthAfrica:北非药用植物,1983年出版

    HandbookofAfricanMedicinalPlants;非洲药用植物手册,1993年出版

    ;

(https://www.tbxsvv.cc/html/79/79179/406953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