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秋霜玉剑录 > 7、艰难的抉择

??考完试那天吃晚饭前,张宏扶着苏然,俩人在马路上散步。苏然母亲不想让苏然出去,但苏然坚持和张宏去街上走走,苏然母亲就叮嘱张宏,一定不能走得太远。张宏个头不高,胖嘟嘟的,半颗门牙上高中时出车祸被磕掉了,笑起来憨憨的可爱。他说:“阿姨,你放心好了,我会关心苏然的!”

    在街上,他俩也不说话,只是傻瓜一样地笑着。张宏笑着笑着就在苏然前面一会儿又蹦又跳,一会儿又学张娟跑的姿势。张娟也是复读生,一个看上去十分恬静的女孩,租住的房子距离苏然的不远,她每次回家必须经过苏然的房子,第一学期苏然和张宏经常在路上跟着张娟走,等张娟发现了,就小跑起来。她跑动的时候,小腿往外扬,很淑女的样子。张宏这会儿在苏然面前模仿女孩的跑法,两腿夸张地外扬,惹得苏然想捧腹大笑。

    他们找到一家小卖部,买了两瓶可口可乐,就坐在路边休息。打开瓶盖,可乐从瓶口冒出来,苏然赶紧喝了几口,看见张宏正仰着脖子喝,就将手中的可乐朝张宏的脖子洒去。张宏差点儿被呛着,也将自己手中的可乐朝苏然脸上泼。两瓶可乐几乎全洒到了对方身上,可乐从他们脸上流下来,他们也不擦拭,便活像刚从水里钻出来的老鼠一样,毛发全贴在身上。

    张宏说:“不管怎样,终于考完了!”

    苏然深有感触地说:“就是,就是!第一天考的时候,我都担心自己会晕过去。”

    张宏问苏然:“考语文的时候,我也担心你会晕过去。考完我去考场找你,老师说你已经回去了,我这才放心了。”

    苏然很动感情地说:“谢谢你,张宏!我们才认识一年,但跟认识了很久的一样!你对我太好了!”

    张宏裂开嘴巴,露出那半个门牙,笑着说:“谢什么谢!谁让我叫你来这儿呢!”

    他们俩坐在路边上一直聊着,等路灯亮了的时候才收拾回房子。回去的路上,张宏一定要背着苏然,苏然拗不过,便被张宏背到了房子。

    这天晚上,苏然跟母亲聊了许多,他讲了这一年来自己遇到的事情,也说了班主任王耀祖如何势利。苏然母亲黑暗里静静地听着,等到苏然睡着不再说话的时候,她才轻轻叹息道:“受了那么多苦,但愿明天估分能估个好成绩。”

    第二天上午,张宏给苏然带来一本答案,苏然便趴在床上估分。估分对苏然来说是一件伤心的往事。去年高考完估分,苏然估了470多分,考下来只有440多,相差30分,为人们后来诟病他留下了把柄。今年估分他十分小心,很快就估完了。张宏估得比较仔细,大概比苏然多花了半个多小时。

    张宏估完分数后,脸色稍微有些难看。他问苏然估了多少分,苏然说最多也就480分。张宏说:“你学习比我好多了,我都估了540,你不可能是480!你说,我给你估!”于是苏然讲答案,张宏估分,等俩人估完,苏然竟然从480分一下子飙到580分。苏然说:“不可能有那么高,你肯定估得不准确。”正在俩人争执时,苏然同班的一位同学来房子对苏然说:“陈老师叫你去他家,说要帮你估分。”

    那位同学所说的陈老师,正是那次数学模拟考试时默许苏然离开教室的那位老师。他是苏然的语文老师,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因为抽烟过多,说起话来声音沙哑。尽管这样,讲课时他还是将音量调到最高,近乎声嘶力竭地讲课。他很看好苏然,是因为有一次上语文课,他发现苏然在看“闲书”。他拿起苏然的书一看,原来是一本《古文观止》。从此,不管上课苏然看什么书,他都不再过问。给苏然给足了面子的一件事,是有次在课堂上,陈老师走到苏然跟前,指着资料书上的几篇文言文问苏然:“这四篇文章我查来查去也查不到出处,你觉得引自哪儿呢?”苏然扫了一眼那几篇文言文,看到里面有个人名很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一个角色,他就说:“老师,这可能出自《三国志》。”第二天上课时,陈老师异常开心地告诉苏然:“确实出自《三国志》!我查了好久都没查到。”周围的同学听了老师的话,都开始另眼相看苏然。连陈老师不知道的苏然都知道,苏然还不知道什么呢?这是一种巧合,苏然在心底暗暗发笑。

    从那以后,苏然和陈老师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了。平日里,苏然喜欢写一些诗歌、散文的,写好了就拿去给陈老师看,陈老师看着苏然誊写得工工整整的稿子,就认真地看,完了在稿子后面用红笔写下自己的意见。陈老师留下的红字,一直存储在苏然的记忆库里,每当他想起那红色的字,就想起声嘶力竭讲课的陈老师。

    同学和老师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苏然在高考前两天做了阑尾手术,所以当陈老师看见苏然脸色明显不佳,连多站一会儿额头都冒虚汗时,他关切地问苏然是不是哪儿不舒服。苏然如实告诉陈老师情况后,陈老师竟有那么十多秒一句话不说,静静地注视着苏然。苏然被陈老师看得不好意思,就赶紧说:“老师,我没事儿,都快好了!”陈老师赶紧让苏然坐到沙发上,说:“怎么不告诉我你动手术了呢?要是让我知道,至少今天不让你走这大半截路了!”苏然擦擦额头的汗珠,说:“老师,我真的没事儿。你帮我估成绩,我感动得很。”在陈老师面前,苏然完全把自己当做孩子,心里有啥话,有啥想法,都会一股脑儿告诉陈老师。

    陈老师帮苏然估出来的分数,是628分,比张宏估的高了40多分,比他自己估得竟然高出140多分。苏然不相信“628”这个数字,因为这个数字意味着苏然真的能上一所重点大学!对一个乡下孩子来说,这就像是梦一样。但是,近乎虚无缥缈的梦,会改变这个孩子的一生。

    他说:“老师,太高了,没有那么高!”陈老师胸有成竹地说:“就按628填报志愿,保证没事儿!”陈老师问苏然想报什么大学,苏然说北师大,陈老师说,那就报北师大,肯定能考上!

    后来,苏然还是没报北师大。王耀祖对他说:“咱班上有人报北师大了,你估的分数比她低些,报个其他的大学。”那个女生估了620分,苏然给班主任报分数时报了600分。很明显,若和那女生竞争,按照这个分数,他肯定竞争不过。副校长王壮是苏然的数学老师,苏然数学学得好,深得王老师喜爱。他对苏然说:“我建议你报一个稍微一般点的学校,这样稳妥些。复读一年不容易,考这个成绩也不容易,报北师大,万一录取不上,就太可惜了。”

    晚上苏然回到房子不久,苏然父亲竟奇迹般地出现了!他气冲冲地走进来,说:“你们母子俩,让考完给我打电话,为啥不打呢!”他瞪着苏然母亲,一遍遍数落着。苏然母亲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洗菜,一声未吭。房子里除了苏然父亲,还坐着苏然的姑父。苏然姑父是一名大夫,喜欢读些书,为人洒脱爽朗,颇有些魏晋名士的风度。他看见小舅子——苏然父亲进门后一直抱怨,就说:“你这不是来了嘛,还抱怨啥呢!”苏然父亲这才不再抱怨。

    也许是苏然考试考得好,也许是苏然身体恢复得也不错,反正苏然母亲很开心,苏然父亲抱怨的时候,她一直笑着,不辩解,也不争吵。等父亲平静下来,苏然怯怯地对父亲说:“今年考得还不错,估了600分。”父亲的“威严”让苏然哪怕给父亲汇报“喜讯”,也充满了顾忌。

    在苏然成长的道路上,如果说母亲给予他的教育是一种母爱式的教育,充满了包容和充分的尊重,苏然父亲给予苏然的则相反。在父亲那里,苏然是胆怯的,这种胆怯促进了他自卑心理的形成。后来懂得反思自己时,苏然发现,父亲给他的人生设置了障碍,他要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活出自己的模样,就必须要摆脱父亲给予的“束缚”,逃不脱父亲的阴影,他就永远无法独立,也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上大学前他对父亲的反抗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反抗,后来,这种反抗在一段时间曾达到激烈的地步。人们平时大多都是模糊地混日子,要是仔细掂量一下,会发现“父亲”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设置了障碍和限制。

    听了苏然的话,父亲僵硬地笑了一下,问:“你身体感觉怎样?”苏然说,身体基本上没什么大碍了,比刚出院时舒服了许多。父亲又问:“成绩估得那么高,准确着没有?”苏然说,这是语文老师帮忙估算的,应该准确。苏然父亲的气愤消失了,脸上的肌肉放松了,额头的皱纹不那么明显了。

    苏然问姑父和父亲:“明天要填报志愿,我该报哪个大学?”

    父亲说,他尊重苏然的意见,愿意报哪个就报哪个,只要有大学上就可以了。父亲没有给苏然出建议,苏然心里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但他不因此而怪怨父亲。父亲是一个农民,和西北农村的所有农民一样,种地三分靠勤劳,七分靠老天,若风调雨顺就丰收,碰到自然灾害,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让一年的辛劳付之东流。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很低,除了基本的温饱没问题,家人平安,其余一切都无所谓。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决定他们对待其他事情时,只要能过得去就可以,无需太多奢望。

    在苏然父亲看来,儿子现在不但有大学上,而且还是重点大学,不管报哪一所大学,都是好事。但苏然姑父不这么看待。他对苏然说:“实在做不出决定,那我们就抓阄!”他在纸上写下五所大学的名称,然后揉成纸弹,放在床上让苏然抓。

    苏然知道这只是跟姑父玩一下而已。第一次抓到了北师大,苏然说,担心考不上,苏然姑父就让再抓一次。再抓一次,还是北师大,就又抓了一次……多年后,苏然母亲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就抱怨苏然父亲说:“孩子那么艰难的,也不给出个主意!”苏然父亲则说:“上哪所大学,我又不了解,怎么出主意?孩子懂得比我多,干脆就让他自己选。”

    苏然第一志愿最后选择了山东大学,报了中文系。

    半个月后高考成绩出来时,苏然正在同学李斌家玩。李斌这年也复读了,不过是在乡下复读的。李斌拿着电话跑到打麦场上,手剧烈地颤抖着摁号码。坐在一旁的李斌母亲看见孩子手抖得那样剧烈,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了。不管在哪个父母眼里,看到孩子那样紧张都会心疼。李斌在电话里听到自己考了490多分时,他笑了,眼里却含着泪。他紧紧抱了一下苏然,把电话递给苏然。苏然声音颤抖着说:“还是你帮我查,我不敢查。”李斌说:“真的让我查呀?我也紧张得很!”成绩公布前的一段时间,苏然晚上还是睡不好。他最担心的是,假如这次又像去年一样,那该怎么办呢?想起去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的情形,苏然仍然心有余悸。

    李斌拨通电话,输入苏然的准考证号,听见电话里说:“语文122分,数学143分,英语113分,文科综合253分,您的总分是631分。”苏然永远忘不了那声音!那声音跟给别人报成绩的声音一模一样,但在苏然,却是那么美妙,如同大自然中流水的叮咚声。他依然颤抖着,紧紧地抱住李斌,泪珠泉水样涌出来。泪眼朦胧中,他看见一年来那个走在学校路上、坐在教室里、躺在病床上、深夜难以入眠的瘦弱少年,他是那么坚强地面对着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一切的困难。他没有被困难打倒,他坚持着,终于到了这一天:这个分数不是什么优异的成绩,会有很多人考的比631分高,但是,苏然的高考成绩背后,隐藏的全部故事是唯一的,只属于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深深地懂得。

(https://www.tbxsvv.cc/html/78/78774/40455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