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的水永远都是浑浊不堪的。浑浊的黄色翻卷飞腾,遮天蔽日。一般的河流天庭都会派遣一位修行不高的神仙作为河神驻守,但是流沙河却没有河神。没有人知道这条河的来历。这条昏黄的河流仿佛一夜之间从天而降,而从天而降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困住这位犯了事的天神。
人人都说神仙好,人人都想过天堂般的生活,但是神仙到底有多好呢?卷帘不是神仙吗?他所居住的环境难道不是所谓的天堂吗?
卷帘的脚手都被铁链锁住,铁链自流沙河的河底淤泥中伸出,不知道铁链的根基埋藏在地下多少米,竟牢固异常。总之,卷帘是没有机会挣扎的。
浑浊的河水使他窒息,但是这种窒息的感觉却要不了他的命。他时常感到饥饿,而流沙河的水中却没有任何可以带给人营养的生物的。他平时都紧闭着双目,紧闭着嘴巴,当他饥饿的时候,他就张开嘴巴,将一抔黄沙吸进肚子……
卷帘的内心有所不甘,在时常在地底挣扎咆哮,谩骂苍天,做无谓的抗争。
这就是你为何看到流沙河河水经常浊浪滔天的原因。
王母说过,要让他生不如死的。
每个黄昏来临的时候,天庭会派两个神将对着水面放剑。当然,所谓的剑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剑,这些剑只是神将运用法力汇聚成的一道虚光。
一道一道锋利的虚光从天而降刺入水中,准准确确地贯穿卷帘的心脏。
有些时候是几十下,有些时候是几百下上千下,这得根据天将的心情和卷帘的咆哮程度而定。卷帘愈是咆哮得厉害,天将的剑将越来越多,直到河水静止,卷帘精疲力竭昏死过去。
这正是王母所说的那种心痛但又不至人死亡的生不如死的感受。
卷帘终于体会到了。他默默地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
这并不能触发卷帘的忏悔,因为他自觉本身并没有错。这种折磨只能越发增加卷帘的仇恨和报复。
卷帘的性格变得异常乖戾,他要作恶,他要杀人,他要彻彻底底地变坏。
卷帘在这种杀人作恶的心理的驱动之下,他变得耳朵灵敏,思维谨慎。
但是流沙河却没有人经过的,卷帘要吃人,也没有人可以让他吃。
卷帘吃的第一个人是西行取经的僧人。当时这位僧人向西求法,途径流沙河,被这滔天的黄沙挡住了去路,他正在踱足想办法的时候,卷帘突然咆哮,流沙河的水便旋起漩涡,将取经僧人卷到水底卷帘的身边,卷帘张开嘴巴一口就吞下去了。
卷帘就这样吃了十个取经僧人之后,便再也没有听到过岸上的脚步声了。
因为大家已经知道水下有妖怪,没有谁再敢接近流沙河半步,即便是取经僧人听说了前辈们的悲惨遭遇,也毅然改道。
卷帘并没有因为吃了这些人而心情变平衡,他现在永远只是一个苦闷的受难者。
他多么希望有一个美丽的女菩萨来解救自己,他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默默地念着观音。——因为他早就听说过,在下界为妖的时候就知道南海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美名。他现在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这算是一种信仰。只有信仰才能使自己暂时忘却痛苦。
一年两年过去,十年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过去了……卷帘再也没有作恶的机会和条件。他逐渐开始学会了净化自己的心灵。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但是观音并没有前来拯救他。
直到有一天,卷帘再次听到了岸边的脚步声,他知道又有行脚僧人到来。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吃人的**,他不愿再加深自己的罪孽。脚步声沉稳镇定,卷帘知道这是一个极有修为的高僧,甚至有可能是个神仙。凡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深厚的内力。卷帘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他要想办法告诉岸上的这个行人他的苦难和不公,希望他能想办法解救自己。
卷帘内心开始紧张,他不知道岸上的为何而来,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开口。
岸上的脚步声逐渐停止,仿佛行人在思考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岸上才传来声音。卷帘每一个字都听得真真切切,记得清清楚楚。
“卷帘大将。贫僧是西天如来佛祖座下弟子金蝉子,途径于此,得知将军的遭遇,特来拜会。”
卷帘只知道如来佛祖有个叫观世音和须菩提的弟子,却从不知道还有个叫金蝉子的,但是他却相信他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
卷帘本来立即就要哀声求情述说自己的遭遇请求他解救自己。但是卷帘突然想到,完全没有述说的必要了,因为岸上人本来就说“得知将军的遭遇,特来拜会。”那么,就是说他本来就知道这件事,如果他真的有能力救自己,而且愿意相救,肯定就会救自己,要是他没有能力,也不愿意,那么自己再怎么求情也是徒劳。
于是卷帘说:“受刑之人,身体不便,先生既然诚意来访,何不来相见?”
于是卷帘见到了第二个改变他命运轨迹的人。他可能已经有好几万岁的年龄,但是他看上去却是那样的年轻俊俏。卷帘能感受得出他是一代有为高僧,于是他采取了以进为退的策略。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卷帘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多么尊敬,卷帘放肆地对他咆哮着,他极力展示自己的痛苦之处,将其放大,他要得到他的承诺,因为卷帘早就听说过一句话:佛门不会抛弃一切众生。
最终,这个叫金蝉子的和尚给予了卷帘他的承诺:“我一定回来解救你,还你自由,虽然不是现在,但你相信我,我一定说到做到。”
卷帘继续不屑地看着他:“自由吗?”他说,“自由时什么啊?我从来没有吃过,多少钱一斤啊,哪里可以买到呢?”
当黄昏来临,万箭穿心的那一刻,卷帘看见了金蝉子眼眶中流露的悲悯。他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在他们最后一次四目相对的时候,卷帘希望金蝉子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知道自己的期望。
;
(https://www.tbxsvv.cc/html/78/78396/402091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