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科幻灵异 > 你若成风,我愿化羽成蝶相随 > 第10章 咸宜出嫁杨玉环被册寿王妃

??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即公元735年。

    大唐皇帝和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要出嫁了。杨慎名家的二丫头来传话,公主指明要杨玉环作她婚礼上的嫔从,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女傧相。

    事出突然,杨玉环完全想不到公主会对她发出邀约。她的个性其实随性低调,并不太喜这类出尽风头的活动。但是,既然是公主亲自托付相邀,她也不好太薄了公主的面。到了公主府,杨玉环才知晓,原来其他七个嫔从都是皇亲国戚,独她例外。

    既然尊为公主,那么咸宜自然是要从宫中出嫁的。

    这是杨玉环有生以来第一进入皇宫。皇宫宫殿的富丽雄伟着实让杨玉环开了眼界。不过,任务在身,她也不便随意探看。只是,她不自知的是,即便是皇宫再精美,与她绝代的风华相比,却也是立时失了颜色。

    更有杨玉环想不到的是,就在她迎送公主之时,其实,还有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注视着她的一切,把她惊为天人。这个人便是咸宜的弟弟,大唐皇帝的第十八子,寿王李瑁。

    次日,李瑁便急着进宫见他的母妃武惠妃。武惠妃很强势,所以在平时,其实寿王心里非常惧怕他这位母亲。但是,这次他心仪杨玉环,便也顾不得那么多,他直接求武惠妃代他向皇帝求册妃诏。

    起初,武惠妃对儿子的请求并不予理会。她觉得杨玉环的门户太低,与他们皇家并不相称。可是,随后,她从女儿处又得知此女其实系出前隋皇室血统。最后,也是禁不住李瑁的再三哀求。于是,她找来李林甫,告诉他寿王李瑁有意于杨玄璬家的四女儿,责他去调查一下杨玉环。

    此时,李林甫已经升任了大唐的宰相。他一心要巴结武惠妃和寿王李瑁。因为他料定以武惠妃得宠的程度,那寿王李瑁成为储君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既然,武惠妃和寿王自己看中了,他李林甫自然愿意助他达成心愿。有朝一日,寿王登基为帝,那这功劳簿上不得记上他这一笔嘛。

    于是,他找来了杨玄璬,象征性的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家世。其实,杨家的家世早就摆在了明面上。他李林甫也只不过来走个过场而已。

    大唐的宰相问话,他杨玄璬自也是一五一十的说了。只是,他没有提杨玉环只是他的养女。一是因为哥哥已经过世,二是从内心深处他也确早已把杨玉环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李林甫很满意杨玄璬的回答。他笑着跟杨玄璬又扯了一些家常,才正式结束了这次谈话。随后,他又从杨慎名那里侧面了解了一些杨玉环的情况。他得到的结论是:品淑貌美。

    得到李林甫的回报,武惠妃也觉得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既然,儿子李瑁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要娶这个女子,她这个做母亲的便也成全了他。

    一日,皇帝下了早朝,回到御书房。这几天奏疏较多。所以,他也无暇分身到小木屋去见杨玉环。

    “陛下!”是武惠妃。

    “爱妃?你怎么在此?”李隆基很意外武惠妃等在御书房外。

    “是!臣妾一直在等陛下!”

    “等朕?”李隆基又感意外,“等朕做什么?”

    “陛下!你已经很久没来看过臣妾了。”武惠妃有些委屈。

    “哦,”李隆基有些尴尬,“这个、这个朕最近太忙了。等朕空些就去看你。”

    “可是,臣妾听说陛下最近经常出宫。”武惠妃踌躇了一下,咬牙道。

    “出宫?谁说的?”李隆基皱了皱眉。

    “呃,这其实是因为臣妾想和陛下商量一下瑁儿的婚事。”看皇帝似乎不悦,武惠妃聪明的转换了话题。

    “瑁儿的婚事?是啊,你这提起来,瑁儿今年都十八了。是该给他找个王妃了。可是,朕听说你总也不满意力士他们挑的人。这才一直拖了下来。”

    “臣妾不想随便替瑁儿找一个王妃。不过,如今,已经有了人选了。”

    “哦?”李隆基有些意外,究竟是什么人那么有本事竟入了惠妃的法眼。

    “对!此女父亲官职不高。但是,她们家世不错,是前隋皇族。说起来,陛下可能也知道。”

    “哦?”李隆基有了一些兴味,“你说说看!”

    “就是以前替陛下修蒲津渡浮桥杨玄琰的三弟杨玄璬的四女儿——杨玉环。”

    “是吗?”李隆基觉得有意思,“那么巧?朕亏欠杨玄琰的看来要补偿在他三弟身上了。”

    “陛下觉得如何?”

    “好!既然瑁儿自己相中了!朕自然也不会反对!明日就责成中书省草诏。”李隆基高兴地说。“爱妃又是怎么相中此女的呢?”

    “说来也是缘分。”武惠妃见皇帝答应的爽快,心中也喜,“她家与杨慎名家是世系亲戚。素有往来。那日,杨卿家的二女儿邀请咸宜做客。是咸宜先相中的。后来,咸宜大婚,请此女来作嫔从。我们的瑁儿一见倾心。来恳求臣妾。其实,臣妾本是不乐意的。虽说,也是皇族血统,不过,今时今日毕竟已经没落了。何奈,瑁儿自己中意。”

    “好!好!既然瑁儿如此中意,此女家世也好,那就如此定了吧。这也权当我间接弥补了心中对杨玄琰的亏欠。”李隆基爽快地道。

    “臣妾替瑁儿谢陛下!”

    李隆基根本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做了一件让他几乎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可是,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如此阴差阳错,纠纠缠缠。

    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底。

    杨玄璬家门庭突然热闹了起来。其中,不光有看热闹的洛阳百姓,还有数十位身着吉服的典礼人员和金吾卫的禁军。

    管家杨福进来报告杨玄璬时,杨玄璬正在书房里和杨玉环、杨鉴讲论儒家经典。

    “三老爷,家门前不知道为什么来了好多官府的人。”杨福不明就里,有些着急。

    “官府的人?诶,我昨日在衙门也没听说此附近有何事发生啊?”

    “不对,爹,这些人都是冲着我们家来的。”这时,杨玉瑶也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大唐宰相也来了。此刻,正在前厅等着爹呢?”

    “宰相?哪个宰相?”杨玄璬有点懵。

    “这我哪知道?不过,我看他们都穿着吉服,也不像是来抓人的样子。”

    “这……”

    既然说宰相已经进了家门,杨玄璬便也顾不上再换什么官袍了,他整了整衣衫,便匆匆向前厅而去。

    “下官拜见两位大人”。

    杨玄璬一脚跨进前厅,便看到宰相李林甫和黄门侍郎陈希烈俩人并列站着。

    “下官怠慢了二位大人。请二位大人上座。”他有些惶恐。

    “不用了,杨大人。今日,本丞相要恭喜你啊。你可是生了个好女儿。”

    李林甫一反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态度,对他这个末流的小官竟如此和蔼起来。不仅如此,连一旁的陈希烈也是一同向他道喜。

    喜?这喜从何来?这和他的女儿又有什么关系?

    “是!是!谢两位大人。但不知这喜……”

    “哦,对了,”李林甫笑了一下道:“你看我光顾着给你道喜,这最重要的事情到是忘记了。圣旨下,杨玄璬听宣。”

    圣旨?杨玄璬一愣,不过,他立刻跪下,不敢稍有怠慢。

    “臣杨玄璬听宣!”

    “维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帝若曰:于戏,树屏崇化,必正壶闱,配德协规,允兹懿哲。尔河南府士曹参军事杨玄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诞钟粹美,含章秀出。固能徽范夙成,柔明自远;修明内湛,淑问外昭。是以选极名家,俪兹藩国。式光典册,俾黾谋。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尔其弘宣妇道,无忘姆训。率由孝敬,永固家邦。可不慎欤。”

    册寿王妃诏书?自家的女儿这是何时被选中的呢?杨玄璬有些愣神。想着想着,他忽然记起有一日李林甫确实把他召入府去问过话。当时,他还不明就里。原来,这道理在这里头。

    “杨大人,接旨啊!”看杨玄璬兀自肿怔,李林甫不禁出声提醒。

    “哦,是,是!臣接旨!谢陛下隆恩!”杨玄璬慌忙答礼。

    宰相都来了,还来了个黄门侍郎。这种热闹,杨玉瑶怎么会错过。她早偷偷躲在一旁窥视。

    等听完李林甫念的圣旨,她才总算明白了,自家门前为何来了这许多穿了吉服的典礼人员和禁军。敢情是来给她的玉环妹子下册妃诏书的。还是那个她看好了的寿王爷。她想起当日她们在闺房夜话,杨玉环还表现出不屑。这回倒可好,不屑的人倒是肉自动给送到嘴边了。

    她心里不免有些忿忿不平。天下间的好事,怎么总是落到这个小妮子身上呢。她觉得杨玉环除了容貌上比她出色以外,根本不解风情。可是,诏书是真的,她也没有办法。

    不平归不平,但是,她杨玉瑶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事事都想的开。反正天下的肥肉又不止寿王爷一块。这自家的妹子要是做了寿王妃,那她的好处还能少的了吗?想到这里,她也稍稍觉得满意。

    于是,她一路奔着去书房找杨玉环。

(https://www.tbxsvv.cc/html/73/73078/3828046.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