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科幻灵异 > 你若成风,我愿化羽成蝶相随 > 第2章 杨玄琰不负皇帝所托

??

    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进士和明经两科。民间常言: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可见,在当时的唐朝,考取进士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所以,很多人都是明经科出身。前朝最出名的便要算武皇时期的宰辅狄怀英(狄仁杰)了。不过,能从明经出身进而做到像狄怀英这样职位的却是少之又少。而杨玄琰便是不那么幸运的人里的沧海一粟。

    可是,说他不幸,如今却又不对。因为他摊上了一个好旧友——张嘉贞。张嘉贞虽几度起落,但是,在李隆基的心里还是占了一定分量和地位的。

    如今,杨玄琰得他推荐,自是喜上眉梢。杨玄琰并不是喜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是喜他得到了一尝夙愿的机会。他毕生所研究的东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相公,你这次进京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你只管放心你自己的事情,不用分心我和玥儿。”杨夫人一面替杨玄琰整理的行装一边嘱咐道。

    杨夫人闺名叫馨月,是个端庄秀美又柔情似水的女人。她与杨玄琰青梅竹马,婚后不久便有了女儿杨玥儿。一家人其乐融融。所以,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贵知足则常乐乐矣。

    不过,此时他们谁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个掌上明珠日后竟成了大唐贵妃,且与大唐的皇帝李隆基成就了一段经历千年都不曾褪色的爱情。而她性格聪慧机敏,却个性恬淡、柔情万种却又情深不愈。这些怕都是继承自她的这对父母吧。当然这都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

    我们再说杨玄琰,他此时正在书案旁埋首整理他研究过的关于蒲津渡浮桥的一些资料。见妻子嘱咐,便笑着走到其身边,把她揽在怀里。

    “为夫还没远行,夫人已经开始想念为夫了吗?”杨玄琰逗着妻子。

    “相公,你又说笑。”馨月一阵娇羞。

    “馨月,我这次去长安,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转。说不得见过皇帝之后,又会直接被派到蒲州去也不一定。”杨玄琰缓缓道,“要不我书信一封,给在洛阳作河南府士曹参军的三弟,你们先去投奔他吧?”

    馨月咬了咬嘴唇,她转过身,把手环到杨玄琰的腰上。

    “不!相公!我能照顾好自己和玥儿。再说,不是还有老管家杨福吗?”

    “你呀,为夫真拿你没办法。”杨玄琰充满宠溺地把馨月紧紧揉在怀中。

    此时,窗棂外的一弯皎洁的新月正悄悄爬上庭院里的树梢头。柔美的月光笼在了这对恩爱的夫妻身上。

    “相公,你说这月儿是不是也像咱们的玥儿一样美呀?”

    “当然。在我心里,在我眼中,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你和玥儿更美的。”

    早在张嘉贞的极力推荐时,大唐皇帝就对杨玄琰有了极深刻的印象。等到初见杨玄琰,好感更是增添了不少。

    杨玄琰生的相貌堂堂,一脸正气之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颜值高。有野史载,唐朝官员的颜值都很高。当然,这不足全信。只能供各位作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但是,对于长相出众这点而言,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一般而言,那总都是更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的,这绝不会有错。

    有了初见的好感,进而,李隆基与其有了一番攀谈。杨玄琰的谈吐和见识,还有对浮桥的构想,都深合李隆基的心意。于是,对杨玄琰更赞赏有加。这招来很多官员心下暗自嫉恨。

    这日,杨玄琰又奉召入御书房。

    李隆基正在细细研读他呈上来的资料,见杨玄琰正一脚踏进殿来,便急急地向他招手。

    “来,来!爱卿来的正当时。你的设计颇有意思。四座铁牛、铁人形象均各异。还配有七星铁柱。你为何如此构想呢?”李隆基充满兴味道。

    “回陛下!先祖用牛做地锚,那是有根据的。《易经》中道: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微臣也沿用此构想。此四尊铁牛,头向西、尾向东,皆为伏卧,尾贴后股各向下,方能肩负桥梁的重任。而每尊牛下再配以有六根大铁柱,使其入地丈余,便可坚固不拔。”

    “嗯,说的好。”李隆基不断点头,“那铁人呢?”

    “既然有牛,当然要有牵牛人。有人策牛,牛才会更有力气。这本没什么实际意义,纯粹是出于形象考虑。”杨玄琰讪笑道。

    “哈哈,妙!实在是妙!!!”李隆基忍不住拍手叫好,“只是朕心中还有一问。”

    “陛下请讲。”

    李隆基从御书案后站了起来,他慢慢踱步到杨玄琰身边。

    “你既然对这做了深入研究,当知我大唐一年的产铁量不过五十三万斤。而我看你这设计便是要用去年产量的一半还多。这未免天方夜谭,有些骇人听闻吧?”

    “请陛下恕罪,容微臣斗胆说一句。”杨玄琰依旧不亢不卑。

    “嗯,自然,你说!”

    “有道是,息长知长,息短知短。圣人知性之能,于陛下亦然。陛下千里迢迢把微臣召进京来这不已经说明了陛下的决心吗?此时,陛下又何必试探于微臣。”

    “哈哈,好!说的好。朕喜欢你这毫不避讳,不亢不卑的态度。你在资料中,已经详细注明如何浇筑这些庞然大物,朕觉得此法甚妙。好,朕明日便让中书省下诏,责你全权负责此事。”

    “谢陛下!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信托!”杨玄琰激动地伏地久跪不起。

    督造蒲津渡铁牛、铁人和浮桥的铁索连舟,那对大唐上上下下都是一件大事。

    杨玄琰是没日没夜的守在施工工地上,完全不修边幅,一副浪人的模样。与之前他儒雅温润的形象有天壤之别。他如此做,就是生怕出一丝一毫的差错,辜负了大唐皇帝李隆基对他的信赖。当然,这其中还有他私心里一点执念。

    大唐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

    蒲津渡黄河水域终于疏浚完成,铁牛、铁人等也浇筑安置妥当。只剩下最后铁索连舟的铺设,便可以竣工了。

    这对于朝廷来说,毕竟也是非常重大的一项工程。且大唐皇帝对他杨玄琰又有如此知遇和提携之恩。于是,杨玄琰顾不得休息,决定立马上疏朝廷,汇报这一情况。并奏请大唐皇帝亲自驾临蒲津渡,共同见证这伟大时刻的到来。

    紫宸殿,御书房中。

    李隆基把手中的奏疏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心情的激动无以言表。

    “力士,朕没有信错杨玄琰。这次压在朕心里的大心病终于可以一次拔出了。实在是大功一件啊。”李隆基神情兴奋。

    “是!是!是大功一件!不过,这主要还是陛下英明。若不是陛下有如此魄力,把大唐几乎全年产铁都投了下去,那任是他张玄琰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济于事。”

    这高力士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机敏地不忘在此时捧了李隆基一把。

    “哈哈,你这老奴,真是会说话。虽然,这马屁拍的较以前还是失了些水准,不过,朕听着舒服!”

    “老奴这是实话实说。”高力士讪笑。

    “哈哈,”李隆基得意,“不过,这次若没有张嘉贞的推举,朕还真着实不知我大唐朝廷里有如此才能之人。这长于水利之人,居然去任了一个司户,也是奇事一桩。可见,我大唐在任人用人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缺失啊。此事一完,朕得好好考虑一下,怎样才能让他更好的发挥所长。”

    “陛下、陛下这是要擢升杨玄琰和张嘉贞?”高力士试探地问。

    “哦,你听出来了啊?”李隆基把奏疏往御案上一放道:“张嘉贞嘛,大才堪用,但是,有些小节还是需要再磨一磨,所以,暂且不着急。不过,这个杨玄琰倒确实令人惊喜。最紧要的是这人人品正。”

    “陛下真是洞若观火!”

    “哈哈,你这老奴,又来了。什么圣明,什么洞若观火,朕都叫你哄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嘿嘿……,陛下若是觉得不妥,老奴以后一定管住自己这张嘴。”

    高力士心下偷乐,不过,面上却装出一本正经样,暗将了李隆基一军。

    “诶!你这老奴,越来越刁滑。”李隆基尴尬,他刻意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道:“这、这马屁嘛,该拍的时候还是要拍滴,哈哈哈……,这不光要拍,而且要拍的响。如翰林院供奉的那些个马屁诗,总是拍而不响。真是让人郁闷。这拍而不响,如何能显示出朕这个大唐皇帝的神武嘛!”

    说完,李隆基自己也吃吃笑了起来。

    “其实嘛,现在有件比擢升更紧要的事情,陛下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你指何事?”李隆基有摸不着头脑。

    “杨玄琰的妻女呀!杨玄琰是蒲州人。替自己的家乡完成了这么大一件事,也算是完成了他多年的夙愿。他此刻最希望能跟什么人分享?当然还有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嘛。为了专心于这项工程,杨玄琰可是也有年把没有与家人团聚了。”

    “对呀!”李隆基茅塞顿开,“你说的好,力士。你这就责成专人去蜀州把他妻女接来。快马加鞭的话,应该能敢在落成典礼时赶到。”

    “是!老奴承旨!”

(https://www.tbxsvv.cc/html/73/73078/382803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