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白话大宋朝 > 第五十七章 谁是真凶

??

    第五十七章

    赵炅,也就是赵光义的第三个名字,烈日下的一团火焰。世上所有的罪行,仅仅是怀疑那是绝对不够的,任何一件犯罪事件,都包含着最为基本的犯罪动机,犯罪时间,以及犯罪手法,现在,犯罪时间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在十月二十日的那个雪夜,可犯罪的动机会是什么?

    很明显,只要我们不傻,就都能猜出来皇位就是赵光义的犯罪动机,曾经的史学界,对于赵光义可能谋杀赵匡胤的思想有两种不同的猜想,第一个,是赵光义临时起意而杀,原因,有点荒唐,这要牵扯到我们之前说过的一个人身上,一个美人,花蕊夫人,她曾经是孟昶的夫人,不过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花蕊夫人在孟昶死后就成了赵匡胤的爱妾,但是,红颜祸水啊,赵光义也同时看上了花蕊夫人,有一次进宫,赵匡胤在床上入睡,赵光义就开始调戏起花蕊夫人来,可惜声音太大,导致赵匡胤的突然惊醒,赵匡胤大怒,对着赵光义就是一斧子,赵光义害怕了,怕以后赵匡胤找他麻烦,就先下手为强,做了赵匡胤。

    对于这个说法,简直是荒唐至极,首先,花蕊夫人是死在赵匡胤之前的,而且,花蕊夫人就是死在赵光义的手中,因为赵光义怕花蕊夫人迷惑赵匡胤,就给了花蕊夫人一箭。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赵光义是个应变能力极强的人,就算是被抓住了,他也应该有别的应变方式,不至于用杀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这种可能是几乎不存在的。

    第二种可能,就是赵光义的蓄意谋杀,而这个猜测,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重点想法。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回到之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上,也就是‘金匮之盟’究竟是真是假。

    这件事是赵光义登基后五年,赵普为了重新上位而给赵光义上的本奏,那时赵光义刚刚经历大败,急需一件能稳固自己地位的说法,而从这一点上来看,此事就极其值得怀疑了,既然有此事,为何当年你继位之时不说,偏偏五年之后才提到此事。

    再有一点值得怀疑,就是金匮之盟自身的内容问题,杜太后在临死时,赵匡胤刚刚30岁,那时赵匡胤的儿子们都还小,杜太后所说的‘不要让孩子成为国家实际领导人’指的应该就是那时的赵匡胤的儿子们,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赵匡胤那时才刚刚30岁啊,而且赵匡胤武将出身,身体素质极好,杜太后怎么就能预料到,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孩子们还是小孩呢,而实际上,在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儿子们都已经成人,都有了行使国家大事的能力,那么杜太后的这些话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让我们对它的真实性也产生了很大怀疑。

    就在史学家们一筹莫展,几乎要把金匮之盟当做邪端异说来处理的时候,我国伟大史学家司马光给了一个新的想法,金匮之盟是存在的,只是被赵普给修改了,而真实地金匮之盟应该是这样的,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在传位给三弟赵廷美,赵廷美再回过头来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在这样轮下去,这才应该是金匮之盟的本意。

    赵光义的的确确是有成为接班人的前兆的,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指示,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赵匡胤在犹豫,他犹豫什么,一方面是母命,要求自己传位给弟弟,另一方面是他自己的意愿,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在矛盾中,他迟迟没有作出决定,而赵光义并非任人宰割之辈,他是个极其会笼络人心,培植势力的人,这件事我们会在他登基之后详细说,现在我们先简单提过,早赵匡胤朝的后期,赵光义的党羽已经遍布朝野了,还记得赵匡胤的那次迁都吗,就是为了把赵光义多年培植的势力瓦解掉,而赵光义,发觉了自己的皇位可能不保,才起了杀心,强行夺位。

    这只是一个比较大胆的猜测,赵光义杀害赵匡胤的动机很有可能就是看到自己的哥哥在瓦解自己的力量,他在拖延自己的皇位,自己的皇位极有可能不保,所以动了杀心。

    作案动机分析出来了,那么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作案工具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徒手杀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很难做到,而且赵光义是文人出身,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如果单挑,赵光义很难是赵匡胤的对手。

    首先,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既然这个事件名为斧声烛影,那么,会不会是那柄堂前玉斧,我个人觉得这是不现实的,虽然这把斧子在赵匡胤手中的的确确是曾经被当过武器用的,那时他曾经扔这把斧子把一个管仓库的大臣的牙给打掉了,但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讲,这把斧头的实际作用就是装饰,它不具备杀人的功能,当然了,你要非说它能杀人我也不反对,毕竟天下万物,皆可置人于死地嘛。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赵光义用的是这把玉斧,那么很清楚的一点,杀人后的尸体应该是血迹斑斑的,而在史料中对赵匡胤死后的容貌记载是‘玉色温莹,如出汤沐’身上并没有血迹斑斑的记载。

    就算赵光义不聪明,也不至于让太祖血迹斑斑的死吧,那样任谁也得查出点事来,而且,玉斧虽说叫玉斧,而实际的材质却是水晶,水晶极易碎,和人的头颅相撞,必然玉碎,赵光义不会傻到这么去杀人,而且最最关键的一点,这一点我们在之前也说到过,赵匡胤,那是一员真正的武将,曾经驰骋沙场数十载,甚至于后世流传有太祖长拳等武功。

    虽然真假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赵匡胤的的确确是有一定身手的,而赵光义就未必了,宋史中把他也归结为武将,但实际却未必,很多事我们会在讲到他的时候再说,但可以确定的是,赵光义绝对不是武将出身,宋史的记载只是赵光义为了神化自己的出身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那么这里问题就出现了,赵光义如果和赵匡胤正对面一对一的硬磕,他应该不是赵匡胤的对手,到时候谁杀谁可未必。

    综上所述,玉斧被排除了,斧声烛影是不正确的,凶器绝对不是玉斧。

    那么,凶器会是什么?让我们看一看赵光义杀其他人的主要方法,我想我们就会得出一定的结论,第一个,吴越王钱俶,死因,毒酒所杀,行凶者,赵光义。第二个,南唐后主李煜,死因,毒酒,行凶者,赵光义,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赵光义杀人,好用毒杀,所以,赵匡胤是否可能是被毒所杀。

    我们推测一下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许,那一夜,赵匡胤和赵光义喝酒,喝完毒酒后被发觉,就追着赵光义打,所以就出现了灯影中赵光义躲躲闪闪的影子,过了一会,毒酒发作,赵匡胤无奈,此时朝中大部分人都已变成赵光义的党羽,而自己也和自己这个‘和蔼’的弟弟较量了很久,今天,终于自己输了,赵匡胤很无奈,离开宫门,来到外面的雪地上,用玉斧敲着雪‘好做,好做’瞧你做的好事。

    还有一个疑点可以证明赵光义是毒杀的赵匡胤,就是在那天夜里,太监王继恩去找赵光义,在晋王府门前站着的那个医官,程德玄,他在那一夜表现神秘,更关键的,他在赵光义继位后步步高升,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功劳,是不是可以说明在这之前,他为赵光义的登基做了很大的贡献。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8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