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五章
让我们倒回时间,回到那一夜,看一看赵匡胤究竟是怎样慕名奇妙中就一夜暴毙的,其实,这件事在正史中,记载的那时相当的模糊,好似有很多话想说不敢说,想说不能说一样,又仿佛是一层窗户纸,能大概看出一个笼统的影子,但却依然是模糊一片。
对于这一夜发生的事,经过千年的改变,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虽然发展剧情大概相似,但也依然有很多不同之处,最有名的说法,是在宋代后期,一个有名的和尚,名叫文莹,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记载传得最广。这本书也比较有名,书名叫《续湘山野录》,跟据他的记载,在赵匡胤的早年,发生过一件灵异的事,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赵匡胤没有陈桥兵变之前,那时年轻的他认识了一个道士,一个很神奇的道士,两人脾气相投,经常在一起聊天喝酒。有一天,赵匡胤又和这个道士一起喝酒,道士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在酒话中就给赵匡胤透露了一个天大的消息,说赵匡胤将来能当皇上,赵匡胤并未真信,但却依然很高兴,也没当回事,等到赵匡胤最后真的当上皇帝以后,才想起了这个道士当年说过的话,才知道他是个多神的人。想让他在为自己算算,就赶紧四处派人去找他。不过,就像正常的神话故事一样,这种道士一般都是偶遇,想找他,难过登天,没错,这个道士消失了,赵匡胤一直打听不到他的踪迹,就这样,战火纷飞中,半辈子过去了,一般故事的情节下,当这个道士再次出现的时候,就一定会是赵匡胤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
果不其然,就在赵匡胤的那次回乡之旅中,这个神奇的道士又一次出现了,赵匡胤很高兴,大神,你终于又出现了,赶紧请进宫来,好吃好喝好招待,道士和赵匡胤相谈甚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赵匡胤忽然想起一件事,把身子往前蹭了蹭,问道士‘道长,你给我看看,我能活到多大岁数’面对赵匡胤那兴冲冲的眼神,道长忽然变得深邃起来,抬头看了看天,笑着说道‘呵呵,陛下,在今年的十月份,您的生死会经历巨大的考验’赵匡胤大疑‘何种考验?’‘在十月二十日的那一天,如果天晴,那你就还能活一纪,[一纪也就是十二年],如果天不晴的话嘛’说到这里,道士顿了顿‘那就请陛下赶紧做好相关措施吧’
什么叫赶紧做好措施,赶紧选出继承人来吧,你非死不可了,备好棺材和墓地吧。
酒后,赵匡胤陷入了深思,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终于等到了十月二十日这一天,赵匡胤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宫门,抬头看了一眼蔚蓝的天空,此时正是寒冬,夜色深邃而寒凉,满天星斗,明与暗交相辉映,好一个晴朗的夜晚啊。赵匡胤特别高兴,看来天不亡我啊,还能再多活12年,不过赵匡胤明显高兴得太早了,就在他回身进屋的那一刻,晴朗的夜空中突然来了一片不速之客,越积越大,不消半刻十分,漫天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赵匡胤大惊失色,慌乱了一会,他平静下来,不管道士说的是真是假,马上派人去吧晋王赵光义给找了过来,和他在宫中密谈机要之事。
之后他们两个的谈话就不为人所知了,在烛光摇曳的灯影下,勉勉强强能看出来赵匡胤在和赵光义在喝酒,稍过片刻,忽然两人好像因为什么事而争执了起来,赵匡胤努力的抓向赵光义,赵光义在灯影下躲躲闪闪,到了最后,赵匡胤终于不抓了,而是走出了宫门,手中拿着一柄玉斧,蹲在地上,用它来敲击地上的雪,一边敲,一边口中还念念有词,‘好做,好做’之后,转身回宫就寝,不久后睡着,鼾声如雷,等到了五更天,也就是天应该亮了的时候,被宫中的人发现暴毙于皇寝中,赵光义就在灵前继位。
怎么样,是不是死的很蹊跷,斧声烛影这个成语也就是这么得来的名字。
但这种说法放在我们今天人的眼中,很明显就能看出这纯粹就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能合理解释这种说法的原因只有一个,后代俢史的人因为某种原因篡改了这段历史。
不过,我们现在先不纠结赵匡胤死前的那些事,我们来看看赵匡胤死后那一刻,宫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下是司马光对于这件事的记载,首先发现赵匡胤暴毙的是宫中的宦官,继宦官之后,第一个知道的皇亲是宋皇后,也就是秦王赵德芳的母亲。
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赵匡胤的儿子们,他的长子名叫赵德秀,被封为滕王,不过英年早逝,次子名为赵德昭,被封为燕懿王,等到赵光义继位后,北宋的统治者们就一直是赵光义的子孙承包,不过到了南宋,由于南宋赵构没有儿子,所以又从太祖的那一支里挑选新的皇帝,赵德昭的九世孙就被选中,也就是后来的宋理宗赵昀。赵匡胤第三子名为赵德林,封为舒王,第四子便是赵德芳,被封为秦康惠王,不过在正史中他是早亡的,但他的名字被后世引用了,不知大家是否听过三侠五义,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小五义这类讲述包拯时期的评书,而赵德芳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原型,而他的六世孙就是宋孝宗赵昚。
简单说一下,宋太后得知这件事以后大惊失色,不过她没有马上发布赵匡胤的死讯,她也没打算发布赵匡胤的死讯,原因很简单,因为赵匡胤还没有立后,也就是在赵匡胤朝还没有皇太子,由于赵匡胤死的太着急,导致了他死后的继承人可以有很多选择,为了防止宫廷发生内斗,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最关键的,是宋皇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选一个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来继承皇位,比起赵匡胤,还有一个和自己关系更近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儿子,丈夫可以有很多妻子,但儿子就只有一个母亲,如果自己的儿子能第一个知道赵匡胤的死讯,那么他就可以继承丈夫的地位,而自己的地位不但不会改变,还会因此而得到提升,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私心。
不过可惜的是,她的这份私心与她自己的能力不成正比,所以她注定会失败。
在她得知赵匡胤驾崩的消息后,赶紧找过来一个大宦官,这个人的名字叫王继恩,很明显的是,这个人早就不是赵匡胤的人了,在他接下来的表现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是谁的人。
宋太后把王继恩叫过来,交代给他一件事‘去,马上把秦王找过来’
王继恩得到指令后,匆匆走了出去,但不知是他听力有问题还是腿有毛病,出去以后,他没有向秦王府走,而是绕了个弯,直奔晋王府。我记得以前有一个如来佛问观音的问题,如来望天,问‘尊者,你说这天上是风在动,还是云在动’观音答‘风也未动,云也未动,是我们的心在动’那么问题来了‘王继恩是听力有问题,还是腿有问题’答曰‘,耳朵也没问题,腿也没问题,而是他的心有问题’
王继恩得到消息,第一个就要告诉的就是晋王赵光义,因为他早就被晋王收买,是赵光义安排在赵匡胤身边的卧底,赵光义内心之强,绝不像他表面表现的那么软弱。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937/357627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