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科幻灵异 > PV计划之瑾安策 > 036 别有隐喻的丝绣

??这一天,累得够呛。华府其他下人是回来了,可住高阳小筑的,加上看门的吴老伯,只有十三人。本以为回了小筑便可休息,哪知如笙安排大家又动了起来,自己找如华叙旧去了,说是戌时点名时再回来。

    小花园里,朱双和一群丫环小厮们扫落叶,吴老伯东拼西凑找了些草篓、扫帚几样工具,亦然不够用。刘大便带了几个小厮跟他去劈柴,趁天还没黑多劈点柴出来,暖炕烧水哪儿有用。

    丫头们点了守宫砂后,互相就没碰过头,用晚膳时有男人们,不方便开口,这会儿才有空叽叽喳喳地谈□□砂的体验来。

    “一颗砂只管三年,我还以为能管一辈子呢!”蓉儿遗憾地说。

    “三年就够了,我们当中肯定很多人三年内要嫁夫婿的,成亲之后这赤丹就没用了。”思姮说。

    “思姮,成亲之后这赤丹真的会褪色吗?”朱双问。

    “当然是真的,我一个堂姐偷偷告诉过我,特别灵!洞房花烛第二天早上就没了!”一个叫艳儿的丫环插嘴说。

    “艳儿,你好不害臊!”思姮娇羞地扔了艳儿一身树叶。两人这便扭在一起,闹着玩了。

    朱双摇摇头,古代的小妹妹们真是太纯情,稍微提到“拜堂”啊,“成亲”啊,“洞房花烛”啊,就开始脸红心跳了。哎,最要命的是,她们喜欢你柔柔地攘我一下,我轻轻地掐你一下,以这样的方式加深友谊。

    高阳小筑的院子不大,人多势强,不一会儿就把枯枝落叶收拾干净了。各屋分了四五框,拿去烧炕。每日早上再把烧出的炕灰掏出来,少部分可以拿来洗衣服,大部分倒到院子里,作为土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里没有电气,生活水平落后,人们却能充分利用自然循环的力量,休养生息。

    如笙回来时拿着一叠布,溜向空中洒开,飘然落下,圆桌上瞬间绽开了百朵姿态各异的牡丹,室内如沐春光。

    她果然找了块桌布来。

    “好漂亮!如华姐的手艺真是绝了!”

    “我要是能绣出这么美的丝绣就好了。”

    小丫头们一片华赞,围着一张桌子又摸又看。

    这绣工确实精妙绝伦,朱双也跟着远观近赏,佩服地五体投地。

    “啧啧啧,如华姐可真大方。”蓉儿感慨道。

    “她才舍不得呢,刺了半年才能刺出这么一张‘富贵牡丹’,怎能轻易送我。”如笙指点着桌面说。

    “那如笙姐是怎么把这桌布要过来的?”一个叫代霜的丫环说。

    如笙微仰头,挺胸负手,迈开八字步踱来踱去,在大家面前卖关子道:“我不揭秘,你们先猜猜看。”

    朱双托着下巴,看着如华绣的“牡丹”若有所思:这桌上描绣牡丹端庄大气,可总有什么地方不对的感觉。

    “这里。”朱双突然听人说道,抬头一看她娘竟然出现在桌边,指着一片墨绿的牡丹叶。

    朱双惊得倒吸了一口,娘怎么又来了?

    以前她把梨木钗插在头上,昨天梳了双丫髻后,还念念不舍地把梨木钗揣在前襟里,昨夜发生那样的事,她今天出门便特意没揣梨木钗,怕见到她娘,不好答应她娘的要求。

    此刻梨木钗正藏在旁边枕套里,朱夫人并不怕人多,自己钻了出来,想要扶她女儿一把。

    糟糕,大家不会被娘吓到吧?朱双神色紧张地看看她娘,又瞧瞧如笙,如笙姐就站在娘亲边上!

    如笙凤眼弯弯,看着朱双说:“双儿你看我干什么?怎么,猜到答案了吗?”

    朱双甩甩头,愣愣地看见如笙又踱起八字步,直接穿过了她娘的“身体”。大家的视线也直接穿过她娘,落在如笙身上,并没发现这屋里多了一个存在,她顿时甩了一把虚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你放心,别人看不见我,也听不见我说话。”朱夫人拈着锦帕,摇摇手说:“你不要看我的脸,以免她们生疑,听我说话就好。”

    朱双听话地移开了视线。

    “你看这里,”朱夫人就近指了一片墨绿的牡丹叶,朱双目光集中到那片叶子上。

    “不光是这片叶,所有的叶子的绣法都和花的绣法不同。”朱夫人说。

    一幅作品有不同的绣法很正常啊,比如绣一只鸟就可能用到滚针、直针、缠针等等,绣法不同不能说明什么,朱双疑惑未解,可又不能开口询问。

    “这些牡丹看着大气,主要因为用了洋洋洒洒的平针铺色,可叶子选用的针法却缺有些小气,鳞次相覆,不留水路,是五六年前曾流行过,时下却不大受欢迎的套针。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刺绣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若我推测的不错,这如华是个气度狭小之人,却硬要装出大气,勉强绣出这繁盛的牡丹,却忍不住要把绿叶贬低,左起几片免受了贬谪,大概是当初犹豫过。最终成幅多用了套针,应该是想表达‘绿叶不配点红花’的暗义。若把这桌布翻过来,发现牡丹比牡丹叶绣的乱,那答案与我说的便八九不离十了。”

    一张桌布竟有此等暗义?朱双对她娘的话将信将疑。她对也在认真端详的其他人说道:“可以翻过来看看吗?”

    “好呀,咱们翻个面也看看。”艳儿说,其余人也一致赞成,只有蓉儿耷拉着脑袋说:“你们看,我、我去添点灯油。”

    思姮嘲笑道:“蓉儿的女工最差了,说道针线她就头疼,天生只能干粗活的料。”

    蓉儿没有还嘴,反而点点头说:“我娘也这么说我。”

    大家看她并不怄气,哈哈哈地笑起来。

    这桌布里头果然有蹊跷,一翻过来就能发现,牡丹背面线脚乱的很,大概是对风格把握不够形成的,叶子背面的线脚却很顺畅,有种信手拈来的感觉。有一种丝绣正反两面都是一个样,叫双面绣,只有绣娘中顶尖的高手才会。一般的绣娘只能保证正面的花样好看,背面的图案难以掌握,通常都要绣走样,这正是双面绣的难度所在。如华努力想把正面绣出理想的样子,导致反面的图案比正常情况绣得还要乱。

    此刻,连添灯油的蓉儿都看出来,她说:“识人和识桌布一样,果真不能只看表面,以貌取人啊。”

    “啊,我知道了!如华姐肯定觉得背面绣的不如意,所以才肯把桌布送人。”代霜恍然大悟状。

    “非也非也,”如笙摆摆手说:“此桌布乃夫人转赠给我的。”

    “哦,那大概是夫人讲究细致,不喜欢这乱糟糟的底面吧。”代霜说。

    原来是夫人转赠给如笙的,那岂不是是说,如华丝绣中的暗义是想说给夫人听的?

    “没错。”朱夫人说:“今日下午,这个如笙带一个男子回这里拿过东西。我听他二人提到过如华,大概是说这华府的夫人想把如华配给昆狮楼的厨子,可如华不愿答应。大约是这样,她才借物传话吧。”

    原来如此,朱双点点头。蓦然看到如笙悄悄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干巴巴地笑了一下,心想:都是娘猜出来的,我没那么聪明呐。这竖大拇指的动作,该不会是管家教她吧?

    朱双脑补了一下父女平时的生活……

    管家竖起大拇指:great,真是极好的院名!如笙你不愧是我的女儿。

    如笙呆呆:爹,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管家:这是朱小娘子自创的动作,拇指为大,非常出色之义,这丫头有趣吧?

    父女间的关系很好嘛,真可谓无话不谈,连我的闲话都要聊。

    这时朱夫人已然看穿一切,蹙眉盯着朱双骤然道:“这是你从另一世带来的习惯吧?”

    朱双大惊失色地看向她娘,旋即撇开脸,不敢直视她娘。

    今天她从别人嘴里问出来了“细作”的意思。

    “就是耳目。”蓉儿说。“也可以叫谍人。”艳儿说。“或者叫暗探。”代霜说。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思姮说:“我八岁在庙会看戏时就知道了。我还记得那出戏,唱的什么青山、白铁,嘶——反正就是说忠臣被奸相害死了,那奸相就是用细作传假情报给皇上,皇上误斩了忠臣,后悔不已。双儿,你们渝州小姐难道从不逛庙会,从不看戏?”

    我那个去,我在现代看美剧不少,可很少看古装剧啊,而且古装剧又不是每一部都有特工的角色,我哪知道古代的间谍还有别的名称啊。再说了,我八岁之前一直得了嗜睡症,成天脑子昏昏沉沉,能装进去的东西很少,凭高中语文学到的一点知识,三岁时想起筷子也叫“著”,已经很优秀了。出发前在杨小姐屋里看书,我背了一些古诗,看了一些普通话版的历史书,学了一些急救生存知识,一本讲古代细作的都没有。突然我娘变成了细作,要我接她的班,我不是被作者坑了是什么?

    “我看过戏!”朱双撅嘴,逞强说:“以前我爹娘都是请戏班子来府里,我都在府里看戏,或者去别家看戏。不过你们也知道渝州又叫逍遥城啰,所以都不唱那些君君臣臣的故事,梁祝你们看过么?长恨歌你们听过么?反正渝州的戏基本都唱男女之情。或者是宝莲灯,沉香救母的故事。哼,你们长安有吗?”

    此后,朱双突然长了人气,有了一群十二至十七岁的小粉丝。

    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亲娘是个细作,朱双又贼眉鼠眼地瞟了朱夫人一眼:娘藏得好深,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丝毫看不出她个特务。哎,姜还是老的辣啊,现在娘如同有了隐身术,重操旧业岂不是如鱼得水,更加得心应手……不妙不妙,我可不想淌这趟浑水,但她现在潜伏在我身边,执着地想要利用我替爹爹报仇……我要怎么摆脱她呢?总不能把木钗丢了吧?不行不行,抛弃亲娘不止不孝,简直就是畜生,该被天打五雷轰!

    朱双实在想不出主意,决定暂时把这个问题抛在脑后。小丫头们散去之后,朱双忽想起一件事。上回吃黄忠家的做的麻婆豆腐,并不称心。不如趁晚间无聊的时候,给如笙谈谈麻婆豆腐。管家今后吃到如笙推荐的真宗渝州味,一定会为如笙的孝心打动。这样比我直接了当地纠正菜谱要好得多。如笙或许也会选择隐瞒,但我必须让她知道真相,她告不告诉管家,由她自己捏拿。

    朱双送走了蓉儿等人,走进里间道:“如笙姐,我有话跟你说。”

    嗯,大晚上谈吃的,似乎有点自残呀。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887/357158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