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国都城,规模宏大的宫宅建在城中心的高阜上,宫宅的东南及西南为贵族官宦居区,北面为市贾区,居民区散布于城四周近城墙处,完全符合“左坛右社,面朝后市”,“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周代礼制。这里是一个繁华的都市,在这里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有叫卖;在这里,叫卖的除了百姓商贾,还有鲁国的国君;这里的税收本该给国君却给了大臣姬伯御。
姬伯御最近越来越想不通。本来国君位置应该是父亲的,父亲百年之后传位于自己。可是上天却把自己捉弄,周宣王强逼鲁武公让姬戏继承,而鲁武公不敢反抗。为什么在父亲姬括死后,姬戏要把都城的税收给自己?原因只有一个,姬戏接受鲁国国君位置,受之有愧。
这些年来由于这些问题姬伯御没有想明白,在趁鲁懿公姬戏沉迷于木匠手艺沉迷于叫卖的时候,他就暗地里培植自己的力量,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把这位国君取而代之。
不久大臣文仲去世了。这个时候大臣文仲家庭分裂。文仲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叫剧伯,本来按照礼制,将来会由大儿子剧伯继承文仲的爵位和封地。可是自从姬戏即位之后,他的其他的儿子开始不安分起来。其中有个儿子叫西孟,他带领两个兄弟一起跟剧伯争夺爵位。最后兄弟不合,发生了械斗。剧伯和另一个兄弟四季,被迫逃跑。这样小儿子西孟继承了文仲的爵位。剧伯和四季无处安身,就投奔了姬伯御。自从到了姬伯御府邸,剧伯和四季每天都要祭祀文仲,发誓要把国君姬戏杀掉,因为不是姬戏即位,就不会出现兄弟内讧。剧伯也不会失去爵位。姬戏死后,就可以让姬伯御即位,才叫物归原主。
这一天朝堂上,究竟是立嫡立长还是立贤已引发了争议。
鉴于文仲因为继承问题发生的混乱和争执,鲁懿公准备昭告天下,选用人才贤能才是选人的标准。古往今来,夏朝毁于夏桀之手,商朝败在纣王之手,这都是因为立长立嫡引发的祸乱。相反如果能够推举贤能治理国家,自然能励精图治长治久安。这样,也为自己当初继承了国君位正本清源。
原本以为,非是立嫡立长继承父业的西孟会认同自己的看法,不料西孟不但没有支持,而且还坚持把自己的长子伯车立为继承人。西孟上奏说;“虽然臣是因为贤能继承了爵位,但是臣经历了这种继承方式带来的痛楚,父亲尸骨未寒,子女争夺已经开始,互不相让,水火不容。立嫡立长,简单明了。”
鲁懿公愕然无语,手心里攥出了细汗。
姬伯御见场面如此,心怀叵测的站出来说:“君侯,臣本赞成立贤达作为继承人,但是我们看到了这些年因为废长立幼所引发的血案。痛定思痛。臣还是希望君侯慎重考虑。”
如此一来,鲁懿公在朝廷的位置越来越不能名正言顺,自己又无力改变。于是他就更加沉醉于自己的那些小玩意儿,连续辍朝。他越来越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民间木匠,衣着简朴,起早贪黑。因为在这个市场上,他听到最多的就是:“瞧这木马,做的多传神啊。简直就是汗血宝马,那个蹄子,那个鬃毛,甚至那个汗水都是刚出来的。再看看这个屏风,简直是巧夺天工。画中的究竟是人是神仙啊?”
鲁懿公坐在自己作品旁边,很是得意。讨价还价之后,买主买走了自己的作品,鲁懿公心里觉得自己还行。而买走姬戏作品的人,还不知道这个手艺如此好的木匠就是他们的国君。
所以说,任何人只要专注于一件事情,都没有做不好的。可惜的是,鲁懿公在自己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改变的环境中,选择了专注于木匠。世界的任何改变都是从小小的渴望开始的。鲁懿公从这个木匠手艺里得到了他需要的肯定。
透过人群,姬伯御远远看到鲁为首那个人正是文仲的儿子在争夺爵位中失败的剧伯。剧伯手里拿着木棒,旁边那个人正是他的兄弟四季。这个时候,四季忽然大声叫道:“那个不是立长立嫡的国君在那里,我们兄弟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还不是拜这位不是国君硬座国君的人所赐吗?”
剧伯也怒不可遏,双眼圆睁,挥舞拳头和木棒道:“众位,我们兄弟俩就是被我们现在国君迫害的大臣文仲的儿子。因为他继承了王位,我们兄弟也自此开始争夺,最后搞得我们家破人亡,我自己也没有继承父亲的爵位。跟我有同样仇恨的人,大家跟我们一起来,国君就在桥那下边的木匠店里。”
“哈哈!木匠店里怎么会有国君啊?你发烧了吧!”旁边人群中有人笑着说,结果引来哄堂大笑。
剧伯脸色微红,但是马上镇定下来,向那人解释道:“这位仁兄有所不知吧。我们的国君姬戏,他除了会讨好天子,让天子帮他抢夺姬括太子的位置,还会木匠活。大家看到没有,桥下面那个木匠铺,就是我们的国君开的,他自己不好好在朝堂理政,却带着一帮杂役到这里做木匠。说来简直让天下大笑啊。诸位,我们有恩报恩,有怨抱怨。冤有头债有主。我是因为他而不能继承父亲爵位的。你们谁有因为废长立幼而一无所得的快跟我一起找姬戏算账!”
这时候一个小伙子站起来,站在剧伯身边,大义凛然道:“诸位,废长立幼逆天行事。我亲眼看道我的姑丈他们一家为争夺祖产而流血害命。这种令天下大乱的国君我们还要他干什么?
不多时,本来缓缓前进的人已经聚成了滔滔的潮水,沿着桥而下,要吞噬下面的那个木匠铺。
远处一个茶楼上,姬伯御已经点了一壶茶,在哪里品评那种南方的茉莉花茶的清香。他微笑着看着发生的一切。这个时候,那个走投无路的木匠铺老板正让他的杂役们挡住潮水般的人群。剧伯挥动大棒在手,第一个冲破人群。
姬戏抬头向远处望去,想寻找可以逃走之路。目光正与远处茶楼上姬伯御相对。姬伯御的微笑,让他明白了一切。姬戏眼看无路可逃,疾走桥下,投入水中。这时候一个女人从旁边抢出来,顺手扔了几个姬戏的木板,然后凌空跃起,跳到水中的木板上。姬戏被这个女人从水里提了上来。这个时候,剧伯一马当前,对准姬戏的脑袋就是一棒。姬戏的眼前立即出现了许多金子星星点点,耳朵里有千万只蜜蜂在飞。血流出来了。
正当姬戏痛苦不堪的时候,忽然有人大叫道:“哪来的毛贼,居然敢伤害国君,大逆不道。”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人群,听到后面的叫声,立即如飞鸟般散去。慌乱中,姬戏又挨了四季以闷棍,然后整个人向后倒去。正好地上有一个刚刚做好的镰刀,抹在在了脖子上。刚才大声叫喊的人,正是刚从茶楼下来的姬伯御。他来到鲁懿公姬戏身前,把他抱起,恸哭般大叫道:“国君,请睁开眼睛,我是姬伯御,救驾来迟。请您治罪!”
姬戏勉强睁开半个眼睛,嘴角流着血,极具痛苦状。挣扎着说道:“我承天子之命,接父王基业,自即位就没有一天安生。我没力量统治这个国家,本要传位给你,奈何……”
头一歪,脚一蹬,姬戏挂啦。跟他的哥哥一样,去伺候他的父亲姬敖去了。
三日后,姬伯御在姬戏棺前接替国君位,他就是鲁废公,姬戏下葬,姬伯御哭得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也没太阳了。总之姬伯御哭得再不能那么悲痛了。
朝堂之上,剧伯因为是姬伯御旧臣而被封为上卿,地位不次于西孟。那个把姬戏从河里拽出来的女人,居然是姬伯御的夫人无姜。毫无疑问,无姜成了鲁国夫人。然后,鲁废公上书周天子宣王,请求封赏。
周宣王见到上书,勃然大怒。恨恨的把姬伯御的上书扔到地上。来回额走来走去,边走边说:“反了,反了,这天下大乱了。这还了得吗?天子命令的继承人莫名其妙的死了,凶手居然到寡人这里讨封赏!”
下面的宫女太监吓得进若寒蝉。过了一会儿,宣王命令道:“来人,去叫方伯来见寡人。寡人要御驾亲征,讨伐这个知道死活的姬伯御。胆敢挑战寡人权威,这还了得?”
周宣王打算攻打鲁国,理由只有一个这个国君不是天子指定的,天子指定那个人被莫名其妙给杀掉了。
公子对见状,劝谏宣王说道:“古语说‘师贞丈人吉’,讲的就是国君带兵打仗,必须师出有名,天子不能怒而发兵。鲁国虽然国力不济,但是也是一方诸侯。而且,现任国君姬伯御是原太子姬括的长子,完全符合我大周礼制‘立嫡立长’。天子攻打诸侯,不是因为对方不进贡不臣服,而是因为在大王破坏立嫡立长之后自己争夺中得来的国君位。这并不充分。希望大王三思!”
宣王看看公子对,一年一年成人,心道:立嫡立长你有机会吗,难道你还不是蠢蠢欲动。沉思了一下。宣王开始打官腔道:“寡人意已决,我儿不必多言。此次出征,你可愿意效力?”
公子对想起宣王三十九年姬宫涅那次跟随远征姜戎,有军功虽然没有被提拔,可是从朝臣中的反应可以看出,立嫡立长的呼声越来越高。自己怎么能放弃支持立功机会。想到这里,公子对道:“替父王分忧,为国尽忠,儿臣义不容辞!请大王给我一支人马,我愿意替大王抓住姬伯御,献上他的人头!”
宣王一丝微笑,但是很快消失。因为现场他没有发现长子姬宫涅。
三日后,宣王令方伯为帅,公子对为先锋,石信为监军,组成了一支征讨鲁国的大军。祭军旗的时候,方伯把三牲的鲜血涂抹在战鼓上,以示军威。祭旗仪式结束,宣王亲自送到城外,然后大军出函谷关浩浩荡荡向东而去。
已经很长时间了,姬宫涅已经习惯沉默。这些年来,他亲眼看到宣王不尊礼制,甚至公然命令鲁国废长立幼,他看得出,这是宣王为立公子错为储君的前奏。既然君王一意孤行,为了自我保全,他只有沉默。
沉默的同时,默默地做事,低调的为人。或许,不让宣王注意自己的存在,也可以生存下去。
对姜戎的战争,虽然已经失败,可是君王似乎不太甘心,还是醉心于扩大大周的版图。所以,他自我请命,去太原防守。
京城里,依然有他的岳父申伯。临走的时候,申伯对他说:“大王废长立幼心意已决,你远离京城之后,手里至少有兵将可以调遣。我在京城,负责你在边疆的粮草,这样不至于受制于人。京城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可以至少自保,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有所作为。
表面上,姬宫涅黯然离京,去太原戍边;而实际上,他却可以等待时机。
征伐鲁国的誓师大会,实际上是一次废长立幼对立嫡立长的大会。宣王考虑驻守太原同样重要。所以,虽然姬宫涅以前有战功,但是还是不用他。所以他也没有必要参加誓师。
讨伐鲁国的大军出了函谷关,渡过黄河,整兵休息。石信自仗宣王的宠爱,恃宠而骄。一个太监,贪财贪到把军粮卖掉中饱私囊。方伯前去责问,石信大言不惭道:“我们这半拉人儿,不近女色,还不捞点儿钱,怎么过下半辈子。我告诉您吧,方大将军,大王让我做您的监军,其实无非是让我捞点。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
监军是负责监察主帅和军队动向的,有专门向宣王禀报军队情况的责任,以便于军队失控。
方伯无奈,找先锋公子对商议。公子对琢磨片刻,然后在方伯耳旁细语数句。方伯听罢,捋着胡须道:“为今之计,只好如此了。”
方伯再次找到石信,给他带去不少酒肉,让石信开心。石信看方伯虽然最为主帅,却不端架子,心中很高兴。方伯告诉石信,方伯举杯祝酒完毕说道:“为了早日从鲁国胜利班师,我们明天巳时拔营,大军继续前进。”
石信身为监军,觉得自己是法外之人,根本约束不到他,晚个一时半刻并无大碍。便点头答应下来。不觉时间过去,方伯告辞。刚出了石信的寨门,忽然有人向石信报告说:“当地乡党野老,听说大军到此,特意带来美酒佳肴,前来慰问监军大人。希望大人能够赏脸一见。”
方伯听了,心中窃喜。并没有停留,骑马而去。
石信没有想到自己监军,居然能够惊动起当地乡党,而且带来了美酒佳肴。心中很痛快。吩咐人道:“让他们快快进来。”
在招呼当地乡党野老之前,石信没有忘记自己的监军之职,写了一份赞扬方伯带兵有方的报告,让后交给信使,递到京城面呈宣王。
乡党野老们果然不负石信之期望,美食、美酒、美女和金钱,让石信大开了眼界。石信在纸醉金迷里,喝的东倒西歪。甚至第二日天亮了,众乡党野老才各回各家。
大约中午时候,石信才想起今天军队拔营起寨。大将军方伯要点卯。按军机处置是要杀头的。可是心想,该杀不该杀有我一个人说了算,难道他方伯会杀我不成?想想昨日方伯的表现,和自己亲如兄弟。心里就更加有底了。正巧这个时候,乡党送来的两个美女一左一右把他抱住。石信吩咐继续饮酒。到了申时才想起点卯之事,这才醉醺醺的坐车去军营点卯。
方伯回到自己的营帐,通知每个营帐明日拔营出发,巳时点卯,晚来者按照军纪处置。众将官不敢怠慢,纷纷准备拔营出发事宜。
次日升帐点卯,方伯特意早来一个时辰,辰时进帐,开始击鼓升帐。众军士和将官不敢怠慢,巳时未到人已到齐。
只差监军石信一人未到。
于是方伯命令士兵竖起标尺,检测石信到来的时间。直到申时,监军石信才醉醺醺的晃晃悠悠的来到军营点卯。
方伯见石信果然中计,心中大悦,沉下脸来问道:“石信,你身为监军,知法犯法,你可知罪?”
石信以为方伯跟他开玩笑,笑道:“兄弟,别来这套。我是监军,你怎么会这样跟我说话。我不就是晚来几个时辰嘛。”
方伯沉下脸来,厉声问公子对道:“先锋官,你告诉他,点卯晚三个时辰该当何罪!”
公子对出列行礼,沉声答道:“按照军纪晚三个时辰当斩!”
石信听了,一身的酒立即变成一股冷汗。这个时候早有军士过去,抹肩头拢二背把石信五花大绑起来。
石信见势头不对,急忙讨饶:“小人知罪,希望大将军饶恕!”
方伯不由石信分说,厉声道:“你耽误整个行军计划,罪无可恕。推出去斩首!”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c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mg{float:left;}.qrcodeul{margin-left:120px;font:14px/1.5"MicrosoftYahei";padding-left: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扫描二维码关注17K小说网官方微信,最新章节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wap_17K”关注我们。回复"大奖+你的QQ号"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会员等您来领!
(https://www.tbxsvv.cc/html/67/67777/356171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