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武侠仙侠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第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圣上南巡,会经过此地,咪咪,你怎么看?”白雪对咪咪说。

    “来就来呗,劳民伤财,昏君一个”。咪咪很是不屑。

    “圣上与庄主之间,你不觉得有什么故事吗?”

    “不知道,不关心”,咪咪突然道,“我想雪儿姐姐了。”

    “圣上南巡,你没有什么想法吗?”红雨找到了雪儿。

    “那又如何,我不见他。”雪儿的声音有些颤抖,不应该是因为冷吧?

    “呵呵,多少人想见也见不到呢!”红色雨季笑了,“你真的不想见见这个哥哥?”

    “瞎说什么!”雪儿飞扬有些生气了,看得出,她的内心已经很不平静,在努力的抑制着,以她的修为,是不应该如此激动的。

    “好吧,那我自己去找老酸了。”

    红色雨季走后,雪儿一个人坐了下来。

    那一幕往事,又涌上了她的心头。

    记忆无法抹去,亲情难以割舍。

    与此同时,宫内。

    “准备好了吗?”一个威严的声音。

    “都准备好了,明日即可启程。”一个身影跪在地上,看不到他的容貌。

    “你说,我能见到她吗?”威严的声音突然语调一转,充满了柔情和磁性。

    地上的那个人抬起头,看着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不过,如果你看打这个人,应该会感到熟悉,他就是北京雅痞,英雄盟唯一一个不会武功的堂主。

    “唉,朕知道你的难处,下去吧。”

    英雄盟惊雷堂。

    “他真的这么问?”春天里的风筝有些不信。

    “是的,我心里一惊,不知道如何回答。”北京雅痞道。

    “难道他已经知道那个事实了?这岂不是很危险?”风筝有些焦躁的站起来。

    “阿九!”

    “在!”

    一个有些黑瘦矮小的身影迅速跑了进来。

    “把三块风筝令放出去,老规矩,地瓜、老酸、雁子。”风筝急急安排。

    “要不要给雨后天上的虹、颠浪他们说声?”

    “不必了吧,地瓜他们要是能联系的话,肯定会把话带到,否则我们也找不到。”

    “听副盟主的,我先回去了。”

    地瓜接到令牌后,陷入了沉思。

    关于这个皇帝,他是知道一些隐情的。

    当年在皇位争夺战中,保皇派获胜,而老酸也算这一派的。

    而雪儿飞扬,本就是皇上的妹妹,因为派系斗争,背叛远离皇宫。

    而今宫内争斗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难说雪儿会不会牵扯进来。

    说实话,皇帝有些过于仁慈,若是强耍手腕,早就应该平息内乱了,现在想想,局面有些复杂。

    这个忙我得帮啊!地瓜叹了口气,要是对方勾结魔教,这事就麻烦了。

    公孙山庄。

    “庄主,雪儿妹妹不来,要不要派人……”红雨正说着,庄主打断了。

    “不必,她会来的。”

    “庄主,地瓜说他在暗处,就不露面了,让你提防魔教那边。”白雪道。

    “哦,跟颠浪、小虹联系上了吗?”

    “还没有,不过听说望断南飞雁去找颠浪了。”

    颠浪和小宝正在喝酒。

    “最近有什么新闻?”

    “我见不到叶子。”最后一次抱你嘿嘿笑道。

    “没问你这个,我是说时政方面的。”

    “哦,那个人要出来转转了。”

    “哈,皇宫果然没意思,对吗?”颠浪一仰脖,干了一碗。

    “好了不喝了,你也少喝点吧。”

    “酒逢知己千杯少,再来三碗不算多。”

    神龙教,魔龙洞。

    “教主,那家伙要出宫了。”吸血鬼道。

    “上面有什么安排?”

    “动一动,吓吓他。”

    “你去安排吧。”

    吸血鬼走后,端木影小心地问,“教主,属下实在不知,为何要听从那个人的?”

    “这天下,是谁的天下?这江湖,是谁的江湖?”

    端木更加迷惑了,难道说,雷太本应该……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怎么样?”卷卷转身问一旁的叶子。

    “好词!姐姐斗胆也来一首: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PS: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tbxsvv.cc/html/63/63690/346732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