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泪水也许是流在人心中那永无止息的痛苦河流的外现,而一个会流泪的人,证明他能感受到苦乐,而一个能感受苦乐的人,是不是就算得上可以度脱的人呢?
随喜便认为一个人只要还有泪水,那在他(她)的心底里便存在着善念,可是她并没有看到独觉的泪水,如果她看到了,也许是会喜极而泣的。
独觉仍没有倒下,但动作已停止,他的生命似乎也已接近停息了。他看着般若,说:“谢谢你,般若。”
般若生平第一次怔住了,他实在不明白他杀了独觉,独觉却要来谢他,但他却没有问为什么。
随喜却在一旁叹息道:“原来你来此不是想杀我们,而是想被我们杀死。”
独觉没有回身去看随喜,只是说:“你是我所见到的最善良的菩萨,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不是我的力量能杀得掉的。”
般若此时似乎明白了什么,说:“原来在你的心灵深处竟一直还存在着希望,只可惜这希望竟一直没能得见阳光。”
独觉则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便是生为善良的人,我的悲剧正是源自于我的善良,我不能接受人类的一切罪恶,而最终成为最为罪恶的人;假如人生可以重来,我宁愿做一个分不清是非善恶的麻木的人,那样我也许便不会被痛苦煎熬终生了。这七千年来,我一直想找一个能毁灭掉我的人,但我心中的恶种却在支配着我不断杀戮,因此所有见过我的人,都被我杀死了,除了与我能力相等的孤天之外,我刀下的活口只有你一个,结果正是你杀了我,结束了我为人的罪恶与痛苦。我宁愿到地狱中去,因为我在受苦的同时,也能看到那些我所憎恨的人在受同样的苦;我希望能永远在地狱里看着他们受苦,如果冥王对我网开一面的话,那我也永远不再做人了。”
也许般若实在想不到一个人竟能对人憎恨到如此地步,但他也从中看到了独觉那潜藏在心底的善良与正直,可这善良与正直却被无明之心所利用,造就了他这个比他所憎恨的人凶残万倍的恶魔。
独觉竟从怀中取出了生命石,递给了般若,说:“这是你诞生的那个世界的生命石,你的生命就源自于它,如果它被毁,你便也非死不可;如今另一半已融入了孤天的生命之中,所以你其实已只有半条自主生命了,但这半条命的生命力却比别人的生命力强出千百万倍来。你可以用它把那位姑娘救活,但你要告诉她,别像我这般执著于爱恨。——她好美呀!真像我那七千年来,梦寐不忘的至爱。我真希望能亲口告诉她要珍爱生命,珍爱美丽……”
说着话,他已倒了下去,般若连忙扶住了他。而那黑舍利的光辉却更加绚丽夺目了。独觉已奄奄一息了,但他却用最后的力气说道:“般若,你能活到今日绝非偶然,我第一次看到你时,便被你的勇气所折服;所以我才希望能死在你的手里,别人都不配处决我。而且正是由于你怀中那圣像的光辉让我觉悟到了自身的罪恶,但一切都已太迟了!——你要好好活下去,珍爱生命,珍惜现在,一定会拔除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所有苦难。不要太偏执,否则便会像我一样堕入魔道……”
独觉终于闭上了眼睛。他的样子竟是出奇地安详,像是睡着了一般。死对他来说竟是求之已久的,可死对他来说真的是一种解脱吗?他一定会在无间地狱受苦毒的,但这苦毒却能给他心灵以释然,所以他选择了这条路。
般若把生命石从独觉手中拿出,并到了随喜身前,给她疗好了伤口。然后才来到罗蜜身边,罗蜜伤得很重,如若是换了别人,应该已经死了,可不知为什么罗蜜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但般若却清楚,这半块生命石必须永久保留在她体内,她才能恢复生命。般若竟犹豫了,随喜知道他为什么会犹豫,因为把生命石植入罗蜜体内,就等于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罗蜜一般;而这世界上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别人呢?
随喜不禁开口道:“生命石是独觉给你的,而独觉一定知道这块生命石必须植入罗蜜的身体中,才能使她复活,而且他又告诉了你这块生命石对你的意义,无非是想让你把罗蜜视为自己的生命。我虽然不知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可以看出他用心良苦,如今他已死了,你是不是应该尊重他的遗愿呢?”
般若则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从来就没在乎过我的生命,所以我实在不想让她和我的生命联系到一处。”
随喜明白般若的意思,说:“可是罗蜜的生命现在却需要和你连接在一起。”
般若看了看随喜,道:“你希望我能救她。”
随喜点了点头,说:“我甚至不希望独觉死。”
般若也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你是菩萨。”
他说完话后,便毫不犹豫的将生命石植入了罗蜜的身体里。生命石的力量立刻在她身体发挥出来,不长时间,她的伤口便完全逾合了,竟完好如初,看不出有一丝伤痕。但他的衣服却破碎了,所以她那完美的躯体已有部分裸露了出来。当她醒了之后,便立刻用手臂将露出的部位护出,并红着脸以羞怯的目光盯着般若,但却没有发怒。
般若却诧异她的举动,而且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以这种目光看着自己。随喜看得清楚,她这才想起般若并不是菩萨,刚才竟忘记了让他回避;但她却想不明白以般若的智慧竟不懂得男女有别。她没有说什么,因她知道有些事并不宜于直接说出口,而且有些事知道了也不如不知道的好。
她走到了罗蜜身前,挡住了般若的视线,然后又取出针来,将罗蜜的衣服补缀了上。在一个人的身上缝补衣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可随喜竟轻轻松松地就缝好了,更让人惊叹得是,衣服上竟看不出一丝缝补过的痕迹。般若见了,不禁赞叹不已,而罗蜜却只淡淡地道了谢。可随喜却仍是开心地笑了,并说:“能得到你的感谢是一种荣幸,所以我也应谢谢你。当然我更要谢谢般若,谢谢他的赞美,得到他这么智慧的人赞美更是无上的荣耀呀!”
般若听了她的话,冷漠的脸上竟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而罗蜜却面无表情,也没有说什么。
般若看了看她,却突然沉声问道:“我让你去帮助觉施他们,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罗蜜不禁低下了头,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是我不好!”
随喜很是诧异罗蜜对般若的态度,但却没说什么。而般若却叹了口气说:“算了吧!我也不想责怪你了,因为我没有权力命令你做事。”
罗蜜看了看般若,欲言又止。随喜则道:“事情的结果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就像独觉吧!他若不是太执著于善恶,也不会成为无明的帮凶,可这个世界成了今天的样子,也绝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造成的。”
般若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罗蜜则看了看独觉的尸身,欲言又止。随喜则没再说什么,但般若和罗蜜却都知道该做什么了。
他们将独觉的尸体埋藏在了山洞外。此时已是夜晚,天边竟出现一轮新月,它像一叶孤舟在黑浪滚滚的大海之中迎风前进;虽然在那昏暗的天空显不出它的明洁,但这轮新月在这里出现,却给所有见到它的生命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因为混乱世界已有七千多年没出现月亮了,也许这新月的出现,标志着混乱即将结束,此时可能已是“子夜”了。
随喜见到了月亮,心情异常愉快,但她却清楚,新月的出现其实是与独觉的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是她不禁又看了看独觉的坟墓。独觉是一个美男子,并且是这混乱世界中不可一世的人物,而他的坟丘却与普通人无异,甚至更为粗陋难看。
般若却在这时将独觉要对罗蜜说的话告诉了罗蜜,并说她此番不死也归功于独觉赠送的生命石。罗蜜听闻之后,向独觉的坟墓拜了三下,然后问道:“他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凶残成性的恶魔呢?”
般若说:“因为他是一个善良正直,但却不懂得宽容的人,他不允许人有一丝的罪恶,结果别人的罪恶却燃起了他内心的邪恶之火。”
随喜看了看般若,然后对罗蜜说:“其实独觉也许有着比孤天更为悲惨的遭遇,但这并不能成为作恶的理由。像独觉这种太过执著的人如果不能成为大善之人,便会是大恶之人,绝不会是麻木庸凡之辈;但是他太过极端,虽然心地正直善良,但却不知大善并非真善至善,至善之人是可以原谅别人一切的罪过的。而且善恶本空,所谓善恶不过是众生习气造作的结果,独觉看不清这一点,因此深陷无明迷境而无法自拔,终于酿成了无法挽回的人生悲剧。”
般若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而罗蜜的脸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
随喜也不再多言,只是问了般若这几日可有食物下肚,般若也只说有,却没说他吃的是什么。随喜却没有问罗蜜相同的问题,因为生命石的力量是可以使她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饥饿的;而至于这些日子她吃了什么却都不重要了。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608/950477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