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纷争迭起,关中大乱。
1,
张凤翔和张钫相继去后,陆建章主政陕西。
陕西成了陆建章的独立王国。
陆建章,字朗斋,安徽蒙城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随袁世凯训练新军,军职到山东曹州总兵,民国初年,任总统府警卫军统领,并任政府军法处处长,杀人无数,被称为‘屠夫‘,白郎起义,被派往陕西镇压,白郎失败后,被任为陕西都督,因拥护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侯爵,同时也激起陕西人民的反对。
第一个起兵反对的就是郭坚。
陆建章知道郭坚有企图,有野心,遂密令从潼关移防带关中的陕南镇守使陈树藩押解送西安讯问拿办。
陈树藩考虑到郭坚是自己的的部下,考虑到自己的处境,遂纵使郭坚离开自己,到渭北独立活动。
陆建章知道后遂任命自己的儿子陆承武警备汉中,任命自己的亲信贾德耀为陕南镇守使;任命陈树藩为陕北镇守使到渭北围剿土匪。
陈树藩只好带部队北上,一部住同州、蒲城;一部住三原、富平。
2,
围剿土匪,并不是陈树藩的真心,所谓的土匪是国民党人士,是自己的朋友,但他也不想立即反对陆建章,因为自己的力量有限,弄不好,会引火**,因而只是做做样子,拖延时日,更重要的是他有他的野心,他在等待时机。
护国讨袁,陕西人民纷纷响应,要驱逐陆建章,陈树藩觉得时机来了。
陈树藩接受陆建章围剿土匪的的部署:陈树藩向西,陆承武向北,围剿陕北土匪。
陈树藩回到蒲城还没有动作,陆承武的部队就到富平了。
富平驻军是陈树藩部下胡景翼。
胡景翼,字僧笠,陕西省富平人,是富家子弟,小名胡闹,20岁参加辛亥革命,游历日本,参加同盟会,不久回国,投笔从戎,考入陕西第四混成旅教导员,毕业后当陈树藩的马弁,他低矮短胖,他的拳术好,备受陈的赏识,遂升为卫队连长。
胡景翼素有反对袁世凯,驱逐陆建章的意图,因此被任营长派往富平训练。
陆建章派他的儿子承武驻富平,那意思就是逼陈树藩围剿土匪。
胡景翼知道后,非常生气,这不欺负到我家门上了?也很高兴,这不肥猪拱门?遂先发治人,布置妥当后,夜里就带人去把陆承武捉起来,捆在床上。
陆承武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恐未定,他问:
胡闹,你要干什么?你说清楚,我都答应你,你可不要杀我。
杀你,我可不敢,你,我不怕,你父亲,我可不能不怕,他可是堂堂的陕西督军。
那你要干什么?
明人不做暗事,你不是来逼我让陈树藩围剿土匪的吗,我这是逼你让陈树藩反对你父亲,反对袁世凯复辟,你知道不知道,袁世凯称帝,全国人民都反对,而你父亲却助纣为虐,陈树藩他冷眼旁观。
早说呢,我当是什么事呢,这事,我成全你,何必动武?
那好,起来跟我去见陈树藩。
胡景翼派人押送陆武承到陈树藩的旅部。
陈树藩知道胡景翼捉住陆武承,认为期货可居,亲自到富平见到胡景翼,他问:胡闹,你把陆都督的儿子捉住,你想怎么样?都督的实力可是比我们大的多,打是打不过的。
那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这样,你把他交给我,我来想法,你们听我的,护国讨伐袁世凯,是对的,反对陆都督也是对的,但是需要个时机。
胡景翼见目的初步达到,就同意了。
你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说完,陈树藩带陆承武回到旅部,一面应国民党之邀请就任护**总司令,一面派人持函去西安报告陆都督并承诺保证安全,同时指挥部队向西安进发,包围西安。
3,
陕西都督陆建章知道儿子被俘无心恋战,儿子生死不明,他,他的夫人,他的媳妇,都坐卧不宁,陆承武是他的儿子,也是他统治陕西的台柱子,没有儿子,那来他在陕西的统治?见到陈树藩的书信,他紧张的心才平静下来,当他知道陈树藩包围西安时,他知道他在陕西的统治改结束了,因而也就没有做抵抗的准备,遂打开城门,出署迎接。
陈树藩的部队接管西安防务。
陈树藩带陆承武进入西安,见到陆建章,行礼、握手进入都督署,进门就陪不是,说:都督大人,部下胡营长他胆大妄为,冒犯公子,请都督大人多多原谅。
那里,承武他不懂事,冒犯贵部,如今能安全回来,也是烧高香了,我谢还来不及呢,那敢再说什么。
都督大人,现在全国反对袁世凯,陕西军民反对袁世凯,都督大人没有表示也不事,我看都督大人不如顺手推舟,改任督军,响应南方护**联军,共同反对袁世凯。
陆建章不表态,来回走动,想了半天,最后说:你们反对袁世凯可以,那是你们的事,我不能,你知道,没有袁世凯,那有我今天?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样,我决定离开陕西,让位于你,由你来主持陕西大局。
陈树藩话把让到家,说:那怎么成,都督大人不愿就职,我等可以拥护贵公子就职,我们共同维持陕西大局。
小孩子,他知道什么?没有我,他是干不成的,我给你说,我准备让他跟我一起走的。
陈树藩继续让陆建章道:请大人三思,三秦大地还是离不开都督的。
地球离了谁不转,三秦大地离了我,照样往前走,有你在,我还是放心的,我意已决,我决定离开陕西。
那我只好从命了。
陈树藩心着暗喜,水到渠成,他终于把让出去的话收了回来。
但我有个条件。
都督大人请说。
我要你护送我安全离开陕西。
我也有个条件。
伯森,你说。
你我联名致电袁世凯保我做陕西都督,你离开陕西后,要尽快北上,要中央正式任命我为陕西都督。
我答应。
我也答应。
两人双手握在一起。
交接完毕,陈树藩和陆建章联衔致电袁世凯:
秦人反对帝制甚烈,数月以来,讨袁讨逆各军,蜂涌而起,树藩因欲缩短中原战祸,减少陕西破坏区,业于九日以陕西护**的名义,宣言独立,一面请求建章改称都督,与中央脱离关系,建章年总统甘载相知之雅,则断不敢赞同,念陕西八百万生命所关,又不忍反对,现拟各行其是,由树藩以都督兼民政长的名义,担负全省治安,建章即当返都门,束身待命,以明心迹。
随后,陈树藩自任陕西督军兼民政长,并任命曹世英为一师长,李歧山为二师长,任命郭坚为西安警备总司令,耿直为副总司令,响应全国,布告全省独立。
4,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组阁,任命自己的学生陈树藩被正式任汉武将军、督军。
陈树藩就任陕西督军,力邀请老师长张钫回陕西共谋大计。
王天纵在监狱告别张钫,走后不久,云南将军蔡锷在袁世凯派的妓女小凤仙的掩护下,出逃日本,转道回到云南,宣布独立,举起反对帝制,反对袁世凯的大旗,出兵北上,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独立之风起云涌,袁世凯在当了六十三天皇帝后,被迫撤消帝制,欲恢复总统制,继续当他的总统,结果遭到手下人的坚决反对,孤家寡人的袁世凯,一口气没有上来,憋死在床塌上。
袁世凯死后,按照石匮之约,就是袁世凯在世的时候,把他的继承人名字写在黄纸上埋入后花园的地下室里,待他百年后再打开认定,副总统黎元洪接任大总统。
黎元洪是武昌起义时湖北的都督,是被逼着参加革命,宣布独立的,他当副总统是南北议和,双方妥协的产物。
好在袁世凯对他不错,两家还结了儿女亲家。
接任大总统后,黎元洪接见王天纵说:王大侠,王处长,袁世凯死了,马龙标去了,军警督察处就仰仗你了,京城的安全就仰仗你了,你可要尽力。你的威名,我在湖北时就听说了,加上这几年我们在京城的交往,我对你还是了解的,你还是知道轻重的,知道如何为人处世的,我相信你。
王天纵道:谢总统厚爱,总统我有个要求,请你答应。你知道河南人张钫,就是将军府的顾问?他是反对帝制的急先锋,就是做事不周,被人告发,现在押在你们监狱里,如今帝制已经被推翻,袁世凯也死了,你何不释放他,成全你的美名呢?同时也笼络笼络我们河南人的心,让大家拥护你。
黎元洪还想天纵是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夫,没有想到也挺有心计的,就夸奖道:行啊,天纵,这几年,在京城没有少长见识。就照你的想法释放张钫,回头,我给你和张钫安排工作,跟我干。
是。
王天纵答应行礼而去。
还是那个监狱里,陶福荣,李魁元陪王天纵故地重游。
看见张钫,王天纵就喊:都督,我天纵来了,我来释放你的。
张钫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三个,眼里透出迷惑。
王天纵说:袁世凯死了,帝制被推翻了,又恢复总统了,你被释放了,我们是来接你回去的。
真的,袁世凯那老秃头死了?
张钫眼里涌出激动、感激、难以名状的泪水。
走,回家去,到我家先住下,等黎总统安排工作。
说完,王天纵接张钫回到王府。
正寻找出路的张钫,接到陈树藩的邀请,立马南下,回到陕西。
一个拥护孙中山,一个拥护段祺瑞,分歧一时难以弥合。
黎元洪和段祺瑞政院之争,导致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后,任陈树藩为巡抚,他没有接受。
段祺瑞马厂起兵,陈树藩马上响应,并派张钫为讨逆总司令,指挥胡景翼和郭坚部由大庆关和潼关东进讨伐。
复辟失败,陈树藩要胡景翼封锁黄河渡口。
孤军奋战的郭坚只好由大庆东渡到山西南,结果被阎西山杀的大败。
张钫了解清楚情况后,回到西安质问陈树藩道:你为什么要胡闹堵截郭坚?为什么要陕西人自相惨杀?
陈树藩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说:你不知道,郭坚他土匪出身,却浪子野心,起初他反对陆屠户,是我放他一马,他现在倒好,忘恩负义,却来反对我,我就是要收拾他一下,叫他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一旁的胡景翼幸灾乐祸地说:怕不是收拾的问题了,我把渡口封锁,他还能回来?我看他是完蛋了。
张钫笑了,说:我看你们是高兴地太早了,我看他命大、福大、造化大,他是不会完蛋的,这不,他从咸阳给我的信。
陈树藩接信在手,打开一看,见信上写:
此次东度,奉命讨逆,现逆贼已败,国体恢复,自应西归,但晋军击我于河东,督军又派队阻我于河西,使我数千爱国健儿未死于讨贼战场,反丧于黄河波涛,我有何罪,我想不通,我想请先生担保,并陪我去见督军,面领罪罚,如有罪,我愿将头献上,以肃军纪。
陈树藩看完,笑笑说:这字写得不错。
你说什么?
我说郭坚他的书法不错。
你是在转移话题,你自己输了也不想承认。
不承认不行了,人都到咸阳了,还能抵赖,你转告他,让他驻防凤翔,以修秦晋之好。
也只有如此了。
张钫嘴上不好说,但心里只能这样说,他随电告郭坚驻防凤翔,而自己则离开陕西。
5,
张钫离开陕西,陈树藩背叛国民党主张,从此陕西内部纷争迭起。
郭坚走后,耿直为西安警备司令,耿直密谋刺杀陈树藩,失败后,遂公开反对陈树藩,部队撤出西安,和郭坚合在一起,树起靖**的大旗,通电倒陈,围攻西安。
胡景翼知道后,从三原率部支援,把叛兵赶出长安城,并追击到蒲城。
胡景翼走前,要督军参谋长吴仓州说服陈树藩响应靖过军。
张镇芳离职河南后,都督署里的吴仓州西去陕西跟随他的老同学陈树藩参赞军机,陈树藩任督军,他任督军参谋长。
胡景翼走后,吴仓州面见陈树藩说:此次军事政变,多亏胡闹,不然的话,陕西大局将难以收拾,我等将无立足之地。
是呀,说不定,我的脑袋也保不住。
但不知督军从此次军事政变中,可悟到什么?
你怎么也学会打哑语了,你什么意思?你明说。
胡闹走前一再跟我说,要我说服你响应靖**,反对段祺瑞。
陈树藩知道吴仓州为什么不直说了,他有苦难言,不说,胡闹有交代,说,自己肯定不乐意,两头都是弟兄,作难得很,他劝解说:古岳,胡闹他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意见不统一,革命成功却让袁世凯做大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过去如此,今后还是如此,国民党难成大事,段祺瑞就不一样了,他是你我军校的督办,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不清楚,他人是很顽固,但很正直,依照我的看法,我的推断,他一时半会是不会失败的,这我还是有把握的,我们也要发展,但首先得生存,现在羽毛未丰,就想何以高飞,冲击霄汉,不开玩笑吗?你去告诉胡闹,要他不要着急,耐心等待。
我看也是这样,我去。
吴仓州亲自到三原转告胡景翼陈树藩的意思。
胡景翼根本就不买帐,吴仓州看没有挽回的余地,就走了。
胡景翼随即给陈树藩打电话,威胁陈树藩。
陈树藩生气了,对着电话说:胡闹,你不听我的,你自己干好了,但你记住,你干是你的,失败了,你可不要后悔,我现在说什么也不会干的。
一席话,胡景翼有所觉悟,他就拉了个退路,说:要不你让参谋长再辛苦一趟,我们商量商量?
商量商量,可以考虑,但事关大局,关键时刻,他去不去,我可说不准,你等着吧。
陈树藩放下电话,问一旁的吴仓州:古岳,你去不去?
去,可以,但你得革命,要不,我还能我回来?
谁说我不革命,我不是在等待时机吗,你也是,别人不了解我,你古岳也不了解我,胡闹他胡闹,急不可待,我也跟他一样,干大事那能沉不住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不知道?
督军,话说到这,我也告诉你,我们同舟共济,玉石俱焚。
陈树藩感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紧紧握住吴仓州的手。
胡闹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他愿怎么闹,他怎么闹。
两人笑了。
6,
胡闹也在犹豫,他不是不想动,他是不想轻举妄动,一是该发的枪支不到位,一是郭坚他们的军纪差,动起来,怕达不到目的,反而害了三秦大地,最后迫于督军的压力,他去打,但不真打,而是放一条通道,让郭坚、耿直和曹世英、高俊汇合。
耿直不知道胡景翼也想起义,竟去攻打蒲城,结果被胡景翼手下的岳维俊部打死。
胡景翼离开三原的时候,留张义安部驻防,这时举事成功,电邀胡景翼和曹世英三原会合,共谋反陈大计。
胡景翼到三原即被张义安,田玉洁,岳维俊,邓宝珊推为总司令。
曹世英到三原被杨虎成等推为总司令。
三原一时出了两个总司令,后经国民党人士的协调,胡景翼为右翼总司令,以三原为根据地,组成西路,由张义安率师南下合围西安;曹世英为左翼总司令,以高陵为根据地,组成东路,南下进攻西安。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陈树藩派刘世龙旅从东、北;派张飞声、张丹屏和樊仲秀从西、南分兵抵御。
双方相持不下。
关中大乱,陕西大局动荡,成为全国护法斗争的焦点。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591/950434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