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梦想,一真藏在我的心底,多少年来,世事变迁,始终不曾泯灭:我要遨游寰宇,传播文明的种子。现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条件基本成熟了。
我在网上发帖,征集愿意参与这个项目的人。结果,应者云集,十五天内发消息给我报名的竟有三万多,我从中挑出两千对情侣。我们征得管委会同意和支持,抽调八千名机器人以供驱使,并为此新建了十三个专门实验室。
第一步,要完成一系列科技攻关,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大大提高飞船的速度,适应高速运动的船体材料,超大型飞船的内部系统设计,等等。再分解下来,各种各样的课题共九千余个。我不得不把所有报名的人全部纳入各个课题组,壮大力量。
在最关键的速度这个问题上,能达到光速当然是人们所期望的。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和实验检验,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要达到光速倒有办法,但光速运行的物质都是没有静质量的光子,显然无法让人和飞船以粒子方式运动。让物质以固定形体运行而不致分解变形,那么其速度最好能控制在十二万千米每秒以下的“亚光速”区。最终,我们将飞船的设计速度定在每秒八点五万千米。
经过长大农业十八年的准备,一艘庞大的太空飞船终于建成。飞船是在火星大气层外用最新研制的高端材料组装而成,长九千米,均宽三千米,下面实体部份高八百米,上面中空部份高四十三米,顶部外壳厚达十米,总质量三点七万亿千克,具有微重力效应。它的外观呈流线型,全部外壳都是光能接收器,内部有土地湖泊,有森林庄稼,有房屋及各种完善的生活和科研设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就象一个悬浮的岛屿,所以称为“太空岛”。
这艘飞船配备了最先进的监测控制系统,能对十五亿千米内的目标作观测分析,修正航向,规避危险。另外,船体四周还有一种特别的保护措施——能量墙。平常,能量墙处于“隐身”状态,遇到危险,比如有宇宙尘埃接近船体,系统便会自动启动能量墙,将尘埃击毁。有了这些防范设施,飞船可以说坚不可摧,因此,它也被称为“太空堡垒”。
又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测验试和蓄积能量,我们向宇宙进军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六九年六月十一日,大执委黄海把我请到诺亚城广场,要我为一尊雕塑揭幕。问黄海是什么雕像,他再三不肯透露。在几百名观众的注视下,我缓缓拉下幕布。观众响起热烈掌声。
原来是我的铜雕!一双大眼遥视天际,脸部轮廓分明,左手叉腰,右手拿一本书——《天堂计划》。左、右两边各立有一块合金碑,左边一块刻着:仙苑伟大的缔造者——马啸天;右边一块刻着:这里做什么都可以——除了强权和暴力。(这是我在《天堂计划》里的一句话。)
我很感意外,他们事先也没征求我的意见。我把黄海拉到一边,问起事情原由。黄海称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是一些委员提出倡议,管委会投票通过后作出的决定。我要求撤去雕像和铭文,好说歹说,黄海都推托这是大家的决议,叫我不要拂众人之意。看实在没法,我只好退一步,要求把左边那块碑上的铭文换掉。软磨硬泡之下,黄海终于松了口,但表示只能换我的名言,并请求我选定。我想了想,找来纸笔,题目了六个字:和平、快乐、进取。
五千小型机器人和两百人的先遣队已经在太空工作,其它物资设备也陆续运入。太空岛上还建立了生物基因库、人类生殖细胞库和人体冷冻库。应我的请求,把丽柔、蒂姆、蓼莎、长江等八十具尸体从诺亚城郊的冷冻库移送到了太空堡垒里。
火历六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仙苑管委会在航天中心为我们第一批宇宙文明使者召开隆重的欢送会,二十多万人从各地赶来相送。黄海和我分别作了讲话。仙苑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保持联系,共享科研成果。最后,我振臂喊道:“朋友们,一亿年后再相会!”全场响应:“一亿年后再相会!”高呼声此起彼伏。
三千八百人分别登上二十多艘航天飞机,穿越大气层,经一个特殊通道,进入太空堡垒。人员下来后,我们留下了三架航天飞机,其余的返回火星。太空堡垒绕火星飞行,踏上征途之前,我们要把人类的第二故乡看个够。一圈,两圈,……五圈,许多人眼含热泪,颇有些悲壮的意味。我本想对大家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可话未出口,已感到气阻声咽。我挥手下令:“加速!”能量加速器启动,太空堡垒第一次加速,速度达到五十千米每秒,冲出火星引力场,闯入茫茫太空!
两小时内,太空堡垒又经过十次加速,将速度提升至八点五万千米每秒。每次加速的时候,人体会有强烈的不适,但速度稳定之后,那种不适感也就消失,如同在火星地面上一样,只是引力小得多,人是轻飘飘的。为方便人们行走,特制了一种加重鞋,质量在八十至一百二十千克之间,供人们选穿;所有通道两边都加了扶手,供人把持。农林作物全都设计了固着装置。
第一天的飞行,各个系统运行正常。能量防护墙粉碎了陨石、尘埃等物的多次亲密接触企图。太空堡垒有两套抓捕系统,根据需要,能将经过外壳附近的固态物、气态物、微粒子捕获,以作研究之用或作为堡垒内的物质补充。我们以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为第一个目标,全速前进。
八月三十二日,我们已经飞出太阳系。以太空堡垒这样的速度,到达比邻星需要近八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科技研究。人类未知的奥秘太多了,既有重大而吸引人的课题,也有不起眼而实用的小技术。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是怎样的现状?时、空的本质是什么?有静质量的物质能否达到或超过光速?太空中还有智慧生物吗?能不能人工合成食物?什么办法能让死去的人复生?黑洞、快子、反物质、暗物质……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但我们已经坚定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坚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去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七七年四月三十六日二十二点十九分,我们抵达比邻星系,而此时接收到来自火星的光电信号显示的时间是七三年一月四日七点五分,除去信号传输所用时间,推算出我们的时间比火星慢了一百三十三时十八分。
太空堡垒没有减速,保持与三颗恒星五亿公里以上的距离穿过比邻星系,没有发现大的行星。
又途经几个恒星系,没有发现智慧生命的踪迹,也没有找到能够进行改造后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有的星系根本不存在大行星,有的星系的行星是液态星,有的星系虽有大质量固态岩石行星,但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直到九八年五月,我们终于碰到一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命名为“天龙系”。
太空堡垒减速至五千千米每秒,对天龙系作全面的考察。它只有一颗恒星,质量约为太阳的二点六倍,平均直径一百八十亿千米。共有六个大行星,由近到远,分别是叫做赤龙星、黄龙星、青龙星、紫龙星、白龙星、黑龙星,六颗行星上仍然没有生命的迹象。经过充分观测,青龙星、紫龙星、白龙星这三颗行星都具有开发的潜力,它们都是岩石星,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零下七度、零下三十八度、零下六十三度。其中,青龙星直径七千三百千米,距天龙两亿九千万千米,公转周期五百三十八天二小时十一分,有金屋内核,还具有稀薄的大气层,密度为火星以前大气密度的十多倍,是我们人类落地的最佳选择。
开发青龙星的第一步是为它升温。太空堡垒彻底减速后悬浮于青龙星上空,用航天飞机将大部分机器人运送到青龙星,勘探、采矿、建厂、冶炼、制造。首先再制造出数万机器人,然后进一步建造大量飞船和“阿波罗”系统。“阿波罗”系统收集的能量不断为青龙星加温。
第二步,增氧造水。飞船穿梭飞行于太空,主要收集汽态水,捕获氧、氢、氮等气体分子。机器人则开始修房造屋,并从矿物质中分离氧元素和氢元素,再合成液态水。经过十二年的努力,青龙星大气层密度增加,地面达到零点八个标准大气压,平均气温上升到摄氏十度,只是水资源还不充足。
第三步,营造生态系统,繁衍人类。植树、修渠、垦荒,开展农、林、渔业生产。当然,这些活动主要由机器人完成。青龙星的磁偏角较小,季节变化不明显,赤道与两极的温差悬殊,所以我们首先开发的是中纬度地区。太空堡垒抽出三千六百人进入青龙星,建起人类生产线。最初十年以每年九千人的规模生产人口,以后逐年增加。
到火历一三七年,水资源短缺问题得以彻底解决,青龙总人口增至五十六万余人,机器人数量近两百万,动物种类二十四个,社会组织形式基本效仿仙苑的模式。
这时,收到火星方面的信息,他们已对地球作了消除辐射等处理,准备重返地球。开发青龙星的成功和重返地球的计划,都让我欣喜不已。我坚信,终有一天,人类文明之光将照耀整个星宇。
该往下一站进发了。征求来自仙苑那四千人的去留意向,有七百多人愿意留在青龙星。我作过调查,愿留下的都是与原来情侣分手而另有所爱的人。从青龙星的“年轻人”中征集八百人加入太空之旅,并对太空堡垒作全面检修,补充必要的物资设备。一三七年十月一日,我们离开青龙星,驶向未知的空间。
一七九年,我们在“天鹰系”找到两颗有大量固态水的行星,其开发难度更小。升温、化冰、分解水获取氧……两行星同时开发,至二三三年,人口都超过了两百万。青龙星人口已达三千万,他们下积极开发紫龙星;火星、地球上的人们则准备建造四艘太空堡垒,向宇宙不同方向探索。
告别天鹰系,再次踏上新的征程。二四四年七月七日,我进入冷冻库,在保存丽柔尸体的保储箱旁,追忆和她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她在里面已经静静地躺了近百年,我仍然无力将她唤醒。
我们还能不能再相聚?还能不能看到她那如花的笑颜?我虔诚地跪倒下来,心里默念:“上天,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眼前一道璀灿夺目的红光闪过,随后听到有人报告:“马大,发现奇怪信号!”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500/950158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