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蒂姆道:“霍先生,还是讲讲你们是怎样离开地球的吧。”
“老师的计划,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运载工具,二是生存条件。老师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购买了一大块荒废的土地,地面之上公开进行‘生物圈三号’实验,主要由我们这些老师的学生完成,洪光也是当时的参与者之一;地下则秘密制造运载工具,主要靠重金罗致优秀的航天技术人才。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做好了大部分准备工作,原定2069年实施。不料2068年便爆发核大战,只得将计划提前。2068年8月6日,我们分乘两艘太空飞船,离开地球。”
章院士问:“有个问题我不明白,你们飞船升空怎么没有被各国监测系统发现呢?以至于至今人们还不知道这件事。”“我们在火箭和飞船上设计了电子屏蔽装置,一般的雷达系统很难发现。加上核战引发的恐慌和混乱,而且很多先进设备已遭摧毁。我想,大概就是这些原因吧。”
我想起一个问题:“霍先生,洪教授为什么没有随同你们到火星来呢?”“洪光?他是放不下妻儿。不过,到头来还不是失去了。”
章院士道:“来到火星,最初的日子一定很艰难吧?”“何止是艰难?简直就是九死一生,各种危机接踵而至。虽然我们在地球上作了长期的准备,但是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让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立足点选在这个大峡谷内,是在地球上就定下的,一则可以避开大风暴,二则这里靠近赤道,地形又深陷,平均气温比其它地方要高一些。”
我抢着问道:“霍先生,要在火星上长期生存,有两大难题必须攻克,一是水源,二是氧气。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在地球上时,通过对各种火星探测资料的分析,我们深信火星上必定存在地下水。来到这个峡谷,通过勘测钻探,地表至地下五、六米处都没有水,而六米至三十多米的地层内则含有较丰富的固态水。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利用深埋地下的固态水难度太大,我们希望找到液态水。后来对峡谷里多处地方进行钻探,终于发现了液态水!”霍里奇用手指着脚下:“它就在这一带地下深处。于是,我们就在这里着手建造‘生物圈四号’。”
停顿一会儿,霍里奇接着道:“前人曾做过‘生物圈二号’实验,终因氧气含量下降而宣告失败。我们在进行‘生物圈三号’实验时,老师通过基因技术,培植出一种新的厌氧菌,命名为‘普氏菌’。‘普氏菌’专门吸收二氧化碳,分解释放出氧气。现在,我们便是利用‘普氏菌’,保持系统内的氧气平衡。”
蒂姆问:“建造这么大规模的‘生物圈四号’,材料中从哪里来的呢?”霍里奇笑道:“‘生物圈四号’哪有现在这么大,这是‘生物圈五号’了。‘生物圈四号’只有两万平方米,都是用从地球上带来的高新材料建成的。现在的‘生物圈五号’则是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后,于三年前才建成使用的。‘生物圈四号’已拆除了。“
听霍里奇提到“人力资源”,我又有了新的问题:“霍先生,你们最初来到火星是多少人?”“十个人,九男一女。”九男一女?二十余年后发展到一百三十多人,这……再联想到蓼莎与波娃如此相象,我似乎明白了。霍里奇巡视我们一眼,喝口水,继续道:“本来,老师是准备物色几对年轻情侣,到火星上繁衍生息。但因核战骤起,打乱了原来的计划。我们仓促行事,上飞船的除了老师的学生,就是一些技术专家,所以造成男女性别不成比例。到找到水源、‘生物圈四号’建成、我们基本站稳脚跟时,发展问题就迫切地摆到面前。”
蒂姆道:“你们可以多往返地球几次,运来一些人和物质啊。”章院士马上否定说:“这在技术上很难实现。要知道这是超远距离的太空飞行,飞船飞一次不出事已经是万幸了,同一艘飞船要在短时间内作多次飞行,以现在的技术,那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霍里奇点头道:“不错,这位朋友一定是航天专家吧。还有一个因素,我们当时并不知道地球上的情况,所以也不敢贸然返回。等到洪光与我们取得联系时,已是十多年后了。”我接话道:“于是,为了增加人口,你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蒂姆脱口而出:“克隆!”
霍里奇表情复杂,端起水杯,又放下,叹息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老师召集所有人商议,我们都没有反对。克隆人,在地球上所有国家的法律都是禁止的,那主要是因为会引发道德伦理的混乱。不过在这里,还没有形成家庭体制,所以暂时不会出现什么伦理问题。”蒂姆道:“那就放心地克隆啊。霍先生,什么时候也给我克隆两个小蒂姆出来?”霍里奇接着说:“我们十个人,除了老师自己觉得他年老体弱、不肯捐出细胞克隆外,其他人都抽取细胞进行克隆,然后用试管培育。”
我担忧地问:“这些克隆出来的人,在智能上有没有什么问题?”“克隆的人,你们已经见到过了,蓼莎、波娃、罗斯、克里,都是克隆人。你们觉得她们怎么样?”蒂姆道:“都很好啊。”章院士说:“看不出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
霍里奇道:“他们各方面确实与常人无异。但是,随着他们的成长,有些问题开始困扰我们。首先,他们的长相与为其提供细胞核的‘母体’太象了,很多人难以区分。在这里,你们将会看到四十多个‘蓼莎’,‘霍里奇’也有十来个。”蒂姆笑着说:“这个问题容易解决,可以给他们实行整容术啊,让每个人都变个样。”“整容确实可以考虑,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精力来做这件事。第二个问题,这些人长大得知自己是克隆人后,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出现诸如自卑、自闭、孤僻、情绪易失控等心理疾病的症状。另外,同一‘母体’产生的后代之间容易形成派系,引发不测事件。所以,在我们知道地球上人类并没有灭绝之后,便停止了克隆人。”
我领悟到一件事,说:“洪教授建立人类基因库和生殖细胞库,一定是普老让他做的了?”霍里奇点头默认,然后站起来说:“三位,先用餐。下午我带你们参观‘生物圈五号’。”
吃罢午饭,来到楼下,霍里奇指着刚才过来的方向道:“那一边你们已大概看过了,我们往这边走吧。”走过一大块一大块的麦田,接着是油菜区、大豆区、蔬菜区,然后是一个长约两公里的湖泊。霍里奇介绍说这叫“太平海”,当中建有一座斜拉式人行桥,海面浮着鸭群,水里游着鱼虾。穿过太平海,两边都是果树,果实挂满枝头,似乎有人在里面忙碌。再前行,便是一片葱郁的林区,间杂着乔木和灌木,只是都还没有长成材。霍里奇带我们一直走到尽头,指着墙外说:“这外面建有两座核电站,能源是我们的命脉。”
回来时,霍里奇又带我们进入各处楼房内参观。有住房、餐厅、储藏室,有实验室、生产加工车间,有“普氏菌”培养室,还有一个养鸡场。参观过程中,我们碰到不少“蓼莎”,还见到几个年轻的“霍里奇”,以及其他一些长相非常相似的人。
回到二号楼,已是暮色苍苍,有些地方已打开了大功率电灯。章院士随口说:“点这么亮的灯,是不是有些浪费?”霍里奇答道:“这是为了催熟作物,要赶在大风暴到来前,把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催熟。”霍里奇把我们交给蓼莎,说自己还有事,先走了。
吃完晚饭后,我憋不住心里的一些疑问,便去找蓼莎,试图问个明白。敲开蓼莎的房门,见她的屋内与我们住的房间摆设也差不多,只是墙上多了一些小饰物。我客气地说:“蓼莎小姐,能和你谈谈吗?”“当然可以,请进吧。”“这个,我们还是到外面去走走吧。”“好吧。”
和蓼莎漫步在明灯下。我首先作自我介绍:“蓼莎小姐,我叫马啸天,今年应该是二十八岁。请问你现在多大了?”“啊,马先生。我的年龄嘛,按火星时间算,是十岁;按地球时间算,是十八岁了。”“你的工作岗位一直是在这里吗?”“我们的工作岗位是没有固定的,通常会定时轮换。我已经换过十多个岗位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你们安排工作岗位呢?”“十五岁左右吧。”我停下脚步,惊讶道:“这么小就工作?你们不读书学习吗?”“据老师们讲,我们十五岁时的知识水平,已相当于大学毕业了,所以一边工作一边进修。我想,主要原因还是这里人力缺乏。”“那么,蓼莎小姐,你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吗?”“马先生,你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呢?我觉得,工作是为了生存,是每个人的责任。”“蓼莎小姐,我发现这里面似乎不足一百人,其他人到哪里去了?”“马先生,你真细心。他们大部分是出去寻矿、采矿,还有一部分是用直升机到两极搬运干冰。”
我突然想起,曾在地球上看到过这样的报道,说有科学家发现火星极地的干冰在减少。原来竟是这么回事。
“你知道干冰运回来做什么吗?”“好象主要是用于培养‘普氏菌’吧。”
沉默了一阵,我心里在思忖着最想问的一个问题该如何开口。走到一处石凳旁,我提议道:“蓼莎小姐,坐一会儿吧。”我挨着蓼莎坐下,问:“蓼莎小姐,你认识波娃吗?”“她是个狐狸精!”“你说什么?”
蓼莎羞涩地一笑:“对不起,马先生。这里面就一百多人,我们当然都认识了。”“你和她长得那么象,走到一起,我一定分不清谁是谁。”“这都是老师们的错误造成的后果!好了,马先生,我们不谈这些行吗?你给我讲讲地球人的生活吧。”……
躺在麦桔铺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或许是因为它今天吸收的信息太多了,需要好好加工梳理。“生物圈五号”,实在是一个很完备的系统,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实现了人类在地外星球生存的梦想。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片狭小的天地,它能承受住多大的考验?如何才能打破这种限制?如何建立理想的世界?亚特兰城,将向何处去?火星,将向何处去?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500/950156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