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网游竞技 > 反转三国 > 第一回 青城故事

?    青城山,北接岷山,连峰北绝,山林青翠,景色青幽。因其青翠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静的一个。

    由老霄顶南行五百里山路,有亭名逸仙。但问乡人,多摇头只道不知此中由来。自逸仙亭再走一段崎岖山路,有一山村。村中青壮多靠狩猎为生,老人妇女也种几亩薄田。虽过的不甚富裕,倒也悠闲自在。

    这日傍晚,忽有一长须老者领四少年沐着霞光步入村中。但见老者峨冠博带,道貌非常;松形鹤骨,器宇不凡。路人几疑为仙人下凡,竟生出顶礼膜拜之心。

    四少年呈一字型跟在其后,全着白衣,神色却是各有不同。外面两人皆浓眉大眼,只右面一个神情冷峻,左面一个则满脸坚毅。中间靠左一位面目清秀,常自低头思悟,间或微笑似有所得。

    然右面一位姿貌温伟,最是逸群绝伦:每闻孩童戏于道旁则颔首微笑,若逢老者耕于田间必蹙眉伤怀。而老者显是闻得少年叹气,不时回头探询,眉目间饱含赞许之意。

    却说这老少五人行至村西,便择幽静处大兴土木、筑室而居。村人纷纷伫足,待彼此间问询后都觉茫然。

    有人说,这四人定是某处富豪来此避仇;有人说,这老少必是哪家显贵归隐山林;更有人说,这四人或是仙人下凡修道历练。

    众言纷纭,莫衷一是。但无论何种猜测,都不是这些山野小民敢过问和阻止的。

    于是,这五人便住了下来。

    虽是如此,乡人心中终是有些疑问胆怯。数月下来,但闻屋中朗朗有读书声,左右隐约听见什么“兵者”、“为上位者”,却只是不懂。鸡鸣时分又常闻院中呼喝声不止,初始邻里只当是有强人寻仇到此,一个个胆战心惊。

    有几个胆大少年近处看时,却只见两少年或舞枪或挥戟,另两少年指着一处沙堆争论着,好不热闹。当下这几个少年看得热血上涌,便也要学。

    老者不好拒绝,只说要先问过各自父母待同意时再学不迟。几人大喜,回去就将所见种种告知村中长老。长老恐日后生变,本要拒绝,但经不起少年磨缠,又见村中少年大多有此意,只好说再过几月若无事便可去拜师学艺。

    如此又是数月,村中长老见那老者平日多散资财,兼通医术,村人多受恩惠;又见四少年个个武艺不俗,谈吐也颇有风度见地。心一安,便择文武资质尚佳的少年共二十人随老者学艺。老者也不偏心,只一般的对待。

    一时,村中好不热闹。

    岁月悠忽,老者并四少年转眼已居此七年。

    却说一日青城山下一条小道上,**个年轻小伙望村西而去。你道是谁?正是那日随老者来此的四少年并学艺的五名精壮汉子。

    为首一人显是那日温伟少年,此时却长得身长八尺余,面如冠玉,越见其威容。身后一人清秀俊逸,眉目间甚有风采。再后紧随右面一人身长亦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左面一位略显彪悍,身长想是也有七尺七寸,净面微须。此二人不问可知,必是那日外面两人无疑。至于余下五人皆精明强壮,眼露微光。显是村中精英。

    一路但见山道石阶,古木参天,时闻鸟语虫鸣,流水潺潺……隐隐约约的似有古筝之声在古树中流溢。

    不一会,众人望见一谷,形如长蛇,皆光峭石壁,并无树木,中间一条大路。那俊秀之人心下寻思:好一处险地。四下望时,见众人都是这般心思。乃回首对身后二人道:“子龙、子义,汝二人也知用兵?”

    “便汝和文龙知道,吾太史子义却是傻子?”那两人想是早已习惯这等言语,也不怒,只那彪悍汉子一笑道。

    俊秀青年闻得此言,似还想再说。但听见为首一人笑道:“行了,奉孝。知道你深知兵事,子龙、子义又何尝不曾用功?汝若有胆,可敢与子龙一战?”

    奉孝一听,忙道:“若单打独斗,文龙你也才与子龙、子义平手,何况我不善枪棒。”

    “奉孝,徒呈口舌又岂是吾等强项?”说话一人,浓眉微扬,显是众人口中武艺不凡的子龙。奉孝闻言,俊脸微红。诸人见此俱都大笑,想平日里哪曾见他这等窘样。

    正笑间,忽道旁丛林跌出一血人。身上多处划痕,左肩更是叉着一只羽箭。众人一惊,待近前看时已昏迷不醒,只手抓一把大刀不曾松开。

    文龙怜其伤重,欲救回村中医治。只见奉孝微一皱眉,阻止道:“此人重伤恐难救治,再者,若日后有人寻至村中,岂不令乡民受灾?”

    文龙便要斥责,但知奉孝素来考虑周详,也无恶意。便劝慰道:“奉孝多虑了,大丈夫处世当上保天下平安,下为黎民谋福。今遇一垂死之人而畏惧不救,他日何以扶危救困?”众人听了,脸上俱有惭色。

    当下文龙便令五壮汉轮流背负伤者继续前行。众人一路自是就着顺道地理谈论起了兵法精要。

    时间就在这争论欢笑中流逝,像身后的路一样,越来越远。

    行文至此,各位看官想是已然明白了四人身份。不错。文龙便是本书主角王泽王文龙,剩下三位乃郭嘉郭奉孝、赵云赵子龙、太史慈太史子义是也。

    “这人受伤不少,但好在大多为外伤,休养数月便可恢复如初。”老者仔细地查看了那人的伤势后对四人道。又见众人心虽稍安,兴头却是不高,疑道:“汝等这是为何?此番下山观世情如何?有何感悟?”

    见郭嘉等人沉默不语,只望着王泽。老者又道:“文龙,你来说说。”语气甚是慈蔼。

    “禀先生:今次外出,一路所见皆为离家出走之百姓,卖儿卖女之父母,更有人食人、甚至易子而食之惨剧。”言及此,眼中满是悲愤。而三人亦是神情悲痛,恨不能割己之肉救民。

    老者闻听,只“哦”了一声。想是早知如此,或是经历的多了。见众人神情,微微颔首道:“汝以为这是何故?”

    “自桓帝以来,外戚窃权而内官干政,上不以民为本,卖官粥爵而饱中库,设奇邪而乱后宫。各级官吏不体恤民情,贪脏枉法而饱私囊,地方豪强巧取明夺而贪豪奢,耕者失其田而居者无其屋,加上连年灾难接踵,故有此等人间地狱。”王泽答道,这几日他全在思索这一问题。

    老者听罢看向郭嘉,徐徐问道:“那汝观天下大势,不知走向如何?”

    郭嘉知是先生在考教自己,只一拱手便道:“今日之朝廷犹如朽木支撑之大厦,虚有其表而无其实,若遇风吹草动,则轰然而倾也。而百姓之灾难已到无可复加之状,若有一士登高而呼,则四方云集而八方回应,当蹈先秦覆辙。”

    “恩。”老者又看向太史慈、赵云二人,只一副“定是这个道理”的样子。又知二人素喜武艺兵法,也不多问。清咳一声,道:“汝等所言,皆有道理。只不全、不远。人必先自辱而人辱之,房先内柱腐而后倾。当谨记。”见王泽等人点头,又道:“当今朝廷,外强而中干。若乱起,则地方豪强必如风起云涌。时日一久,定成尾大不掉之势,故终不为朝廷所用。更有甚者,四周窥探中原之心久矣,若战乱迭起,此辈一定会侵入中原来混水摸鱼,如是则天下将更加混乱,百姓得无宁日!”

    言及此,听讲之人俱是一颤。老者也不多谈,命四人近前道:“真如此,汝四人该当如何?”

    太史慈一向大义,接口便道:“慈愿得遇明主,上阵杀敌。”赵云听了,也出列道:“云愿遇明公,报国安民。”掷地有声,显是二人真心如此。“嘉当辅佐仁主,临敌制变。”郭嘉感二人诚恳,想起平日所学抱负,随后道。

    老者听了,连连点头。亦深知三人本领,知其所言皆出本愿。见王泽只低头不语,想是有甚难处。笑道:“文龙该当如何?”

    王泽心知己志过大,本不愿说。但见三人都说了,又看老者问起,乃大声道:“泽愿做仁主,扫天下群丑,解百姓倒悬之苦。”说罢,昂然挺胸,不怒自威。众人均感其大志。

    “好。好。好。”老者抚须大笑,“汝三人看文龙似是仁主么?”言语中竟无半点怀疑。

    这四人自幼一起习文弄武,私下如何不知?因王泽本就年纪最长,平日里对三人颇多照顾;又知其兼资文武,尤能用人;更,宽仁有度,心怀万民。于是,三人思虑片刻既长跪于地,齐声道:“某等愿随主公,扫天下群丑,解百姓倒悬之苦。”

    这一跪,虽不出老者所料,但终究是让王泽吃了一惊。忙扶三人起身,“吾辈所言,当为万民。岂敢受此大礼?况吾四人同桌七年有余,虽无兄弟之名,却有兄弟之实。又安能受此大礼?”

    “吾等非跪文龙,乃为万民跪仁主耳!”郭嘉说罢,方才带着二人起身。

    孰知,这边刚起,那边却有人声要挣扎着起来。众人听到声音,回头看时却见那伤重之人竟不知何时醒转,闻得众人言语不凡也要起身下拜。奈何身体不支,又被文龙阻止:“这位仁兄却是为何?”

    原来,那人乃是聂壹(西汉武帝时商人,曾发动“马邑之谋”,向匈奴进行诱敌战,可惜失败告终)之后聂辽聂文远,为避乖辟怨,遂改张姓。不想一日仇人寻到住处,张辽见人多,砍翻数十人只身逃出。待到青城山下因流血过多又几日不饮不食,这才晕倒,幸得王泽等人相救才保不死。醒来时,又得闻众人大志,更于己有活命之恩,这才要认主。

    郭嘉闻听由来,面上稍红,想是记起文龙之言。赵云二人听到张辽连砍数十人,壮其行,言日后定要切磋一二。独王泽听了大喜,心道又得一良材。

    老者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并不插手。这时见各人神情,才道:“如此,尔等当好生照看文远。三月后,尔等就下山去吧。”

    三月来,张辽自是好转。终日同四人一起,每每谈及谋略兵法,均讶其计略周备;又常切磋武技,俱深知其武勇。再见其面如紫玉、目若朗星,众人都道:好一员良将!

    这一日,老者将五人并一众弟子唤至院中,道:“尔等随我多年,可知大丈夫生逢乱世该当若何?”说完一扫众人。

    “扫天下群丑,解百姓倒悬之苦!”声音洪亮,震天动地。其中尤以五人气势最是雄壮。那一日五人事迹众人都是知道的;又是热血男儿,是以今日有此一答。

    “好。”老者亦受这冲天豪气的影响,大声道:“文龙素有大志,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汝等当奉为主公,听其号令。”

    话一说完,包括郭嘉等人在内俱都拜服于地,齐声道:“主公在上,我等将一生追随主公左右,永不变心!”

    “吾何德何能,怎敢当先生如此评价?怎敢受诸位如此拥戴?”王泽闻得老者所言,早已惶恐。这时又见自己深受众人爱戴,乃谦虚道。

    老者见其模样知道早已大喜,但不点破,只一笑,道:“即如此,汝等先下去准备,待明日便可起程。”下面众人虽心有不舍,但见老者话已至此,也不言语,起身送老者回屋便各自散去。

    傍晚,老者独坐逸仙亭中。但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

    “哎!”老者长叹一声,“这中华大地终究不能太平么?”言罢欲起身回走,但不知若何此时老者身形颤巍巍的,竟似瞬间苍老数十年岁。“罢!罢!罢!这世界终究是那帮少年的。由他去罢!”一念及此,老者又重新抖擞了精神摇摇晃晃的一步步走向村西。

    只留下一声声长叹和那暗淡的背影无限孤独。

(https://www.tbxsvv.cc/html/36/36070/948453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