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尧舜禹东方文明古国缔造者 > 二烈妇千里殉夫君 两英灵洞庭为神主

?    再说娥皇、女英,自舜出巡后,日日思念,夜夜盼望,希望他早日归来。可是过了一月又一月,仍不见消息,心中纳闷,担心他年老体弱,经不起路上的风风雨雨,深悔当时不曾与他同行。

    正在望眼欲穿之时,突然远远来了两个陪同舜一起南巡的亲随。她们见舜未归,却来了两个亲随,心中疑惑,为了解情况便迎了上去,得到的消息是舜在苍梧仙逝,并有遗言道:“舜才疏学浅,蒙先帝拔于草莽,授以天下,又以汝姐妹妻舜,此恩此德终身不忘。为弘扬先帝德行,不忘民生疾苦,暮年尤不敢苟安。虽年老多病,仍勉强南巡,家中之事,全仗二卿操持。舜一生能有微功于天下,亦得力于二卿也,故常感二卿之贤。不意此次南巡却一病不起,从此不能再见二卿也。吾在世之日,未为二卿留下何物,二卿虽也年高,尚只能艰难度日,诚望洁身自爱,方不愧为圣君之女。

    吾崩之后,二卿不必来苍梧,留在家中岁岁祭祀先帝,吾于泉下亦乐矣。

    吾虽以天下授禹,而商均仍在诸侯任上,尤恐有失众望,请二卿严加教诲,使其弘扬先帝之德,造福一方,此舜之愿也。

    舜今已去,二卿保重!”

    娥皇、女英自幼受尧夫妇教诲,非常贤淑,一生遵守妇道,从不以帝女帝妻自居,夫妻恩恩爱爱过日子。今日听到舜突然离去,有如万箭穿心,二人放声大哭,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来。两位使者见此情景,一时不敢离开,因触景生情,也陪着哭了一阵。又恐娥皇、女英悲伤过度,有损身体,只好强忍悲痛,再三劝慰,可是那里劝导得住。两位贤女接连哭了几日,特别是在清理舜的遗物时,眼见剩下的衣冠一堆,都是舜平日舍不得穿,一直放在箱中不知多少年了,却仍是新的。

    舜与尧一样,非常节俭,平时穿着普通士人衣服,只有在上朝和举行大的祭祀、仪式,才穿上华丽的朝服。她们目睹着遗留下来的衣物,想起他从此再也不会回来穿了,更是倍感凄凉。

    过了几天,商均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回来拜见两位母亲,商量后事,母子又抱头痛哭了一场。娥皇、女英按照舜的遗言,又扎扎实实地训诲了他一番,并令他立即回封地设灵守孝,好好料理民事,多多造福于民。

    商均走后,娥皇却对女英道:“苍梧乃千里蛮荒之地,听说那里人烟稀少,寂寞之至。帝为不劳民力,葬身于彼。那些与他同行之人,尚能留在彼处为他守墓,而你我是他生死与共之夫妻,岂能让他一人独卧荒野?故愚姐欲去苍梧,生则为君守墓,死则葬于他身侧。姐走后,贤妹可去虞地,好好教诲商均,令其洁身自爱,勤政为民,为帝保住虞氏一脉,此姐之愿也。”

    女英道:“姐姐说那里话,既然你我同是他的妻子,你又是我的姐姐,怎能让你一人千里而行。况且路途遥远,途中多有险阻,岂是一个孤身女人去得的。万一路上遇到了什么危险,姐姐一人如何应对?妹以为要去就两人一起去,这样才有个照应。”

    娥皇自忖道:“当年父亲把我俩同时嫁给了舜,现在都是他的妻子,我若坚持不让她去,岂不会被人误认我把她排斥一边?况且她也是好意。”想到这里,只好答道:“既然妹妹也有此心,那就姐妹一同去吧。”

    她们虽然同为舜妻,却从不嫉妒,姐妹一直互相照应,今日同行更是相依为命。为替朝廷节省开支,行前她们不但没有奏报朝廷,就连邻里及她们的儿子商均亦不知道。因帝夫人出行,朝廷要是知道,必须派人护送,这样兴师动众不但给朝廷带来麻烦,也给百姓增加负担。为此她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两人清早背着行李,混在普通民众中,悄悄离开了蒲坂,沿着南去之路,开始了千里之行。

    南方道路曲折,高低不平,十分难行,而且人烟稀少,语言难懂,问路亦十分困难。这两个老年人在干涩的秋风中,爬山越岭,过河渡水,显得十分落魄。

    娥皇回想起父亲当年为考察舜,别出心裁,让她们跟随舜巡视,走过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那时舜在身边,一切有他做主,天不怕,地不怕,狼不怕,虎不怕。那时因年轻力壮,踏高山如履平地。后来由于父亲的安排,姐妹俩都嫁给了他,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时只希望夫妻恩恩爱爱,平平安安过一生,没想到舜为了推行父亲的德教,把她们安排去沩汭孝敬公婆,夫妻分居。由于舜忙于朝政,很少回家,夫妻常不在一起,自己未能生育,女英也只生了一个商均。姐妹住在乡下,一过就是几十年,直到舜的父母去世后,才回到蒲坂,此时却红颜已逝。后来舜为避禹,迁往鸣条,一住又是几年。此时舜已十分苍老,却还要去南巡,不幸夫妻从此分手,再无相见之日。她们越想越伤心,一路带泪而行。

    几十年过去,沩汭的风风雨雨已使她们头发斑白。今天的一路秋风使她们显得更加苍老,越来越走不动了。虽然到了这地步,她们还是不肯惊动官府,不想打扰百姓,还是一直隐瞒着自己的身份,所以一路无人接送。姐妹俩常是饥一餐饱一餐,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愁云万缕。到得长江北岸,又面临渡江困难,江面只有几艘渔船往来。她们只好求助渔船。一位老渔翁见她们年老远行,又面带愁容,以为是北方落难之人,非常同情,不但渡她们过江,还请她们吃了饭,为她们指引了南行之路。

    她们谢别渔翁,又缓缓而行。这时由于吃饱了肚子,精神好了些。南望洞庭,千里碧波,渔船往来,水鸟飞翔,风景倒是优美。只是湖边道路曲折,行走仍是艰难,好在天气晴朗,路上没有泥泞。

    她们又行了几日,来到湘江在洞庭的入口处,由于早晚寒冷,娥皇感受风寒,突然生起病来,再也走不动了。好在那里有一片高地,洪水淹不到,比较安全,所以住户比较多,已形成村落。女英便想找户人家借宿。那知娥皇又不肯。她认为自己年老有病,恐讨人嫌。经村民指引,得知山上有茅屋数间,已无人居住。相传不久前一道士在此修炼,道士东去,房屋便空着了。

    姐妹两人近前一看,茅屋三间,虽然不大,却是后面松杉,前面竹林,茅屋隐蔽其中,显得十分幽静,正好安身养病,便在那儿住下,指望将身体调养好后再南行。怎奈天不由人算,娥皇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身体一天比一天弱。女英虽然无病,也由于日日夜夜照料娥皇,身体亦日渐消瘦,常感头昏眼花。

    村民们见她们这个模样,同样认为是北方落难之人南行就食。现在天寒地冻,两个白发老人,无亲无邻,无依无靠,又疾病缠身,对她们也非常同情。那些善良的村妇们,不但给她们送茶送水,还帮助她们料理生活,洗衣做饭,样样都干。娥皇、女英见了反而感到不安。

    想起自己病情严重,去苍梧已是无望,心中更加悲伤。由于再不能南行,只好眼巴巴地望着南方,却又被屋前的竹林挡住。自知此生此世就连舜的坟墓也见不到了,连他葬在那里?周围的环境如何?也无法了解了。她们越想越伤心,姐妹俩便在竹林中哭了起来,哭得涕泪带血。这时正是初冬,天气阴沉,她们的涕泪洒在竹子上,使竹子也染成了斑斑点点。据传这些斑点再也不脱落了,使竹子成了一个新品种,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把这竹子称为湘妃竹。后人有诗叹曰:

    烈女洞庭哭夫君,斑竹留下血泪痕;

    一别阴阳成隔世,何时能诉当年情。

    又有人作“梦江南”词曰:

    千里望,泪水洒竹上。夫君何处得安身?妻妾眼望穿,潇湘②各一端。

    且说附近的村民们,见这两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天天哭得那么伤心,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是思家,大家都来劝慰,用好言好语安慰她们。

    娥皇对村民们这种关心越发感到不安,她已在此病了月余,不知给村民们增加了多少麻烦。心想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弱,病情越来越重,很可能一病不起,再不能南行,留在这里无益,还不如一死了之。

    她为了不影响女英,也不再成为村民们的包袱,便对女英道:“现在我身体越来越弱,再也不能南行,那陪伴夫君的事就交给你了。现在你的身体虽然也弱了些,但只要不受我拖累,还是可以到达苍梧的,希望你不要再顾着我,还是一人去吧。”

    女英道:“我们自幼一起长大,又遵父命同时嫁给了舜,一辈子生活在一起。平时多亏姐姐关照。今天你重病在身,我岂能丢下姐姐不管?”

    娥皇见女英不肯离她而去,于第二天便勉强支撑着病躯,慢慢地往湖边走去。走到近湘江之洞庭入口时,远望南面的湘水,心中默默地对天祈祷道:“娥皇生不能再往南行,死后仍当随湘水而去苍梧。”

    再说那天女英见她要出行,还以为她身体好些,想出去散散心,于是也相伴而行。谁知当她们走近湘江口时,娥皇突然往湖中跳去。女英见了心中一惊,联想起娥皇前天对她说的话,很快就明白了娥皇的意思。娥皇这样做,正是为了不连累她。两人平时姐妹情深,女英认为不能让姐姐一人孤孤单单地留在洞庭中,但却又来不及相救,于是她也不顾一切,叫一声:“姐姐慢走,妹妹来陪你!”说完亦跳入水中。

    远处的渔民见有人跳水,慌忙赶来搭救,但已迟了,湖水像天幕一样合拢来了,淹没了两个老人的身躯。呼啸的北风吹得湖面泛起层层波浪,湖面上什么也看不到了。

    救人的船越来越多,他们一心想打捞起这两个落难的白发老人,可是晚了一步。他们忙了一天,连尸体也没有发现。湖边高高的百年老松上,昏鸦一阵哀鸣,黑色的夜幕慢慢地笼罩了大地,救人的船只只得失望地离去。

    过了几日,忽然来了几十个朝廷官兵,他们挨家挨户地查询:“此地是否来了两个贵妇人?”为首的官员还自我介绍道:“我叫伯夷,奉朝廷之命,一路寻找先帝两夫人,不知是否路过了此地?”

    一位村民答道:“我们这偏僻小村,远离朝廷,那有什么贵夫人来。”

    伯夷自己本也高龄,奉禹之命南行寻找舜夫人,一路打听到此,还通告沿途诸侯协助,却全无消息。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方才到得这里,却仍无结果,心中有些失望。因天气过于寒冷,感到很疲劳,便决定在村中休息二日,与村民一起坐着聊天。其中一个村民道:“不久前我们这里倒是来了两个素不相识的老妇人,却不是什么贵夫人,而是两个贫妇。她们贫病交加,便不想活了,于几天前投湖自尽。我们见她们如此贫寒,猜想是遭灾落难,流落于此,非常同情,大家都去营救,在湖中打捞了一天,却连尸体也没找到。”

    伯夷听了忽然醒悟,娥皇、女英历来节俭,从不显露富贵,必不以贵夫人身份南行。他们说的两个老妇人可能就是她们。于是后悔自己不见机,一路找贵夫人,民间那里知道。从而误了大事,此时才改口追问道:“那两个老妇人是什么模样?”

    村民答道:“年龄大约六七十岁,头发花白,形容憔悴,但轮角儿却还秀丽。她们穿着普通民妇的衣服,来到我们这里时,已是疾病缠身,不能再走了,只好寄居在我们这里的一个茅庐中养病。在此住了月余,她们天天面南而哭,而且哭得很伤心。我们猜想她们可能在南方有什么亲戚要去投奔,走到这里后因病缠身,再也走不动了,在绝望之下投湖自尽了。”

    伯夷听了顿足道:“是了,是了,这定是两位帝夫人了,她们要南行去苍梧为先帝守墓。先帝一生为百姓操劳,快八十高龄还念念不忘百姓,要亲自来南方看看,看看百姓的日子过得怎样。因年老经不起路上的风风雨雨,中途得病,驾崩苍梧。为不劳民力,便葬在苍梧。他的两个妻子是先帝尧之女,虽为贵夫人,却保持了尧的德行,遵守妇道,从不显露高贵。这次主上去世,她们哭了又哭,因思念主上独卧苍梧过于寂寞,姐妹俩南行伴夫。帝夫人南行本可奏报朝廷,派官兵护送,但她们却没有这样做,没有告之朝廷。下官猜想必是为了不给朝廷增加麻烦,不给百姓增加负担,故扮作平民,两人相伴而行。

    行前两人本无病,可能因深秋寒冷,风餐露宿,且人到暮年,又如何经受得起,故在路上生起病来。来到贵地后,因久病不能行,才千里殉夫,投湖自尽,真可谓千古烈女,可惜!可惜!下官来得太迟,没有及时挽救她们,留下永远的遗憾。只是她们出行,朝廷并不知道,等到朝廷知道后,马上派下官南行寻找,却因她们打扮成百姓,一路无人认识,怎么也没想到她们就在此仙归了。

    今日得知消息,可免了我等南行苍梧之苦,真是要感谢你们。只是如此贤淑之人却死于洞庭,葬身鱼腹,实在于心不忍。故下官决定自明日起,由朝廷出资,请水性好的苗家兄弟继续打捞,务必找到他们的遗体进行厚葬,以慰芳灵。”说完,便去她们所住茅屋中察看,果然发现了她们的遗物,由此确定了她们的身份。

    这消息很快就在洞庭传开了,附近水手及各种船舶都纷纷云集,共同打捞两位贤夫人的遗体。接连打捞了几日,却一无所获。

    一天晚上伯夷睡去不久,突然看到娥皇、女英领着一群侍女到来,其貌变得如同年轻时一样美丽动人,穿着也十分华丽。伯夷觉得非常奇异,不知怎么回事,一时看着发呆,忘了上前迎接。娥皇身边一女官喝道:“见我神主为何不行大礼!”

    伯夷听了只好跪下道:“伯夷拜见先帝夫人。”

    娥皇对那女官喝道:“汝等休得无礼。”然后才向伯夷道:“秩宗有所不知,我姐妹本欲去苍梧,来到此地因病只得住下。巧遇上天派来使臣,说先帝凡任已满,要归上天,现在已经离开苍梧,劝我等不要再去,并传天帝旨令,令我姐妹在洞庭为神。我姐妹不敢抗命,但要入仙界,先得脱去凡胎,故投入湖中,并非死去。请秩宗不要悲恸,也不必再劳民力打捞,可速回蒲坂向禹王复命。”说完不见。

    伯夷醒来方知是梦,果然自后不再打捞,只择日在娥皇、女英住过的房屋前设祭,抚慰芳灵。然后将她们的遗物带回朝中复命。从此娥皇、女英在洞庭为神的故事就传开了。

    几年后的一日,一位渔民正在湖中打渔,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使他的渔船摇摆漂泊不定,无法控制,眼见就要倾覆。他无可奈何,在慌乱之中,只好跪在船上向天祷告:“家中还有妻儿老母,就靠一人打渔为生,请求上天保佑,湖神保佑。”祷告完毕,便躺在船中,闭上眼睛,听天由命。那小船在大风大浪中摇荡漂泊。不知过了多久,小船被风吹到湖边一个浅滩上。此时天色已晚,四周已经摸不清方向,他只好躺在船中过夜。由于一天的疲劳,不久便朦朦胧胧睡去,却听得有音乐声。他定睛一看,远处划来一条官船,里面灯火辉煌。他非常紧张,只怕是找麻烦的,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在船中等着。

    那官船不久便来到眼前,船中有几十人,却都是女子,其中两个贵夫人立于船头,他被吓得跪在船舱中。两位贵夫人见了他却满脸堆笑,要他起来说话。渔夫见来者无恶意,便跪着问道:“不知是何方贵人?找小民何事?”

    一个侍女指着俩夫人道:“这位是湘君,那位是湘君之妹湘夫人,天帝命她们在此为神。夫人见你颇具孝心,在危急中还不忘老母,故救你来此。但七日之后还有一场狂风暴雨,危及生灵,你可告诉此间渔民,那日不可出船,以避灾难。”说完官船不见。

    那渔民醒来,虽知是梦,但事关生命安危,宁可信其有,回去后便把梦中所见说与其他渔民听了,并互相转告。到了那日,果然暴雨成灾,由于大家没有出船,所以没有遇上危险,得以安全,从此洞庭人更加感激湘君和湘夫人。

    这些故事越传越广,越传越神,据传后来还有人多次见到她们在洞庭显灵。那里的百姓为表示对两位先贤的敬仰,就在她们曾经住过的洞庭山为她们建庙,称为湘君和湘夫人庙,正式尊他们为湘君和湘夫人,成为洞庭二神主。春秋举行祭祀,四时香火不绝。

    洞庭一带的人还专为祭祀湘妃创造了一种祭神曲。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以潇湘①神为调作词两首。

    其一曰:湘水流,湘水流,九嶷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其二曰: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据传到了秦朝其庙尤存,始皇帝一行来到洞庭,遇上风浪,船在湖中摇摆不定,险些翻船。始皇帝大为恼怒,等到风平浪静后,他抬头一看,见前面有一洞庭神主庙,里面供着湘君和湘夫人。喜欢作威作福的始皇帝,心疑风浪与她们有关,便问湘君、湘夫人何许人也?陪同他南巡的一位博士跪下答道:“湘君和湘夫人便是尧女娥皇、女英,后来嫁给了帝舜为妻。帝舜南巡病死苍梧,娥皇、女英欲去为他守墓,中途路过此地,因老迈多病,遂投洞庭而死。后人慕其贤,为纪念她们,改洞庭山为湘山,在此修湘山祠祭之。”

    始皇自以为功盖三皇五帝,尧舜尚不看在眼里,更何况湘君、湘夫人。他认为她们只不过两帝妃,竟敢兴风作浪,阻扰当今圣驾巡幸。于是调来刑徒三千,尽伐湘山之木,使之变成一座光山,尤余怒未消,又改湘山为君山,即天子之山。此事足证湘山祠立庙之早。

    注解:

    1.潇湘——原为湖南境内二水名。湘水即湘江,为湖南境内四大河流之一。它源于永州,注入洞庭,贯通湖南南北,为湖南的代表河,故湖南又称湘。潇水为湘江上游支流,在零陵境内与湘水汇合,合为一水,故潇湘亦为湖南别称。

(https://www.tbxsvv.cc/html/30/30079/859315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