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天下太平,朝廷事情不多,一日伯禹临朝归来,心中喜悦,又想带妻儿去郊外看看。看小说最快更新)
他们来到郊外,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迎风送来阵阵芳香。庄稼的右边山坡下有一片村落,一条小溪从村前流过。一群农妇在溪边的石板上用洗衣锤捶打着衣服,大家一起谈谈笑笑,有的人嘴里还哼着歌儿,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禹又想起了当年在台桑与妻子成亲的日子里,妻子与女攸一起在门前的小溪中,用同样的方法为自己洗衣服。妻子那时是仙女般的美丽,自己也还风华正茂。
岁月的流逝,使自己的脸上增添了不少皱纹。妻子虽然比自己小些,也已变得徐娘半老。往事如烟,人生如梦,不觉已近晚年。儿子也已长大成人,不能不为他作个安排,于是对启道:“我因治理水土有微功,天子封我于夏邑,如今正在那里修建城邑,只是一时还不能完成,所以你们母子暂时还能住在蒲坂。一旦夏邑建成,就得到那儿去安身。”
女娇听了没有做声,年青的启却不假思索地问道:“父亲,你不是已代行朝政了吗?听说日后将登天子位,这里迟早都是我们的家。父亲年事已高,为儿的本应在这里尽尽孝道,为什么硬要去夏邑呢?”
禹叹了口气道:“代行天子令也不自由啊!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我们,一有差错就会引起非议。更何况天子还在鸣条,并没有真正禅让。这里是天子居住的地方,若把你们长期留在这里,便会引起非议,所以你们必须去夏邑,以示我们无野心。”
启又道:“那是不是父亲在这里代天子,让儿去夏邑做夏伯?这可担当不起。我年纪还小,必须把杜业老师接去,才能治理好夏邑。”
伯禹听了儿子的话,感到很不高兴,他认为一个心怀大志,一个要干大事业的人,必须自己有本事,于是责备道:“我虽然代行天子令,还并不是天子。做天子要取决于天意民心,我们不能有此奢想。莫说我还不是天子,就是我做了天子,你还不一定能为夏伯,因为你还没有做夏伯的本事。你自己没有本事,却想依靠杜业,能成事业吗?故对你来说,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还必须好好学习。等夏邑城建好后,可把你的杜业老师带去,向他学点本事。只有自己有了本事,才能管好夏邑,才能成为夏邑之主,而不能只依靠他人。”
启又趁机问道:“现在可把杜业老师请来吗?”
禹答道:“天子还在,还必须用天子的人,若把他们带来朝中,必然引起事端。”
启伸了伸舌头,这时才想起还是母亲老练。现在连自己尚不能在京久居,若冒冒失失把杜业他们带来,真的会很尴尬。聪明的启经过父亲的指点后明白了要有作为,必须要有真本事。从此更加发奋学习,留心父亲处理朝政,很快变得更成熟起来,开始引人注目。
启自幼机灵,很受人喜欢,来朝不久后,朝中的一些大臣亦认为他年纪轻轻,却才智过人,实非等闲之辈,乐于与他交往,从此影响不断扩大,但也由此招来不少非议。有人认为公子启才能不小,野心也不小。小小年纪就开始结交大臣,收买人心,意向不小,一些忠于舜的人认为这样下去还了得。若让启长期居京中,尧舜的禅让只怕从此告终。这些议论既有人告诉禹,也传到了舜的耳中。
禹知道后便引起了注意,他认为自己还没有登上帝位,就开始有人说儿子的坏话,这样下去实在于己不利。当启母子在蒲坂住了二年的时候,正好夏邑扩建成功,禹便决定让女娇带着启去夏邑,认为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议论,还有利于启的独立成长。
年轻的启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蒲坂居住了二年,虽然结交了不少朋友,结识了不少朝臣,但自己毕竟无官无爵,长期住在朝中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夏邑。夏邑是他父亲的封地,一直由他父亲兼管。父亲忙于朝政,很难全盘掌握那里的情况,对夏邑常感到鞭长莫及,自己去后就是实际上的夏邑之主。而且夏邑方圆百里,食邑万户,钱粮充足,新建的城廓坚固。在那里既舒适,又可以施展才能。
不久他便拜别父亲,告辞朋友,与母亲一起去了夏邑。夏邑的官吏听说公子启到来,尤恐巴结不上,都赶来迎接,使他满心欢喜。
他来夏邑后,在母亲的指导下,了解民情,对官吏该撤的撤,该换的换,该补的补。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个夏邑治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回到涂山,拜辞表哥涂山侯,接来他的老师杜业及家奴大章、竖亥、女攸等人,正式把家由台桑迁到了夏邑,告别了长期客居母舅家的寄居生活,正式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大章、竖亥虽是家臣,却是他祖父鲧的信臣。贤良的启把他们接到夏邑后,不以家臣看待,而待之以长辈之礼,给他们住上等房屋,食上等饮食,还派人服侍。这使杜业等人见了羡慕不已,都说公子启贤,人人乐于为他效命。从此夏启的贤名更加远播,一些有才能之人如采异、瑞奇等亦慕名而来,成为启的得力助手。
不久禹也回到了夏邑,大章、竖亥等人都来拜见,非常亲密。那大章、竖亥十多岁就跟随老崇伯鲧,鲧死后又追随禹,一直为他们家族办事,成为他们家中的忠实奴仆。禹治理水土期间,他们不顾高龄,陪同禹的妻子女娇带着公子启,几次千里探夫。非常忠于夏后氏,为了夏后氏的事业,两人一生未婚,今已老态龙钟,看上去将不久人世。
禹见了如此情况,往事历历在目。如今他的儿子能作如此安排,让他们安享晚年,心中十分满意。又想起女攸,第一次见到她时,虽是女娇身边的女仆,却天真活泼,美丽动人。虽小小年纪,却办事非常老练。她天天在身边照料女娇与自己,从不出差错,显得非常可爱,从此便对她产生了怜悯之心。相别涂山后,女娇三次探望自己,女攸一人在涂山家中操劳。如今女攸也三十多岁了,为了自己这个家一直未婚。然而她依然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喜爱。
他虽然一生深爱女娇,但对女攸也有几分好感,而且一直未改变。如今见她仍为奴仆,心中充满同情,决心为她改变一下命运。等到夜深人静时便对女娇道:“女攸跟随你那么多年了,如今已年过三十,若再不婚嫁只怕误了她的终身。故依我看来,应该让她嫁人才是。”
女娇听了也有同感,回想起女攸自幼相随,情同姐妹。婚后禹长期在外,她在家中陪伴自己,与自己相依为命,一同把启带大。如今她也三十多岁了,若再不嫁人,也确实会误了终身,于是反问道:“你是不是为她看好了夫家?”
禹想了想,一时找不到一位与女攸相配的人,于是笑答道:“你是她主母,这应该是你的事呀。”
女娇也想了想,因为女攸年龄已偏大,也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人来。此时女娇已意识到禹对女攸特别关爱,似有爱慕之心。又想起禹为了事业,孤身一人在外过了半辈子。现在已近晚年,身边还没有一个贴心的人照料,自己又离不开儿子启,看来不如让女攸去蒲坂照料他,既关爱了丈夫,也了却了自己对女攸妹妹的一片深情。当她想到这里时,女人的醋意上来了。再想若让女攸去蒲坂,岂不夺了自己的爱?日后禹还会不会对自己一片真情呢?于是两人一时无话,禹也不再提此事。
一日禹告诉妻子假期已到,要回蒲坂去了。这时女娇便探问道:“你如今年岁也大了,不能老是一人在外,还是我去照料你吧。”
禹心中一直惦念着启,有意要把启培养成才,便对女娇道:“夏邑虽小,却是一方诸侯。启尚年幼,必须有人指点,你还是留在这里吧。我宫中男女仆人不少,夫人尽可放心。”
禹无意中提到男女仆役,倒使听者有意。女娇忽然想起她在京时,朝中确实不乏年轻貌美的女仆。现在他已代理朝政,名为臣子,实则天子,再不是治水时的伯禹了,要是一时看中了那个女仆,谁敢不从?若闹出事来,既失了禹的体面,也伤了自己的感情,看来还不如成全了他与女攸的好事,于是笑对伯禹道:“那就让女攸去照料你吧。”
禹听了反而有些尴尬,因为他虽然也喜欢女攸,但与女娇恩爱多年,此时已不敢再有非分之想。让女攸嫁人只是出于一种关爱,并没有打算娶她为妻,于是推辞道:“我已年过半百,而且我们夫妻恩爱,女攸与你又有主仆之分,怎能如此。”
女娇道:“那也没关系,我与女攸名虽主仆,但自幼在一起,已情同姐妹。现在把她给了你,我们正好姐妹相称。尚且当今天子舜亦有两个妻子,你不是常说娥皇、女英姐妹贤淑吗?”说得禹红了脸,一时激动得无话可说,实在为妻子的贤淑所感动。他抱着妻子又亲了一回,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女娇让女攸与禹去了蒲坂,自己仍与启一起经营夏邑。后来女攸又为禹生了两个儿子,此处且按下不提。
再说启母子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夏邑建成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不但建造了坚固的城郭,还有了自己的军队。但这些军队是否能打仗?启认为还必须检验一下,而那时检验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方法就是狩猎。
在那人烟稀少,猛兽逼人的原始社会里,狩猎的危险性也不亚于与敌人作战。能与猛兽搏斗的人,就能与敌人相斗,就能临阵,所以古代的军事演习常常以狩猎为主。为了让军士练习武艺,锻炼胆识,以飞禽走兽为靶子,在猎场中考验将士,甚至利用狩猎发现人才。故对狩猎,不论是朝廷还是诸侯,都很重视。
启也不例外,他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狩猎。但选择什么时候呢?春天气候温和,禽兽繁殖,不少母兽有胎孕,杀之不仁;夏天庄稼生长旺盛,容易踏坏农作物;而冬天大雪纷飞,又过于寒冷。看来只有深秋最适宜,那时霜染百草,万物收藏,不易损坏农作物。于是选了一个好日子,他骑着骏马,带领臣下和军队,来到早已准备好的猎场,这里离夏邑有几十里路。
(https://www.tbxsvv.cc/html/30/30079/859315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