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天国风云 > 第六十三章 平邑改制

?    太平天国甲寅年三月二十八,王炤源部攻占平邑寨巡检署,随后这座三进三出的豪宅便成了太平天国金八正将军官衙。

    平邑是个典型的山间盆地,纵横四五十里,虽然尚未设县,却是也是费县物产丰茂的集市。王炤源占领平邑后,当日就拨出右十二军廖大顺、何明亮往南占温水、地方,张镇邦、詹德伦则守仲村、泉林寺,控制通往泗水、费县两个方向的出口。另派右八军四营接管颛臾、保太、柏林、资邱等四个里,留骑军千人驻平邑、毛阳。

    各部占领村镇后,迅速搜剿清朝里长巡役,招募精壮。藏在蒙山中的陈更池、薛得志、王升、阎三虎等接连率队来投,王炤源悉数收揽。

    三十日,费县县令王庚率军攻地方,王炤源留李岚谷、刘肇钧、陆遐龄、蒋婉等守平邑,自率骑军往援。初时,王庚闻知平邑寨被攻破,只当是蒙山幅匪,歇停了两日才来攻。等他到了由太平军师帅何明亮驻守的地方镇,才发现这些“匪”不比他的县勇差,犹豫了半天也没敢攻。

    午后,太平军主动攻击,又是大炮,又是骑军,吓得王庚连轿子都不敢坐了,骑上马就往县城逃。知县大老爷都逃了,县勇们那还不丢盔弃甲。王炤源率骑军一直追杀到费县城下,不过却没有攻城,他可不想过早引起清军的注意,毕竟胜保大军还在邻近的济宁府待着。留着费县城,清军只会把他当是北伐援军的漏网之鱼,绝不会放着阜城北伐军不攻,来管他这条小鱼。

    虽然没有攻城,王炤源却让人向城里射了一封书信。当王庚看到这封书信后,竟面如死灰。原来王炤源书告他要借平邑数日,不得上报清廷,否则先破费县,再取他首级!

    好好教训费县官兵一顿后,王炤源率军返回地方镇,入镇后竟见圣兵拆一座清真寺庙。王炤源急令人止住,盘问之下才知是何明亮属部。何明亮是两广人,久在太平军中,一向崇信拜上帝教。王炤源十分不赞成洪秀全以教立国的做法,对拜上帝教也是十分抵制。何明亮的作为让王炤源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的打算,既然已经脱离太平军了,就不能再按着太平军的那一套来了。

    王炤源回到镇中行馆,连夜与随军的龙凤翴、酆谋商议。他简单地将军事、政治、法律、经济等条目列出来,三人一一讨论。

    首先,军事方面,目前最紧迫的就是军队的称号问题,该以什么样的面目示人,更深层次的就是军事路线。这方面,龙凤翴给了非常好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起义战略嘛,不过也经历朱元璋的实践检验,确实是农民起义的必备法宝。称王,这是所有农民起义军将领都想经历的一步,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起义将领还没打下点领地就迫不及待地称王了。洪教主,不也是打下个东乡村就称王了,等打下县城又开始封别人为王了。

    王炤源深思熟虑了一番,说出自己看法,他认为他本人出身太平天国,而且并没有背叛天国,只是道阻不能回朝,所以还应当是天国的将领,以天国为正朔。所以今后的战略是“高筑墙、广积粮、不称王!”至于他本人仍称“金八正将军”,本部的番号则改为太平天国北伐军,既适合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可以继北伐军扫荡清妖之志。

    接着又讨论军制,目前太平军的军制比较混乱,主要是战斗减员比较厉害,又得不到补充,所以作为最高一级军事单位“军”则人数浮动很大。王炤源提出应当明确规范各级单位具体人数,具体指军队基本官职不改,只是要将之前旅卒合并为一级的方案明确下来。这样基本建制就变成五人为一伍,设一伍长;五伍为一两,由一伍长并任两司马;五两为一旅卒,由旅帅管带,卒长为副,并另置一炊事伍,专主全旅卒膳食,一旅卒则有一百零七人。再往上,则五旅为一师,由师帅统辖,并每师设一辎重营包括辎重两、师帅尉伍、师帅伺两人,并委二员使书为文职,一主文事,一主辎重营,无需向师帅负责。则一师共五百七十人。五师为一军,并设辎重营包括总制尉伺、监军尉伺、军帅尉伺各一伍,辎重队一旅。再设典官属,包括典圣库、典军粮、典军器、典采买、典军医、典军纪等各两员。全军由总制统辖,监军、军帅为副,监军主文事、掌辎重营并监督军队,军帅督日常训练,每职再设书理一员,书理向职官负责的同时向监军负责,又设典官正一员,领典官属。一军计有三千零六人。

    王炤源提出的新军制既解决了军中战斗人数适中,又使得太平军管理有序,更巧妙的是监军的文职和权力设定,避免了军中高级将领争权,又可以很好地掌控军队。龙凤翴、酆谋惊讶王炤源的制衡手段,但又不得不佩服。

    至于骑军方面,王炤源决定也按照新军制编制,至于人数马匹不够则缩减师一级数量。

    政治方面,王炤源准备设将军府,行汉制,李岚谷署副将军,并由龙凤翴任长史,酆谋为参军,高崇善为主簿,潘合孚为功曹,蒋婉为记室。另设平邑县,监军主政,军帅为副,以下则仍行里甲制。并让龙酆二人举荐监军、军帅人选,三人推敲了半天,终于议定由钟良相任辖下第一县县级监军,陆遐龄同族秀才陆继恩为军帅,由二人筹备平邑县衙,行政事。

    法律上,废除太平军旧有一切天条军规,重新拟定军法五条:一,不得滥杀无辜;二,恪守军令;三,不得掳掠扰民;四,不得**;五,不得通敌叛军。再定军纪五条:一,不得临阵脱逃;二,不得私藏缴获;三,不得巧取豪夺;四,不得迷信邪教;五,不得虐待俘虏。凡犯军法者斩,凡犯军纪者罚。准许全军将士自由婚娶,但不得强娶强嫁,违者以**论。

    经济上,颁法令,所辖田地均归将军府所有,并实行均田,每户每人田不得超过五亩,余者无偿均分给无田者。废除清廷一切苛捐杂税,案咸丰年山东每亩产一石五粮,十税一,计亩征粮。再案前征收房产税,凡每户住宅二十丈以上者每年课以重税,超十丈抵一亩税粮,百丈以后每一丈抵一亩税粮。商户则以物值价十五税一。所有马匹一律征缴,驴骡不再征入。再令守驻将领开军屯,每兵屯一亩。

    另不得排斥异教,允许自由信仰,但不得习基督宗教。另禁止焚书废儒,设立学舍,招纳人才。

    当夜,王炤源令龙凤翴、酆谋分条抄录,有关法律、经济、文化信仰等法令一律公示。

    次日,法令在地方镇公布后,反应强烈,尤其无地、少地的穷苦农民,纷纷到行馆跪拜。王炤源遂令龙凤翴首先在地方镇试点实行,土豪地主被勒令交出地契、储粮,无地农民蜂拥跟随,一遇狡辩抵抗,全都举证反击。一日内,民心大定,地主豪富逃散不得,穷苦农民结队来投。

    三月三十一,王炤源在地方镇树大旗,广招兵勇,短短半日,应募者上千,有花甲老翁,也有未冠弱童,王炤源遂定十八至四十者可入军。恰巧王炤源视察招兵处时,有三少年吵闹,久久不肯离去。这三少年模样大似,估计是兄弟,约摸其年龄年长者不到弱冠,年幼者,只有十三四岁。

    “他怎么能入营的?”年长者指着王炤源问道。

    “他……”负责招募的圣兵大概被他吵烦了,正要随口答复,却见是将军,赶忙住口。

    “我都二十三了?”王炤源觉得这少年挺有意思,便向负责招募的圣兵摆摆手,示意不要见礼。

    “俺三弟十八,二弟大他两岁,俺又大二弟两岁!怎么不能入营?”少年掰着手指算。

    “额,你二十多岁的人还数不好数啊?”

    “要你管!打仗靠的是力气,不是数数!”

    “说什么呢,你!这是我们家将军!”那个圣兵见他说话没大没小,忍不住说漏嘴。

    “他是将军?俺不信,俺打死也不信!”少年惊讶之余却略显固执。

    “呵呵,我就是金官正八将军,咱们太平军从来不说谎话,也不收说谎的兵!”

    “啊,小的错了,小的拜见将军大老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这少年一听王炤源语中带有微辞,赶紧拉着俩个弟弟跪下。

    “那你说出你们仨的真实年龄!”

    “俺今年十八,俺大弟十六,小弟十四!俺们仨从小没了爹娘,过着四处流浪的日子,这几日寺里的阿訇说将军来到这里非但没有像传闻的那样烧掉礼拜寺,还给乡亲们分配土地,所以我就带着两个弟弟来投营。”

    “哦,也是苦命人。阿訇?你是回教徒?”

    “小的是**!”

    “**也是兄弟嘛,别自称‘小的’了,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俺叫左宝贵……”

    “这不甲午抗日英雄嘛,原来他是平邑人啊!难怪今天心情不错啊。”王炤源像是捡到宝一般心花怒放。

    王炤源故作沉思了半天,抑制住嘴角的笑容道:“行吧,就收了你哥仨,暂归……暂归童子营吧!”

    “将军,这咱军中没童子营?”那圣兵不知道如何记录,遂问道。

    “就从他哥仨起,咱军中就有了这一营,让他们到平邑后找丁汝昌!”王炤源真想知道把左宝贵和丁汝昌一起培养会怎样。

(https://www.tbxsvv.cc/html/28/28824/843549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