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部未在丰城多做停留,而是于翌日北返,至下游市汊,又溯锦江而上,再破瑞州府治高安县。这是继九江、南康之后江西第三个府级城池陷落,粮草亦非丰城这样的小县可比,太平军于江西之声势大涨。
自太平军围南昌之日起,清廷无日不在调兵遣将,救援南昌,先后有江西临近府州马济美之流,而围城太平军未尝不是百战之兵,屡败援敌。清廷不得不调湖南楚勇入赣。注意!不是湘勇而是楚勇!也不是楚军!此时的湘勇或湘军还在曾国藩筹办之中。楚勇最早是江忠源所办的湖南团练兵,在镇压湖南雷再浩起义及太平军长沙之战上大放异彩。楚军则是后期咸同中兴三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创办,也是以湖南籍将士为主。
楚勇是江忠源创办,主要将领当然是江忠源嫡系,如他的兄弟江忠济、江忠濬、江忠淑。江忠济、江忠濬自幼废学,独四弟江忠淑随江忠源读书,深知义理,才堪大用。忠济、忠濬已随兄援南昌,而率楚军而来的正是江忠淑和夏廷樾。夏廷樾由湖南醴陵经袁州而来,江忠淑则经新昌,过瑞州。
江忠淑到瑞州之时,太平军已破高安,楚勇若想入援南昌,只能先攻瑞安府城。
七月初五,江忠淑率两千楚勇及新昌、上高两县团练千余人自锦江上游界埠出发。事前已得到情报的太平军,由曾天养率黎振辉、梁修仁、王炤源等督后二军及右八军一部共四千人迎战。而另留侯裕田率领任桂新、钟良相两营守高安城。
午时许,太平军进至高安西南三十里灰埠,此时清军已在埠外一处土丘上摆下阵势,太平军迅速进入战场,占据一处与清军阵地对峙的村庄。
“清妖有多少人?”曾天养向王炤源问道。
“清妖有三千五百人左右,阵中挂着‘江’字帅旗,卑职猜测为清妖头江忠源之弟江忠淑,此番来赣救援其兄!”
“江忠淑?不错,应该是他!”曾天养虽然对王炤源直接猜测为江忠淑感到惊诧,但是认同了他的观点。
“据探报,妖阵北侧服饰杂乱,而南侧则一律绿营装束,卑职以为北翼清妖是江忠淑搜集来的附近团练,而南翼应是江忠源所练精锐‘楚勇’!”
“楚勇!确是精锐,我天军在广西之时多次与之对阵,比之绿营八旗难对付百倍。”曾天养眉头略皱,转瞬却赞赏道:“黄监军,未临阵已知敌情,乃大将所为!”
“大人谬赞,卑职为天国尽忠!”在曾天养赞赏目光下,王炤源有种飘飘然。
“那么就由你部攻击楚勇精锐,如何?”曾天养带着微笑用商议的语气问道。
“这……”好吧,王炤源承认曾天养是个和蔼的老头,也是个值得敬仰的上司,但是没想到第一次大战就给了他个刺头。
“届时,本检点将亲自带队冲锋!”
既然话都到这个份上,王炤源也不敢拂他老人家的面子。
“黎振辉,你率后二军攻击北翼,务必与右八军对敌形成钳击之势。”
这位曾在安庆短暂时间做过王炤源领导的猛将在西征之初便被编入曾天养部队,勇猛无敌,经常因为冲锋过猛而与敌人肉搏,不过深得有同样毛病的上司曾天养赏识。后随曾天养出师湖南,两人前后战死,也全了主从之谊。
“卑职领命!”
最先发起冲锋的是陆遐龄部,当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头见到曾天养时,面对敬仰已久的老帅激动不已。而曾天养对这个年龄略小于自己并屡立战功的的骁将也是赞叹不已,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第一拨进攻并没有引出江忠淑部的全力反击,而是派出一营约五百人应战。
“杀,杀那个戴帽子的,那是营官!”前营后旅旅帅汪海洋大叫着。他第一次参加这种千人规模的战斗,完全不像劫富济贫时那样一对一单挑。真实的历史上,他确实在和州加入太平军,时间略晚几个月,所属将领则是王炤源的老朋友石镇吉,不过石镇吉没王炤源那样大方,只让他当个伍卒。
事实证明,汪海洋果然不负所望,不几时便亲手斩杀清妖营官,顿时太平军威势大振,在他带领下对敌人展开了屠杀。远处坡上的江忠淑看到太平军如割麦子般斩杀清军,便不再淡定,毫不犹豫地命令全军进攻。
曾天养一见清妖全军出击,即刻纵马高呼:“兄弟们,冲啊!”说完便拍马直冲。
领军大将身先士卒,这不电影里常有的场面的吗?难不成曾天养把这当成拍个人英雄主义的欧美大片!
“兄弟们,冲啊!宋黑子!你带全军去支援陆老头!我随检点大人!”王炤源不再犹豫,一边下达命令,一边纵马直追曾天养队。
“得令!瞎子、老刘跟我走!”宋鲁周随即补充到陆遐龄的攻击阵中。
“杀啊!”曾天养带着震天动地般吼声从侧翼冲入战争,一杆丈余长矛前挑后刺,在敌阵不停地飞舞着。
王炤源没有追上曾天养,不过很快就遇到脱节的检点尉。检点有尉二百员,但在这天国肇始,马匹严重缺乏,右八军只有二三十匹,而曾天养本部也不到一半人有马!
“各检点尉、监军尉保持阵型,随我来!”王炤源迅速带着这支两百人队伍朝清军侧翼攻击。
对于清军完整的阵列来说,曾天养侧翼突击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破坏力。但是由于骑兵少,更兼清军人多中路宋鲁周、陆遐龄无法突破夹击,反而使曾天养马队有陷入重围之险。
虽然形势不利于曾天养,但他并没有丝毫惧意,仍然左右冲突,竭力带着马队冲击阵中。清军一面阻击对战步兵,一面围攻突入的马队。
“杀啊!冲破清妖,与检点汇合!”王炤源适时地出现在侧翼战场。
“黄炤源,快过来!随我撕破清妖的阵列!”曾天养大为欣喜。
“是!”话落,王炤源举剑劈向一个试图枪挑自己的清兵。
太平军中尉是各级将领的护卫,往往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炤源更是将右八军中立下战功的闲散职同卒长聚集了起来,其中包括上月比武中的前十五名,像刘添保、汪海林这样的好手也在其中,这些人的武勇不是一般小卒所能比的。所以由军中悍卒组成起来的尉队很快冲进了敌阵,与曾天养马队汇合形成强大的战力。
稍许,清军中出现颓败,首先最前线的那股楚勇遭两边攻击而退败,宋鲁周趁势迅速推进,一举与王炤源汇合。接着战斗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清军哭喊着落荒而逃,少数逃不掉的跪地投降。
很快北翼黎振辉也取得了战斗胜利,因为那边是杂牌地方军,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
“大人,卑职恳请您不要再参与冲锋!”战后王炤源十分认真地对曾天养说道。
“这……本检点一向身先士卒,与兄弟们同生共死,你这何意?”曾天养有点诧异。
“卑职窃以为大人身为一军统帅,您更多的是应该统筹布置,切不可以身犯险,一旦有个万一,将给全军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王炤源说出自己的道理。
“哦,黄监军不必担忧,本检点征战千里,未曾有过一伤!有天父天兄保佑,量他清妖也伤不了我!”曾天养笑着说道。
这什么理由啊!深受洪教主毒害啊!罢了,再和他理论,就要和天父天兄见面了!
事实上,真正的两军对战,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统兵大将亲自上阵的,战场上瞬息万变,统帅要做的是把握全局,而不是以身犯险。正是基于这方面考虑,王炤源升任军帅后便渐渐淡出一线战场,更加关注全军的统筹布置与战略决策。
不过曾天养并不这样认为,他识字不多,但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又不是没听过,人家关二爷于万军之中取颜良文丑首级,老黄忠定军山阵斩夏侯渊。名将就是这样诞生的,小说就是这样坑人的!曾天养身为天国五虎上将之一(太平天国前期五虎上将分别是林凤祥、李开芳、罗大刚、曾天养、石祥祯。注意没有天国第一猛将萧朝贵,他是王不是将!这五人在天国前期勇猛无敌、功勋卓著,但不到三四年相继战殁。),自然以古人比肩。
其实太平天国领导人和主要将领都是出身草莽,深受江湖文化的影响,打仗靠《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绝对比读《孙子兵法》的多。甚至搞出了军师负责制这种前所未有的体制(洪教主绝对是诸葛亮的崇拜者),更怪的是天朝王爷都是结义的兄弟!而且统兵大将喜欢单挑,五虎将中就有曾天养刺塔齐布不中而死、石祥祯单挑张国梁遭暗算而死,堂堂五虎将这样战死岂不可惜,可以设想下,刘备若死了赵子龙和老黄忠会怎样。
(https://www.tbxsvv.cc/html/28/28824/843547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