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天国风云 > 第三十九章 南昌之围

?    西援之行并不太如意,尤其是自由惯了的王炤源,原本右八军出战,前总制左崇纪根本管不住他,而现继任的侯裕田又是他倒左盟友,更兼两人有文武之约,自然不会多加限制。而加入西援大军之后,就不同了。

    除去那位中途有事的韦志泰,这大军中还有八位国宗,而其下检点、指挥、将军多不可数,总制、监军之类更是多如牛毛,王炤源顿感自己这小小监军如一米粟掉入大海。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他掌握西援军中最大的一支。

    不错,当初西征统帅赖汉英攻南昌不利而向天京求援,而同一时刻天京东面扬州、镇江也相继告急,杨秀清无奈东拼西凑才整合到十三军一万人。而正欲派出之时,镇守安庆的胡以晃又报清妖集结于桐城、潜山一带,安庆危急。东王虽指挥艺术高超,却也不能变出圣兵来。情急之下,东殿礼部尚书傅学贤倒是出了个好主意,就是调离天京不远,驻扎在和州境内的右八军。

    右八军,胡以晃的部曲,但其总制侯裕田却是东殿人而不是胡以晃的人。杨秀清早就通过侯裕田的密报知悉了右八军的一切,而运漕大捷更是让他对这支两千多人的主力部队刮目相看。调右八军西援,这不正是削弱当今太平天国第六山头胡以晃的好机会吗?杨秀清赏给傅学贤一个赞赏的眼光,立即同意调右八军西援,同时又为了安抚胡以晃,便拟诏旨由北王国宗韦志泰领五支西援军三千人归为胡以晃统辖。

    而王炤源并不知道东王已相中了自己这支队伍,他很乐观地统帅着唯一的嫡系部队。(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然看得起右八军的不止东王一家,还有西援军中的最大两股势力韦和石。西援军是杨秀清临时拼凑的,但他并没有让他的二十多个干兄弟中任何一个领军,甚至都没让他们出京,而是尽遣韦石二姓。其中的目的别人不说,那诡诈北王、聪睿翼王如何不知。但他们也乐见自己兄弟子侄征战立功,好为自家多挣些权利。

    在这西援军中,各军明里暗里都有归属,只有这最大的一支——右八军情况特殊,杨韦石胡都有牵涉,而且也不知这到底归谁。要说这侯裕田出身东王府,右八军自然是东王的禁脔,可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右八军真正当家的是监军黄炤源。要分析这厮,那可就太复杂了。皖省出身,却跻身监军,在这以两广人士为尊的天国简直是奇迹。而黄炤源这厮由翼王亲拔,却也由胡以晃亲命,而又与上级侯裕田荣辱与共。

    这是王炤源刻意与各方保持关系的结果,既让人觉得亲近翼殿,又不绝各方“厚爱”。

    不过别人却并不这样看待,石凤魁、石镇岗这几个大老粗就拿王炤源当他石家的家将,随意的呼喝,虽然王炤源表面上谨慎小心,事事听话,可心底下早把他石家历代祖宗问候一遍,不免对石达开家教不严产生不满。

    至于韦家,韦以德除了去运漕宣诏就没见过几次面,那韦以琳更是没说过话。而韦俊到是有些接触,这位被广西老乡称为“反骨韦十二”的反骨仔,王炤源先入为主的坏感就对他不感冒,不过凭良心讲,这人客气,书面语就是谦虚。并不像他那个“阴险狡诈、拍马溜须”的哥哥。当然王炤源还没见过韦昌辉,只是后世从书上看到的。

    其实韦俊这人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王炤源也知道虽然他后来投降清朝,可也有一定的苦衷,毕竟他的亲哥哥是天京变乱的祸首,像洪教主这样心胸狭窄、性情无常的君王最终恐怕很难放过他,更兼碰到陈玉成、杨辅清这两个好同事,最终两破武昌、屡败曾国藩的韦国宗投降了。

    其实现在的韦俊地位有点尴尬,西援军出来的时候,杨秀清没有任命谁是统帅,但是同时赋予韦志俊、韦以德、石祥祯三人提督军务衔,这可就麻烦了,三人都是国宗,都是提督军务,该听谁的。表决吧,韦以德是韦俊的侄儿,自然听韦俊的,那石祥祯不干了。表决可以啊,要几个国宗都算上,加上石凤魁、石镇岗、石镇仑、石镇常,石姓有五人。而韦家只有韦俊、韦以德、韦以琳,五比三,石家胜。石祥祯理所当然地拿到军队主导权。

    六月二十九,太平军西援军在石韦八国宗的率领下抵达南昌城下,西征统帅、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右一检点曾天养、殿右八指挥林启容、殿右十二指挥白晖怀、土二正将军余廷章等亲至江口迎接。

    此前赖汉英率军来攻,清妖得江忠源之助,尽烧南昌城外民居,独有北兰寺、文孝庙尚存。赖汉英大营便设在文孝庙,此地也成敌我必争之地。右八军一到,便被安置在章江门外,此处正是滕王阁所在地,而王炤源来到之时,只见无数的瓦砾和朽木。驰名中外的江南三大名楼被毁,王炤源不免有些痛惜。

    “你知道吗?”王炤源瞥了瞥身边的宋鲁周。

    “啊?说什么?”宋鲁周不知道王炤源为什么对眼前一片瓦砾感兴趣。

    只听他侃侃道:“这滕王阁并不是第一次被毁,先后重修重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每逢乱世更是必毁。就如同它守护的南昌城一样,兵乱之时必是群雄争锋之地。这恰恰印证了王勃所言南昌乃‘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要地。”

    “好个‘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没想到这位大人还读过王勃的诗文!”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某只是在感叹滔滔不绝的赣江,亘古未变,而王勃那样浪漫不羁的才士却已然不复存在。”王炤源边说便转过身来。

    眼前也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是监军般穿着,只是黄马褂中绣着“国宗尉”字样。

    “您是?”对方职同监军,王炤源出于谨慎,用了敬称。

    “在下,翼殿提督军务国宗兄帐下李岚谷。”因为平级,那人也拱手。

    “李岚谷?”

(https://www.tbxsvv.cc/html/28/28824/8435471.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