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玄幻奇幻 > 天国风云 > 第二十六章 右八军

?    觐见过翼王之后,自有翼殿吏部的承宣引王炤源去那春官正丞相衙。说起这翼殿吏部,王炤源倒是觉得奇怪,这天国里五个封王中,除了西王、南王不在了,这东王、北王、翼王各人手下都有六部官员,各部长官也都叫尚书,反倒天王府却没设置六部。自古都是君主集权**,像这样强臣弱主的,唐宋元明清没一个王朝出过这种事。太平天国的官制混乱,建国之初就体现出来了。比如王炤源将要拜见的春官正丞相。

    丞相一职起源于战国,至明太祖朱元璋黜杀胡惟庸,有一千五百年之久。丞相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历史上良相名臣频出,吕不韦、萧何、曹操、诸葛亮、文天祥……,才智名望无不冠绝天下。但丞相身为皇帝股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往往都是居于庙堂之高的文官。但是太平天国的丞相却多是领兵的武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不用说,这胡以晃也是统领一军的大将。

    春官正丞相衙是衙不是府,太平天国规定只有王爵府邸才能称府,而丞相府则称衙,至于丞相以下连开衙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住在大营里。天国定都以后,实行男女分营,这偌大的天京城能与家眷同居的只有诸王和六官丞相等寥寥几人而已,胡以晃执春官事,又是起义元勋,天国之内,诸王以下,除秦日纲外,独他最尊,其衙开在府东街右侧。

    王炤源由翼王保举,东王简拔,胡以晃这个面慈心善,天国上下公认的老好人自然不会有何异议。按东王的意思,左二军监军萧在仁、军帅宁宗扬等都随朱锡琨往征北京,这左二军的番号自然要列入北伐军,而王炤源这一师算是左二军的属部,留在天京就不能再用原有的番号,那么要升王炤源为军帅,就只能调入到其他军中。幸好翼王没有亏待王炤源,他直接让胡以晃腾出个军帅位置,将王炤源及其部众一千五百人塞了进去。

    在太平军的建制中,军帅是最低一级的将领职位,称呼上不再是“善人”,而是“大人”。在太平天国前期,军制尚属完整,检点将军这样的高层还只有四五百人,作为管理一个军的军帅已经算是太平天国的中高层将领了。这样的职位若不是金田起义出身,或是广西老兄弟,很难得授,要知道为天国打下第一座城池的罗大刚现在还是殿左五检点呢,更别说那些投靠较早,战绩不著的两湖人士。王炤源作为皖省新附之人第一个升任军帅,自然得到不少人的艳羡,而其手下众多皖人则更是众心归附。宋鲁周、陆遐龄、胡永祥等人自从安庆越狱加入太平军后,既慑于王炤源身先士卒的武勇,又服其同甘共苦的带兵作风,早已对其甘为生死。钟良相、任桂新等老太平军则久在王炤源治下,无论是因军命还是人心,也都渐渐归心。

    右八军是太平军入主天京后新建的队伍,并没有什么战力,王炤源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但是当他接手这支队伍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错了,自己太高估右八军,两百来个人,几十把大刀,百十根长矛,连军衣都不齐!这样的队伍能打仗吗?

    刘肇钧,广西人,雇农出身的他很早就投入到洪天王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他身材短小,在冲锋陷阵的战场上根本就是个劣势,不过,他有个本事,这人比较能跳,一跃就是数丈。清朝的计量单位跟后世的差不多,一丈就是三米三,一般人能跳一丈高?人家能跳好几丈,让他去参加奥运会,拿冠军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不过可惜,这家伙没参加过奥运会,倒是参加了太平军,但是他的跳跃本事也得到了展示。太平军打仗厉害,清军根本打不过,打不过怎么?只能躲呗,躲在墙高数丈的城寨里,清军以为闭门不出就行了,没想到刘肇钧一跃而上,大城小城都不是小事。就这样,这家伙跟着太平军从广西跳到了江南,屡立战功,官职也从圣兵升到了师帅,也算不错的啦,都越了好几级,要知道太平天国中不是所有人都是王炤源,参军没到三月就是军帅的奇葩只有他一个。

    本来刘肇钧这样带着几十个兄弟磨练磨练,没几年就会升上去,按他自己说的,丞相检点不在话下,历史也是这么演的,后来天王大封诸王,这厮还当了太平天国两千个王之一的凛王。不过他遇到了王炤源,两日前,与己不和的军帅无缘无故地被调走了,五个师帅被带走了四个,就剩他一个。他不是军帅的心腹,没有被带走很正常,只是听说新来的军帅是个安徽人,他有点想不通。想自己从广西一路打到天京,不说身经百战,那也是九死一生,先前被个酒囊饭袋骑在头上也就算了,人家好歹还是金田团营的老弟兄,咋这回又来个安徽佬在自己头上拉屎撒尿。想到这些,刘肇钧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怀才不遇的感觉。

    当见到王炤源本尊的时候,刘肇钧怀才不遇变成了忿忿不平,这军帅明明还是光屁股的娃娃嘛,说难听点,咱老刘打过的仗比他拉的屎还多!虽说他有点气愤,但是还是强忍住了。

    浦口太平军营地里,金八总制左崇纪极为庄重地向王炤源部一千五百人和右八军两百余人宣读了王炤源升官的执照。案太平军军制,总制以五行排序,前军以“火”,避讳改成“炎”,后军为“水”,中军为“土”,左军为“木”,“金”自然就是右军的代号。金八总制左崇纪正是右八军的最高指挥官,但他却不是王炤源的顶头上司,中间还夹个金副金八监军侯裕田。左崇纪,王炤源不熟悉,不过他可知道侯裕田。太平天国森王侯裕田,历史上天京陷落后,这家伙还跑到香港去了,暗中资助过侍王李侍贤,不过最后还是被清政府屠杀了。

    虽然有两位上司在,但是日常管理右八军的还是军帅王炤源。当初长老冯云山制定太平军制的时候,为了防止将领操纵兵权,故意在一军中设置了总制、监军、军帅三级将领,并规定总制掌作战指挥权,平日辖军,则以军帅独任,尽管现实中制衡效果不佳,但战斗力也没减弱。

    王炤源在请示过两位上司后,即时颁下盖过翼王大印的任命执照。以原左二军后营中营旅帅宋鲁周为前营师帅,原左营旅帅胡永祥为后营师帅,原前营旅帅钟良相为中营旅帅,原右营旅帅任桂新升右营师帅,而原右八军左营师帅刘肇钧仍留原任。因刘肇钧留任的缘故,在**一战中表现出色,勇猛直追老黄忠的后营旅帅陆遐龄则和蒋婉一起被任命为军帅书理,陆遐龄老当益壮,能文能武,对于再一次担任文职并没有太多芥蒂,只是要求带领军帅尉,王炤源感其知大体,便命谢珍科为军帅尉长,职同旅帅,协同陆遐龄管带四十个军帅尉。

    军官任命后,王炤源又为各师分配兵士,本想以战力强悍的原左二军后营各旅为基干,将北伐溃兵和右八军圣兵补充入内,不想左营师帅刘肇钧请求将右八军圣兵全归于他的辖下,这有悖于王炤源以强带弱的本意,但见刘肇钧执意,只得答应并为其补全三百圣兵。

(https://www.tbxsvv.cc/html/28/28824/843545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