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还好。
话音刚落,朱元璋脸色突变,立刻将矛头转向了他们。
“咱有言在先,凡是贪赃枉法之人,决不轻饶,必欲除之而后快!!”
“再敢求情,与之同罪,一并发落!”
“哼,这些人里,哪个不曾有大功于朝廷,哪个不是通读四书五经的饱学之士!”
“他们落到今天的地步,咱何尝不痛心疾首?”
“大明朝才短短几年,就出了这样的事,也有咱的过错......”
“咱愧对天地神明,愧对万千百姓,咱恨不得引咎退位,自己罢免了自己!”
“可你们呢!一个个冠冕堂皇的站在干岸上,你们难道就那么干净吗?”
“咱知道,你们之中,有的比这些人更无法无天!”
“今天,咱再劝你们一句......”
“都把自己的心肝肠肺翻出来,洗一洗!晒一晒!拾掇拾掇!”
“一开始,咱以为平生最大的敌人是陈友谅!”
“咱,灭了陈友谅!”
“除掉陈友谅......又以为最大对手,是曾经的元朝。”
“咱出兵北伐,将他们赶出了中原,光复日月山河,一统天下!”
“而今,咱总算是明白了,咱的心腹之患不在外边,就在朝廷里,在这奉天殿上!”
“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明朝就会烂一片!”
“你们!要是全烂了,天下的百姓就会蜂拥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啊!”
“想想吧,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才灭亡几年呐——忘啦!”
“现在,他们虽然退回草原,龟缩漠北,仍旧贼心不死,正暗中养精蓄锐,天天盯着咱们呢!”
“可尔等身居高位,只顾享受荣华富贵,贪墨无度,坐吃山空!”
“就不怕重蹈覆辙,大祸临头吗?”
一顿机关炮似的质问,让下面的臣子胆战心惊,不敢抬头直视。
言及至此,朱元璋口干舌燥,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怒不可遏的,下达了最终判决。
“锦衣卫何在?”
“把这一干人等,推出午门外,斩首示众!”
到这里,那些犯官们,估计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索性破罐破摔,开口大骂。
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老子拼了!
“朱重八,我扑你老母!”
“你他妈一个皇觉寺的出家和尚,到处要饭的叫花子,有什么资格耀武扬威啊!”
“没有我们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打下江山,岂能轮到你做皇帝?”
“狗日的,你个忘恩负义,阴险毒辣的王八蛋!”
“要说贪,你才是天下第一蛀虫!”
直到出了大殿,一些淮西勋贵们,依然骂骂咧咧,口吐芬芳。
好像要发泄胸中的不平之气,临死前图个痛快。
这大明朝,既然是兄弟们打下来的,就该见者有份,平起平坐。
凭什么你一家独大,吃香喝辣,我们就得过苦日子?
对此,朱元璋的处理方式很简单。
行刑之前,把那些揭他老底的人,割掉舌头,再也不能说话......
场面极度血腥,令人胆寒。
“众位爱卿,刚刚的事情,咱不希望再出现。”
“你们要谨记于心,好自为之!”
以老朱的脸皮厚度,怎么会因为几句垃圾话,而陷入自我怀疑,从此一蹶不振呢?
整顿好情绪,便开始发号施令。
“以后,凡有贪墨六十两以上者,罢官免职,斩首示众!”
此话一出,那些幸存的大臣们心凉半截。
完喽,这日子没法过了!
俸禄本来就少得可怜,还不许有额外收入,是真想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啊!
自古京官难做,大明的官更难做!
从这开始,大臣们虽有所收敛,但还是有不怕死的,甘愿以身试法。
无一例外,全部锒铛下狱,闭目等死。
整得人心惶惶,担惊受怕!
每天上朝,官员们都要和家人隆重道别,生怕一去就回不来了。
......
不过,身在定远的李善长,却不操心这些。
整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日子要多潇洒有多潇洒。
在他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下,紫瑶和雪琪两女,双双有了身孕。
老来得子,自然高兴。
又赶上过年,免不了要张灯结彩,好好热闹一番。
更何况,这还是穿越之后,李善长在大明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必须格外重视。
吩咐仆人,打扫庭院,内外焕然一新。
瓜果梨糖,也是必不可少。
同时,命人到集市上采购火药,动手制作烟花爆竹......
这天清晨,李芳突然收拾衣服,准备出行。
李善长见了,忙问他要到哪去。
“爹,我得去京城一趟。”
“到年底了,县里的主簿身体不好,在家养病呢!”
“就拜托我去户部,核对钱粮账册,用不了几天,很快就回来了。”
李善长闻言,眉毛一挑。
“哦?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你包袱里装的,应该是盖过印章的空白文书吧?”
李芳挠挠头,内心暗暗叹服。
“爹,您老真是火眼金睛,再世诸葛,啥都瞒不过你!”
“没错,县里的主簿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带上空白的文书,等到了户部,再填写钱粮数字。”
“这样,如果有了差错,当场修改,不至于白跑一趟。”
听罢,李善长怒上心头,抬手就是一个大耳雷子!
打得李芳晕头转向,原地转了半圈。
捂着红肿的半边脸,带着哭唧唧的声音问道。
“爹,好端端的,你打我干嘛?”
李善长二话不说,像抓小鸡仔似的,把他拎回房间。
“你把应该上交的钱粮账册,写好再出发,别给老子惹麻烦。”
“就算出了差错,顶多白跑一趟,前后也就两百里左右,不费什么事!”
“敢不听话,老子打断你的腿.......”
他可是知道,在明朝洪武年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空印案’。
此事惹得老朱龙颜大怒,下令彻查到底。
将各地负责钱粮的主印官员,一扫而空,波及了成百上千人。
副手则刑杖一百,发配充军。
而李善长对此知之甚详,并牢记于心,不愿因为儿子的莽撞无知,给李家招来灾祸.......
(https://www.tbxsvv.cc/html/201/201523/1379059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