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 > 第475章

徐达微微皱眉,道:“所以,大将军的意思是,咱们先以快打快,灭了李思齐后。然后,在庆阳附近,寻求和元军主力的决战?”

“不错,正是如此!”

“但是……”

徐达头脑高速运转,但以他的绝世帅才,也算不清楚了。

道理很简单!

元军如果集结兵力,吴军也就没必要在各省留那么多守军了。最终,这场决战能成,就是几十万大军的对决。

到底决战时,吴军能集结多少兵马?元军又能集结多少兵马?双方到底胜算几何?

变数太多,计算量太大,徐达脑海中都一片混沌。

他想了一下,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道:“如果真要决战于庆阳,咱们几十万大军的后勤基地,就是陕西了。陕西能支撑得住吗?”

“肯定撑不住。”常遇春苦笑道:“四大军阀,常年在陕西混战,后来又加入了王保保。今年春夏又遇上了一场大旱灾……到了现在,官府的府库里面穷的跑耗子,百姓们更是穷困不堪,不人相食就算不错。咱们就是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

朱标道:“既然买不着粮食,那就发粮!”

“发粮?”

“没错,就是发粮!把咱们的军粮,拿出一半来,发给陕西的百姓。每户按照一石粮食发!”

常遇春赶紧道:“咱们的军粮没那么多!”

陕西现在有四百万人口,按照五口一户,就是八十万户。也就是说,八十万石粮食。

吴军随军带的粮食,绝没有八十万石!

而且,大战在即,本来吴军就要囤积粮食。朱标不但不囤积粮食,反而发粮,算怎么回事?

“是没那么多。”朱标道:“发粮的本质,还是运粮。咱们不发粮食,百姓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怎么运粮?我准备传令下去,允许陕西百姓,去洛口仓,帮朝廷运粮。每运一石粮食,朝廷给他们一石粮食的运费。如此以来,咱们既有足够的粮食赈济陕西百姓,又有足够的军粮了。”

“妙啊!”

徐达乃是军事大家,瞬间秒懂。

在朱标从大都出发,攻打山西、陕西。吴国的总后勤基地,也就从靠近大都的汴梁,变成了靠近山、陕的洛阳。

现在洛口仓囤积的粮草,在三百万石左右。

那么,怎么把这批粮草从洛口仓搬到长安呢?按说走黄河水路,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但因为“三门峡天险”那个“中流砥柱”的存在。走黄河水路的船只,至少得有一半沉于水底。

现在,朱标要做的,就是通过人力运输粮食,绕过这一百多里的三门峡天险。

说穿了,朱标这就是要以工代赈!

陕西百姓们不是快饿死了吗?

先发一部分粮食,让他们有些力气。然后,去三门峡帮着朝廷运粮去!

如此以来,陕西百姓在饿死的边缘,获得了吴国朝廷的赈济。

民以食为天!

什么南北之别的观念,也不能和肚皮的满瘪,相提并论啊?

如同朱标在大都杀那些番僧一样,吴军能最快速度的获得陕西百姓的效忠!

这些百姓运来的粮草,也整好用于吴军的交战,堪称一举两得。

……

……

翌日,奉元路鹿台县,小良乡,毛家村。

一个破败的乡间小屋中。

“爹!我……我饿!”

马小七躺在草堆里,发出了一声有气无力的轻呼。

“我饿!”

“我也饿啊!”

马小三、马小六听到弟弟喊饿,也大着胆子说道。

马重九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训斥道:“饿!饿!饿!就知道叫饿!前天,不是刚吃过吗?”

(https://www.tbxsvv.cc/html/198/198659/1702078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