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百家争鸣、群雄并立--大气磅礴的春秋战国(3)
孙膑是怎样智斗庞涓的?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两人情谊深厚,并结拜为兄弟。
庞涓先行下山,并得到魏王重用,孙膑则继续潜心学习,才能远远超过庞涓。
后来,墨子有位叫禽滑厘的徒弟到了魏都,向魏惠王举荐孙膑。
魏惠王就责问庞涓,庞涓只好请来了孙膑。
魏惠王见到孙膑不胜欢喜,孙膑对惠王也是有问必答,且头头是道,惠王由此对他倍加喜爱,重用之意溢于言表。
魏王如此对待孙膑引起了庞涓的不快,便私下暗算,以奸计骗取孙膑的家信,并作以删改,然后告知魏王,说孙膑里通外国。
魏惠王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相信了庞涓,并将孙膑处以膑刑(除去膝盖骨),还在脸上刺了字。
庞涓假模假样地命人把孙膑送到宾馆休息,医治膝伤,每日都给他送好菜好饭,自己也常去探望他,陪他谈心解忧。
一个多月后,等孙膑的伤口长好了,庞涓就骗孙膑把其祖传的《孙武兵法》写给他。
后来,孙膑知道了真相,心想:庞涓真是衣冠禽兽!我怎能把《孙武兵法》传给他呢?
又想:“若是不写,他就会把我杀了。”
孙膑想出一个自救的办法。
一天晚上,孙膑突然疯了,他把饭菜都掀翻在地上,又把刻好的书简扔在火里,不停地叫骂。
庞涓命人把孙膑扔到猪圈里。
孙膑在猪圈里倒头便睡,醒了以后拾起猪粪就往嘴里填。
庞涓认为孙膑是真疯了,刻写兵书的事就此搁了下来。
孙膑拖着残疾之身,在猪圈中出出进进,每日疯疯癫癫的,却没人看出他是装疯。
禽滑厘听说了孙膑的遭遇,便用齐威王的名义派了个使团去见魏惠王。
到使团回国的前一天夜间,禽滑厘将孙膑藏进了封得严严实实的车中,把他的衣服换给使团中的一个人穿上,照样躺进猪圈里。
过了几天,假扮孙膑的人也跑回齐国。
庞涓发现孙膑不见了,还以为孙膑掉到井里淹死了!他万万没想到,这时孙膑早就平安地到了齐国。
田忌赛马的智囊是谁?
齐国国君齐威王与齐国大将田忌都很喜欢赛马,而且每次比赛都押下大赌注。
由于田忌的马比不上齐威王的马,所以田忌总是输。
一次,田忌赛马又输给齐威王,回家后闷闷不乐。
这时,逃难到齐的孙膑在田忌家做门客。
于是,孙膑就说:“下次您带我到赛马场看看,或许我能帮您赢得比赛。”
不久,赛马的日子又到了,田忌叫人用车子把孙膑推到赛马场。
看了几场比赛后,孙膑了解了比赛规则:参赛者要将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而后依次轮赛,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
比赛完毕,只要自己的马能两次名列前茅,就算赢。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先用您的下等马对他的上等马,再用您的上等马对他的中等马,最后用您的中等马与他的下等马比,这样肯定能赢。”
田忌就吩咐手下人按孙膑说的办。
接下来,第一场齐威王的马胜出,而第二场、第三场都是田忌的马跑在最前面,结果田忌赢了比赛。
齐威王感到很意外,就问田忌是从哪里找的宝马。
田忌没有隐瞒,向齐威王说出实情,并趁机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齐威王见孙膑很有才华,就把他留在身边给自己出谋划策。
围魏救赵是谁支的招?
公元前356年,赵国国君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境内)相会。
赵国的举动引起魏惠王的极大不满。
适逢公元前354年,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动武,迫使卫国屈服称臣。
于是,魏国便借口保护卫国,出兵攻赵,包围了其国都邯郸。
赵与齐有同盟关系,这时见局势危急,遂于公元前353年遣使向齐国求援。
齐威王闻报赵国告急,就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
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
齐将段干朋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对赵国的信用,又会给齐国争雄造成困难,因而主张救赵。
但他同时又指出:应先派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魏国。
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予以正面攻击。
段干朋的计谋完全符合齐国统治者的根本利益,齐威王欣然采纳,他决定以部分军队联合宋、卫南攻襄陵,主力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的发展。
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近一年。
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且赵、魏两国均已非常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业已成熟,于是就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齐军主力救援赵国。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锋,以解救赵围。
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建议。
他建议田忌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
他认为一旦这么做,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可以一举而解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路,便于最终战胜它。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大梁方向挺进。
魏军获知情报后,不得不由庞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
这时候,齐军已把桂陵(今山东荷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之中。
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上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受到一次沉重的失败,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
“退兵减灶”是怎么一回事?
公元前342年,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那时候,齐威王已死,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
齐军依照孙膑的计策,又一次猛捣魏都大梁。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撤围回国,与魏太子申的兵马合力夹击齐军。
一天,庞涓察看了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派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当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次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却只能供五万人用的了,庞涓得知后一阵窃喜。
到了第三天,庞涓追到齐国军队第三次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了两万人用的。
庞涓这才放了心,他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
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两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
其实,这是孙膑在运用“退兵减灶”的方法诱敌。
他命令齐兵将武器辎重沿路丢弃,并逐日减少军中作饭时堆制的锅灶,使庞涓产生错觉,误以为齐军兵士大部逃亡,已溃不成军。
庞涓果然上当,率兵一直追到齐国境内马陵(在今河北)。
马陵道十分狭窄,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便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
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有乱木塞路。”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被齐兵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
这时,一个兵士看到树上刻了一行字,因为天色渐黑,庞涓便叫人举火辨认,只见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可是已经晚了。
因为火光即为孙膑给齐军规定的放箭信号。
顷刻,原已埋伏好的齐军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惨重,庞涓兵败被擒。
颜斶是怎样驳倒齐宣王的?
战国时,齐国有位学识渊博的高士颜斶,他正直无私,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齐宣王也非常仰慕颜斶的才华,便下令召颜斶进宫。
颜斶来到齐宫,走到殿前的阶梯处停住了脚步。
齐宣王非常奇怪,就说:“颜斶,过来吧。”
谁知,颜斶却对齐宣王说:“大王,你过来。”
这时,大臣们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可以叫大王过去?”
颜斶说:“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
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很恼火地问颜斶: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齐国时,秦王曾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一千。
由此看来,一个君主的头连一个已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觉得自己理亏,说:“听了您的高论,才知自己的想法错了。
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我保证您以后衣食无忧。”
颜斶却辞谢说:“我情愿大王让我回去,每天粗茶淡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其实并不比权贵差。”
颜斶说罢,便告辞了。
孟母为什么三迁?
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由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
孟母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女人,她为了抚养儿子,替人家洗衣服、纺线织布,省吃俭用,任劳任怨,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才。
起初,孟子家距墓地很近,他常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墓地里去看热闹,和小伙伴们玩给死人送葬一类的游戏。
孟母觉得这种地方不适合孩子住,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
于是,孟母就赶紧搬家了。
母子二人搬到一个闹市附近住下来,市场上一天到晚叫卖声、吵嚷声不绝于耳。
时间一长,孟子又学起那些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来。
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便再次搬家。
这回,孟母把家搬到一个学堂附近。
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从学堂里传出来,那些来学堂读书的人个个斯文讲礼貌。
于是,孟子就学着这些人的样子拿书来读,和人见面时也仿照那些读书人行礼作揖,变得非常懂事有礼貌。
孟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这个地方对孟子的成长大有帮助,于是就一直住了下来。
后来,孟子一天天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
孟母就节衣缩食地省下钱来,送他到学校上学读书。
在母亲的督促下,孟子发奋苦读,博览群书,终于成为一个学识仅次于孔子的思想家,被儒家列为“亚圣”。
庄周梦蝶有什么意味?
庄子,名周,生于公元前369年的宋国蒙地(在今河南),是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一天,庄子在白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大蝴蝶飞舞在草地上,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忽然,庄子一觉醒来,不禁大吃一惊:咦,我怎么是庄子呢?
刚才还是一只蝴蝶!他摇了摇头,认真地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我个人来讲,不知道是庄子做梦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子?
不管怎样变化,万事万物都是在梦中度过的。
是谁让秦国不敢出兵六国?
苏秦(前337-前284),字季子,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
苏秦出身贫寒,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
公元前329年,苏秦先到了秦国,游说惠王。
但当时秦国刚刚处死商鞅,非常不欢迎到处游说的士人。
苏秦于是向东到了赵国,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很不喜欢苏秦,苏秦只得离开了赵国,去了燕国。
苏秦在燕国逗留了一年多,公元前328年才得到燕文侯的召见。
苏秦向燕文侯分析当前形势,说强大的秦国有吞并各国的野心,燕国之所以还没有受到侵扰,是因为赵国挡在前面,牵制了秦国。
苏秦劝说燕文侯与赵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燕文侯很赞同苏秦的意见,于是就资助了苏秦车马钱财,让他出使赵国,进行合纵抗秦。
此时,不喜欢苏秦的奉阳君已经死了,苏秦乘机以同样的道理劝说赵肃侯。
赵肃侯听了很动心,决定任苏秦为相国,还送给苏秦很多钱财用来游说各诸侯国加盟。
苏秦又先后游说了韩、魏、齐、楚四国的国君,四国最后都同意组成同盟抵抗强秦。
于是,六国合纵成功,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主管联盟的事。
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周的都城洛阳时,随行的车辆满载着行装,各国诸侯派来送行的使者很多,气派比得上帝王。
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命人清扫苏秦将要经过的道路,并派使臣到郊外迎接慰劳。
苏秦的兄嫂和妻子见了他,态度也都变得非常恭敬。
苏秦回到赵国后,派人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秦国从此很长时间不敢出兵侵略六国。
谁帮助秦国破了“合纵抗秦”计?
张仪(?
-前309),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与苏秦是师兄弟,都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术。
从鬼谷子那里学到本领后,张仪去了秦国,把他那一套“连横”亲秦的策略说给秦惠王听,秦惠王很赞赏,就拜他为相国。
张仪倡导的“连横”中心意思是:秦国太强大了,不论哪个国家,只有依赖秦国,跟秦国联盟,去对付其他国家,才能取得胜利。
这时,楚国打算和齐国联盟,共同对付秦国。
齐楚都是大国,如果结盟,对秦国就是一个严重威胁。
于是,张仪向秦王请求去楚国拆散齐、楚的联盟,秦王答应了。
公元前313年,张仪来到楚国后,买通了靳尚和楚王的其他宠臣,这才去拜见楚怀王。
两人见面后,张仪以秦情愿把商于(在今陕西、河南一带)之地600里归还楚国为诱饵利诱楚、齐两国断交。
利令智昏之下,楚怀王就一面派人去跟齐国断交,一面派使臣跟随张仪去秦国,办理土地移交手续。
到了秦国,张仪却说只答应给楚六里地。
这时,齐国因楚国背盟,就派使臣去秦国,约好一起去打楚国。
楚王得知张仪欺骗自己后,气急败坏,下令发兵10万去攻打秦国。
但秦国早已有所准备,齐国也派部队来帮助秦国作战,结果楚军大败,楚国汉中一带土地全被秦国夺去了。
后来,张仪用同样方法欺诈蒙骗六国,结果破坏了其他国家“合纵”抗秦的计划。
武灵王为何要改穿胡服?
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是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名雍,嬴姓赵氏。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死后谥号武灵。
赵武灵王在位时,发现胡人作战都用骑兵。
他们身穿短衣,骑在马上,往来如飞,挽弓射箭,灵活方便。
于是,赵武灵王打算让自己的子民改穿胡人服装,学习骑马射箭,从而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赵武灵王以身作则,第一个穿起胡服。
文武百官上朝时,见赵王穿着短衣窄袖的胡服,都大吃一惊,议论纷纷。
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更想不通,他推说有病,不肯上朝。
赵武灵王亲自到叔父家中,耐心地劝说他:“赵国四面临敌,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装备,如何能守住疆土呢?
过去,中山国恃仗齐国撑腰,侵入我们国土,掳掠我们的人民,先王把这件事看成奇耻大辱。
我要改变服饰,学习骑射,是为了保卫国家,为先王报仇雪耻。
叔父一定要支持我!”
赵武灵王一番话打动了公子成。
赵武灵王很高兴,马上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第二天,公子成穿了胡服上朝,朝中官员见了,都不敢再反对了。
伐齐有功的乐毅为什么返回赵国?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领赵、魏、秦、韩、燕五国的军队攻伐齐国,在济水西侧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而逃。
后来诸侯各国的军队都各自回国了,而乐毅继续率领燕军独立追击齐军,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
齐王在齐军连续失败后,逃出都城临淄,最后到了莒城。
乐毅领兵攻进临淄,把齐国的珠宝玉器、财物祭品全都运送到燕国。
燕昭王亲自到济水岸边慰劳军队,进行赏赐,给士卒犒劳。
之后,又把昌国之地赏给乐毅,封他为昌国君。
慰劳完毕,带着齐国的俘虏及其掳获的大量金银物品返回燕国,又派乐毅继续攻取没有降服的齐国城邑。
乐毅带兵在齐国征战了五年,攻下七十多个齐国的城邑,并把这些城邑都改为郡县归属于燕国。
最后仅剩下莒城、即墨两座城池尚未攻破。
这时,燕昭王死了,他的儿子即位称为燕惠王。
惠王本就对乐毅心怀不满,再受到齐人反间计的挑拨,就更加怀疑他了。
于是,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并召回乐毅。
乐毅担心回燕被杀,就返回了老家赵国。
赵国君王很尊重乐毅,也十分信任他,封他为望诸君,把观津之地封给他,还对燕、齐发出警告。
燕、齐两国也奈何乐毅不得,他就在赵国住了下来。
田单破燕使用了怎样的战法?
乐毅伐齐,最后只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个地方没有攻破。
由于齐愍王已死,莒城的大夫就立其子为王,是为齐襄王。
这时,乐毅又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由于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士兵人心惶惶。
这时候,即墨城里一个齐王的远房亲戚田单就带领大家守城,抵御燕军的进攻。
后来,骑劫代替乐毅指挥燕军攻城。
骑劫上任后,遂下令燕兵围攻即墨,燕国士兵里里外外将即墨围了好几层。
田单经过冥想苦思,想出了一条破敌之计。
他下令将全城的各种各样的牛集中到军营来,精心挑选了一千多头牛;随即命令士兵请来裁缝,给每头牛身上披一块绸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的古怪花样;在牛角上捆两把锋利的尖刀,尾巴上系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命士兵把牛成群结队赶到城外,还在牛尾巴上点着了火。
牛被烧得疼痛难忍,牛性子一下子发作起来,一千多头牛愤怒地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
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成员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在牛队后面,冲杀上去。
城里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为士兵和火牛呐喊助威。
一时间,震天动地的呐喊声、鼓声、铜器声和火牛的怒吼声、士兵的冲杀声响成一片。
燕国人睡眼朦胧间,看见火光冲天,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向他们的兵营冲过来,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敢抵抗呢?
一阵乱战,燕军开始败退。
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重围,结果却被齐兵围住,乱刀砍死。
就这样,燕国损兵折将,大败于火牛阵。
于是,齐军乘胜反攻。
那些被燕国占领的地方的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的到来。
几个月后,齐国就收复了被燕国所占的城池。
田单又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这才渡过了几乎亡国的危险。
平原君为什么要杀掉他的美妾?
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赵惠文王的弟兄很多,其中以赵胜最诚实贤良。
当时有很多人来投靠他,有赵国的,也有其他国家的,他的门人多的时候有几千人。
赵胜在乡间有一套住宅,紧靠着附近的农民家。
隔壁住的农夫腿有病,走路一跛一跛的。
赵胜有个漂亮的小妾,每日上午都站在楼上看风景。
一次,她看到这个跛足的农夫担着水,一歪一歪的,水桶里的水也一晃一晃,就不由得大笑了一声,惊动了这位担水人。
第二天,农夫来见赵胜,说:“我听别人说,您喜欢结交天下贤良之人;而且,很多人说您对投奔来的人非常好,如果他们和您的家人美妾发生争执,您总是向着他们。
我是您的邻居,腿有点不好,腰有点驼,而您的爱妾因此笑话我,这是对我的极大侮辱,我想得到她的人头。”
赵胜吓了一大跳,就开玩笑地答应道:“好,好,好。”
他当然不会杀小妾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赵胜的门人越来越少,不到一年时间,他的门人只剩下一半了。
赵胜觉得很奇怪。
一天,他问手下的一个学生:“我赵胜待你们不薄,对你们也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什么一个个离我而去呢?”
那人说:“不为别的,您对我们够好的了,就为了不杀笑跛脚的人。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说明了您内心深处还是爱美色而轻视贤士。
既然您有这样的念头,人们何不另择他枝呢?”
赵胜这才恍然大悟,回到后室,拿着刀就杀了那个小妾,拎着人头到了邻居的家里,向他赔礼道歉。
冯谖怎样给孟尝君“买义”避祸?
孟尝君(?
-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
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
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
据载,孟尝君有三千食客,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
冯谖因为家境贫困,托人在孟尝君门下做一名食客。
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冯谖都说没有。
孟尝君笑了笑,就接纳了他。
一次,冯谖自告奋勇替孟尝君去他的封地薛邑收债。
临行时,冯谖问:“收完债后,买些什么回来?”
孟尝君说:“先生看着办,买些我缺少的东西吧。”
到了薛邑,冯谖派官吏把百姓叫来核对好债券,宣布:孟尝君说这些债全都免了!然后,就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得欢呼万岁。
冯谖回去复命,孟尝君问他买了些什么回来。
冯谖说:“我想您缺少的只有仁义了,就自作主张为您买了仁义回来。”
孟尝君问:“仁义怎么买呢?”
冯谖说:“您只有小小的薛邑,却不体恤子民,反而放高利贷。
我假借您的名义,将所有的债全免了,这就是替您买的仁义。”
孟尝君很不高兴。
一年以后,孟尝君被齐愍王罢了官,丧气地回到薛邑。
百姓扶老携幼,出城百里迎接孟尝君。
孟尝君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仁义,我今天看到了。”
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可以避免死亡,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高枕无忧。”
于是,冯谖便替孟尝君游说魏国。
魏国决定聘孟尝君当宰相。
齐愍王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孟尝君道歉,请他官复原职。
冯谖让孟尝君乘机求取齐王祭祀祖先的祭器,在薛邑设立齐王的宗庙。
这样,孟尝君就永远不会失去薛邑了。
等到宗庙落成,冯谖说:“三个洞已经挖好了,您可以安心了。”
这就是成语“狡兔三窟”的来历。
从此,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宰相,没有祸事上身。
楚怀王为什么客死秦国?
公元前299年,秦王派人送信与楚怀王,约他在武关相会,当面结盟。
大臣昭睢劝怀王发兵自守,不去赴约,认为秦为虎狼之国、言而无信;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前去赴约。
楚怀王听从了子兰的话,动身前去秦国。
秦国命一个将军诈扮为秦王,并在武关埋下伏兵。
楚怀王一到,秦国便关闭关门,劫持了楚怀王,把他带到秦都咸阳。
到咸阳后,又强迫楚怀王在章台宫像藩臣一样朝见秦王,并威胁他,要他割地给秦国。
楚怀王坚决不答应,秦国便把他扣留在咸阳。
楚国大臣见怀王被扣,为安定国家,便迎立在齐国为质的太子为楚王,是为楚顷襄王,并把这个消息告诉秦国。
秦王恼羞成怒,派秦军出武关攻楚,杀楚军5万人,攻下16座城池。
公元前297年,楚怀王从秦国逃跑。
秦国发现后,立即派军队封锁了通往楚国的所有道路。
楚怀王只好从小路逃到了赵国;后来,他又准备逃到魏国去,途中被秦国人抓了回去。
第二年,楚怀王在秦国羞怒成疾,客死秦国。
为什么会有“黄金台”?
战国时,燕国燕王哙愚昧昏庸、忠奸不分,用子之为丞相,国家十分混乱。
齐国趁机讨伐燕王,燕王哙死了,子之被齐军剁成肉酱;后来,在中原各国的干涉下,齐国才退兵;一直在韩国做人质的公子职回国继位,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决心复兴燕国,而最要紧的工作就是招揽人才。
燕昭王去向郭隗请教,郭隗于是讲了个故事启发燕昭王,说古时候有个国君打算用千两黄金去买一匹千里马,但三年也没买到。
有个人辗转打听到有个地方有匹千里马,可赶到时那匹马已死了,这个人就用五百两黄金把死马的骨头买了献给国君。
国君大怒,那个人说:“天下人知道您花五百金买马骨头的消息,就会把骏马送上门来的。”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人们就献来三匹千里马。
讲完这个故事,郭隗说:“大王您如果真想招贤纳才,不妨就从我身上开始吧。”
于是,燕昭王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敬地把郭隗请到宫殿里去住,每天都要像学生请教老师那样前去探望。
燕昭王还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招徕天下贤士。
台上放置了许多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见面礼,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台”。
燕昭王爱慕贤能的名声风传天下,各国才士争先恐后地奔赴燕国。
其中不乏勇将名士:武将剧辛从赵国来,谋士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乐毅从魏国来……一时间,燕国人才济济。
屈原为何痛沉汨罗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二十多岁时担任楚怀王的左徒,深得楚怀王的信任。
后来,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
但屈原没有计较,还和往常一样就国家大事向楚怀王进言。
楚怀王不但听不进屈原的忠告,还撤了他的职,让他去当三闾大夫,管些无关紧要的事。
屈原对楚怀王的昏庸不明感到很失望,他把满腔的悲愤倾泻到诗句中去,写下了文学史上著名的长诗《离骚》。
后来,屈原听到楚怀王被秦国劫持、死于他乡的消息,悲愤交加,写下了《招魂》一诗。
这时的楚国,太子横登上了王位,即为楚顷襄王。
顷襄王重用兄弟子兰和靳尚,排斥屈原。
他免除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放逐到湘南一带。
又过了两年,楚国郢都被秦国攻占了,宫殿成了一片瓦砾,楚顷襄王也逃到江东。
屈原复兴祖国的理想彻底破灭了,他怀着壮志未酬的痛苦,吟着他最后的诗篇《怀沙》,投入了汨罗江中。
屈原投江的日子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天定为端午节,并传下了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传统风俗。
蔺相如为何戏耍秦王?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非常宝贵的玉璧,相传它是楚国人卞和采到的,所以又叫它“和氏璧”。
秦王听说赵国得到了和氏璧,就想骗过来据为己有。
于是,秦王派一位使者去见赵惠文王,说秦国愿拿十五座城市来换那块和氏璧。
赵惠文王派蔺相如带着玉璧前往秦国。
秦王听说赵国将玉璧送来了,赶紧召集朝中大臣,在王宫中会见蔺相如。
蔺相如将玉璧捧给秦王,秦王把玩了好半天,可就是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站在一边,看到眼前这副情景,心想:秦王果然不怀好意,全然没有要给我们城的意思。
于是就上前对秦王说:“大王,您也许没有注意,和氏璧有一点毛病,请让我指出来给您看。”
秦王听蔺相如这么一说,就把玉璧交给了他。
蔺相如拿到玉璧向后退了几步,靠到了后边的柱子上,圆瞪着眼睛,满脸怒气,对秦王说:“我王知道和氏璧是稀世之宝,因为您喜欢,愿意拿十五座城市来换,所以派我来这里。
但今天看起来,您傲慢无礼,毫无诚意,要我们的玉璧,又不想给我们城市。
现在玉璧就在我的手里,如果您一定要逼我,我就和这玉璧一起在这柱子上撞碎。”
秦王怕蔺相如真的要砸玉璧,忙说:“先生,请不要这样,我说了话怎么能不算数呢?”
接着,又让左右取来地图,把准备给赵国的十五座城市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看透了秦王要通过此举来骗取自己手中的玉璧,就说:“我国大王为了送这宝贝,斋戒了五日,而且我临行之时,他们还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如果您也是诚心诚意的,您也应该同样斋戒,才能接受这玉璧。”
秦王心想:反正你也逃脱不出咸阳,就答应了。
回到秦国馆驿后,蔺相如就吩咐随从扮成一个穷苦老百姓,将玉璧藏在怀里,偷偷地溜出秦国,将玉璧完好地送回了赵国。
过了五天,秦王斋戒结束,就召集群臣和外国使节,来举行受璧仪式。
蔺相如从容地走到了宫殿中,对秦王说道:“贵国自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几位君主,但没有一位能守信义。
我担心您也蒙骗我,使我赵国既失去宝贝,又得不到你们秦国的城市,所以我已派人将玉璧携回国内。
秦王要是把十五座城市先割让给我们赵国,我们赵国哪里敢不交出玉璧呢?”
秦王一听,羞愧难当,想杀蔺相如,又恐惹人耻笑,就让蔺相如回赵国了。
其实,秦国本来就没打算用城换璧,只不过想借此来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实力罢了。
成语“鸡鸣狗盗”的渊源是什么?
成语“鸡鸣狗盗”的来源和齐国公子孟尝君有关。
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留。
孟尝君害怕被秦王杀掉,急于脱身,去求秦王的宠妃在秦王面前为他说情。
秦王的宠妃非常喜欢狐狸皮袄。
孟尝君正好有一件世上独一无二的白色狐狸皮袄,不巧的是已经献给了昭王。
这下可愁坏了孟尝君,他问遍了所有门客,寻求解决办法。
有一个人说,他可以夜里学狗叫到王宫里把那件狐狸皮袄偷回来。
果然,这个门客在夜深人静时从王宫中偷回了狐狸皮袄。
孟尝君把它献给秦王的宠妃,宠妃欣然接受,劝说秦王释放了孟尝君。
当孟尝君离开秦都后,秦王又后悔了,派人追捕孟尝君。
孟尝君一路东逃,逃到函谷关前,已是夜半,依照关口规定,只有等到鸡鸣时才允许百姓出入。
孟尝君让门客们想办法。
门客中有一个善学鸡叫的。
这个门客一学鸡叫,别的鸡也跟着叫了起来。
关吏打开关门,孟尝君逃出函谷关,安全返回了齐国。
赵奢因何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派遣军队进攻赵国西北部的要塞阏与,企图由此进袭赵都邯郸。
赵王召来大将廉颇和乐乘,问他们可不可以出兵援救阏与守军,二人都认为阏与路程太远,而且都是山路,通行艰难,很难求援。
赵王很失望,又去问赵奢,赵奢回答说:“道路远而又艰难,就像两只老鼠在一条穴中相争斗,哪一方将领勇敢,哪一方就可以获胜。”
赵王大喜,立即命令赵奢率赵军援救阏与。
赵奢率赵军从邯郸出发,出城三十里,传令赵军停止前进,并向军中下令:“谁敢向我谈进军的问题就杀谁的头!”
这时,秦军在围攻阏与要塞的同时,派出一支部队绕到赵军背后,一直前进到武安之西,武安是邯郸西边的最后一道屏障。
消息传到,一个军官按捺不住,向赵奢进言,请他急速前进援救武安。
赵奢不听,下令斩杀这个军官,命赵军原地不动,并增加壁垒,整整18天未曾前进一步。
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被赵军抓获,赵奢不但不杀,反而将他放走。
这个间谍回去后,将情况报告了秦军统帅。
秦军统帅因此放松了对赵军的警惕。
赵奢将秦军间谍打发走后,命令全军立即出发,火速前进,一天一夜便赶到了前线,在离阏与50里的地方扎营,并立即修起壁垒。
赵奢采纳了士兵许历的建议,指挥赵军猛攻秦军。
秦军大败,弃甲而逃,伤亡惨重。
阏与之战使秦国的东进计划暂时受阻。
战后,赵奢因功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等重臣同列,许历也因功而被擢升为国尉。
“债台高筑”讲的是谁的故事?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一统天下的周朝,可是天下传到周赧王的时候,周天子的土地,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几个县,不但比不上秦、楚这样的大国,连大国底下的臣子封地也比不上。
这时,诸侯国中,秦国尤为强大,经常出兵平灭那些弱小的国家。
有一回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结果却被魏国的信陵君打败了。
赵国得救,秦兵战败,在各国引起了很大震动。
当时楚国有一位名士叫春申君,便向楚国的国君楚考烈王建议说:“大王,现在机会来了。
秦国老想称王称霸,这次信陵君打败了它。
假如您现在动员周天子联合几个国家,一齐攻打秦国,就能把秦国灭了。
这样一来,您就成了各国的盟主。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啊。”
于是楚考烈王就请求周赧王出面号令各诸侯参战,共同讨伐秦国。
周赧王企图借此重振周王朝的声威,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出面。
可当时的周王朝又小又穷,打仗得有钱组织军队才行。
为了组织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周赧王不得不向豪门富户借债,还立下字据:保证在灭秦之后,用战利品加倍偿还。
当时,周王朝已没有什么号召力了,而各国都惧怕强秦,除了楚国和距离秦国较远的燕国响应了周赧王的号召,其他国家根本没派兵,仗也就没打成。
周赧王只好把刚刚凑齐的军队解散了,可他借来的钱已花得精光。
周赧王没有钱还债,那些债主拿着字据天天登门讨债。
周赧王无法应付,每次一见债主上门,他就躲进深宫后的一座高台上。
后来,人们称这个台子为债台,以债台形容欠债过多无法偿还,“债台高筑”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
邯郸大战的结局如何?
公元前258年,秦昭王因赵违约未割让六城给他,不听白起劝谏,派王陵进攻赵都邯郸,秦赵邯郸之战爆发。
赵国上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坚守城池。
平原君赵胜以国忧为先,身先士卒,听从李谈的劝告,裁减府邸人员和开支,组织敢死队3000人与秦军殊死决战,秦军为之退却30里,大大鼓舞了士气。
秦军久攻不下,几易其帅;邯郸久陷重围,易子而食。
战事日紧,赵王遂遣平原君求救于楚、魏。
楚王应从,派春申君率军救赵。
求得楚国帮助,平原君再求魏援助,魏信陵君通过魏王爱妾窃得魏王虎符,率10万大军前往邯郸救围。
魏信陵君率领的10万大军与楚国的援军汇合于邯郸,对秦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与此同时,邯郸的赵军也乘机反攻,秦军大败,邯郸解围。
此战过后,赵国暂时渡过了亡国危险。
信陵君用什么办法救赵?
秦军围攻赵国国都邯郸时,赵国岌岌可危,平原君派人送信给魏王和信陵君,请求魏国出兵援救赵国。
魏王接到赵国告急的求援信后,立即派遣晋鄙大将带领10万兵马去援救赵国。
秦王闻讯后,立即亲自到邯郸督战,并且派使臣警告魏王说:“我秦国大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早晚之间就要拿下这个城市;如果诸侯国家当中有谁敢出兵援救赵国,那么等我拿下赵国后,定要最先击败它!”
魏王害怕了,连忙派人传令给晋鄙率领的魏国10万军队:立即停止前进,就在邺地驻扎待命。
信陵君因无法解除邯郸之围感到十分忧虑,他多次请求魏王下令火速救赵国,但魏王始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信陵君无计可施,便断然决定自己带着门客们准备奔赴邯郸同秦军拼杀。
侯嬴劝阻了信陵君,并给信陵君出了一计。
信陵君立即采纳了侯嬴的计谋,令人前去请求魏王宠妃如姬盗取调遣晋鄙的兵符相助。
如姬在夜深时,趁魏王熟睡之机盗得魏王调兵所存的半个兵符,交给了信陵君。
信陵君带上朱亥一行人来到邺城,见到晋鄙,假托魏王有令要自己代替晋鄙的职务。
晋鄙虽然将两块兵符合上了,但心里还是对此事产生了怀疑,打算拒不交出兵权。
见此情形,朱亥大喝一声,立即拿出藏在袖中的重达40斤的铁锤,劈头盖脸朝晋鄙砸过去,一锤打死了晋鄙。
随后,信陵君统率晋鄙的军队进攻围困邯郸的秦军,给秦军以突然打击。
在魏军和赵军的内外夹击下,秦军被迫解围,仓皇逃走。
魏王非常恼恨信陵君杀死了大将晋鄙,信陵君也自知得罪了魏王。
于是,信陵君便派遣其他将军率魏军回国,而自己留在了邯郸。
毛遂是怎么自荐的?
秦军包围邯郸时,赵国平原君去楚国求救。
出发之前,平原君要挑选20名文武全才的人和他一道去。
平原君的手下一共有三千多人,要选20人很容易,但他挑了半天,只挑出19人。
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人站了出来说:“也许您不大认识我,但我就是您要找的最后一个人。”
平原君就问毛遂:“你在我的门下几年了?”
毛遂说:“三年了。”
平原君说:“我听人说,贤人在世上,就像一个锥子放在袋子里,它的尖很快会从袋中露出来的。
你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并没有做出什么重要的事使得大家称颂你,我也没听说你有什么大的能耐,这就证明你的本事是十分有限的。
我看你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您说得很对,我以前没有露出尖来,就是您没有把我放到袋子里去,今天请求您把我放到袋子里去。”
于是,平原君就带上了毛遂,另外19人在去楚国的路上经常私下拿他开玩笑。
到了楚国,平原君就和楚王商量楚军援赵之事。
但任凭平原君怎么说,楚王就是不答应。
这时,只见毛遂手按宝剑走了上去,斩钉截铁地对平原君说:“先生,援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说清,怎么和他从早上就说到了中午,还没有说成?”
楚王看到这位不速之客,问:“这是何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人。”
楚王喝道:“还不给我下去,我正和你家先生商量大事,你来干什么?”
毛遂有意地向楚王面前走了一步,大声说道:“你之所以对我无礼,是因为你坐在家里,依仗着你们人多。
但是,就在这十步之内,你能显示出你楚国人多的优势吗?
大王的性命实际上就握在我毛遂的手里。”
楚王被毛遂说得不知如何是好,用求助的眼光望着平原君,平原君示意他听毛遂的话。
然后,毛遂继续为楚王剖析了援赵抗秦的利弊得失。
楚王听毛遂分析得很有道理,就说:“那就依毛先生的话,楚赵结盟抗秦。”
毛遂怕楚王反悔,便让楚王与平原君歃血为盟。
盟誓后,楚王派大兵救援赵国。
毛遂对解邯郸之围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秦王是怎样干掉白起的?
公元前259年,秦王打算派兵进攻赵国都城邯郸,白起劝谏说:“我们去攻打赵国的国都,赵军肯定拼死抵抗,别的国家也会帮助赵国,加上我们现在国内空虚,肯定会失败的。”
可秦王不听,执意要发兵攻打赵国,还打算派白起带兵。
白起借口生病,不能带兵前往。
秦王便派王龁统兵,包围了邯郸,却久久不能攻下。
这时,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信陵君率军进攻秦军。
楚魏联军和赵军里应外合,秦军大败。
白起听到这个消息后,对秦王说:“您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
秦王听了白起的话非常生气,就免去他的官爵,令他迁居到阴密(在今甘肃)。
白起出了咸阳不远,秦王又派使者赐白起一把宝剑,命他自杀。
白起接过宝剑,满腔悲愤,长叹一声,挥剑自杀。
为何孔庙中没有荀子的牌位?
荀子,名况,字卿,亦称荀卿、孙卿,赵国人,其生卒年不详。
在自然观方面,荀子汲取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观念,反对天命和鬼神迷信,以为“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因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命题。
荀子对儒学的理论贡献不亚于孟子,但他否认命运、不敬天地鬼神、不法先王、不尚仁义、人性本恶等观点难以见容于后世儒学,所以孔庙中没有荀子的牌位。
赵国名将李牧是怎样防御匈奴的?
李牧是赵国名将,曾经在赵国的代郡(在今河北)和雁门郡(在今山西)一带防御匈奴。
李牧防御匈奴很有办法:首先,他致力于团结将士,使上下齐心协力;然后,他根据边境的实际情况开辟商业市场,把从市场上征收来的租税都作为军费开支,每天都买些牛来杀掉,犒劳士兵;第三,他加紧督促士兵练习骑马射箭,提高战斗能力;第四,命令军兵提高警惕,完善烽火等报警设施,并派出许多间谍侦探匈奴人的动向;第五,李牧不准士兵出去和匈奴人交战,匈奴兵一进入赵国边地,赵军立即点燃烽火,入城据守,拒不出战。
这样过了几年,赵国并没有什么损失;匈奴人认为李牧是个胆小鬼,就连赵国的边防士兵也都这样看待李牧。
匈奴连续几年里都没有抢到什么,却始终认定李牧胆怯。
李牧又经常赏赐将士,将士们无功受禄,于心不安,不愿意再接受赏赐,都愿意和匈奴人大战一场。
李牧见士气已经养成,便从边防军中挑出1300辆战车,13000名精锐骑兵,能擒敌杀将的精锐步兵5万人,善射的弓箭兵10万人,把他们全部调集在一起,准备作战。
然后,李牧下令大开城门,将牛羊都驱赶到田野里。
匈奴人闻讯后,立即前来抢掠。
赵军佯装不胜,让匈奴人俘去数十人。
匈奴单于见赵军不过如此,便率领大军进入边塞,想大捞一把。
李牧见匈奴兵来到,便布下奇阵,命中军诱敌,左、右两军从侧翼包抄进击,形成包围,大败匈奴人,杀匈奴兵十多万人。
之后,李牧率军乘胜消灭了襜褴部落,击破了东胡,并迫使林胡投降赵国。
匈奴单于被打得抱头鼠窜,十几年都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主修都江堰的人是谁?
秦惠文王的时候,秦国灭掉了位于今天四川成都一带的蜀国,改为蜀郡,派官治理。
公元前256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太守。
当时,蜀郡治下的岷江经常发生水涝灾害,人们难以安居乐业。
于是,李冰和儿子一起行程数百里,沿岷江逆流而上,亲自勘察岷江的水情、地势等情况。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李冰确定了治理岷江的周密方案。
终于,历经千辛万苦,李冰带领大家修建成了都江堰。
为了工程的维护和长久的使用,李冰还制定了一系列维修和监控办法,有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沿用。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历史上曾修建过的许多水利工程中,唯独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航运等多种功效,成为一项工程奇迹。
吕不韦是怎么爬上丞相之位的?
公元前287年,秦昭襄王的次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他的爱姬被立为正夫人,赐号华阳夫人。
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子女,其中有个叫异人的儿子排行居中。
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宠爱,异人就被作为人质送到了赵国。
原籍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邯郸做生意时,认识了异人。
当时,异人的生活过得很拮据,吕不韦决定资助异人,以异人作为投机政治的资本。
吕不韦对异人说:“我能让您贵为天子,富有天下。”
异人心知吕不韦所指,便和他促膝密语,说了很多肺腑之言。
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如今又是太子。
我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膝下无子。
您兄弟二十余人,而您排行居中,又在赵国作为人质,如何能被安国君重视呢?
如此看来,即使秦王死后,安国君得立为秦王,您也没有多少把握和各位公子争夺太子之位。”
异人深以为然,说:“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
吕不韦说:“我吕不韦愿以千金之资去为公子游说,让华阳夫人收公子为义子。”
异人听后,忙跪拜说:“若先生的谋划真得以实现,我愿平分秦国与先生共享。”
于是,吕不韦便将许多钱赠于异人,以供他的日常用度及结纳宾客贤达之需。
吕不韦还将自己的宠妾赵姬送给异人,赵姬生下的儿子嬴政,就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始皇。
随后,吕不韦尽购奇珍异宝,回秦国贿赂华阳夫人收异人当了义子。
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即位,但不久也去世了。
吕不韦帮助异人逃回秦国,在华阳夫人的帮助下即位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也由此做了秦国丞相。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卿相是谁?
吕不韦做了秦国丞相,八方搜罗门客,借以粉饰自己惜才爱士。
许多人慕名前往,有一位年仅12岁的童子也来求为门客。
这个童子名叫甘罗,他的祖父叫甘茂,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
后来,甘茂受到别人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
甘罗走投无路,只好投奔吕不韦。
甘罗从小能言善辩,深受家人喜爱。
做了丞相吕不韦的门客后,甘罗生活上有了着落,心存感激,寻机报答。
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
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帮了吕不韦一个大忙。
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奉命赴赵,以雄辩之辞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
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秦王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又提拔他为上卿。
吕不韦是怎么丧命的?
秦庄襄王死了后,13岁的嬴政继承了王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嬴政年少,朝政大权完全落在太后赵姬和丞相吕不韦手中,他们同宦官嫪毐狼狈为奸、专权弄国,根本不把嬴政放在眼里。
嬴政一天天长大,对吕不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公元前238年,嬴政22岁,在旧都雍城举行了加冕典礼,从此,他就算正式做了国王,可以亲自处理朝政了。
这对吕不韦来说很不利,于是他就想出一个借刀杀人之计,利用嬴政不在咸阳的机会,怂恿嫪毐叛乱。
嬴政听到嫪毐叛乱,将计就计,命令吕不韦带兵去平叛。
吕不韦只好带兵前往。
谁料叛军不堪一击,没过几天,嫪毐便被抓住押解到咸阳。
嬴政下令车裂嫪毐,并且诛杀了他的父族、母族和妻族。
嬴政知道嫪毐的叛乱与吕不韦有关,便派人调查吕不韦。
调查清楚后,嬴政本想杀了吕不韦,但念他扶助父亲和自己登上王位有功,动了恻隐之心,只是罢免了他的丞相一职,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洛阳。
但吕不韦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暗中和六国诸侯保持密切联系,企图借助外国的力量东山再起。
嬴政得知后勃然大怒,干脆赐毒酒让吕不韦自尽了。
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的一对好友?
俞伯牙是楚国人,童年时就喜爱弹琴。
后拜成连学琴。
成连对他说:“我只能传授给你琴曲,却不能转移你的性情。
我的老师方子春,很会弹琴,也能转移人的性情。
现在他正住在东海蓬莱,你愿意和我同去向他求教吗?”
伯牙欣然同意,和成连一块来到了东海蓬莱山岛。
成连留伯牙在山下,又对他说:“你先在这里练琴,过些日子我会来接你。”
伯牙孤身一人在岛上,生活清苦寂寞,便把心中的感受融汇海景岛色,作成了一支琴曲《水仙操》弹奏。
琴曲刚刚作完,成连兴高采烈地来接他了。
伯牙这时才明白,所谓方子春先生,不过是老师虚构的人物,他慨然地说道:“这下子,老师真是转移了我的性情。”
从此,伯牙弹琴出神入化,以致他奏琴时,连马听了都要仰脖对天嘶鸣。
有一次,俞伯牙去泰山游历,恰遇天降暴雨,他便避于一座山崖下肃穆地抚琴抒怀。
他看到滂沱的雨水从峭壁险崖上倾泻,急转琴弦,奏出了时而高昂峻急、时而又缓缓缠绵的曲调,似流水长长。
这时,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在雨中静静地听琴,竟忘了打柴,对伯牙说:“先生弹的是《高山流水》吧?”
伯牙点点头。
接着,钟子期又说:“琴抚得真妙。
如志在高山巍峨,志在流水长长,再无可与你相比较的琴家了。”
伯牙很佩服钟子期,把他视为知音。
二人别后的次年中秋,俞伯牙去找钟子期,可过了好久,还是没找见人。
经打听,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要人们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俞伯牙万分悲痛,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高山流水》。
弹罢,他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琴摔了个粉碎。
悲伤地说:“我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怎样的经历促使李斯发愤向上爬?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上厕所,不禁被吓了一跳,原来一大群正在抓蛆吃的老鼠被吓得四下逃窜。
还有一次,李斯去郡里的仓库巡视,发现粮食堆里有几只大老鼠正在偷吃着粮食。
李斯去赶它们,老鼠毫不理会地继续细嚼慢咽。
原来仓库里很少有人进来,老鼠没有半点儿恐惧感。
看到仓里的老鼠养尊处优,长得又肥又大,李斯联想到厕所里的老鼠,不由得感慨万分:同是老鼠,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状况竟有天壤之别!人也同样,爬上去了就是贤者、君子,沦落下层就是愚民、小人,这和老鼠不是一样吗?
从此,李斯发誓要进入上流阶层。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受到秦始皇的重用,对秦国统一六国起了很大作用,后来担任了秦国丞相。
韩国游说秦国开凿郑国渠的意图是什么?
公元前237年,韩国为消耗秦的国力,使之无力攻伐六国,派遣水工郑国到秦游说兴修水利的必要性。
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征发大量民工,由郑国主持,开凿西引泾水,通过瓠口(今陕西泾阳西北),东注北洛河的大型灌溉渠道。
后来,秦觉察出韩国的企图,欲杀郑国,郑国说:“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于是,秦国允许其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此项工程。
渠成后,长三百余里,灌溉田地四万顷。
从此,关中成为沃野,此渠也被命名为郑国渠。
李斯用什么办法使秦王收回“逐客令”?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吕不韦手下做门客,并且在吕不韦的推荐下当上了嬴政的侍卫。
李斯利用经常接近嬴政的机会,给嬴政上了《论统一书》,劝说嬴政把握机会,实现天下一统。
嬴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让他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后来,秦国宗室贵族借口有人在秦国搞间谍活动,要求嬴政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在离开秦国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劝嬴政收回成命。
他在《谏逐客书》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能够使秦国强大,劝嬴政为成就统一大业,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集人才。
嬴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不久又提升他当了廷尉。
韩非为何死在李斯的手上?
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公元前233年,韩非来到秦国,嬴政很高兴,和韩非促膝畅谈天下大事,但韩非口吃,善著书而不善言谈。
韩非劝嬴政不要先征伐韩,应将赵国先消灭掉。
嬴政以为韩非存有私心,便开始对他猜疑,置之而不重用。
此时李斯、姚贾因嫉妒韩非的才能,也乘机进谗言诋毁韩非,说韩非本是韩国公子,终究是为韩着想而不为秦尽全力。
如果秦王不用他,放他回韩国,将给秦国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
嬴政听信谗言,将韩非下狱论罪。
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要他自杀。
韩非希望能面见嬴政,李斯不允,被迫服毒,一代英才就此丧命。
嬴政为何要最先灭掉韩国?
自从嬴政消灭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势力后,秦国有些衰微的国势立刻又强大起来。
嬴政继承了几代先王的事业,继续扩张领土。
秦国统一全国的条件成熟了。
但嬴政知道单凭秦军的力量很难打败天下所有的诸侯,所以采纳了李斯、尉缭的建议,集中力量,先攻打弱小国家,进而壮大国势,扩大地盘。
而且他还派人到六国搞间谍活动,用金钱收买一些大臣,让他们阻止或破坏抗秦联军,从而利用这个机会各个击破。
李斯认为韩国比较弱小,便建议嬴政先攻打韩国,他说:“大王,韩国在这六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弱小,我们可以先灭掉韩,实现中间突破,有利于我们攻打其他国家。”
嬴政听从了李斯的建议。
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内史腾率领秦军浩浩荡荡攻打韩国,韩国灭亡,嬴政在韩国旧地设置了颍川郡。
王翦用什么样的计策破了邯郸?
公元前229年,赵国发生大灾荒,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前两年又发生了地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秦臣尉缭对嬴政说:“大王,赵国正在灾难之中,兵少马缺,我们可以乘此天赐良机灭赵!”
于是,嬴政派老将王翦率领几十万秦军去攻打赵国。
赵王派大将李牧、司马尚领兵抵抗。
李牧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年轻时曾经率领赵军大败匈奴、秦国。
司马尚也十分勇猛,并且军纪严明。
赵军利用地理优势,死死守城,不轻易出兵。
两军相持很久,秦军一进攻,就被赵军打败,王翦一看硬攻达不到目的,便想利用内奸打开缺口。
王翦派人给赵王的宠臣郭开送去了重金,郭开早已被嬴政收买。
郭开便按王翦的意思到处散布谣言:李牧、司马尚蓄谋造反。
赵王偏听了郭开的话,杀了李牧、司马尚,又派赵葱、颜聚做大将。
赵葱、颜聚没有作战经验,又不会团结将士。
不久,王翦大败赵军,一举攻占了邯郸。
赵王只好向秦国投降,赵太子嘉带领几百人马逃到代郡,自立为王。
荆轲刺秦王为何有去无回?
荆轲(?
-公元前227年),战国时期著名刺客,战国末期卫国人,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
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
在燕国,荆轲与杨屠及高渐离等关系亲密。
高渐离擅长击筑,荆轲常与杨屠、高渐离在市井饮酒,酒酣则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乐而歌,又哭又笑,旁若无人。
田光待荆轲很好,知他非庸碌之人,将他推荐给太子丹。
太子丹与荆轲纵论天下形势。
太子丹再三请求荆轲出使秦国,最好是生擒嬴政,逼迫他交还诸侯所失国土,犹如当年曹沫逼迫齐桓公归还鲁国领土一样;如果不行,就杀嬴政,使秦内外相乱,君臣相疑,诸侯借机合纵,则有望击败秦国。
荆轲说:听说嬴政用金千斤、邑万家来买逃将樊于期的头,如果能把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之地(在今河北)献给秦国,嬴政一定会高兴地接见自己,也就可以趁机行事了。
但太子丹不忍心杀害投奔他多年的秦将樊于期。
荆轲私下找到樊于期说明来意,樊于期随后自刎。
太子丹就让荆轲和勇士秦舞阳带着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出使秦国、刺杀嬴政。
荆轲本想等一位朋友同去,但太子丹疑其后悔,荆轲怒斥太子丹,立即辞行。
从人白衣白帽送荆轲一行到易水边上,祭祀祈祷过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随后大步上车,头也不回,驱车入秦。
到了秦国,他们先贿赂嬴政的宠臣蒙嘉,说燕国派使者带着珍贵的礼物前来表示臣服。
于是,嬴政在咸阳宫举行隆重的接见仪式。
荆轲手捧装着樊于期首级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相继来到大殿。
刚走到台阶下,秦舞阳便被秦宫森严的气氛吓得脸变颜色身发抖,荆轲回过头笑着看了看秦舞阳,然后替他圆场说:“穷乡僻野之人,从来没有见过大王这样的气派,希望大王不要怪罪,容许我等完成使命!”
随后,荆轲呈上地图,嬴政一点点展开图卷,展到最后,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荆轲以右手抢着匕首,左手抓住嬴政的衣袖,向他刺去。
嬴政大吃一惊,一跃而起,由于用力过猛,挣破了被荆轲抓住的衣袖。
惊慌之间,嬴政想拔身上的佩剑,但由于剑长,加之惊恐急迫,怎么也拔不出来。
于是,只得绕着殿上的大柱躲避。
荆轲在殿上追逐着嬴政,那些吓呆了的侍臣手中又无兵器,只好上前徒手与荆轲格斗,御医夏无且将手中的药囊抡起来打向荆轲。
嬴政绕着柱子躲避荆轲,仓惶狼狈。
侍臣们喊:“大王把剑推在背上!”
嬴政这才恍然大悟,背负长剑,从肩头拔剑而出,向荆轲砍去,一下砍断了他的左腿。
荆轲忍痛把匕首向嬴政掷过去,但没有击中,掷到后面的柱子。
嬴政再上前以剑砍荆轲,荆轲身上八处被刺伤。
荆轲知道大事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并且大骂嬴政,后来被杀。
秦国破燕的功臣是谁?
嬴政杀了荆轲后,立刻命令大将王翦率大军攻打燕国。
太子丹带着兵马进行抵抗,但很快就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
嬴政又派兵继续追击,立志把太子丹拿住,否则不肯罢休。
燕王喜被秦王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忍痛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
为秦国灭楚的功臣是谁?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秦军60万浩浩荡荡地向楚国发起进攻。
楚国也出动全国兵力进行顽强抵抗。
到了交战前方,王翦下令兵士修筑壁垒,不许出战。
楚国大将项燕以为王翦是到这里来驻防的,没想到这正是王翦的计策。
在项燕毫无不防备的时候,早已憋足了劲的秦军突然向楚军发起攻势,60万人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杀过去。
楚国的将士抵抗了一阵,便纷纷逃命去了。
王翦抓住战机,命令士兵穷追不舍。
结果楚国的兵马越打越少,地方越失越多。
后来,秦军一直打到楚国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
项燕得知楚王被俘,觉得大势已去,便拔剑自刎了。
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
谁是秦国统一前的最后一个敌人?
楚国灭亡,嬴政命王贲率军又去攻燕。
公元前222年,王贲灭掉燕国,之后又率兵攻占了赵国的代城。
这时候,韩、赵、魏、楚、燕都被秦攻灭,六国中只剩下一个齐国。
齐国原来很强大,可齐王建一向胆小怕事,从不敢得罪秦国。
每逢诸侯向他求救,他总是断然拒绝。
齐王建认为齐国离秦国比较远,只要能够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就不用担心秦国的进攻。
可是看到了其他五国一一被秦国吞掉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马上着急起来,急忙派兵去守西面的边界,可为时已晚。
公元前221年,王贲带了几十万秦兵从燕国南部直扑齐国都城临淄。
齐王建无计可施,只有坐以待毙。
很快,秦军就进军到了临淄,齐王建向秦军投降了。
这样,秦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把六国一个一个灭掉了,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大秦王朝。
(https://www.tbxsvv.cc/html/120/120633/3216950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