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提供免费小说 х.neт 第十五集第6节天下大势
柴孝武和宋江谈判破裂,便回到军中,按照约定将军马全部收缩进盱眙城中,听任卢俊义缓缓撤离。
他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月,都没有任何作战计划——唯一的活动,就是用自己这个“都统制”的身份,对各地调来镇压宋江的官军施压,让他们听从自己的调遣。这也是他主动提出休战一月的目的。因为这样他才有时间将淮北的两路禁军,四路厢军,共三万人马的指挥权攥到自己手中——这些人虽然出人不出力,但毕竟人数摆在那里其中淮东、淮西两路各一将禁军战力不低,只要让他们走到了地方,他们就是不想打,宋江也会主动攻击他们……
与此同时,北方的军报、朝廷的动向、琉球的最新进展不断地送到他的手中,让他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了解全局。
先是琉球的情况,柴孝武所派的琉球军主将孟德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清扫,终于肃清了琉球几个主要土著部落,前后俘虏共达三万人,斩首数千,其余各部土人首领不得不向孟德低头。由此获得了将近两万名成年奴隶,男女各半。这意味着琉球终于没有了能够威胁到柴孝武的武装势力。内部既已安定,只等明年新炮造成,海舶就位便能开始组建自己的海军,给那些装备简陋的海盗一点颜色瞧瞧。
这方面的情况在柴孝武严密掌握之下,发展得一直颇为稳当,他并不不需要过于担心,他真正注意的是朝局和北方的战局——他希望自己这只影响了历史细节的蝴蝶,不要因为在哪里动了动翅膀而导致不同于历史的结局——他太需要那场大变故了,尽管这场变故中一定会死很多人,不过他现在无法改变结果,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宣和四年四月,朝廷将高俅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一个一品的散官,没有实权,得到这个散官代表着他是皇帝最宠信的大臣。这很正常,柴孝武一笑而过。不过接下来一个就有趣了,曾经名义上在童贯麾下征讨过方腊的两浙制置使、宦官谭稹,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被封了一个太尉,这是一个二品的武阶!
柴孝武只能说宋廷很有意思,让“下面”早就没有了的人去指挥一群大老爷们杀敌,能爆发出多强的战斗力?而接下来一分边报,让柴孝武终于找到了身在乱世的感觉。
宣和四年五月下旬,童贯大军集结至雄州,童贯本人则在雄州南的安顺军治所所在地——高阳关坐镇,随即召集众将开始部署北伐。
最初,童贯令西军宿将、都统制种师道“尽护诸军”,也就等若给予种师道北伐大军的指挥权,除了童贯的亲军几万胜捷军之外,全部兵力都归种师道指挥。但这时种师道对北伐出现了异议,以他边陲老将的眼光看来,此时征伐辽国,就等于为自己树立新的强敌,因此坦言反对。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童贯哪里肯听?当下虽然没有解除种师道的兵权,却下令将大军分为两部,东路军仍由种师道统领,进军白沟;而西路军则由童贯的“爱将”,辛兴宗统帅,绕道去取涿州西南的战略要地,范村。
先说东线的白沟,白沟是一条河,又叫拒马河,此河为宋辽边境。北宋在边境上设置了雄州与辽国的边界处设置了一个驿站,名为白沟驿,通过这里北上,渡过白沟,便进入辽国。前军杨可世部兵至兰甸沟。此时刚刚被群臣拥戴为君的北辽皇帝耶律淳就在燕京,他派出大将萧干、耶律大石南下迎敌。对抗东路军的,正是日后将延续辽国国祚,开创西辽的耶律大石。结果不言而喻,杨可世被耶律大石击败。紧接着耶律大石乘胜追击,又在白沟击败雄州知州和诜所部,直逼种师道的所帅的中军主力。此时,种师道大军刚刚在白沟北站稳脚跟,就听到了前军败绩,耶律大石所帅骑兵即将到来的消息,军心浮动、战意衰退。种师道老于用兵,知道此时敌军锐气正盛决不能和辽人的铁骑硬拼,急令大军撤退而以实现准备好的巨木阻断道路,迟滞耶律大石的进攻,这才稳住阵线,徐徐后撤。
于此同时,西路的辛兴宗部数万人也在范村遭遇萧干的契丹、奚族骑兵,大败而归。种师道无奈之下,下令撤军回雄州会合。
柴孝武在六月初九得到的边报就是这样。但柴孝武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已经知道了接下来发生的事:童贯为了挽回败局,将自己的精锐亲军“胜捷军”交给辛兴宗统帅,命令辛兴宗迎击尾随而至,越过宋辽边境的辽军。这胜捷军,是童贯在西北掌兵二十年花费大量钱粮军饷训练出来的一支精锐,总数可能在三万以上,编制比京城禁军的上四军还要大一些,而军饷更是一般禁军的好几倍之多。可说是他最相信的“童家军”。可就是这支“精锐中的精锐”加上其余军马总数超过十万,在辛兴宗的统帅下,一触即溃,被辽军铁骑来回冲杀折损数万,一败涂地。而辽人所谓的数万人马中,除了耶律大石手下的少量铁骑、萧干手下的奚兵,有将近三万是所谓的“常胜军”——也就是原先的“怨军”,其中兵员基本上都是燕云、平州等地曾经参加过反辽起义的汉人,兵败受抚之后才成为辽军。辛兴宗手握宋军主力,居然被这样一支杂兵打得找不到北,真是可悲之极!
北辽于是趁大胜之际派出使臣来到雄州,希望童贯能识时务、知进退——维持那个所谓的“百年盟好”。可他们没想到,童贯早就已经铁了心要打下幽云之地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太监,这时根本不会答应任何议和条件。而此时身为大军实际统帅的种师道再次和童贯意见相左,提议接受辽人的和议。结果童贯密奏一封,送到皇帝面前,削除种师道职位,遣返东京,此后又因坚持己见得罪权相王黼,贬官致仕。
北伐大军都统制则由西军另一位宿将——刘延庆统帅。可叹的是,这位刘大帅非但不是一个良将,尽管当时人人都以为刘延庆是一个良将,但熟知此段历史的柴孝武知道:五十几岁的刘延庆不仅不是良将,而且简直就是一头猪,不,或许猪会比他指挥得好一些,至少猪不知道什么叫观望不前、临阵脱逃……
当然,在六月初的几天,可能连徽宗也只是刚刚知道北伐军进攻“受挫”的消息,更不可能想到没有了种师道的北伐大军,会在几个月后完全变成一个笑话……
“猪!”柴孝武给出了他的唯一评价,一把将手中的一张张边报拍在桌面上。
却听他身边的梁红玉“噗嗤”一声笑了:“怎么啦,你这小泼皮,又瞧见什么惹人恼火的事了?”
柴孝武把那张关于辛兴宗的边报拿出来给她看:“这是我特地安排在雄州的执事发回来的边报。大宋主力十几万人,竟然会败给辽人区区几万杂兵!”
梁红玉看了,面上也大有些不可思议的神色,但她还是道:“这也不足为奇,虽说这些人马多数是东拼西凑,但燕京留守下辖的精兵毕竟还是契丹本族铁骑,战力不凡嘛……小武,你是不是心痒,想要早点北上掺和这一仗?”
柴孝武却道:“算了,就算我去了,童贯为了防止我争功,也一定会安排我在某些无关紧要的位置作战,与其如此,还不如妥妥帖帖地先把面前的问题处理好。”
(https://www.tbxsvv.cc/html/12/12907/457779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