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提供免费小说 х.neт 第十四集第2节神臂连弩
当日,又谈论了些对抗骑兵的战法、经验,柴孝武便叫了声“散会”,便站起身来道:“吴玠哥哥,不管如何,我们都是好兄弟——而今日在座的人都也一样。现在,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的新装备。”
他说着带了众将走出去,这时牢城营的校场中已经摆满了箱子,柴孝武命人撬开了一个箱子,便见里面是并排放着的十具弩。关胜看了看,发现这些弩的形制与神臂弓相当,但似乎多了个类似杠杆的机括,并且加了一个木匣子,便指了指,问道:“这莫不是箭匣?”
柴孝武道:“正是。这箭匣中的机括加上弩体上增加的这个东西……呃具体是怎么弄的我也不清楚,我本来叫木匠们改造诸葛弩,不想他们琢磨出这种箭匣来——有了它,神臂弓也可以连射了!而且所需有了机括之力,士兵所需消耗的气力大大减省,开弦也容易许多。”
正当众人都惊叹着想要过一把手瘾的时候,吴玠忽然道:“咦,这箭匣比神臂弓的短箭矢长了三五分……”
不亏是将才一眼便看出门道来了——没错,其实箭矢长度上的改进才是重点!柴孝武道:“正是,经过改制,可以填装更长的弩箭,如不是如此,添加了这么多机括后,哪里还能在保持二百步的有效射程?我亲自试过样品了,二百步内可穿重甲。我去年征方腊回来便开始命人大量赶制,现下第一批一千具都在这里了。”
吴玠面露喜色:“不知这一个箭匣中,能放多少箭矢?”
柴孝武道:“六发。”
“六发!?”众人闻言,都吃了一惊——六发是什么概念?六连发的神臂弩绝对能够压一切企图冲上来的敌人——就算是辽金的铁骑,也将在这种神弩面前死伤惨重!
梁红玉颇有些惊叹地道:“一千支弩,一轮就有六千发……很厉害了。”
柴孝武却笑道:“玉姐姐,你还是觉得它不够强对罢。一轮六千发再怎么厉害,也是一轮——要是能有三千张弩,那才好呢……我知道,再怎么厉害的兵器,只有一轮厉害是不行的,但你们看看这个。”他说着从箱底捧出一个单独的箭匣,放在众人面前的箱子上面。
吴玠恍然大悟发出“啊”的一声,便道:“原来是这样!每战之前可以准备备用的箭匣!”
柴孝武道:“箭匣的工艺要比弓弩本身简单很多,所用材料也单一,除了木材只需少量的的铜机括,每次用完之后,拨开枢扣把用完的箭匣拿下来,再装上新的箭匣便可——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每张弩都配了四个备用的箭匣,我相信,三万发连续不断的箭矢劲射之下,绝没有人能抵敌。”
众将闻言,个个面露喜色,都欣然相视,跃跃欲试。
柴孝武道:“我准备专门抽出一千两百名军士组成一部,号为‘神机营’,至于指挥使……就由我兼任,但还要再另设一名副指挥使,以便战时领军——便请玉姐姐接任。”
梁红玉听了,脸上不由得便是一阵绯红,她忙道:“我?我来领兵么?”
柴孝武道:“自然是你了。当初吴江一战,要不是靠你,我自问也赢不下来,现在请你来领军,想必谁也没有异议。”
王琦当即笑道:“没错,玉姑娘,你就不必犹豫啦。”
关胜等人也是微笑这点头。
柴孝武看着王琦那张笑脸,怎么看怎么像皮条客……不过他还是厚了脸皮笑道:“玉姐姐,你武艺甚高,而我又这般弱,自然要靠你来保护我咯。”
梁红玉忍不住白了一眼,便道:“你这……将军,你身边已有八名技击过人的亲兵,还嫌不够。真是胆小……”
柴孝武呵呵笑着,竟当众道:“是呀,我真的很怕死。”
梁红玉还真没想到他居然灰这么“坦荡”——这么不要脸,居然直接承认自己胆小。她道:“好罢,那我便听你的安排。”
关胜见他们两个颇为有趣,笑而不语。恰在这时,忽见书茗那个小书童急匆匆跑过来道:“主人,外面有人送了一封信和一个木匣子给你。”
柴孝武接了信,左看右看,挠挠头道:“信?木匣子?——好奇怪。”柴孝武和各地的手下通信都有特制的印戳,甚至特别需要保密的,还会用上隐形药水——这还是柴孝武向一个江湖术士那边学到手的,稍加改进之后,用来印制钱票,书写密信。而他和苏符的通信则是定期的,从来没出现过突然间送信过来的情况。他随即问道:“送信的人呢?”
书茗忙摇了摇头,耷拉着脑袋道:“那个人神神秘秘、鬼鬼祟祟、不阴不阳、尖声尖气的……给了这个就走了。听口音,应该是江南来的。”
“江南?”柴孝武奇怪道,“我在江南好像没有朋友,如何会有人给我送信?”他正要打开那封信,却叫梁红玉伸手一挡。
梁红玉便道:“小心,江南人,而又认识你的人……岂不都是方腊的手下?”
柴孝武闻言,心中一凛——她说得没错。他于是戴上自己那副毛皮手套,隔了好远把那封信撕开。里面却哪里有什么毒啊怪啊的,只不过是一张纸罢了。只见里面果然是一封信,柴孝武先看了看落款,却是方腊本人。
方腊。这位几乎战断东南的一代豪杰,在去年十月已在京城被当众处斩。本来赵官家还准备传首江南福建等七路,震慑明教余众。后来不知是哪个谏臣认为此时兵威已著,应以安抚为上,这才平息了下来——却不料他死前写的信过了年才送过来。
“咦,是方腊写的亲笔信。”柴孝武看了看,却是方腊写给他的,“有什么话,当时不能说,非要等自己被处决之后才拿出来?”
这信写得很简单,只是几句话而已:
“自政和以来流民饿殍不绝于耳目,天下疾苦、黎民困厄。此君之所素知也。腊闻,天下之厄、明尊之憾,非百姓之罪也,故自谓当归罪于昏君奸佞,杀之以立明政。然与吾弟一晤,茅塞皆开,方知其谬也。今无所可遗,唯《大明光经》一卷耳。”
柴孝武念完信,又从书茗手中接过那个木匣子,打开来看,果见里面有一本书,上面写着“大明光经”四个字。上面还附有一张纸说明来历。原来自唐代摩尼教第一次兴旺以来,其教派便在江南等地明里暗里发展教徒,几经波折之后,不为朝廷正道所容,其中一支便渐渐发展成为江湖上的隐蔽势力,也就是江湖人士口中所谓的“魔教”。摩尼教中土化之后,在唐末有一任教主传下此经,此后成为江南明教分支的两大圣物之一。
其实,从方腊所作所为来看,他光明磊落,纵然说不上是德行高尚的君子,却也是慷慨悲歌、豪气干云。柴孝武翻看这部经卷,却见经卷后面写着一行朱笔红字,他喃喃念到:“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https://www.tbxsvv.cc/html/12/12907/457778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