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提供免费小说 х.neт 第十集第3节围困帮源
朝廷的圣旨送到睦州前线时,大军已经在这一带展开,扎营于清溪县。
柴孝武已经在润州京口的大酒楼内找回了童贯这位正帅,客客气气请回军中,让他继续做好傀儡的角色,自己则用权代副帅的身份向众将发号施令。大军尾随方腊进抵睦州。由于方腊收缩防御,放弃了歙州等地。因此各路官军得以聚集起来,尽管之前经过了一场大败,但禁军毕竟装备精良,折损之兵并不太多,阵亡加上受伤减员总数还是不足三万,倒有三五万人因为兵败而溃散,现在打赢了,稍稍收拢人马,又恢复到十万。童贯的大军,加上王禀、刘稹等将所部兵加在一起,睦州前线的禁军总数还是达到了十二万人,实力已经完全压过了退缩防御的方腊。
柴孝武本来自知身份低微,也没打算在那些骄兵悍将面前出什么风头,毕竟众将中还有像刘延庆、辛兴宗、王禀、刘稹、王渊、折可存等一干将官,官位个个比他柴孝武高。他们这些人尽管看在童贯面上听了他柴孝武的,心中肯定不服气。不过这时,恰好那圣旨传到,一下子绝了他们的念头。
皇帝封柴孝武为武功郎、河北东路兵马都监兼第二十一正将,仍领沧州牢城营指挥使。品级达到从七品,武阶更是一下子跳了十几阶――这下子不管是老狐狸,还是正牌大将都明白朝廷的意思了。这不就是给了他柴孝武一个当“都统制”的资格么?也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他们,除了刘延庆、辛兴宗这两个品秩较高的,其他人统统得听柴孝武调遣。而刘、辛二人又不得不看童贯的脸色行事,当下童贯都不说什么,他们的手下又依照朝廷的意思,听从柴孝武指挥还能如何?
不过柴孝武心里头也透亮着呢,这些消息最有可能是谁递给赵佶,谁又有资格在赵佶面前保举自己,昨天晚上就有人从东京送了信过来――蔡京、高俅。这两人一边是保举,一边却打压。说是给自己一个第二十一正将的实职,但实际上朝廷的兵额都是限定好的,突然增加一将兵马,却没有兵马补齐。说白了就是给了个空头承诺。
柴孝武看着在座众将羡慕的眼神,心中却叹息着。再大的功劳到了昏君眼里,都不如运十船花石纲来的可靠。
要知道,这禁军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当得的,体格达标、或者在前线血战得胜过的厢军兵士才有资格,然后经过升格才能成为禁军。就拿他手中实有的这两千人马来算,只有吴?吴?的那一千西军已经经过了认定,可以成为禁军,其他的牢城兵根本在连厢军都是不入流的,顶多算是附带辅助兵种。也就是说,表面上他这个正将下面最多可以有二十几个指挥,牢城营可以额外设一指挥,总计兵额可以达到上万人甚至更多的情况也存在。但实际情况是就算不计战损,他这个正将手下也只能设两个禁军指挥,一个牢城营指挥,没了。剩下十几个指挥的兵额什么时候给,如何补齐,不好意思,得看高太尉、童枢密、或者皇帝的心情了。
柴孝武磕头谢恩,心里却把那传旨太监的祖宗问候了一遍――小爷的爹妈都没享受过的大礼让这个不男不女的享受了去,以后绝对要找机会赚回来!
“谢圣上隆恩,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说完,接了圣旨,让自己座位后面站着的梁红玉拿了。
梁红玉见他颇有些得意,便暗地里伸手在他手臂上拧了一拧。柴孝武叫她这也一下,差点失声惨叫,却听梁红玉脸上却都是愉悦的表情,仿佛对给那个才暗地里下手之人毫不认识,道:“恭喜将军,年纪轻轻,便做到一路正将!”
柴孝武对这种先给一棒子然后送一颗糖得典型做法并不陌生,不过眼前好歹是自己未来的老婆大人,自然不能太小气了――唉,拧就拧罢,反正打不过她……这时,他却瞥见梁红玉身边那几个:关胜、吴?、吴?、王琦都仿佛暗自偷笑。不用说,谁都看出来他俩关系不像上下级了……
柴孝武没奈何,只有朝童贯笑道:“枢相,末将以为如今方腊拥兵二十余万死守帮源洞,地形险要,洞中之人亦多为方氏同党,实难一鼓剿灭。”嘿,要是以前,区区一个劳什子指挥使在童贯眼里就是小兵,可现在他柴孝武气可壮了不少,自称起“末将”来,脸不红心不乱,很有些淡然……
那童贯坐在上首其实也是如坐针毡。他有好些把柄都已经让柴孝武拿住了,比如昔日在西北曾因强令大将刘法进兵而导致全军覆没,又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手下,谋取私利、侵吞军械制造款、役使军人为奴……桩桩件件,都被柴孝武逼迫着写了,委实麻烦。虽然说,他也不是不能和柴孝武来硬的,凭他在朝中的实力,只要鼓动其足够多的人在徽宗面前一起上谗言,也不是不能颠倒黑白,把柴孝武手中的证据变成一张废纸。但如此一来,这场反败为胜的漂亮仗怎么说?难道告诉徽宗,他童贯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临阵脱逃后被柴孝武抓住才会把指挥权交出去。然后柴孝武又一举反败为胜,用几万疲惫之师把方腊打败了?徽宗知道了会怎么想?他童贯是不是也太无能了?不论如何,最后都会失去徽宗的信任。
他只有配合柴孝武,便勉强笑了笑:“柴将军,你有何妙计,可破方腊?”
柴孝武道:“末将已令人打听清楚,这帮源洞广运四十余里,只有前后两的出入口,且极为险要,我大军可先一步占据两处隘口,将贼军堵住,使之不得外出。而后在别做良图。”
童贯正要点头,却听一人起身道:“主帅,末将举荐一人,或可劝服方腊,出来投降。”
这人约莫二十来岁,气度倜傥,形貌英伟,现为河东第四将――他便是云中折氏子孙,折可存,苏州一战,他由辛兴宗节制,统领另外三将兵马,与方腊军血战,但因辛兴宗临阵脱逃,以至兵败。但整个这一路人马两万余人,与方腊军大将石宝等十万血战两日,最后的伤亡却只有三五千人,这皆因他率部与贼军力战之故。
“哦,不知折将军要举荐何人?”童贯听说能不战而胜,让方腊投降,便点了点头。
折可存道:“秀州团练副使,宋江。他现已领兵赶来,昨日到的睦州城,明日便可到清溪县与我大军回合。”
(https://www.tbxsvv.cc/html/12/12907/457774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