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家在洛阳城郊,有一块面积近千顷的田庄
周遭几个村庄的百姓,几乎都是靠着给郑家做佃户为生农耕时节即将到来,佃户们也开始紧张了……虽说自开皇以来,隋文帝不断加强均田制的推广,但大量被世族占居的土地,可不会那么容易被吐出来且不说这些田地大都是郑家的永业田,即便是那些露田,想要郑家轻松交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当初,郑家在鼎盛时期,仅洛阳一地,就有良田万顷
如今缩减到千顷,从某种程度上,也似乎表明了关东世族的没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郑家今不如昔,依旧在河洛地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地位,不在官职大小,而在于家声和名望关东士族的家声,远非关陇集团可比
早春时节,田地中以露出了勃勃生气
几十个望气师,在田庄管事的带领下,于田垄间观望地气这望气师,也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他们和风水师不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每年开春时勘察田地
这田地怎么划分?
那一块土地要闲置,哪一块土地要耕种?
没有望气师勘察,绝不会轻易开工
看着那些忙碌的望气师,郑言庆不免生出一些感慨
这年月,还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没想到勘察地气,也成了一种职业
什么叫做专业?
这个就叫做专业
至少在后世,郑言庆没见过这种细致入微的划分
几名管事跟在郑世安的身后,不时回答郑世安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激烈的争吵
郑言庆倒是很清闲,在田中漫无目的的走动
徐世勣没有来,他对这种事情,没有半点兴趣用他的话说,与其来田庄转悠,倒不如在家看看,打打拳而郑言庆却是本能的想要过来观看毕竟在前世,他没少参加过这种场面听郑世安说,等到了龙抬头,佃户们还会祭祀天地,以祈求风调雨顺,有个好年景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言庆就跟着过来了……
看郑世安在忙碌,郑言庆讨要了一头青驴,骑着在田庄周围打转
初春时节的风,虽还有些许寒意,但却并不刺骨吹拂在身上,让人感觉很舒服
特别是空气中弥漫着的那种气息,是蓄藏了一整个冬天的地气,深呼吸下,可让人精神饱满每年秋收之后,农人们会把那些残梗丢弃在田地里,以滋养生息
而这些天然的肥料,在经过一个冬天的酵之后,就转化为土地的生气
呼吸这样的生气,让人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很舒服,也让人心情很愉悦
“咦?”
漫无目的地走着,郑言庆突然勒住了青驴
“小八?”
“是,郑少爷”
从青驴后面,跑过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厮虽是一身庄稼人的打扮,长的倒也算眉清目秀小厮姓毛,在家中行八,是个佃户的儿子乡下人,也没有名字,大家都称呼他做毛小八,久而久之,小八也就成了他的名字别看郑言庆只是郑氏管家的孙子,可在这些佃户的眼中,那就是天……毕竟,郑大士也好,郑仁基也罢,都不可能跑来掺和这些农事真正做主的,还就是郑世安这样的管家,管事
分多少种子,划分多少田地,还有农具、耕牛,以及佃金多少,这都是管家管事做主郑世安的一句话,能让佃户到天堂;同样的,他一句话,也能让佃户进地狱所以,此次郑世安巡视田庄,田庄管事们,同样不敢怠慢了郑言庆
小八的大姐,是田庄管事的小妾
于是这陪伴郑言庆的任务,就落到了小八的身上
郑言庆用马鞭指着远处的河滩问道:“那片河滩上,种植的是什么东西?”
小八回答道:“启禀郑少爷,那是去年,郑管事从岭南寻来的甘蔗本来他想要用这些甘蔗,制作一些砂糖,以方便日常使用可没想到种下来后,不见成长
后来听人说,这甘蔗栽种的时节和方法很独特,而且要在沙地上栽种才能产出砂糖管事觉得麻烦,所以就打消了念头那块土地,本来就有些不好,这农忙开始以后,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管事说,等农忙结束了,再处理这些甘蔗,然后休养一年,来年再行耕种……其实,要我说啊,这块地不理也罢,贫的很呢”
这甘蔗的种植方法,和普通农作物的确不同
要在刚一入冬,快要下霜的时候,砍去甘蔗的头尾,埋入泥土之中还要避开地势低洼,有积水的湿地然后在第二年雨水到来之前的五六天时,从土中取出剥掉外壳后,以每段五六寸的长度,把甘蔗切开,然后密集排放在地上好像鱼鳞一样的头尾相连,再用少许泥土覆盖之后还要芽,分栽,而且最好是用沙壤土,靠近河边栽种
想来,那位郑管事也只知道要靠近河边栽种,但是对栽种的步骤却不了解
而在后世,随着地域的差异越来越小,原本生长于南方的甘蔗,在北方也有大量的种植郑言庆前世分管这一块,所以对于甘蔗的种植方法,倒也不是很陌生
说起来,种植甘蔗倒也没什么
可问题在于,甘蔗的栽种步骤繁琐,且在这个时代,局限性很大,想要大规模推广北方种植甘蔗,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说了,这玩意儿除了出砂糖,似乎也没有别的用处
郑言庆摇摇头,推翻了想要种植甘蔗的想法
如果说刚现这块蔗林的时候,他的确是生出过这样的念头可一想到这其中的可操作性,郑言庆立刻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得不偿失嘛,似乎没什么实用价值
提青驴辔头,言庆准备离开
慢着,刚才小八说……用甘蔗制砂糖?
中国的制糖工艺,早在西周时就有了不过当时制作的,主要是以饴糖为主,也就是俗称的麦芽糖而种植甘蔗,则在楚辞中有过记载著名的《楚辞-招魂》当中,有:胹鳖炮糕,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就是甘蔗,柘浆,则是说甘蔗的汁液
而东汉张衡所著的《七辨》当中,有‘沙饴石蜜’的句子
沙饴,就是指微小的晶体,也就是砂糖的雏形
仁寿年间,人们所食用的砂糖,色泽浑浊,多附有糖汁的颜色但使用量却非常大
人们喜好甜食,有甚者,会在煎茶时,加入一些砂糖
砂糖的价格并不算太昂贵,所以即便是普通家庭,也能消费得起而且,砂糖不比食盐之类的物品,朝廷会加以严格的控制,甚至征收高昂的税收砂糖的成本很低,前景却非常广阔关键就在于,如果能改进砂糖的工艺,可独霸市场
当然了,以言庆目前的能力,自然不可能垄断砂糖的销售市场
但是郑言庆却知道,这砂糖提纯的方法,而且还知道砂糖的深加工技术,也就是冰糖的制作工艺说起来,这种工艺并不是很高深,但却绝对是领先于这个时代
“郑少爷,郑管家在叫你”
毛小八的声音,将郑言庆从沉思中唤醒过来
他抬头看去,只见郑世安正在远处向他不停招手,那意思是要他赶快过去
“哦,那我们过去”
言庆只好暂时放弃了念头,赶着青驴行过去
可是在心里面,却在努力的回忆着白砂糖的制作工艺如果他真的能够制出白砂糖来,那可是一大笔收入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合作伙伴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
他认识的豪商并不多,只有徐盖和张仲坚两人而已
以郑言庆对徐世勣的控制力,说服徐盖接手,想来问题不大可是徐盖和郑家的关系太密切了,如果他把这件事告诉郑家的话,那么迎接郑言庆的怕是灭顶之灾
不找徐盖,那就只剩下张仲坚了
要说起来的话,张仲坚的确是一个合适人选
其一,张仲坚的父亲是扬州富,背后还有吴县张氏撑腰而甘蔗的主要产地,就集中在江南地区,张氏族人有这先天的便利条件这一点,绝非徐盖可以比拟
而第二点,郑言庆和张仲坚接触并不多,但也能看得出,张仲坚是一个很爽利的人
不管是孙思邈还是杜如晦,对张仲坚的评价都不算太低
但问题在于,张仲坚能不能说服他老爹呢?而且,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联络张仲坚,这是一个大麻烦在没有想出一个妥善的方法之前,言庆决定暂时先隐瞒下来
同时心里面还存有一个念头:如何把徐世勣,牢牢的绑在自己的船上?
“言庆,事情办得差不多……”
郑世安笑呵呵的说道:“天也不早了,咱们这就回去若晚了的话,怕是进不得城”
郑言庆点点头,随着郑世安准备上车
说来也奇怪,那头青驴居然亦步亦趋的跟着郑言庆,任凭其他人拉住缰绳也不行
“你想跟我回去?”
郑言庆笑呵呵的看着青驴,伸手抱住了那张驴脸
“要不,就跟我回去……爷爷,可以吗?”
郑世安温和一笑,“既然这畜生愿意跟着你,就带它回去”
就这样,青驴的辔头拴在马车上,郑世安和郑言庆坐在车里,离开了郑家田庄
“爷爷,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大公子真有其他的想法,您会怎么办?”
在路上,郑言庆突然开口询问
郑世安何等精明,自然明白郑言庆话中的意思
早先,他曾对言庆说:郑仁基很可能不会让郑言庆做郑弘毅的童其实,这里面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郑仁基是否会看重郑世安呢?只怕也是问题
听言庆这么一问,郑世安的脸阴沉下来
他沉吟片刻,轻声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咱们就离开洛阳,回去服侍大老爷去”
(https://www.tbxsvv.cc/html/1/1434/39598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