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欲扬明 > 第三十五章 以民为本

?    方才皇上提及浙东会馆之事,有高拱从旁插话相助,将自己从尴尬境地之中解脱出来,张居正心里十分感激,见此刻皇上语含讥讽之意而高拱无言以对,便投桃报李,说道:“回皇上,地方官员治政抚民,征税派役,势必多有劳扰治下百姓之处而百姓之中良善者自然奉行国法,并无怨言,却也有不少刁顽贪鄙之人心怀忿恨,时常寻隙滋事,以图抵赖赋税,逃脱徭役微臣尝闻昔年周如斗巡按苏松,信豪绅之妄言,博流俗之请誉,将应征钱粮概请停免苏松士民百姓悦之,称其为‘周公’,为其建造生祠,并上万民奏请朝廷将其留任朝廷亦因其政声卓著,数年之后,便擢为苏松巡抚及为巡抚,钱粮征之重任在肩,不复能行其宽贷之政,将此前停免赋税徭役,复行征派于是士民怨之恨之,毁其生祠,刊布谤,往昔极言称颂其宽仁爱民者,转而攻讦其苛政虐民其实并非周中丞品行改易、政风大变,概因抚、按职有所司,不得不为之然刁民之欲壑难填,自然由喜转怨,甚或视若仇雠”

    高拱也回过神来,接口说道:“微臣也曾听闻海瑞任昆山知县之时,升衙断案,全凭意气用事,民间官司到他的手上,不问是非曲直青红皂白,总是有钱人败诉吃亏催交赋税也是一样,穷门小户交不起一律免除,其欠额却都分摊到豪绅富户和商贾铺户头上昆山缙绅之家怨声载道,纷纷举家迁徙他乡,商号铺户也纷纷关门歇业苏州头等膏腴之地的昆山,在他的手上只一年时间,竟然百业凋敝,生气难苏,比之其他州县,经济萧条自不待言,朝廷能收到的赋税也少了许多偏生治下贫苦百姓、寒门士子对他视若父母、敬若天人皇上调他回京应试制科,跪哭挽留者不下千人之多,相携远送者络绎于道,还赠以万民伞其后太岳接任,秉公执法,明断是非,各项赋税徭役该征的征,该奏请豁免的奏请豁免,大力督促农桑、扶持工商,不到两年时间,昆山百业复苏,生机勃勃;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可他离任之时却没有海瑞那般风光有人攻讦他与周如斗一样,都是慷国家之慨,博爱民之声;甚或攻讦他为百姓争得一点蝇头小利,却置纲常大义、朝廷律法于不顾依微臣之愚见,这样的风评固然有些过头,倒也并非全无道理”

    若是换做别人,比如说严世蕃这么攻讦海瑞,朱厚熜根本理都不理,但高拱素有清廉之名,与海瑞又有袍泽之谊,还知道自己一直对海瑞十分器重,连他都这么说,足见官场中人固有成见之深此外,高拱和张居正虽未曾明确表示出对自己关于登闻鼓看法的反对,举出的这两个例子却都还是站在维护官员利益的立场上,并且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口吻,将责任都推给了百姓由此可见,即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臣贤相,又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言传身教,他们这些封建官僚还是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在他原来的那个时空,那些身在红旗下,长在中国,受党和人民教育多年的官员,有许多人嘴上说自己是“人民公仆”,却也跟封建官僚一样,时时处处摆出一副父母官的架势别的不说,类似于登闻鼓制度的信访制度,究竟能落实到什么程度,大概只有天知道了,经常听说遇到重大节庆之时,各地都要派出政法委记或公安局长常驻北京,专门负责将本地上访群众截留,还美其名曰“不给上级机关添麻烦”看来,不愿意甚至不敢让民众监督,也并非是封建社会所独有的现象……

    朱厚熜心中百转千回了许久,这才叹道:“你们说这些,无非是想告诉朕,你们这些做官之人也不容易,上有朕这个皇上要伺候,下有百姓要安抚,夹在两难之间,动辄得咎朕身为百官万民之君父,不但要呵护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姓,还要呵护你们这些做官之人这些话也并不是毫无道理,刁民诬告官员的事情也并不是决然不会生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对于那些穷门小户的平头百姓来说,你们这些做官之人便代表着朝廷,口中含着宪命,手中握有大权,对百姓可谓是生杀予夺老百姓不是有句话,说什么‘破家知县’、‘灭门令尹’吗?不遇有民变暴乱,又有哪个百姓敢动你们这些做官之人的一根毫毛、一草一木?所以,在朕看来,相对于你们来说,百姓才真是可怜,算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朕身为君父,当然要多呵护他们一点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般,朕就是这个家中的家长,你们这些做官的人和那些平头百姓都是朕的子女,虽说应该一视同仁,但老人对于那些生活艰难、衣食不济的子女,总是要多一点怜悯之心,偶尔接济他们一点,甚或从你们这些生活宽裕的子女那里要点东西暗中贴补给他们,也是人之常情嘛……”

    高拱和张居正身为天子近臣,深知皇上最是宽仁爱民,方才那样旁敲侧击地劝谏君父,心中也在惴惴不安,却没有想到皇上非但没有呵斥他们全无爱民之心,反而能体谅他们的苦衷;不讲大道理,就如同拉家常一般耐心细致地说服他们,让他们不禁对自己方才的狭隘产生了一丝愧疚……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熜又继续说道:“其实,在朕看来,太祖高皇帝设置登闻鼓,准许百姓击鼓鸣冤,用意也不全是为了监督你们这些做官之人朝廷设郡县、置百官,是为官府百姓有冤自然要向官府申诉可若是官府不能秉公而断,那么,百姓的冤情就无处申诉,郁结于心,便生怨气民怨积压太多太久而无处宣泄,百姓就要闹事,就要造反,国家便会大乱蜂起到了这步田地,离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历朝历代当国柄政之人有鉴于此,才准许百姓进京告御状,给百姓求得公平正义的最后机会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要让百姓怀有一丝微茫的希望要知道,造反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一直逆来顺受惯了,只要能勉强活得下去,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会聚众闹事,揭竿而起可若是官府横征暴敛、欺凌压榨,逼得百姓没了活路,他们便会想,反正老老实实做顺民也活不下去,还不如去做强盗,去造反,即便被官府抓住,也不过是个死而已可是做强盗能大碗喝酒、大筷吃肉、大秤分银,总能过几天快活日子;而造反一旦成功,昔日的泥腿子就能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位列公卿,封妻荫子;至不济也能占上几百亩上好田地,修上一院大宅子,再讨上三五房小老婆,过上象你们这些官老爷和那些地主老财一样的好日子于是乎,他们便都豁出性命,铤而走险,用握锄头的手拿起武器,为自己和家人谋一线生机他们不比你们这些做官之人或是那些缙绅豪强家大业大,造反对于他们来说,失去的东西并不多,得到的东西却多到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程度你们都是读过史之人,应该知道,从西周国人暴动,到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乃至历朝历代所生的所有民变、暴动和农民起义,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是故才有‘官逼民反’的说法,所以,为政之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百姓逼到绝路上,把治下的顺民逼成盗贼、流寇……”

    皇上的话直白如市井俚语一般,令高拱和张居正听得如痴如醉其实,“仁者爱人”的道理,孔孟圣贤之说了许多,却都没有皇上说的这么透彻,高拱忍不住叹道:“皇上说的是堂堂正论一国之政事顺与不顺,检验民心即可知之政事顺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地之气顺,天地之顺则阴阳有序设若上下阻隔、人心不顺,则阴阳不交,大乱蜂起……”

    高拱正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却突然瞥见张居正不住地给他使眼色,他才蓦然醒悟过来:身为人臣,怎能如此随意地评论圣言?吓得赶紧闭住了嘴

    朱厚熜却毫不在意,笑道:“朕不管这个顺那个顺,只要你们这些做官之人心里顺了,能明白朕的一片苦心就好别的不说,设置登闻鼓,准许百姓击鼓鸣冤既然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祖制,不妨使之名副其实起来为了保护你们这些官员不受治下刁民轻慢欺侮,诬告反坐的规定自然还是要的,真正告贪官昏官的人,就不必打板子流放了,还要表彰奖励这件事就由你高肃卿草拟诏,在南京四门张挂皇榜,公诸于众不但御史要轮值,你们御前办公厅的各位秘也要轮班值守,及时将重大冤情奏报给朕,确保百姓最后的诉冤渠道畅通无阻”

(https://www.tbxsvv.cc/html/0/471/24901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