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刺客,朱权
洪武二十七年冬月,大宁,宁王府。
四个身着黑衣的人趁着王府护卫的不注意,轻步溜进了宁王府,这四人无声无息,一看就知道是训练有素。旁边松柏树一摇,突然走过来几个护卫,手里拿着灯笼,竟发现了黑衣人一众。
为首的见情势不妙,迅速做了几个连贯性的手动作,自己和另外一个黑衣人纵轻功之步使进全身的力气向正殿侧面奔去,边角棱处一绕弯,便跑进了王府后院。
几个王府护卫也顾不得溜进后院的两个蒙面人,拔出大刀就对两个黑衣人一顿乱砍。这几个普通王府护卫哪里是这两个人的对手,只见刀还没有砍下来,两个黑衣人一人一把匕首先是以迅雷之速将对方握刀的手,又腾身飞空用匕首插入对方的头颅。死状极其残忍。
整个一套动作几乎没有发出多大的声音,两个黑衣人也是迅速绕过正殿去寻找那个为首的,虽然奔跑的速度很容易让人是不是赶去投胎,但是却一点声音都没有。
不过半分钟,两人便见到了为首的黑衣人,四个人分别行动,将宁王寝室门口的四个解决之后,眼看就要进去了。
卧在床上的人突然醒了过来,习惯性的做了一个握枪手势,大叫一声:“警察,别动!”
四个人正要推开锦屏行刺,突然就惊住了,只见门外一下子冲进来四五十个护卫,门后还有十个护卫手持红翎箭,四个护卫刚欲翻窗,就冲出来一名约莫二十来岁左右的壮汉,一举将四人全部击倒在地。几个护卫这才冲了出来将四人的蒙面褪去,将他们五花大绑的捆在了一起。
“属下护驾来迟!请王爷降罪!”
一众王府护卫对锦屏内的宁王行礼,自然,卧在床上的并不是宁王朱权,而是穿越过来的泠肆清。
屏内的人也是一惊,自然本来是2014年的一名香港警司,接到一起走私交易案,便领队赶到九龙,不久,便与走私贩展开了枪战。双方打的非常激烈。但是正在警方快要取得制动权的时候,天上突然冒出来一道白光,泠肆清就被带到了这里。
他也算比较镇定,遇到穿越这种事情没有慌,什么话都没说就走出门外,直奔到宁府大门外,方才见到牌匾上三个醒目的打字——宁王府。
这才明白,历史上有“宁”封号的王爷也不算多,不会是明朝的宁献王朱权吧!
于是,他便走了回来,望了一望眼前卑躬屈膝的王府护卫,缓缓地张开了口。
“知道这四个人是谁派来的吗?”
方才那位徒手将四人撂倒的大汉回到。“禀王爷,奴才在他们为首的人身上发现有白洋淀苇织作的手帕,奴才料定……”
白洋淀苇?朱权暗自道了一声。白洋淀苇是河北中部的特产,而那个地方恰巧是燕王朱棣的封地管辖内,这几个人莫非就是朱棣在北平训练的刺客?不对啊,我记得在靖难之前,朱棣没有对朱权下手啊,怎么回事?不管了,老子既然来到大明朝,也不能让想要谋杀我的人好过。
“传令下去,近几日王府内戒严,派几个身手干练的兄弟去蓟中秘密监视燕王的动向!”
“是!”
朱权又在原地跺了几步,暗道:太子朱标才刚死一年,燕王竟然就开始动手了,看来自己也不能光在大宁耗着,给立点战功了。
随即,朱权便让丫鬟拿过来奏本,开始写呈圣的请缨奏折。“天受命,父皇厚德载物,威震四海,声振寰宇,文成武德,大明万万子民为之臣服。昔父皇自苏皖中都起兵,征金陵张士诚、陈友谅,统一江南后,一路北伐,驱逐暴元,戎马天下,令元顺帝闻风丧胆,弃都而逃,逼隅北蒙。然,大明洪武盛世仍遭漠北残元觊觎,难于我疆民。儿臣闻后大惊,于大明计,丝不作犹主动请缨,将漠北残余赶尽杀绝,奠我大明盛世!——十七皇子宁王权洪武二十七年腊月奏。”
京师,皇宫。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阅到了宁王的奏折,眉头微皱了一会儿,便又是笑了一声,随即便想了一会儿道。“拟旨”
旁边的抄录立忙拿起纸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宁王朱权,自洪武二十四年封藩大宁,励精图治,兢业习武,年少刚启,便思为国。鉴正值隆冬,作以宁部暂行休息。令朵颜三卫指挥使脱儿豁察率部前往大宁,听旨北伐!皇太孙允炆,同往。具以军中着另指派,具由宁王分配!”
洪武二十七年腊月二十五,朵颜三卫和朱允炆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大宁。
“臣朱权参见皇太孙,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随着朱权下跪行礼,一种奴仆也都对太子行二跪六拜之礼。
朱允炆赶忙上前。“十七叔快快免礼,虽说本宫是皇太孙,与十七叔年庚相等,但论辈分来讲,允炆还是要称叔伯。”
“臣不敢,皇太孙谦恭俭德,待继大统,实乃大明社稷百姓之福!”
客套一番后,朱允炆、朱权和脱儿豁察便便走进了宁王府正殿,不久,三人便进入了正题。
“十七叔,应该已经从圣旨中知道我和脱儿豁察将军来大宁的目的了吧?”朱允炆品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允炆这次前来,是父皇有意让我跟十七叔学习的,我从小在皇祖父的照顾下长大,娇生惯养,不识兵书。早在京师就曾听闻十七叔的威名。特地来观摩您的布兵之法,予我加以运用。”
见到眼前的这位皇太孙连“本宫”都不称了,心里也是暗夸他谦虚、恳诚的态度,随即回到。“哪里,千岁自幼熟读四书五经,通识韬略,我只是一介莽夫,略懂兵书,只不过是江湖中人抬举罢了。”
朱权缓了几秒,又说道。“不知,脱儿豁察将军此次前来带来多少人马?”
“禀王爷,朵颜三卫共七万八千骑兵全部到齐,钦点宣府调动军队两万,借燕王、代王藩卫军二万,借谷王藩卫军二万,另外就是王爷您的藩卫军和辽西都指挥军两万。还有,听说谷王殿下也要来大宁,跟王爷一起战斗”
见脱儿豁察禀完,自己也毫不隐瞒,说道。“大宁藩卫军共五万左右,再加上投降大宁的一万蒙古骑兵,足以横扫漠北!”
“那么,十七叔能否先跟我们说一下作战计划!”
“是,先再重复一下军队数量。朵颜三卫七万八千骑兵,宣府大军两万,三王藩卫四万,辽西都指挥军队两万,蒙古骑兵一万,大宁藩卫军五万。共计军队二十一万八千。其中骑兵有八万八千,作为冲锋、突击主力。首先需要将全军进行合编,这个我私下在研究一下,几日后开个战前大会。臣安排了天外园给皇太孙殿下居住,脱儿豁察将军就住在偏殿吧。”
“那么,允炆就先告辞了!”
“恭送皇太孙殿下,将军慢走!”
送走了朱允炆和脱儿豁察,朱权回到了内室,开始思考作战计划,想了一会,初步得出了一个计划:
将全军分为八个军:
朵颜三卫的朵颜、福余卫成一个军,为第一军,军队人数四万八千,由脱儿豁察统领;
朵颜三卫另一个卫大部分人马成立一个军,为第二军,军队人数两万,由博尔布塞(朵颜三卫副都指挥使)统领;
朵颜三卫剩余的一万人马和一万蒙古骑兵合并一个军,为第二军,军队人数两万,由塞因布施(朵颜三卫泰宁卫指挥使)统领;
宣府军队独成一个军,为第四军,军队人数两万,由左鹏升(宣府总兵)统领;
借燕王、代王的军士成立一个军,为第五军,军队人数两万,由许士祯(北平副都指挥使)带领;
谷王军士独成一个军,为第六军,军队人数两万,由谷王朱橞统领;
大宁藩卫军独成一个军,为第七军,人数五万,由张鸿鹏(宁王府大将军兼大宁卫副都指挥使)统领;
辽西都指挥军独成一个军,为第八军,人数两万,由萧忠玶(辽西卫都指挥使)统领
元帅:朱权副元帅:周武城(两辽总督兼大宁卫都指挥使)
监军:宋诚(正三品亚中大夫)粮草押运:宋诚
总阵先锋:展世哲(大宁卫指挥同知)
副先锋:何任宁(指挥佥事)、卫立扬(镇抚使)、盖崇(镇抚使)
总军师(摆设,只是看戏):朱允炆
副军师:柴真(兵部员外郎)、王守明(兵部员外郎)、连骏(大宁卫指挥佥事)
(https://www.tbxsvv.cc/html/84/84560/432474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