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和一把鹅毛的故事 > 第七章 百姓情结

??朱元璋之所以回宫,是他听到了庄老太说出了那句“朱重八是我儿”这句要人命的话。多少年来,谁呼过他的乳名呢?只有当初起义的时候,他还没有成气候,将士们直呼其名甚至外号的事情都有,那是大家生死相依之故。后来,他带领千军万马,有了威严,制定了纪律,谁还敢呼他的乳名甚至他的大名呢?那是对他这位农民领袖的大为不敬啊!今日却不然,这位老夫人不仅直呼他的乳名,还说自己是他的干儿子。朱元璋自八岁就失去了双亲,哪来的娘呢?就是干娘,他压根儿也没有认过。他甚至回宫后对马娘娘说:“我认过干娘吗?”马娘娘说:“这事你问谁?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应该知道的。”朱元璋俏皮地说:“我自己咋就想不起来呢?”

    起初,朱元璋也认为这老太太是个疯子,可看她不愿下跪很倔犟的样子,又有一个“冤”字,冒死来见皇上,朱元璋认定她绝不是位疯子。于是,朱元璋就改了主意,本来他是要到紫金山查看城防之事的,现在决定不去了,回宫将这老太太问个明白。

    朱元璋将庄老太带回宫内,就亲自审问起庄老太来。

    朱元璋安排人将她松绑,让她坐了下来。

    庄老太此时打量着朱元璋,从他脸上寻找当年朱重八的影子,看着似乎有点像,似乎又不太像,一、二十年过去了,当初在她那里养伤时,朱重八还是个小伙子,如今都是胡子一把的中年人了,如何能认得出来呢?

    庄老太知道这一回是九死一生,死也好,生也好,总要弄个明白。这一回就是落个千刀万刮,也要知道朱重八的下落。不然的话,带那么多的疑问去死,死了到阴间里也是不得安生。想到这里,没等朱元璋问话,庄老太就先开了口:

    “你是皇上,我知道了,可就想问你,你是不是朱重八。”

    内侍臣喝道:“不得胡言乱语。”

    朱元璋止住了内侍的插话,说:“是的,我就是朱重八,听你的口音是濠州人?”

    “我当然是濠州人,我只问你,那你记得不记得在庄墓,那个大草甸子里的事了?”

    “这么多年来,我南征北剿,去的地方太多了,你说的那个庄墓,我咋能记得呢?”

    “忘恩负义,忘恩负义啊、、、、”庄老太便挽起袖子,哭了起来。

    “老人家,你说我忘恩负义,这是从何说起呢?不要急,你慢慢地给我说,若是我真地忘恩负义,我就接受你的惩罚。”朱元璋安慰她说。

    此时的庄老太,却被朱元璋假惺惺的样子惹恼了,气得什么也不想说了。说了有啥意思呢?见了面连承认这回事都没有,我这不是漫天地里烤火――一面子热吗?于是,庄老太便收住了哭声,将眼泪一抹,说:

    “这一辇子算是我眼瞎。我闯了宫,你要杀就将我杀了,你要是还记着我救了你的命,就放我走。你别想再问我什么了,我啥也不想说了。”

    带下去庄老太,朱元璋象蒙在雾里一般。好生生的,怎么就无缘无故地冒出来一个干娘,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庄老太肚子里的神秘,却又引起了朱元璋的兴趣,他决定将这件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于是,朱元璋先吩咐将庄老太安置好,当客人一样接待,又传旨让刘伯温、徐达、常遇春这一帮子老臣过来,说要议事。

    不一会儿,几位老臣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都进了宫内,一一拜见了皇上,朱元璋让他们免礼,各自坐下。

    朱元璋说:“各位老臣,跟着我南征北战,打下了这片江山,按说该享享清福了,可江山打下来难,守好江山更难,所以大家还得为国事劳忙。”

    几位大臣便说,这是应该的,为将大明江山治理好,我等出犬马之劳又何足挂齿。

    朱元璋连连点头称赞几位功臣。然后,又从怀中掏出一把纸条,一一发给大家。自从费除了宰相制度,国家大事全由朱元璋一人料理,为了不误国事,他每天要看二百多个奏折,有的直接批下去由各部办理,有的则写在纸条上,如何处置,有什么要求,要注意什么,几天之内办结等都清清楚楚。他放在怀里揣着,等到早朝后,他就将要办事的大臣留下,将怀中的纸条往他手中一塞,大臣一看便心知肚明。比起打下江山之前,朱元璋显得更加忙碌了。

    安排好了朝政之事,朱元璋就将庄老太闯驾的事说了出来。朱元璋说:“我自幼丧父丧母,这满朝文武都是知道的,现在有一位平民百姓闯驾,说我是她的干儿子,还能喊出我的小名,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

    徐达说:“万岁说的那位挡驾的老婆子,在她押解回宫时,我也问了,她说她的老家是濠州人,也就是今日的凤阳,与万岁是同乡,后经动难流落在蒙城县的庄墓,在那儿救过一位叫朱重八的壮士,要饭为他养伤,那壮士认她为干娘,后来壮士不辞而别。十几年过去之后,他听说朱重八就是皇上你,便前来寻亲来了。”

    朱元璋说:“我脑海里是没这个印象。这事真是叫我犯难了。认她为干娘,她却不是我干娘,不认她为干娘,她从淮河流落到长江,又来到南京,一路上要告诉多少人她是来寻干儿子来了,我若是按律将她以挡圣驾的名义杀了,百姓们怎会知道其中细节,必骂我得天下而忘本,负恩不报反结仇。我若将她放了,她不也是要骂我一辇子?我若是做了错事,由她骂去。可这万万没有的事,叫我该怎么办呢?”

    常遇春道:“万岁爷这也不必犯难,这老婆子一大把年纪了,杀她也没有啥意思。以老臣之见,既不认她,也不放她出宫,就将她交给马娘娘,在宫里做些杂务算了,外面谁又知道宫里的事呢?”

    徐达说:“好,这倒是一条妙计。”

    朱元璋沉思了一下,没有表态,他看着刘伯温半晌不语,笑了,说:“军师有何妙法?”

    刘伯温说:“老臣也是没什么好的法子。常将军的法子倒是不错,只是这一迷团在万岁心中解不开,也是不好呀。”

    刘伯温的话正中朱元璋下怀,朱元璋说:“军师说得对,别管认也好,不认也好,总得将事情弄个明白,天下总不能有两个朱重八吧?”

    “咦、、、、、”忽然间,徐达长吁了一声。

    朱元璋、刘伯温和常遇春都将目光投向了徐达,对他的冒失感到奇怪,朱元璋问:“老徐达,你是怎么啦?”

    徐达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刚才万岁你说天下难道还有两个朱重八,我心里就有一阵迷惑,天下虽说没有做皇上的朱重八,但是也不是没有顶着朱重八的名义造反的朱重八呀?你忘了,当初起事那会儿,有多少个朱重八起来造反,他们不也是打着万岁你的名来闯天下吗?”

    这一说,大家都说这话不无道理。于是,朱元璋就对刘伯温说:“军师足智多谋,这桩事就交给刘军师来办吧。”

    说罢,诸臣散去。

    隔了三天,刘伯温便进了宫。

    内侍臣将刘伯温引进朱元璋的内室,只见朱元璋正伏案写着条子,一件事一件事地写下来,挂在衣服上,巳经将全身都挂满了。见刘伯温进来,伏地跪拜,他却依然伏案批阅着奏折,头也不抬,却说:“刘爱卿请起,等时我这里就好。”

    刘伯温就起来立在一旁,说:“皇上你这样劳累,可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大明江山百废待兴,你得多多保重才是。”

    朱元璋说:“我不也是一位平民出身吗?身子也没那么娇嫩。当初就是怕被饿死,才起来造反,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江山打下来了,没想到百姓的日子还是如此困苦,你看这报上来的折子,不少都是饥民闹事,田园荒没,官府苛捐的,这些官过去都是跟着我打江山的部将,刚一戴上乌纱帽就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了,贪脏卖法,强取豪夺,这样的人不杀他几个看来是治不住此风。”

    刘伯温说:“皇上圣明。如今国库空缺,平民不富,多年来的战乱,使大片田园荒芜,真得要给百姓们一些繁衍生息的机会了,否则不还是天下大乱吗?”

    说着话,朱元璋就把那剩余的几个奏折处理好了,这才转过身来,问:“军师进宫,看来是将那老太太闯宫的事弄明白了?”

    刘伯温说:“我去了兵部、户部、吏部,查了一些诸将的历史,又访了一些老臣,会见了那位庄老太,从而得知:这位打着朱重八旗号的人名叫罗方勤。当年,他就是你招募的700人中的一位,因为他长得牛高马大,跟陛下有点象像。一次,他跟着汤和一块出去打粮,不幸被元军包围,元军以为他是陛下你,就在喊:‘朱重八你往哪里逃?’罗方勤为了保主,便将计就计,说:‘我就是朱重八,吃老子一刀!’于是,元军就向他追来。他只身逃出,身负重伤,昏死在蒙城县庄墓村的大草甸子里,被一打花鼓的庄梅英救活,就认她为干娘。为了给罗方勤养伤,庄梅英将她唯一的看家鹅也杀了。罗方勤很是感动,怕干娘伤心,偷偷地走了,并发誓将来功成名就之后报答干娘。归队后,他作战勇敢,升为步将,可惜在大战陈友谅时,旧狎复发,临亡时写血书一封,书中写道:‘方勤既死,别无他憾,只是干娘救命之恩未报,死不瞑目。’之后,汤将军也查找他的干娘,因无名无姓,罗方勤又死去,这事就搁止了下来,这位庄老太就是当初罗方勤认下的干娘。”

    说罢,刘伯温将罗方勤的血书呈了上来。

    朱元璋看过了罗方勤的血书,半天不语,长叹了一声,说:“我打江山,害了多少人跟着我丧命,可江山打下来了,他们却长眠于地下,这位罗方勤他还有后人吗?”

    刘伯温说:“查过了,一个后人也没有,象皇上你一样,也是一家全都饿死,只身一人投奔义军反元。”

    “这么说,这位庄老太就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正是。”

    朱元璋立起身来,离开他的龙案,迈着方步在房内走了几圈,说:“刘爱卿,你跟着朕南打北征,出了不少好主意,你说眼前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刘伯温说:“这位庄老太他就认为你就是当初被她救下的朱重八,皇上你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把她以假当真地认下了,宽了老人的心;要么你就厚待她让她回家。”

    朱元璋说:“你说的这两条主意朕也想过了,只是认下了却不是真的,心里有些别扭;若不认,给她点银两让她回家,她又必定十分地伤心,会大骂我朱重八忘恩负义,这样又有失我的名节。”

    刘伯温说:“依臣之见,你还是把她认了。其一,罗方勤是以你的名义将敌军引开,替主而死,从这里说去,你就欠了罗方勤一命;其二,庄梅英救了罗方勤,罗方勤又欠庄梅英一命;现在,你当上了皇上,你就应当将欠罗方勤的还给庄梅英。这样,你以假当真,认庄老太太为干娘,一是还了你所欠下的人情债,二来也满足了庄老太一生的心愿,这其不是大好事?也不枉是一宗美传。”

    朱元璋思索了一地儿,说:“军师说得有理,就按你说的办吧。”

    ;

(https://www.tbxsvv.cc/html/84/84406/432031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