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魂梦汉献帝 > 第018章 仇人未仇

??张杨这天黄昏"抓"来了个人,这货长得比刘协还白嫩。脸圆圆的,眼睛小小个,笑起来会眯成一条线还有个酒窝,一看像是三十出头。经过一番盘查,才知道他叫董昭,刘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三国演义》虽然在别的地方忽悠人,对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却是秉笔直书,这货可以说就是促成曹魏篡汉的谋主。

    想到这,刘协再三打量了他。张杨在一旁介绍,说这位是董公仁先生,本是袁本初【袁绍】帐下能人,因弟弟在张孟卓【张邈】军中,而张袁二位将军有了矛盾,袁将军听信谗言想要治董先生的罪。所以董先生要求去晋见天子,路过此地。

    张杨说得很客气,客气得让人觉得不自然。

    其实他早就听说这个人物了,可以说久仰。所以董昭一报上名号就各种献殷勤。董昭何等人物,一下明白张杨用意——留下来做军师。钜鹿和魏郡诡计,让他两战成名,那是两年前,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迎战公孙瓒;而钜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认为公孙瓒兵力强盛,都想要归附他。于是袁绍让董昭兼任钜鹿太守。袁绍问:“你有什么法子驾驭他们?”董昭答:“凭我一人微力,现在不可能打乱他们的计划,我想表面附合,引诱他们说出实情,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权变来制驭他们。计策只能临时想出,现在没法预先谈论。”

    当时钜鹿郡里的大姓人家孙伉等几十人是主要的策划者,鼓动官吏和百姓。董昭到了郡里,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告诉全郡说:“得到贼人的侦察兵安平、张吉的口供,他们会来进攻钜鹿,贼方原孝廉孙伉等人作为内应,此檄文传到郡中,即将孙伉等逮捕军法从事,只惩罚他们本人,妻儿不予连坐。”董昭依照檄文的控诉、命令,将孙伉等人立即斩首。全郡人惊惶恐慌,董昭挨个予以安慰,于是全都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董昭向袁绍汇报,袁绍十分赞许。

    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当时全郡境内秩序大乱,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使者相互往来,进行买卖贸易。董昭十分重视这种情况,找机会在他们中间进行离间,乘他们力量虚弱时发兵征讨,打得贼方大败。两天内三传捷报。

    反倒是董昭微笑着向大家作揖施礼,自然的神情像是这个兵营像是他的一样。如此的气场,令刘协也对他产生了些好感。

    张杨见状,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董昭的成名战,董昭淡淡笑着看在场每个人的反应。刘协也耐心地听着,但总感觉背后凉飕飕的,这种感觉,只有两个人给过,一个是贾诩,那只老狐狸洞察一切的眼神真的可怕,但好在他不会害刘协,让人反而欣赏这种泰然自若;第二个便是李儒,但他的眼光老是像条毒蛇,冷冷的,看不出下步要对你干嘛。

    眼前这个董先生,似乎像上帝一样审视着每个人的表情和眼神,刘协先是想着极力掩藏自己的表情,但后来想想自己本来也没啥料可以藏着掖着的,让他猜中心事也无妨。索性就该干嘛干嘛,乐得自在。

    等张杨讲完,一旁的应劭却是拍手称快,连道公仁兄妙计。

    杨丑和其他部将也听得津津有味,眭固却说,那些贼人也甚是可怜,引来众将侧目。

    刘协也静静听着,不予置评。

    眭固似乎想要辩解一下自己的同情心,便沉声道:“董公之智,某实在不如。但受骗的贼人也只是为了生存。”

    应劭见状,忙道:“眭固兄弟,你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大家都需要生存,所以才需要秩序。贼人作乱,毁的是农夫们的庄稼。”

    眭固低头沉思,不再说话。

    董昭突然说话:“不知刘合小友,有何高见?”

    “靠”刘协心骂道,老子想装回死都不行么?但嘴上还是要尊重大家,便硬着头皮说:“董公计谋自不必言,单就这份以一人之力面对乱局的勇气足以令人钦佩。只是世间法都是有为法,但做大事需无为法。愿董公思之。”

    “道术并用,方为无为。董某半生行走,天下乱相毕露,非有为法不能救时局于水火。”董昭似乎喜欢抬这个杠。

    “从成效来看,董公赢了,因为董公的诈力比贼人强;从长远来看,董公却是输了,因为袁绍军中以后必定会有伪造檄文的模仿者,魏郡却再无和平的贸易。”刘协不客气地说了出来。

    董昭反而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说了句:“某实乃‘咎犯之谋’,刘公子‘雍季之言’。可惜,袁本初不是晋文公。”【详见注解】

    张杨生性温和,总是不愿得罪人,赶忙出来圆场:“袁将军旗开得胜全赖董先生智谋。”

    【以下是咎犯雍季的典故,可跳过:

    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国君晋文公要跟楚国人在城濮作战,召来咎犯问他说:“楚众我寡,柰何而可?”(楚国兵多,我国兵少,怎样做才可以取胜?)咎犯回答说:“臣闻繁礼之君,不足於文,繁战之君,不足於诈。君亦诈之而已。”(我听说礼仪繁杂的君主,对于礼仪的盛大从不感到满足,作战频繁的君主,对于诡诈之术从不感到满足。您只对楚国实行诈术就行了。)文公把咎犯的话告诉了雍季,雍季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把池塘弄干了来捕鱼,怎能不获得鱼?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把沼泽地烧光了来打猎,怎能不获得野兽?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诈骗的方法,虽说现在可以苟且得利,以后就不能再得利了,达不是长久之计。)文公采纳了咎犯的意见,因而在城濮打败了楚国人。回国以后行赏,雍季居首位。文公身边的入劝谏说:“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城濮之战的胜利,是由于采用了咎犯的谋略。您采纳了他的意见,可是行赏却把他放在后边,这或许不可以吧!)文公说:“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雍季的话,对百世有利,咎犯的话,只是顾及一时。哪有把只顾及一时好处放在对百世有利的前面的道理呢?)】

    董昭却难得地跟应劭一起坐在刘协旁边,本来要去找皇帝的,遇到了张杨,看来也只得留下了。而眼前这个小子稍加点拨,也可成气候。便心防大开,聊得不亦乐乎。

    董昭年轻的时候就当官,谈吐自然不凡,而应劭本就见多识广,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简直就是天南地北胡吹海侃的节奏。相比起来,刘协常年在宫中生活,半年的狩猎其实并未给他太多的见识,倒是跟荀彧和贾诩这些人相处久了,很压得住场面。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了?

    正是:胜负事自有公论,聚散人总无常留。;

(https://www.tbxsvv.cc/html/84/84237/431512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