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原来这才是三国 > 5、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哈哈哈,现在全天下都是我董卓说了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董卓很高兴,也越发猖狂。

    不过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有何太后和她的母亲,这两个得也要早点除掉,省得背后弄点什么名堂出来,搞不好春风吹又生了。

    过不多久,董卓开始动手,先毒何太后,再杀何太后母亲舞阳君,最后也没放过刘辩。

    董卓政治上很成熟,手段也很辣。

    最可怜的是何太后,本来以为炒股翻盘了,不料利空忽至,一个大C浪下去,祖孙三代先后奔赴黄泉,这下子不但是先前赚的,连所有老本又蚀进去了,人生真的是有点象炒股!

    董卓可能有官瘾,在司空的位置上玩厌了,就换为太尉,不久又觉得三公实在没啥意思,索性弄出了个相国,这个可是东汉以前没有的官。

    汉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度,三公相当于内阁,西汉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政府总理,是有实权的,而东汉没有丞相,东汉的三公包括太尉、司空、司徒,虽然也享受丞相待遇,但实际上徒有虚名,真正实权由尚书台控制。

    董卓新酒装旧瓶,通过机构改革将行政大权从尚书台那里转到他自己手上,从此政府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朝臣任免、政策制定,都他说了算,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加官进爵后,董卓还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员,封母亲为池阳君,越礼配备家令和家臣,地位与皇家公主相当,拜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雩侯,另封年幼的孙女为谓阳君。

    除此之外,董卓还享受其他大臣没有的三种礼遇: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在古代,大臣拜见帝王,不能随随便便,有一套具体礼仪规定,比方说要疾步行走,以示恭敬,要由侍臣报出名字,同时,由于秦汉时期席地而坐,因此入室须脱鞋,大臣上朝不得佩剑。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就是说:拜见皇帝时不必报名,上朝可不用快步走,可以穿着鞋子,佩戴宝剑。

    这三条是对功臣的最高礼遇,当年刘邦就赐萧何这种待遇,当然后世奸臣也羡慕,经常有人要玩这一套。

    接下来,董卓开始收买人心,决定要和士人搞好关系,先为党人彻底平反,接着大胆提拔士人,比如提拔杨彪、黄琬、荀爽等人担任三公。而另一方面暗中培养爪牙,广为收罗亲信,用拉拢、诱惑、排挤等手段打击和陷害一切于己不利的势力和集团。

    史载:“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通过层层安置,基本上控制中央及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同时只要有人反对他的,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

    不过董卓也有真正信任的人:周毖和伍琼。

    他们都是京师的名人,周毖还是董卓的凉州老乡,董卓对他们非常信任,这二位向他提的意见建议,董卓二话不说,一一照办。

    董卓对曹操也有点欣赏,虽然已撤掉西园八校,但还是给曹操留了个骁骑校尉位置,专门领导骑兵。

    曹操可不傻,知道董卓的为人,不可长久依托,否则不为董卓所累,就为董卓所杀。

    “那什么的,这个官也还是不要当了吧,阿绍能跑,我为什么不能跑,再怎么的,我也不比他傻啊。”曹操思付。

    于是曹操单骑,快马加鞭只身离开洛阳。

    《三国演义》说他献刀杀董卓,因此事败而逃,那是根本没有的事情。

    ;

(https://www.tbxsvv.cc/html/79/79566/409198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