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宫里的宦官也得了到消息,他们意识到不妙了。
“奶奶的,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何进已经不是那个何进了,那休怪我们要翻脸啊。”张让骂道。
可是何进军权在握,一时间还真不好除掉他,只能先搞好关系,尽量拖一拖。
宦官们赶紧找到何进的母亲舞阳君和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请他们帮忙,当然也孝敬了不少礼物。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母子俩立即跑到何太后面前反复劝说。
于是何太后再次反对,何进再次没辙。
“怎么办呢,临门就差一脚了!”袁绍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除不掉他们,下次要轮到自己被清洗了。
“奶奶的,怕了吧,那我给你下点药,让你还再怕!”袁绍骂道。
于是呢,袁绍就给何进讲了梁冀、窦武的故事,史载:“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纳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
大概意思是说:别看你现在和宦官合作的很好,你要为今后着想。皇帝现在十四岁了,年龄也不小了,他长大后呢,肯定是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任你摆布的,他要亲政,要掌实权,到那个时候他就会笼络宦官来诛杀你。外戚大将军梁冀,比你牛吧,号称“跋扈将军”,不还是被汉桓帝和宦官的“厕所密谋”给除掉了?外戚大将军窦武,党人所推崇的“三君”之一啊,深得天下士人之心,不也是被灵帝和宦官曹节、王甫等发动的政变给杀了?宦官总比你亲近皇帝点吧,皇帝也信任他们、倚靠他们来对付你,你现在要不给他们全都杀了,必然会给以后留下隐患。
全都给干了,袁绍的心可够黑够辣。
这话让何进听得后脑发凉,想起梁冀、窦武的悲惨下场,何进终下决心。
于是袁绍向何进建议:“大将军,太后呢,我们也不要先去理她,你呢,不是可以号令天下兵马嘛,那就先征召各地军队进京,都拉出来亮亮相,到时候大家一看你这么威风,谁还不会听你的话啊!”
“妈呀,你太有才了,我怎么都没想到啊,权力过期不用,白白作废啊!”何进恍然大悟道。
对于这件事情,聪明的人就知道不妥,会出大乱子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馊的主意,亏袁绍想得出,更想不到何进居然会认为是好主意。
主簿陈琳就认为此事不对,对付宦官,大将军一声令下就可以搞定,京城里面中央军尚有上万人可用,无缘故召集地方军阀,根本就是没必要,要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兵多人杂,到时候怎么个控制都还是个问题。
史载陈琳说:“谚称‘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要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
曹操得到消息后,更是哈哈大笑,说道:“阿绍,这么多年了,还是没长见识,绝对是个傻瓜啊。这犯得着吗?不就是几个太监吗,几个宦官吗?只要皇帝不给他们权力,他们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是有几个太监很坏的,整治整治的派几个警察就够了。你这么猛然间全国调兵干啥啊,知道的以为你是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鼓动大家造反。这么大的动作,打草都会惊蛇啊,谁不知道啊,你啊,肯定会搞黄掉。唉!”
史载曹操说:“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可见曹操对此举更是洞若观火,从这里就完全可以看出曹操和袁绍这两人的政治水平,曹操的观点很简单,杀鸡焉用牛刀,何况这把刀还不在你的手上,“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政治斗争是要先下手为强,那不等于到处树敌!打击只能施于最顽固和最凶残的敌人,要做到迅速、准确、有效,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所谓的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怎么能把太监统统杀光呢?再说太监里面也有好人嘛。但袁绍却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没长胡子的就杀,弄得洛阳城里面那些还没来得及长出胡子的小伙子,见了袁绍的军队就脱裤子,以验明正身,搞得人心惶惶。
;
(https://www.tbxsvv.cc/html/79/79566/409197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