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由于政绩不错,二十三岁的时候,曹操升迁为顿丘(今河南清丰)县令,后来因为被连累原因暂时下课。过了几年,因为通晓古文经学,又被征召,重新回来当议郎。
这时候的曹操呢,应该还是个愤青,干了一阵子,他很看不惯张让。
“你就嚣张吧,奶奶的,管你是谁,我要从肉体上灭了你,为民除害。”曹操骂道。
说干就干吧!仔细谋划后,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曹操悄悄地潜入张让的家里。运气好得很,在一个房间里面,居然让他找到了张让,正打算悄悄动手,但张让却发现了他。
张让看见不速之客,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大声呼救。
曹操暗道:“不好,刺不着还好,可不要蚀了老本,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啊。”马上退出房间,这时院子里不少人围上来,喊打喊杀的,形势危急。
曹操同志临危不乱,一点都不怕,手舞手戟,边打边撤,最后翻越围墙,全身而退,史载“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由此看,曹操其实武艺还是不错的。《三国演义》上说曹操持七星刀刺杀董卓的事情,历史上是没有的,但刺杀张让是有的,这么看,曹操还是挺勇敢的。
战场上大败黄巾军后,曹操被任命为济南相。
汉末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行政体制,州政府的长官叫刺史或州牧,郡的长官叫太守或郡守,万户以上县的长官叫县令,万户以下叫县长。除了以上,还有一个特殊行政单位,和郡平级,那是皇帝封给皇子的地盘,以郡为国,受封的皇子也就是藩王。
汉朝藩王只是名义上元首,真正权力掌握在“相”手中,“相”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命。
曹操同志刚到任的时候,这个济南国已经是一片乌烟瘴气,国将不国了,两少两多,清官少贪官多,基础设施少祠庙多。辖区十个县,贪官县县有,都是些“久经考验”的老同志,脸厚心黑还嚣张,上头还有人罩着,为所欲为,弄的谁也不敢管,谁也管不了。
“贪官不除,国无宁日啊,再弄下去,说不好,这里也要出个张角了。”曹操心道。
决心有多大,行动就有多猛烈!
曹操雷厉风行,也就不开什么“廉洁大会了”,讲什么“八荣八耻”了,直接调查完毕,搜集好材料,向上面打个报告,一口气免去八个县令(长)!实际上真要反腐败,是绝不讲这些东西的,动手抓人就是,可是看看现在,报纸上写廉洁,电视里面谈纪律,真正开刀却没几个。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绝不留情!奶奶的。”曹操骂道。
“风头有点紧啊,这个曹操有点狠。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们挪挪窝啊。”腐败分子们见事不对,立马撤退,到别的地方继续“经营”去了。
济南国从此气象一新,真正实现了吏治廉洁,史载:“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哈哈哈,天下无贼了。”曹操笑道。
可是还有件事情让他烦心。
那就是“两多”中的祠庙多。
这个祠庙既不属于道教,也不属于佛教,而是为祭奠死人修的庙宇。在济南国如果你问,当地什么建筑最漂亮?答案是祠庙。什么建筑最多,答案还是祠庙。而且人们祭祀的时候,吹吹打打,场面非常热闹的,当然烧钱也很快。更有些人打着表达敬意、孝敬先人的招牌借机敛财,弄得逝去的人好像越来越风光,活着的人却越来越累,越来越穷。
不能再这么折腾下去了!
“这些都是违章建筑,一定要拆掉,越快越好。”曹操一下子就把这事给定性了。
“拆掉一个旧世界,还你一个新世界。谁不拆呢,我就拿谁是问,严惩不贷!”曹操玩起了胡萝卜加大棒。
还真有效果,在曹操严令之下,大家都变得规矩了,再也不奢侈浪费了,史载:“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总之,经过曹操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整顿,济南国的情况大为改观,辖区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要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一定要不折腾,一定要科学地发展。”曹操后来总结道。
干了几年,嗅觉敏锐的曹操感觉到某种不妙,可能是觉得天下要大乱,也可能觉得要明哲保身,曹操果断地辞掉一切职务,急流勇退了。
“我呢,确实干累了,该是裸退的时候了。”曹操自言自语。
曹操回到家乡,盖了一座房子,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隐居,只是暂时的,等待时机,以退为进嘛。
正好乘这个时候充充电,练习骑射,读点兵书。
估计就是这个时期,曹操熟读了《孙子兵法》,并进行了校注。《孙子兵法》言简义深,一般人不易读懂其中道理,正是经曹操的整理与注释,方使《孙子》得以流传全今。
举个例子。
孙子兵法的选将标准。计篇中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操注:“将宜五德备也智:智谋才能;信:赏罚有信;仁:仁慈关爱;勇:果断勇敢;严:军纪严明。五德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经过他这么译释,理解起来就更加轻松明白。
总有一天,曹操会回来的!
;
(https://www.tbxsvv.cc/html/79/79566/409196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