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嘉庆元年 > 第六章白莲教突围

??

    嘉庆元年八月二十七日,被包围在钟祥的白莲教义军终于要突围了,他们是一路向北突围的。

    而这时的李定也收到了宜昌曾广宁的命令,曾广宁让李定北上袭击已经被清军占领的襄阳,把清军吸引过去,从而减轻钟祥突围的压力。

    李定马上让人找来了众人,李定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说道:“曾广宁已经下了命令,让我们攻击襄阳,吸引清军方便他们转移,我准备派五千人去。”

    李定刚说完,李志斌就抢先说道:“大哥,我们为什么要派兵呢?我们坐山观虎斗不更好吗?”

    李定观察了一下众人的表情,发现只有高老、吴显达和高思成神色如常,其他的人都面带疑问的看着他。想到:“李志斌虽然有些主意,但跟吴显达和高思成比就要差一点了。”

    然后李定对高思成说道:“鼎新,你给他们解释一下吧!”

    高思成站起来朝李定拱了拱手,说道:“是,主公!”

    接着转身朝众人说道:“虽然此时我们不出兵,钟祥方面也会突围,这样我们就可以按志斌的说法坐山观虎斗了,但这样一来无异于宣告我们脱离了白莲教。虽然短时间内他们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可是他们必然会开始仇视,而且这样一来我们的名声也坏了。虽然是说名声值几个钱,但有时名声也是一种成大事的资本,轻易还是不能坏了自己的名声。”

    高思成停下来看了看李定,见李定正用一种鼓励的眼光看着自己。便又接着说道:“主公虽然说派兵,但至于兵派出去后,仗打不打如何打就不一定了。至于具体安排我就猜不到了,还是让主公自己来告诉大家吧。”

    李定接过了话茬说道:“鼎新说的很好,现在你们都知道拍军队的原因了,现在我来下达命令。”

    众将闻言都站了起来,李定扫视着众人说道:“周达、李志信、刘明听令。”

    三人喊道:“末将在。”

    李定说道:“命你三人率领五千人,由兴山县出兵攻占保康,然后派出八百人向襄阳进发,沿途广树旗帜,声势高的越大越好。余下的人留守保康,伺机而动。”

    三人见李定说完,便说道:“属下尊令!”

    李定说道:“都下去准备吧,九阳留一下。”

    众人都看了看王九阳,便都走了出去。

    李定见其他人都走了,便对王九阳说道:“做吧九阳,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王九阳做了下来,说道:“这二十多天以来,我分别潜进了白莲教以及清军控制区,然后按照大哥说的单线联系的方法,依靠钱财发展了不少暗探。虽说现在还接触不到他们双方的机密,但一般较大的事情已经可以打探出来了。”

    李定一听大喜,说道:“太好了,你继续暗中发展。但不必局限于湖北,可以先向邻省发展,继而把我们的情报网扩展到全国。记住一定要单线联系,注意保密工作,不能让人抓住一个带出一片来。”

    王九阳赶忙说道:“是,大哥。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李定拍拍王九阳的肩膀,说道:“放松点,大家都是兄弟。我想让你通过暗探帮曾广宁出个好主意,这样一来既可以壮大义军的声势让他们吸引更多的朝廷军队,又可以使我们的暗探获得曾广宁的信任,这样对我们以后有更大的作用。”

    王九阳问道:“什么消息?”

    李定让他附耳过来,然后对他说了些什么。

    八月二十八日,王聪儿、姚之富等带领五万起义军在钟祥粉厂碎了清军的“四面夹攻”的诡计,突围北上。九月,在双沟分成两路,各约二万余人。一路向东南,由王聪儿、姚之富率领,从枣阳赴唐县;一路向西北由张汉潮率领经白河西上经吕堰驿赴邓州,但不久又折向东南与王聪儿军会合。嘉庆二年初,襄阳起义军进军到河南。

    白莲教这次突围前,曾广宁队伍中一个叫沈书恒的人,给曾广宁出了一个计策,沈书恒让曾广宁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以求笼络广大读书人的心,并且还建议曾广宁用反清复明的口号,来号召前明余孽及天地会等一起反抗满清。

    这个沈书恒就是王九阳暗中发展的人,沈书恒字文远,湖北宜昌人,曾经中过秀才。由于家贫没钱贿赂考官,然后便屡试不第,胸怀愤懑便经常有一些对朝廷不敬的言论,便被捕入狱后革除了功名。白莲教起义爆发后,投靠了曾广宁,后加入了王九阳组织的暗卫组织。

    这次李定让他献策,不仅使曾广宁注意到了他,也是王聪儿、姚之富等白莲教高层注意到了他,并在突围途中召见了他。这完全出乎了李定的预料,不过这样可以更好的为李定他们收集情报了。

    果不其然,白莲教自从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后,陆续有一些不得志的书生投靠了白莲教。而反清复明的口号,不仅使白莲教的人数大增,也使得清政府大为恐慌,决定加大对白莲教义军的围剿力度。这样一来,李定他们的压力变得小了很多,给了李定稳固地盘的时间。

    清政府的大规模逮捕和大肆屠杀以及地方官吏的种种苛逼,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湖北起义很快就蔓延到四川、陕西、河南等省。嘉庆元年(1796年)十月,达州爆发了徐天德、王登廷领导的起义,东乡(今宣汉)爆发了冷天禄、王三槐领导的起义,接着又发生了太平孙赐俸、龙绍周等人领导的起义。十一月,冯得仕、林开泰、翁禄玉也在陕西安康、米溪领导人举起义。十二月,罗其清、苟文明、冉文俦、鲜大川、冉天元等人,分别在巴州、通江等地起事。不到一年,湖北、陕西到处燃起了起义烽火,清军顾此失彼,连吃败仗。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正月初五,李定站在亭子里看着满天飞雪,想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半年间的所作所为无限感慨,想到自己要做的大事一股豪气便油然而生。只见他开口朗声吟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定的话音刚落,便听有人喊道:“好,主公的这首诗真是豪气干云呀!”

    李定赶忙回过头来,见是高思成与吴显达,便想到:“毛大大的诗,能不豪气吗?对不起了毛大大,这次盗用你的诗是无意的。”

    这时吴显达也说道:“有其实第二阙,更显帝王本色。‘**,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吴显达似是回味,又把第二阙复述了一遍。

    李定被他们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变差开话题,说道:“白莲教义军打到哪了?”

    高思成、吴显达见李定不想谈论那首诗了,便止住了话题,答道:“快打到河南了。”

    李定听后好像若有所思,自语道:“哦,河南……”两人见李定正在思考便没有打扰。

    过了好一会儿,李定像是没有想通了,对二人说道:“以白莲教如今的实力,被满清剿灭是迟早的事。我们得想法子让白莲教更加壮大,而且还不能让他们再次南下,必须在北面帮我们拖住清军。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吴、高二人也陷入了苦思,最后还是没想到。

    这时吴显达抱怨道:“主公,这难度也太大了,除非老天开眼来场大旱或者是大水,要不然很难实现。”

    李定听到他的话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喊道:“你说什么,大旱和大水!”李定说完便来回转了两圈,然后转头对两人说道:“没有大灾,我们不能制造出一场来吗?”

    高思成听了,一时没想明白,便问道:“大灾还能制造出来?主公,你不是开玩笑吧!”

    李定严肃的说道:“我没有开玩笑,是认真的。你们说如果有人在黄河上开一道口子会怎么样呢?”

    吴显达和高思成听后,脸色大变,说道:“主公,这怎么可以呢!多少性命呀!会遭天谴的!”

    李定闻言,满脸颓废的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们说历史上的成功的大起义,有哪次不是因为大灾。况且满清已经统治了中华一百多年了,已经根深蒂固了,如果不下猛药很难动摇满清的根基的。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亲自动手,白莲教不是快打到河南了吗,可以让他们动手。这样虽然是我们策划的,但没有自己动手总会好受点的。”

    两人闻言都沉默了,最后高思成说道:“唉!也只能这样了,为了大事总要有人牺牲的。”

    三人都陷入了沉默,李定望着远处雪中的群山,心里默念道:“为了民族对不起了,等推翻满清后我一定为你们立碑,希望你们能安息。”

    李定转身离去时,高思成和吴显达都没有注意到李定眼角坠落的泪水。

    ;

(https://www.tbxsvv.cc/html/79/79505/408839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