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武侠仙侠 > 倚青剑 > 10、官逼民反

??次日,妇人和少年过来见灌顶,寒暄了一番,道:“大师的伤势已是好了许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和当儿就此和大师别过,还望大师莫要透露我等行踪。”

    灌顶点头道:“这个自然,不知你们娘儿俩去往何处啊?”

    刚刚说罢,却知失言,隐姓埋名之人又怎能将自己的去处告知人家?

    妇人淡然一笑道:“天下之大,便定有我和当儿的隐身之处了罢。”

    灌顶听了,不便再问,褪下左手无名指上的一枚戒指,交给那少年道:“你们救了贫僧一命,出家人无以言谢,这枚戒指就送给你吧,他日若有什么事情需要贫僧相助,不妨令人持此戒指到天台山找贫僧就是。”

    少年和妇人心下均想:“今后若有什么事情找他相助,却也要千里迢迢到江南,路途遥远,只期盼不要出什么事情才好。”

    灌顶又道:“倘觉得天台甚远,也可到五台山大孚灵鹫寺求助焦木大师,他与贫僧交往甚好,若见了我的戒指,便会相助。”

    妇人喜道:“如此多谢了,当儿就收下这枚戒指吧。”

    少年接过这枚戒指,细瞧之下,只见那戒指却非黄金、白银打成,戒指全体发白,似是精钢锻成,份量却甚是沉重,戒指中间刻有四字:“醍醐灌顶。”

    少年心想:“这四字又不知是什么意思,想必是灌顶大师自个儿留名罢了,只是这戒指好沉,即便是黄金打成,恐怕也无如此之重。”

    他哪里知道,灌顶入佛门剃度之前,却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强盗,为盗期间抢得金银珠宝无数,这枚戒指却是由白金锻成,其时白金比黄金远为珍贵,更是重了许多,即便那少年和妇人为皇室之后,却也不曾见过,灌顶一向视之为珍宝,一直佩戴在身。

    当年灌顶占山为王,打劫来往客商,恰被智者碰见,智者出手制服灌顶,因此救得众位客商,并点化灌顶遁入空门。

    灌顶经智者点化后,顿悟前非,深感罪孽,将以往劫的钱财尽数拿出救济百姓,又解散了山寨,便拜智者为师。

    灌顶散尽钱财之后,一日忽见此枚戒指,想起以前罪过,心下欲将其毁掉,却被智者大师拦住。

    智者大师道:“你且留着它,今后你只要见着了它,便不会再犯杀孽,只要你心中一心向佛,多做善事,留着它却又何妨。”

    又在戒指之上刻了四字“醍醐灌顶”,这四字却是佛家偈语,醍醐是指酥酪上凝聚的油,“醍醐灌顶”即是说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使人彻底觉悟,灌顶法号便由此而来。

    少年把戒指藏好,两人与灌顶道了个别,骑上马,径自去了。灌顶虽已伤好了七八分,但内力毕竟一时难以恢复,不敢造次,还是往天台山去了。

    一晃又是十年,晋王杨广弑兄杀父,夺得帝位。

    杨广登基后却不曾学得其父文帝勤政爱民、与民休养半点作风,反迫不及待地从长安迁都洛阳,征得民夫二百万扩建洛阳城,又征调民夫一百余万人开通济渠(注:今河南荥阳到江苏淮安间运河),十余万人开邗沟(注:今淮安到江苏扬州间运河,吴夫差和始皇赢政都曾开凿过),只待河渠一通,便可乘船直下江都(今扬州)游玩。

    其时高句丽不服隋朝,高句丽本为我中华一古国,汉武帝设乐浪、真番、临屯、玄菟等四郡管辖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玄菟句丽县即为高句丽人的最初聚居地。

    自魏晋以后,借中原战乱之机,高句丽势力迅速发展,其后人朱蒙建立高句丽政权,建都辽宁。

    但因受曹魏、前燕的连续打击,西向发展受阻,只得转而取向韩半岛北部,其间沸流国来降。

    又发兵征服长白山高句丽,再以武力攻灭北沃沮。

    朱蒙之子瑠璃王又兼并盖马国,杀其国王,收其地为郡县,邻近的句茶国王举国来降。

    其后人攻取东沃沮(亦称南沃沮,在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后又攻取东涉(今朝鲜江原道),拓地至日本海,迁都平壤城。

    其时国土东至于新罗,西至于营州,南至于百济,北至靺鞨,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注:高句丽和高丽为两个概念,前者为我中华古国,后者为朝鲜半岛古国,详见本章末注解)。

    高句丽不服隋朝,杨广一生傲大,哪里忍得住这口气,不禁七窍生烟,一声令下,举国动员集中琢郡,粮秣集中辽西,欲伐高句丽。

    当时杨广曾有诗云:“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

    诗词做得甚好,只是一时自个“偶然”却要苦煞天下苍生,工匠为了营造战船,立在水中,昼夜运作,腰部以下尽生蛆虫,又不得及时医治,死亡了半数。

    运粮草和兵器的民夫,车船衔接,路上川流不息,少说也有十余万人,这一路上日夜兼程,不得休停,病死饿死者无数,无人收葬,尸体横路数百里。这运粮的,两人推一辆小车,车上只能装三石粮,道路遥远,三石粮仅够民夫一路的口粮,运到指定地点,米已吃光,民夫无力缴纳,只好逃亡。

    日子一久,民生沸怨,天下大反,先是邹平人王薄第一个发难,在山东长白山(今章立、邹平、长山等县交界处)号召众人起义,自称“知世郎”,“知世郎”三字说的是已看透了这个世界。

    王薄更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歌词中道:“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矛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意思是说:“长白山前的知世郎啊,穿着一身红衣英俊豪爽,长矛一举到了天半,轮起大刀闪闪发光,上山吃獐肉鹿肉,下山吃牛羊。忽然看到官兵打来了,提起刀就向他们冲去,到辽东去打高丽也是死,反抗朝廷,即便被杀又何妨!”

    一时间,天下十八路反王云烟峰起,其中翟让的瓦岗军却最有名。

    这翟让,原本是河南东郡的一个法曾(管理监狱的小官),因暗放狱中无辜百姓,因此得罪了上司,被打进牢监,判了死罪。

    幸好有个叫黄君汉的狱吏平日素来敬佩翟让,看到翟让突遭横祸,暗中极为同情,乘一天黑夜,偷偷地砸了镣铐,打开牢门,将其放了。

    翟让逃出牢监之后,觉得天下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真可谓无路可走,思之许久,与其做一良民,不如起义造反,或许还有点谋头,便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山上,自立山寨,招集了附近的贫苦农民,立起了反隋大旗。

    翟让立了山寨之后,众人都觉得是个去处,一时被官府和地霸欺压的无处可走的农夫商户,索性一家扶老携幼,弃了家园,就奔瓦岗山寨而来。

    更有一些英雄好汉仰慕翟让,也想做出一番事业来,便来投奔瓦岗,这许多人中便有徐世茂、单雄信、神箭手王伯当、李密等人,瓦岗一时人才济济,声势浩大。

    ;

(https://www.tbxsvv.cc/html/79/79256/407354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